民族地区应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09-07 04:33李俊杰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关键词:小康共同体中华民族

李俊杰,王 平(北方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21年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民族地区如何巩固小康成果、实现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齐头并进、同步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坦率地讲,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物质力量的运用强一些,精神力量的运用弱一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1]194。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是物质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力量。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和意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中,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是前提,是基础,是保证,是当前状态;实现现代化是前进方向、奋斗目标、历史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要求、现实需要、思想保证,是增强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圆“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三者必须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同步推进、共同作用、共同发力,才能同心同德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小康社会建设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基础

(一)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脱贫奔小康

习近平强调,“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家协调各方,从资金、政策、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给予倾斜帮扶。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民族八省区GDP总和从1978年的57.89亿元[3]增至2020年的104491.94亿元(1)民族八省区GDP,根据地方统计局数据计算。。2000 年-2020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66%,高于全国平均11.66%的增速(2)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经过8年持续努力,我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民族八省区312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民族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脱贫攻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在脱贫攻坚过程中,56个民族携手共努力,同心奔小康,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坚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二)全面小康不等于“同一水平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本指惠及全体人民,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目前民族地区经济增速虽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地区差距仍在拉大;综合经济实力虽显著增强,但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薄弱;社会事业虽全面推进,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然较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虽得到有效遏制,但发展面临的生态制约仍然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就全国而言,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1]111因此,全面小康不等于进入同一水平的小康。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简单要求各地“齐步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很难达到“同一水平的小康”,需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促进相对均衡。

(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实现同步小康

民族地区贫困户退出、贫困县摘帽不是反贫困的终点,而是同步小康新生活的起点。必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稳定并扩大就业,持续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小康的水平。各个地州、县,各个民族乡、民族村发展阶段有别、条件各异,不能强制规定都达到同一水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同步实现的小康,应该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小康[5]。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依托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发展“适生经济”,念好“山海经”,谱好“牧羊曲”,唱好“林草戏”,争取每个乡都有主导产业成气候,各个村均有拳头产品叫得响,户户家庭皆有致富品种拿得出手,切实做到差异化竞争、错位化发展。

(四)在乡村振兴中打造更高水平的小康

民族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提质发展,大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奠定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二、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现代化是指在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的变化或变革的过程[6]。现代化是涉及各领域、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概念。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是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的“串联式”发展过程,是一个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指导下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民族地区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在推进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之力”促公平和“市场之手”效率高的作用,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市场一体化和产业融合发展。

(一)以区域协调推进深度合作

数据显示,1993-2002 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迅速扩大。199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6.1%、25.1%、18.8%;2002 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则变为58.9%、23.7%、17.4%。1993 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泰尔指数为0.069,2002 年该指数则上升到0.089[7]。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不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8]。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发展保障机制,指出要以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9]。2019年8月,国家又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即“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10]。2020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 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0年以来,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西部GDP占全国GDP比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年占全国18.5%增加到2020年占全国21.3%(见表1)。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经济增速分别为7.7%、8.7%、9.3%和2.8%,西部发展明显加速。

表1 四大区域2010-2020年GDP总量及占全国比重变化 单位:亿元

2010年-2019年,除东北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人均GDP均不断增长。其中,西部人均GDP从2010年2.26万元增长到2019年4.96万元(表2)(3)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表2 四大区域2010-2019年人均GDP 单位:万元/人

由于受上下、内外不同方面及区域内部发展水平、法制规范、市场竞争能力等必要条件相对不足的制约,以及发展基数小、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较低,地区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产业趋同,内源化特色发展之路不明晰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区域开发合作起点低、进展慢、推进面窄,机制创新动力不足[11]。民族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仍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东部、西部GDP都在增长,但东部、西部GDP差距呈扩大之势。东部、西部GDP差距由2010年的15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近31万亿元。二是东部、西部人均GDP差距仍不断扩大。东部、西部人均GDP差距由2010年的2.32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3.17万元。三是西部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差距呈扩大趋势。西部与全国人均GDP差距由2010年的0.82万元扩大到2019年的2.09万元(见表3)。四是我国农村居民按收入五级分组中,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人均收入比由2000年的1:6.5扩大到2018年的1:9.3[12]122。由于我国农村居民高收入组更多集中于东部,低收入组更多聚集于西部地区。由此可见,我国东、西农村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五是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平均差距从2013年的14646元扩大到2019年的23044元(见表4)。

表3 四大地区2010-2019年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差距 单位:万元/人

表4 2013-2019年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差距 单位:元

民族地区在同步现代化进程中,应着力在区域协调上深度合作。一是转变观念。由注重单方面地区优势和区域内部发展向综合考虑协调发展中的区域间合作与联合开发并重转变;在区域发展调控机制建设上,加快实现由注重行政主导生产力布局向政府引导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重转变。二是呼应国家整体发展步调,积极有序统筹内外、上下对接、左右协同,进一步消解区域内外多方面制约条件,在整体发展中实现特色发展,以内部发展支撑区域合作,以外部合作促进区域内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着重推动国家战略布局中涉及民族地区的“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相结合、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相衔接,促成宏观调控机制运行的上下对接联动,充分发挥政策调控机制的机能,实现政策目标和效益。三是树立多样性发展理念,探寻民族地区特色发展之路。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过程中,着眼区域实际,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民族地区特色,逐步形成内源化特色发展模式。四是探索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分享集中体现在因产业转移带来的税收分成、生态补偿等问题。如黄河流域涉及中、西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多元主体作用,把松散的联席会议机制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机制以及市场机制相结合,破除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藩篱,努力实现区域联动、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二)以市场一体推进共建共享

市场一体化是全球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发展的内生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4%,民族地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组合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区域内经济的产业关联度,推进区域经济的开放水平,是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据《中国分省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2016年按地区计算的市场化总指数得分水平,依次是东部8.67、中部6.91、东北6.53、西部5.05[13]。西部指数偏低,要素市场化水平差异不利于地区间形成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体系。

目前,民族地区制约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区间市场封锁和分割或隐或显,资源无序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作用不显著。二是虽然民族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但尚未形成一定的核心市场空间格局,现存的民族地区核心市场作用不显著,对周边的极化或扩散效应不明显。三是国内统一大市场还不完善,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供给体系与国内需求不够匹配,各主要产业门类间关系不够协调,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体制机制问题较多,全社会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偏高[12]72。

民族地区在同步现代化进程中,应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实现共建共享。一是健全调控机制。全国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摆正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宏观调控手段,不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中市场调节力度。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统合运用政策和市场手段,不断理顺区域间互助、合作的利益关系。二是推进国内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打破国内市场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实现金融市场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统一市场建设进程。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和制度,形成产业协同、知识共享、技术外溢的市场一体化格局。三是扩大民族地区与外部经济联系程度。通过地理互通、人员互动、经济互通、文化互融,形成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一体化,产生协同效应。四是加强民族地区市场整合。加大监管共治力度,通过监管互助、执法一致、权责清晰、运转高效机制,推动民族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产生扩展效应。

(三)以产业融合推进深度对接

产业融合是打破时间顺序、突破空间限制、联接不同产业层次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区域融合的纽带与催化剂。当前,我国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位于重要临界点和爬坡期,经济新动能占GDP比重正从12%向30%甚至更高水平攀升的关键爬坡期。这个时期恰是新经济新动能开始逐步对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形成有效支撑,但支撑尚未大到足以对经济增长动力起到主导作用的特定时期。经济新动能对旧动能的替代或抵消效应正处于关键“此消彼长”阶段,不少地方经济正处于传统发展动力快速消减与新动能增长动力加速成长的交叉点附近[14]。

民族地区在同步现代化进程中,应着力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及转化,构建、完善以无形技术渗透有形产业、以先进产业提升落后产能、以高端产业统御低端产业、以纵向产业带动横向行业的产业网络格局,并辅之以创新型产业形态、运营模式及企业组织形式,变革推动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一是民族地区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对接人民对生态产品的新需求,以特色产品为基础,优化现有自然资源配置,实现产业融合;二是通过从生产、加工延伸到生态文旅产业,研发新产品,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业态,实现市场融合;三是通过吸引外来企业,以技术提升为核心,发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和文化的多功能性价值增值目标,实现理念融合;四是通过完善和升级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以及科、教、文、卫等基本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互联网+”“智能+”网络信息建设和交通物流的可达性,实现服务融合。

三、在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民族地区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是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始终贯穿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进程的主线。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在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各民族要互帮互助、互学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合力。

(一)民心同向,政治建设“一条心”,努力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在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好。通过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最大限度把各地区、各民族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二是与时俱进调整完善民族政策法规。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导向,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更加注重区域因素。无论是修订完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逐步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对于不符合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要求,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妨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法规,要逐步调整完善。三是以语言相通、文字相通为基础,加强全方位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在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中应在民族地区广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四是构筑多位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平台。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教育引导,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体系和制度,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各学段、各环节,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培养不同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文化心理,让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心灵深处。

(二)民利同连,经济和生态建设“一盘棋”,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

一是经济共同繁荣。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了各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及共同的未来愿景。新时代,在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进程中,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为民族地区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找准利益结合点,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民族地区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配置,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人民收入差距。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在各民族间构建互相依存的经济互补关系,坚持各民族经济共享、繁荣发展。以共建推进共享,促进民族地区向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转变,融入“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逐步与全国经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奠定经济基础。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激发各民族积极主动投身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汇聚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的合力。二是生态共同保护。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生态文明事关各民族共同利益。提升民族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机制,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将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倡导各民族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与共享者的生态保护意识,抓牢人们对于生存家园的心理契合点,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惠及感召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永续发展结合起来,使各族群众成为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践行者、推动者。

(三)民情同融,文化和社会建设“一个调”,努力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

一是文化共同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民族地区在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学家规、守家规、用家规,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成员在个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使之内化为共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共识机制,外化为维护共同体秩序的民族文化符号。深度挖掘各民族资本整合价值,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开发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资源,进一步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充分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二是社会互嵌。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营造有利于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认同形成的社会环境。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实惠,共享优质的教育、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实现稳定的收入和可靠的社会保障,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让各族群众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中华儿女一样,拥有一个社会共同体,可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享有平等的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范围。推动创建工作从以民族地区为主,转向民族地区与散杂居地区并重、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并重、农村与城市并重、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各行业并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

总之,在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同步小康基础上,要铆定同步现代化的中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期目标,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实现同步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不能少;还要实现同步现代化征程中,一个民族不能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个民族不能缺。

猜你喜欢
小康共同体中华民族
我家的小康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我家的小康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