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9-16 08:25王金稳陈静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学段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王金稳 陈静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2.湖南省祁阳县郡祁学校 湖南永州 426100)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4]4号) 中指出,要基本建成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学内容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要修订各学科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增强广泛性和适宜性,学习内容要符合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从文件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上下不贯通、不衔接、不协调、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构建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迫在眉睫。2018年9月30日,扎实推进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体育课程的一体化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子项目,是国家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教育部首批推出的6个项目重点课题之一。2018年11月23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大会精神,在安徽合肥市召开项目推进会,扎实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研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1]。至此,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

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体育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横跨大、中、小3个学段,且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2]。但是课程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学段之间没有形成衔接,学年之间逻辑性不强,有的内容甚至出现严重重复问题,一个内容从小学学到大学。

1.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调查分析

从表1调查结果中可看出,认为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系统连贯的比例仅占13.92%,认为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系统没有连贯性的比例高达83.47%。大都认为体育课程无论在高校还是中小学都是自成体系为闭环系统,没有考虑上下学段的衔接,造成体育教学严重脱节,甚至出现多重简单的重复,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结构化。因此,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大、中、小学的体育课中重复出现,如一个蹲距式起跑从小学教到大学,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12年的体育学习后,学生既不懂得相关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也没有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由表2可看出,田径、篮球、排球和足球4个项目是教师认为从小学到大学亟需一体化的,赞成比例都在7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田径被誉为运动之母,这是体育界所公认的,田径比赛在全国比较普及,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在每学期都会安排田径运动的内容,主要是因为田径项目内容丰富,锻炼效果明显,故成为中小学学校体育教材中必备的内容;篮球在我国群众基础好,是学校体育中最为常见的项目,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尤其是男生更是积极参与其中;足球作为一种热门运动,尤其是国家对足球的重视,足球迎来了发展春风,学校对足球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校园足球如雨后春笋般开展,学生学习足球的热情大为高涨;排球运动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尤其是气排球运动的出现,推动了排球运动更快的发展。认为羽毛球、乒乓球和武术亟需一体化的教师分别占到51.3%、47.82%和43.47%,客观反映了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羽毛球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超过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体操、健美操、游泳、网球和其他占比分别是38.26%、32.17%、16.52%、12.17%、11.3%。

表2 大中小学体育项目亟需一体化的调查(n=115)

1.2 大中小学各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表3得出,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积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2017版《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3个方面核心素养,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使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而2014版《标准》,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与习惯,以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3个学段目标的侧重点不一样,均没有考虑到上下学段的衔接,只强调该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体育课程其实就像数学课程一样,从小学一直持续到大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完成学习目标,如果在某一阶段出现了问题,对于这门课程的整体是会有很大影响[3]。同样的道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也如此。

表3 体育与健康课程各阶段目标

1.3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教学的情况调查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有81.73%的体育教师能胜任3个学段的体育教学,只有18.27%的体育教师只能胜任2个或以下学段的体育教学,说明体育教师基本上能胜任3个学段的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的学段性不明显,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一般能胜任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

表4 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学段教学情况调查表(n=115)

2 各学段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内容连贯性不强

长期以来,各学段教材内容各自为政、各管一段,没有考虑学段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等逻辑问题,同一教学项目内容充斥在各学段的体育课中,部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存在简单重复、缺乏渐进性的问题[4],这种不衔接、不连贯的体育课程,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通高中版《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把运动项目按水平划分10个模块,再将模块组合分配设置到各个学年,着重考虑3个年级的衔接与项目内的逻辑关系,尽管这只是学段内的教材内容体系改革,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2.2 教材内容的重复性

建构体育课程内容一体化,是考虑到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布[5],而我国大中小学在体育课教学内容分布不合理,重复现象严重,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同内容的现象比比皆是。如3个学段的田径教材中均有跑、跳、投等基本教学内容,跑步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跑到底”,大学跑的教学内容学习也是从“蹲踞式起跑”开始;初中和大学学段教材中都有立定跳远教学内容;背越式跳教学内容在高中教材已经存在,但是在大学教材仍然出现。在球类项目中更是明显,如排球的“一发一传”和足球的“一踢一停”,贯穿了3个学段的体育教材。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教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

2.3 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没有衔接性

体育课程目标在3个学段中缺乏连接性,比如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同时关联性不高。尤其是教学实践环节,对于体育智育和德育的功能关注程度不足。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阶段《标准》(2003年版)确定了5个领域目标(包括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2011年又将上述五大领域目标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合二为一。2017年版《标准》确定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目标。从两个标准的目标表述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技能的培养、高中阶段注重能力的品德的培养,初看好像技能到能力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过程,但是每个学段的目标体系不一样,造成各学段的课程目标难以对接和衔接。

2.4 体育师资培养难以适应一体化建设的要求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要具备相应合格学历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如取得学前教育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专以上学历;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历。尽管前面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能信任3个学段的体育教学,在目前学段分割的状态下,体育师资难以全方位发展,因此,也难以满足一体化的要求。

3 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3.1 构建大中小学设置衔接一致的体育课程目标

一体化体育课程是跨越各个学段的系统性课程[6],因此,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也并非一个目标能完整体现,而应该各个学段目标首尾相连,逻辑相通,在突出各阶段自身目标重点的同时,兼顾各学段衔接。小学的教学目标应以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初中的教学目标应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高中的教学目标应以发展专项运动能力为主,大学的教学目标应以实际应用、实现体育多方面价值为主[7]。其实各阶段的目标发展重点是一脉相承,互为基础的,即小学的目标是初中目标的基础,初中的目标是高中目标的基础,高中的目标是大学目标的基础,如果上一学段不考虑下一阶段的情况,上一阶段的目标如同空中楼阁。所以,每个学段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各学段应兼顾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就像玩游戏一样诱“敌”深入。

3.2 构建3个学段体育课程内容一体化体系

要解决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必须构建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首先,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部分和技术技能部分的比例和课时,然后编制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内容逻辑体系,再把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按照各自的逻辑结构顺序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学段,保持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根据各个学段的特点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在研制《标准》时,对每个运动技术按学年进行划分兼顾学段特点。另外,可以借鉴《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对运动技术的划分,每个年级对应一个等级或一个等级对应多个年级,从而使得相邻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特别是教学实践环节,要合理、科学地设置运动技能训练难易性,确保相邻学段之间体育运动训练的连续性,从而使得各学段体育教学的衔接更为顺利,并符合不同学段体育教学大纲规定[8]。

3.3 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继续教育时,既要注重该学段体育课程的研究,同时也要关注相邻学段体育课程的现状,做到知己知彼,既有利于该学段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利于下一阶段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院校在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时,要注重让学生熟悉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规律,如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手段、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等,在术科课程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做到与中小学教学内容对接。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才会具有整体、系统的教学理念和技能。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可以考虑大学体育见习、小学体育见习、中学体育实习,全面了解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形成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的概念。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和大学教师互换岗位教学,尤其是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到中小学担任教学工作,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规律,这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在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开展时,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各学段之间体育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衔接性,教学内容大多重复;各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缺乏衔接性,在课程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关联性;中小学体育师资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于该学段的教学,对相邻学段的体育教学知之甚少。因此,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一直处于一种缓慢推进甚至是停滞的状态。相信,随着教育部重大课题的完成,这一现象应该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猜你喜欢
学段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