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1-09-16 08:25童超程余立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发文竞技游泳

童超程 余立

(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游泳作为一项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体育健身项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通过对当前游泳相关文献梳理分类,发现当前研究热点多以游泳训练的教学方法、生理生化特点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游泳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发展现状的研究较少,相关领域前沿热点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1]。该文通过计量学的方法,探寻近年来游泳运动的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为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该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在数据库中以1999—2020年为时间节点,以“游泳”为检索词进行查找,共收集有效文献493篇。

1.2 研究方法

运用Excel和Cite Space V可视化软件,对收集的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的所有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研究分析工具,克服了文献综述和专家判断的主观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布和演进情况[2]。

2 研究结果

2.1 我国游泳研究文献数量特征

论文的发表数量与时间的关系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游泳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3]。通过CSSCI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有效核心论文493篇。论文发表数随年份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1998-2018年我国游泳相关领域文献数量统计图

1998—2020年间我国游泳相关文献数量呈波浪形趋势[4],在2004-2012年期间呈上升趋势,2008年到达顶峰,之后呈下降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游泳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发文量开始下降,由于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当前游泳技术、战术趋于稳定,创新难度增大,理论研究也就有所下降。

2.2 我国游泳研究文献研究热点分析

2.2.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游泳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核心,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5]。

通过对我国游泳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游泳(151次)、游泳运动(43次)、动物实验(35次)、游泳运动员(35次)、游泳训练(34次)、大鼠(22次)、力竭性游泳(19次)、花样游泳(18次)、优秀运动员(16次)、运动训练(13次)、小鼠(12次)、血乳酸(12次)、高原训练(12次),其余都在10次以下。

以上高频关键词可分为2类:竞技游泳和运动健康。优秀运动员、花样游泳、运动训练、高原训练、竞技游泳等关键词均围绕竞技体育展开。竞技体育包括了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技战术分析等方面。游泳运动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游泳训练的基本任务。新的训练方法,如高原训练,在这种训练模式下运动员的血清睾酮和血红蛋白含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在短期内快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这些关键词与竞技体育密切相关。

动物试验、大鼠、力竭性游泳、小鼠等关键词以生理生化的角度来研究游泳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动物实验,通常用“大鼠”做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游泳干预,来分析游泳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6]。由此可知,竞技游泳和运动健康是目前我国游泳研究的高频热点。

2.2.2 前言热点分析

游泳相关领域突现词(burst),表示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研究文献突然增长的状况[7],这些突现词表现了这时期游泳研究的热点。

如图2所示,教学方法、游泳运动员、出发技术、运动训练等关键词在2000年左右突然增长,这与我国游泳竞技水平提升有关。动物实验、运动生理学、大鼠等关键词2005年开始出现,说明学术界对游泳的研究开始通过大鼠实验研究游泳对生理机能的影响。2014年以来,游泳与糖尿病相关文献增加,糖尿病与游泳是近年来游泳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体重减轻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8]。

图2 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突现词统计图

综上所述,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主要为竞技体育服务,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生理学及以血乳酸和最大摄氧量为主的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以健康为目的的游泳研究日益增多,可能会成为未来学术界和体育界的研究前沿。

2.3 科研机构分布

对游泳相关领域科研机构的研究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同区域的研究机构对游泳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差异。

1998—2020年,我国游泳相关领域论文发表量在5篇及以上的核心机构有25家,共发表论文260篇。其中,北京体育大学发表论文数量最多,47篇,占总发文量的18.7%;广州体育学院以23篇的发文量占据第二,占总发文量的8.88%;成都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体育学院分别以21篇、16篇和14篇发文量,分别排第三、四、五名。

在所有发文5篇及5篇以上的核心研究机构中,体育类院校共11所,发表159篇,占总发文量的61.15%;师范类院校共6所,发表49篇,占总发文量的18.84%;研究所共2所,发表23篇,占总发文量的8.88%;其他机构发表29篇,占总发文量的11.15%。

由此可知,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它们是1998—2020年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研究的主力军。

2.4 文献作者分布

在该研究的493篇论文中,经统计共有921名学者从事游泳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其中发表文献10篇及以上2人,占比为0.22%;发表文献8~9篇3人,占比为0.33%;发表文献6~7篇14人,占比为为1.52%;发表文献4~5篇22人,占比为为2.24%;发表文献2~3篇及181人,占比为19.65%;发表文献1篇699人,占比为75.90%。由此可知,在1999—2018年期间,游泳相关领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高核心作者相对较少且相对集中。

从发文量看,排在首位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程燕,发表论文13篇,研究方向游泳技术研究、信息研究和体能研究;排名第二的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高捷,发表论文10篇,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成都体育学院的丛宁丽发文9篇排名第三,主要从事游泳理论和社会体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的温宇红、陆一帆分别发表核心文献8篇,排名第四。结合前文分析,这些核心作者研究方向与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基本吻合。

从作者单位来看,在发文5篇及以上的21名高核心作者中,来自体科所有6人,来自体育院校有8人,来自师范院校有4人,来自综合院校有3人。

由此可知,我国游泳相关领域高核心作者主要分布在体科所和各大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体育学院也有所涉及,但与游泳训练息息相关的各体校、体工队基层教练却少有涉及,相关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比较少。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游泳相关领域研究重点已经从竞技体育转向促进健康为目的游泳研究,促进健康为目的游泳研究逐渐成为游泳相关领域学术界的研究前沿。

各科研机构之间缺乏相互合作交流,缺少跨地区、跨领域的研究合作。从事竞技游泳研究的科研人员大多来自于同一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各大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学院及体育科研机构,与游泳训练息息相关的各体校、体工队基层教练涉及较少。

游泳理论的研究应联系游泳实际,要从跨学科多角度的视角研究游泳运动,加强科研机构之间交流合作,促进游泳项目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发文竞技游泳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电竞种植记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