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2021-09-16 08:25周丹苏永华黄莉莎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教师测试

周丹 苏永华 黄莉莎

(1.河源理工学校;2.河源市卫生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我国各级学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测试已经开展多年,经过健康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体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发布后,社会对学生体质关注度提升,学生体质不只关乎到个人成长,同样关系到我国人口质量[1]。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术型人才的学校,学生体质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我国部分地区主管单位对中职学校学生开展健康测试,得出中职学生的体质情况处在标准分值以下,导致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容易出现疾病。因此,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目前关注的重点问题。

1 中职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中将体质界定为人体质量,与先天遗传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存在关联。我国体育界将体质理解为人体生理结构及形态结构、心理因素综合素质的体现。根据我国医学界阐释,体质是遗传基础上表现的机体形态及机体特征[2]。人们的普遍理解是通过锻炼能提升学生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也说明体质变化具有可塑特点。中职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衡量学生体质的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锻炼的基本要求,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及50m跑等内容。中职学校每年都会对学生进行检测,该文将河源理工学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男生、女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及平均成绩进行统计,见表1、表2

由表1、表2可见,中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达标率比较高,但是优秀比率很低,大部分学生处于及格水平,且整体平均分值也较低,仅75分左右。

表1 河源理工学校健康测试合格率(%)

表2 河源理工学校健康测试平均分

2 中职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问题

2.1 无法集中测试,制约测试工作进展

体质健康测试已经在中职学校推行,但学生在进入学校后需要接受军训,在军训过后也要参加运动会,但这2种大型活动结束后,学生实际体育锻炼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在暑假结束后,学生体能进一步下降,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供学生锻炼,教师客观指导存在不足,学生的运动意识及主动性差。在体育课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在基础活动后自由活动,多数学生选择原地休息,所以学生的练习密度及强度经常达不到要求。中职学校场地紧缺,严重影响测试工作的进展。以河源理工学校为例,学校体育课周课时在260节左右,每天50节左右,因此,以班级随堂测试为手段,但是测试时间仅为2~3周,且学校只有一个400m跑道的运动场及一些零散的水泥球场,同一时间可能有几百名学生都在进行测试,场地的限制及相互干扰对测试准确性产生影响。如果要停课采取集中测试的模式,由于学生太多,测试时间必然较长,影响其他课程教学[3]。

2.2 学校关注度不足,体质测试进展缓慢

中职学校将重心放在技能比赛及文明大赛上,教学工作也围绕着2个方面开展,体育工作在中职学校是普通项目,体质测试工作虽是常规工作,但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硬件投入上,中职学校体育设施明显不足,只有一个运动场及零散、老旧的篮球场等。在软件上,中职学校并未建立完善的体质测试机制,在体质测试宣传上力度不足,班主任并未关注中职学生的体质问题,更没有将学生体质管理纳入管理层面,导致学生体质测试关注度不足。教师层面看,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存在缺口,很多体育教师承担班主任、行政领导等岗位工作,体育教师每周课时量在10节以上,最多能达到20节,每年的9~11月是体育比赛相对集中的阶段,导致体育教师工作量繁重,为保证规定时间内将数据上报学校,部分体育教师存在数据造假问题,此类问题导致体质测试流于形式。

3 中职生体质健康测试优化路径

3.1 规范体质测试,建立测试体系

中职学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体质测试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尽量让中职学生集中测试,班主任应当到场组织纪律,将测试成绩纳入班主任考核体系,采取科学的措施调动中职学生测试积极性。体质测试执行教师需要在思维层面强化重视,配合学校完成体质测试工作。首先,关注日常测试,将日常测试纳入中职体育教学管理内容,采取强制手段让体育教师展开日常测试,并针对不同体质中职学生采取对应的训练方法,保证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在测试过程中,教师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测试,让中职学生在测试前做好准备充分,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稳定性。最后,关注中职学生体育成绩,将健康测试成绩纳入体育成绩,使中职学生能意识到自身体质上的不足,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自身在中职院校健康成长。

3.2 强化软件及硬件设施投入,提升体育教师待遇

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综合实力发展,包括投入硬件及软件,中职学校活动场地不多,缺乏一些方便中职学生日常锻炼的场地与器材,因此,学校应关注软硬件设施投入,为学生体质测试及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体育教师数量限制体育测试工作开展,学校还应积极聘请工作能力强的体育教师,重视对本院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体育教师待遇方面,增加体质测试方面的奖励,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训练,若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改善,则体育教师应当给予其鼓励。若想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成果,提升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更为重要,学校中的每位教师均有擅长的项目,但学生兴趣爱好较为广泛,教师还需不断建设对应的专业,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也能保证中职生体育锻炼的有效性,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如教师专业素养不强,则无法将教学方案落到实处。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建设自我成长方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建设开放化及多样化的体育课堂。中职院校可推进阳光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机会,督促学生每天完成一定量体育运动。比如,强化对小型运动项目创新,设计一些娱乐性项目及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此类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进学生体质健康[4]。

3.3 体测教材开发,形成系统检测方案

在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过程中,学校需形成系统的检测方案,开发体测教材,结合时代发展情况,在体测教材中加入影响中职学生体质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5,6]。体测教材主要是在体育课程中使用,体育教师将课程分为理论及实践2个部分。比如,体测教材的第一章认识体质,让中职学生明确自身体质情况,并掌握体质检测方法,对体质检测产生兴趣;第二章体质对成长的影响,中职学生已经处于成长的青春期,对身体素质较为看重,如女性学生关注体形,若体质不佳则会导致体形受到影响。男性学生则是关注“爆发力”等,在教材中可涉及此类内容,其中包括体质锻炼方法,让中职学生在教材引导下主动锻炼,并积极检测自身体质。体测教材开发是推行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环节,中职院校还需对此引起重视,及时开发出符合中职生的体质检测教材。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我国人民群众体质下降问题已经较为严峻。中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对中职学生体质给予重视和关注。中职学校需积极落实体质健康测试,认识到本校学生体质情况,是否能胜任未来的技术工作。立足该视角对学生体育课程进行优化,聘任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建设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让中职学生通过体质检测,认识自己的身体及明确自己训练的重点,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教师测试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心理测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