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21-09-16 08:25李宝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育竞技价值体系核心

李宝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

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施行,对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体”不仅是指体育课程或者体育活动,更是指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文化,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新一届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来的新型价值观,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根据客观事实,借鉴、融合和吸收了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引人类文明前进的明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托和体现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以“八荣八耻”为内容,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1]。

2 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一般来说,体育文化是指人通过体育活动在调节自身情感、协调群体关系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民族样式及时代特征。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分支,也是经过高校校园这一特殊范畴的时空历史,众多高校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而形成的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所出现的交叉分支。

3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体育活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人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生存需要进行的身体运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和校园文化更好地融合,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具体应用途径和基础;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贯彻实施的温床和摇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交叉融合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和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撑[2]。

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建设策略

4.1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1.1 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今高校校园中,体育文化大多还是属于比较边缘化的学科,学校更注重专业性知识理论学科。国家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随着体育竞技的发展,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每一个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并不是无期限的,需要不断更新换代。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专业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运动年限在10年以下。由此可知,运动员对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但运动年限并不长,损伤率也会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为了保证专业运动人才的更新换代,高校校园更应该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3]。

表1 专业运动员情况一览表

4.1.2 有助于体育活动回归自然状态,维护竞技体育的和平与热爱

学校由于缺乏对人文意识的认知,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弱化,认为体育竞技就是获胜,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建立。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目的是,在强身健体、获得专业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收获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及完成对各地各国各种不同体育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有助于对体育竞技中如裁判黑哨、打假球等不良风气进行抵制和改善。

4.1.3 有助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的融合

校园体育文化不是独立的,应该是和校园美育、智育、德育等校园文化交流相融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式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应该具有大体育观,在体育运动中体现的积极向上、勇敢勤劳的美好品德中,体育活动中的艺术美感,各种先进的体育文化知识都是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范畴。

4.1.4 有助于进行国际交流,加深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体育活动除了基础的强身健体或者比赛竞技之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已经具备了国际交际的作用[4]。在各种不同的国际赛事上,运动员体育竞技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体现,也能影响在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更能完成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4.2.1 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课程设置,增加特色体育项目课程

在设立高校体育项目课程的时,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设一些具有民族文化传承,能够弘扬民族文化的特色体育项目,如中国的武术,既能传承中国武术文化,又能学习到武术文化中的高尚道德品质;增设一些能够实际运用于生活中的体育项目,如急救与逃生技能,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护自己;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包含了更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更容易从情感上获得学生的认同。

4.2.2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和学习

教师作为体育文化课程中的督促者、参与者、引领者,应该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能够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大体育观,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积极上进、顽强开朗、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更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并且将学习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核,帮助教师加深印象和引起重视[5]。

4.2.3 在高校设立体育文化节

各高校为了进行其他校园文化会设立不同的文化节,那么设立高校体育文化节也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果的建设策略。将运动会改为体育文化节,不仅能让人们体验体育竞技所带来的热情与热血的体育魅力,更能在体验这种魅力时,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并且加以运用。理解体育竞技项目背后所隐含的内涵文化魅力,也能激励和鼓舞不爱运动的学生加入和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增加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

4.2.4 设定可操作的体育文化建设考评制度,并将其纳入学生和教师每年的学习考核成绩

制定规则是快速把控事情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在建设体育文化中,没有适当的规则进行约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针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分别设立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6]。

5 结语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辅助国家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传承作用,并且在传承中得到很好的传播。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推动和引领了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二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竞技价值体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时代精神与体育竞技的发展、变迁分析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刑法规制体育竞技伤害行为的限度与范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