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训练原则与体育教学原则的异同及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6 08:24桑正昊赵祯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步法羽毛球运动员

桑正昊 赵祯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2.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在体育训练理论中,运动训练原则和体育教学训练原则均是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训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原则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人类体育竞技能力变化的规律,可大力推动体育训练发展;体育教育训练原则是通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强化自身体质及养成良好的品质所遵循的原则。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点,为体育运动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1 两项原则的内容

1.1 运动训练原则

该原则主要包括导向激励和健康保障原则,二者主要以实现目标为导向,对运动者进行激励,使其在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开展训练活动。该原则的应用可鼓励运动者主动投入训练之中,使自身的身心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应根据项目比赛的共性特征,结合实战情况与运动者自身体能状态,合理安排训练者的运动周期、训练内容与方法。如若运动者无法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应通过不断的高效训练使运动者冲破自身的身体极限,达到更加理想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和功能的适应性训练,它可以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消除运动员的训练疲劳荷载,并通过身体适应的过程促进其竞技能力提高[1]。

1.2 体育教学训练原则

体育教育训练作为一种教育过程,主要特点为教师讲解、学生亲身参与,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发展。体育教育训练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以强身健体为根本教育目标,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解决学生体育锻炼的相关问题。德育教育不但是培养目标的要求之一,也是教育的方向与动力。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训练时不但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还要根据不同班级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将集体指导与个体特点相结合,才可使每位学生的特长与体育素养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增强体质、掌握知识、提高修养不仅是体育教学训练的特点,而且与教育目标相契合。

2 两项原则的异同点

二者均是以运动者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在原则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项原则的共同点

根据对两种训练模式特点与内容的分析可知,作为体育科学的重要内容,二者虽然立足点不同,但均可将体育本质体现出来。体育教学训练体现的是全方位培养人的方法,训练手段众多。与体育教学训练相比,运动训练除具备体育教学训练基本措施之外,更能体现其专业性,且在这一方面,其特点与内容更具倾向性。这是属于二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二者的其他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两项原则的区别

综上所述,两项原则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点,紧密相关,且体育教学训练中蕴含运动训练的内容。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运动训练是团队训练,训练以专项改进课程为主。运动训练应与体育教学训练特点相结合,并贯彻落实上述原则,充分体现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体育教育训练原则对各种运动项目的训练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

3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运动均朝着高水平方向发展,对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这是多项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有助于运动者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羽毛球运动在体育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教练员遵循运动训练原则,通过专业化教学模式传授知识与技能,促进运动员专业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提升。

3.1 多球训练

在多球训练中,应对运球时间进行控制,促进运动者的耐力提升。羽毛球属于一项对速度与耐力要求严格的体育项目。在训练中,运动员只有快速反应才能流畅地完成接球动作。在比赛的后期阶段,为确保比赛的顺利完成,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要求较高。在训练过程中可利用多个羽毛器进行训练,如“一球一击”,即有人连续不断发球,运动员连续击球,实现多次连环球分击;或者“多球单练”,在反复击打来球,直至对方球员没有接到或者出现其他失误,便开始重新发球;或者“定点击球”,在训练中发球者将球不断发到指定位置,接球者在此过程中将球逐一回击,无需管是否接球失误。上述训练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通用,对运动者的综合运动素质、灵敏度、耐力等具有较大帮助。

3.2 步法训练

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要通过判断羽毛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来移动步法进行击球,所以步法训练也极其重要。该项训练包括以下内容。一,起跳腾空步法。在训练中此种步法较为常见,一般用于接高远球时。运动者可采用立定跳高的方式,训练自身的弹跳能力,具体措施为:首先脚下移后位,再双脚凌空跳跃,准确掌握球的制高点,促进自身高远球能力提升。二,上网步法。该步法主要用于运动员运球、接球,在实际训练时,可根据运动员实际站位来选择。如若运动者站在前面,可采用两三步交叉上网方式;如若想要加速上网,则可采用垫步上网方式。三,后退步法。该步法在羽毛球训练中也较为常见,要求教师重视正手和反手退步的双向训练,促进运动者接球与运球能力提升[3]。

3.3 实战训练

当前训练对运动者身体机能与器官技能要求较高,运动者应具备承担高负荷运动量的能力,因此需采取一系列专项技能训练方式,在日常训练中尝试以不同模式开展实战训练。例如,可每周举办2次团体对抗赛,对正规比赛环境和氛围进行模拟,此训练模式也有利于培养运动者的抗压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另外,可采用2∶1、1∶1式半场战术,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及战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使运动者形成独具特色的打法。应加强得分技术巩固性训练,促进成功率、准确性的提升。运动员经过训练积累一定实战能力后,教练应重视实战对抗环境下战术运用的训练,使其能够灵活使用战略战术击败对手,将进攻动作衔接起来,在进攻与防守之间自由转换。此外,还应对球的数量与速度进行控制。由于羽毛球击球的速度与挥拍力度直接相关,但总体上处于平衡状态,可通过多球训练促进球运行速率的提升,运动者应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在日常训练加强此方面的练习,才能在实战中游刃有余。

3.4 开展针对性体育运动训练

教练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使训练质量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羽毛球训练属于高水平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实际训练中应分析该项目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其在运动中获得快乐。教师应在增强体质与传授知识中间寻找平衡点,通过科学高效的体育训练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体育运动并非简单练习便可完成,也不可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长期积累,与人体机能相结合来完成。在教学活动中,应将其与体育知识传授同等看待,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措施,遵循体育运动相关原则,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可在训练中通过演示法、讲授法进行指导,讲解相关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践中强化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品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训练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4-6]。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人们对体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注重自身体育锻炼与运动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运动训练的原则,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原则,使不同体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在羽毛球训练中,教职人员应通过采用多球训练、步法训练、实战训练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训练技巧,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积极踊跃参与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步法羽毛球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羽毛球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运动员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