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领导力的意旨、反思与践行

2021-09-16 07:55孙友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愿景领导力共同体

摘要

当前有关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但针对教师道德领导力这一维度学界鲜有提及,很多问题有待厘清。倡导教师道德领导是优化学校治理模式、重塑教师道德权威、引领学生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系统观照、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教师可从塑造团队愿景、创建共同体、培育信奉者等方面践行道德领导。

关键词

道德领导力  道德治理  道德权威  道德力量

近年来,道德领导在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和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有关学校道德领导力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校长的道德领导层面。牢固的思维习惯导致当前学界对普通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研究关注不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德胜教授就曾在《中国教育报》刊文指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这种关注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鲜有提及,即教师的道德领导力。”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强调,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1]。“领导”通俗地讲就是“在前面”,在众人之前。如果将群体生活形态简化为“向前走”这一基本原型的话,领导就是“走在前面”,给众人以方向性指引。现代领导学将领导力从来源上区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前者即与职位相关联、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影响力;后者则与职位无关,是个体人格德性、情感凝聚力、专业能力等多种要素在组织中形成的综合性影响力。诚如美国领导力学者库泽斯和波斯纳所说,领导力本质上是通过激励、提供支持等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2]。领导力并非少数人的特权,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专业优秀却无行政职位的教师,如果能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家在内心敬重,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与行为标准,那么这个没有职位的教师客观上就在发挥着道德领导的作用。从教育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每一位教师都处在教育、引领学生的职位上,都应该成为学生的道德领导者,教师身份决定了教师道德领导的地位与责任。

一、教师道德领导力的意旨

倡导教师领导力,不是让教师沉迷于发号施令、控制他人,而是通过培育教师道德权威,使其在推动学校治理变革、引领内涵式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发挥影响力。

1.优化学校治理模式

道德治理是以道德领导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实施道德领导,要求重新定位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领导角色,学校各层级领导者将道德权威置于首位,逐步取代身份权威和行政权威,通过自身价值的彰显、积极的工作状态、团队精神的培养等方式,建立一种基于共享价值观、共同信念和组织承诺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各层级管理者通过追求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师德来感染被管理者,着力从精神引领、信念建构、有效沟通、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升管理者道德领导力,实现学校管理方式和德育质态的转变,最终将道德领导作为学校治理的主要模式。

事实上,当前学校教育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仍一味依赖制度管控。萨乔万尼认为,这种传统管理体系“偏向于理性、逻辑性、客观性、自我利益的重要性、明确性、个体性以及分离性”[3]。在这种类似科层制的管理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由于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对人的关注,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被异化为工业生产中工人与零件的关系,同事关系竞争多于合作。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渴望过着有价值、有尊严、有道德的生活,传统的对制度管控过度依赖的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管理必须由强制向悦服、由技术向艺术过度,进入更高的价值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道德领导力培植和提升能够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培育道德、积蕴道德、弘扬道德的场所。

2.重塑教师道德权威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主要责任。从这一角度看,教师具有一定的道德影响力。教师职责的有效履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权威。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忽视了道德权威的影响力,仅仅通过身份和心理权威震慑学生,像“管事婆”一样掌控学生,甚至有为师不廉、治学松懈、待生不公、缺乏团队精神等失德现象。这些失德现象损害了教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与身体上的戕害。

还有些教师觉得自己很关爱学生,明明付出了大量心血与精力,却未必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原因就在于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我们身处的新时代,知识获得的渠道不再单纯依附于教师这一主体,教师偶像形象逐步消解,道德权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一些自然科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是道德价值无涉的中立性智力活动,忽视道德领导。其实任何教学无论从过程还是目的来说与教育都是一体的。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学习自然科学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建构“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以有价值、负责任的方式介入世界。教师道德领导让神圣的教育教学从技术与工具层面的一种职业上升为塑造人类灵魂的高尚事业,从而回归教育的本性,回归教师的本体身份,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3.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就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强调德行引导、礼制约束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錄取方式经过多年改革虽已逐步完善,但综合评价中的道德评价仍然是一块短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亟待加强。对学生而言,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以德行为首的综合素质。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期,而道德领导渗透着浓浓的“真善美”,着眼学校生活中的内在精神、价值与规范,发掘、张扬、鼓励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无私、慷慨、宽容、勇敢等优良品质。由道德教育营造的人文环境对于唤醒学生的道德良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身先士卒,做道德认知的先觉者、道德情感的体现者、道德意志的守望者、道德行为的践行者,才能让学生获得生命的真实体验与发展,享受到以德育人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现实反思

1.趋同与个性的博弈

在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体系里,往往强调集体的力量,主张利益共享、团体信念、共同进步等。这种倾向集中体现为“共同体”与“盟约”等概念的基础性地位,但常常也能够看到社群主义的影子以及对于“个体”的回避。尽管萨乔万尼专门提出“马赛克”理念来调和共同体与个性化的矛盾,但旗帜鲜明地表现出运用“共享意识”同化组织成员、引领追随者的意图,道德力量本身就是依附于群体产生的力量。对此,人们不禁担忧:在当今个性张扬的社会,同化是否可能?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会长索迪安就曾不无困惑地说:学校在促进道德领导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但也面临着教育系统日益多样化的挑战。再者,这种同化是否合理?道德领导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体的过分张扬所产生的过度竞争、唯利是图等现代文明病;但也存在着矫枉过正的风险,可能会剥夺个体的权利,抹杀个体的独特品性与意义。

这与我国传统文化面对当代教育的发展遭遇的困境如出一辙:一方面,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人格,更多地要求服从,鼓励“沉默文化”,进而滋生了依赖心理、盲从意识。正因如此,萨乔万尼一再强调:道德领导者必须以追随者自己“真正”的需要为基础。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真实需要,把握好同化与个性的关系,通盘考虑,一生一策,谨慎实施,不能“一刀切”。

2.心智与品格的协调

道德心智与道德品格一样同道德领导直接相关。道德心智是人进行思考、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完全知道一件事是不道德的依然去做,这是缺德,这种情况对教师来说毕竟是少数。但更多的是,自以为是对的或者以为不是道德问题,但实际上却是错的或者与道德密切相关的。这就是道德心智问题,即看不到道德问题之所在。教师道德领导的失败,虽然也有道德品质上的失败,大多数是道德心智上的失败,将道德适用范围窄化、压缩,将明显与道德有关的事务排除在道德视域之外。缺乏道德心智,领导就变成误导。例如,教师一味关注学生高层次的需要,忽略了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据报道,目前我国有半数中学生睡眠不足;又如,有一些工作热情高涨、勇于改革探索的老师由于经验不足又极为自信,在难以预见某项任务或创新战略的全部可能结果时,基于“士气”的考虑,不想对自己的做法表达怀疑,过多地强调事情的积极面,高估了成功的概率。还如,轻率预测高考命题的导向,并让学生投入很多精力,可能导致失败。

可见,道德领导是建立在对道德问题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指明正确的方向。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单纯、善良,缺少阅历,道德心智有限,对很多道德问题没有识别能力,这正是教师道德领导力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

3.理论与实践的错位

这些年来,学校道德领导理论已经逐步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的一致认同,成为学校治理特色的依据,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群体的发展很不均衡,导致学校管理中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我国目前的学校领导权力集中于校长手中,领导素质不一。很多学校教师不是在共享的理念指导下参与学校治理,而只是执行决定。领导者如果过分强调控制、集中、统一,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只能服从。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染下,教师的班级管理也不例外。出于各种原因,教师未必有耐心按道德领导的要求塑造班级全体学生发自内心想要争取、追求的共同愿景,或者干脆将愿景简化为考试成绩的数据上,更遑论创建道德共同体。其次,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导致教师道德领导力弱化的重要原因。有些地区教师待遇不尽人意,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仍有发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果教师被物质生活困扰,无形中就弱化了教育的责任意识,道德领导就会成为奢谈。此外,有些学校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主导下对教师缺乏人文关怀,一味追求升学率,不关心教师身心需求,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给教师施加过重的精神压力,长期超负荷工作,教师的道德领导只能是空谈。

三、教师道德领导力的践行

夸美纽斯说:“教师应当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高尚的德行是教师道德领导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要素。道德领导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道德共振,如果教师自身品格低下,在学生那里就不可能有道德上的感应与共振,就不可能“以德引德”。萨乔万尼强调“领导之心”,即领导者的信仰、价值观、理想以及个人愿景等。教师只有以既定的价值体系领悟工作的意义或重要性,其内在潜能与魅力才能够被激发,领导之心才能被唤醒,教育之心才能被升华。只有“领导之心”还不够,唯有结合具体的领导方法并恰当运用,才能实现道德领导,这就是萨乔万尼所说的“领导之脑”,即关于道德领导如何运作的心智图景,主要包括塑造团队愿景、创建共同体、培育信奉者等层面。

1.塑造团队愿景

学校中的个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多数只是处于“遵从”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普遍存在组织目的与个人目的、领导者目的与被领导者目的相分离的问题,真正洞悉了行动的意义并愿意全心全意为之奉献的毕竟只占少数,大多数下属习惯了尽力完成领导要求和期望去做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往往通过监管和评价体系,分析考试成绩,督促施压,进行奖惩。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前者只能让学生做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后者因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失去行动力,并不能真正地鼓舞和提升学校成员最大限度地投入,以获得满意的成效。为此,萨乔万尼提出塑造团队共同愿景的策略。深深植入內心的共同愿景,能让组织成员无须借助控制或激励措施而有持续尽责的表现。愿景从哪里来?既需要领导者的高瞻远瞩,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商认同,是二者磨合、协商的结果。领导比普通人站得高,能够超越眼前,看到未来。对教师而言,能够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从教育的初心出发,为学生设定目标,引导他们去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关注身边人的喜怒哀乐、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等。愿景被学生真正接纳、内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愿景既要超出眼前,又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努力应能够实现,类似于“最近发展区”。愿景的产生过程必须是民主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的。要通过协商、沟通得到广泛理解,形成共识。民主性本身就是道德领导的要义。另外,愿景的感染力除了来自愿景本身的吸引力,更来自学生自身的强烈渴求。

2.创建共同体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群体中必然受到社会契约的驱动。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松散的个人集合体只是一种自然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自发的、随意的,缺乏整体运行的规则和效率。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理论中提出创建道德共同体这一重要的策略。共同体是一个在平等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有共同价值取向、按规则运行的团体,明确其成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教师要通过跟学生一起创建班级共同体来实施道德领导,无论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应如此。班级共同体成员应知道需要以什么样的共享价值观、目标和承诺来维系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他们共享利益资源,领导者与追随者(教师和学生)身份相同、互相追随、相互制约,不存在彼此之间在交往与沟通上的歧视与不尊重。这种紧密的联结将人们凝聚于一项共同追求的事业中[4]。这既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也是一个道德共同体。每个人都应做出道德贡献,都可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道德上的教益并教益别人。

班级共同体的创立包含“软硬”两个方面。“硬”的方面是指制定班级盟约,即创立公正的制度(道德领导从不完全排斥制度,但不以制度管理为主)。一个好的班级盟约,既是老师道德领导的“替身”,又是营造学习及道德氛围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充分互动的基础上为班级“立法”,变革或创立班级学习生活的基本规则。制度变革与创立必须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建立在充分沟通、协商、理解的基础上,如果创建方式是专制的,就有悖道德领导的本义。“软”的方面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从道德领导的要求出发,只有以真诚、公正、信任、尊重的方式待人,班级的道德氛围才会得到改善与提升。只有一软一硬两个方面方向一致,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建立道德共同体。

3.培育信奉者

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监督、看管的方式保证教学效果,这样的管理难以走向卓越。要想让学生真正做到教师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从而减轻管理负担,除了前面强调的建立團队愿景、创建道德共同体外,根据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还必须培养一种超越“被管者”角色——“信奉者”。

“管”是为了“不管”,最终目标是学生自我管理,培养信奉者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条件。信奉者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发主动地知道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在合适的时机自主作出正确决策。信奉者所信奉的是班级和个人能够变成什么样的愿景、班级发展理念、价值观和承诺等。教师道德领导的前提“先信奉,后领导”。作为教师,一定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这种信任具有互惠性,是逐渐形成的,内涵丰富。如对教师的能力信任,信其本领,尊重他的知识、技能,尊重他的判断等;如契约信任,是信其品格,尊重约定等;再如沟通信任,信其坦诚,说真话,勇于承认错误等。

作为被信奉者,教师自身需要率先垂范,以行动激发行动、以行动引导行动。道德领导最忌讳让别人去做而自己却不去做或做不到。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创新力、亲和力、沟通力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友新.道德领导:高品质高中校长的应然素养[J].中小学校长,2019(03):3.

[2] 崔振成.道德领导力:中小学校长学校治理卓越化的原初动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32.

[3] 李秀杰.创建“以道德为核心”的学校管理体系[J].现代校长高参(吉林教育),2005(04):25.

[4] 徐萍.对学校道德领导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11):5.

[作者:孙友新(1966-),男,江苏姜堰人,泰州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姜堰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愿景领导力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