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异化与纠偏

2021-09-16 17:20黄华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育人

摘要

研学旅行是一项旅行体验与探究学习深度结合的教育活动,以教育性为根本属性,其本体功能应为教育功能。然而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异化现象导致研学旅行流于“重游轻学”的形式主义,沦为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和在校教师职责缺位的借口,阻碍了教育功能的充分释放,有违我国提倡研学旅行的初衷。因此,必须审视研学旅行的功能特性,厘清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以期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合理回归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

中小学  研学旅行  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家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条例,研学旅行活动被官方“正名”,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研学旅行从本质而言属于教育活动,“是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1],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鉴于研学旅行的复杂性和参与主体的特殊性,有必要关注这一新兴教育产物的功能释放情况,避免产生教育功能的弱化和异化等问题。

一、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应然意蕴

作为一种理性知识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的新教育形式,开展研学旅行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和现实生活场域的联系,从“知”到“行”、从“行”到“情”、从“情”到“意”,再从“意”到“行”,最后达成真正的“知”的一个循环转变,获得“知情意行”的协调与统一。通过“研行一致”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品德素质,生成人存在的本体意义,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1.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作用”“价值”虽然在内涵上有相通之处,但并非完全等同。基于哲学和科学视角,“功能”是“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2]。简言之,功能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特性,是事物本身及其内部各要素组成部分之间所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作用”或“价值”则是一个事物通过自身功能对其他事物产生的关系和影响,“只具备功能的事物而不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则毫无价值和作用可言[3]。教育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及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所具备的能力或所能发挥的效能[4]。每一种教育途径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满足人的价值需求方面也各有不同。

根据作用特点可以将教育功能分为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所谓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从教育自身出发的,是教育对于“教育”本身的功能,教育是培养人之为人的活动,因此教育本体功能即为育人成人的功能。教育的衍生功能,是在教育本体功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由于人的培养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给外部世界衍生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价值。虽然对于教育功能的分类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但不论何种分类方式,始终应明确的一点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功能就是“育人成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不应该忽视其本体功能。

2.研学旅行的特性及其教育功能

研学旅行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将探究性学习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的教育产物。因此,它的教育功能是指研学旅行本身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培养人方面所具备的教育能力或其所能发挥的教育效用。与课堂教学相比,研学旅行的各个要素具有独特性质,“研”可理解为研究、探索,发现;“学”即为学习、获取新知;“旅”是旅行,集体出游;“行”是一种行动,不断前行。每一个词背后都体现着“研学旅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配合,保证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

(1)教育性:启迪智慧,培養研究力

研学旅行活动以旅行为载体,以教育为旨归,其根本任务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教育性是其根本属性,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不同主题的校外研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情境,让学生在知识海洋和现实生活中自由地徜徉,主动地去追问和反思自身已有的思维认知与亲身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是否有差异,探究并获得相关的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深度,促进自我实现,体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价值。如,在一场以城市公园为主题的生态研学中,学生需要主动去观察并绘制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再依据笔记自主查阅资料和请教导师,收获关于这种植物的新知。传统课堂中的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问答式的教学,老师把本来就存在的书本知识教给学生,是“教”人以知,而非“启”人以思。但在研学中,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和导师合理引导的双向互动形式,学生已经不满足于问“是什么”,而是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会因为发现了新知识而惊喜,获得认知上的欢愉体验,实现了探究学习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2)体验性:感悟生活,提高行动力

研学旅行体现了体验式教育理论的要求,一改传统教育模式的理论灌输和闭门读书,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活世界。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习的崭新方式,让学生的身心都“动”起来,在“游中学、行中思”。一方面,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研学旅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学生需要克服懒散不爱运动等习惯,从而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比传统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开动脑筋,主动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相融合,“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搜集、集体活动以及同伴互助等形式,让学生在躬亲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养”[5]。学生在游玩的趣味中获得有别于书本知识的鲜活体验和真实感受,在实践探索中培养行动力和求知精神,达到知行合一,完善自我,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彰显教育的育人功能。

(3)集体性:团结合作,锻炼生活力

根据《意见》指示,研学旅行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集体性,是培养中小学生生活能力、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公共道德的有效途径。首先,集中食宿意味着学生需要暂时离开父母的照顾,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巧和自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其次,集体旅行的探究性学习表明学生在校外应当以集体为单位,严格遵守研学手册上的相关要求,在开展研学任务时积极和同学们合作,由此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观念。最后,研学旅行毕竟是校外教育活动,学生在校外的一举一动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素质的高低,也代表了学校的综合形象,对于公共研学资源的珍惜和爱护,体现了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

(4)多样性:拓宽视野,彰显文化力

首先,研学旅行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诸多方面,学生可以去博物馆领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大自然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走进田野村落发现别样的乡土情怀,在科技展览里激发科学创造的兴趣。通过这些贴近社会文化生活的研学旅行活动,学生收获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拓展眼界,培养德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国家文化认同。其次,研学旅行的参与主体多元广泛,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第三方机构的广泛参与,需要制定合理的研学计划,依托我国的文化场域来开展,这对于释放研学旅行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悟到了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更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内在理解,生成自己的认知,从而产生了新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功能异化的实践表征

“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放弃自己直接的、基本的育人功能,还是用间接的衍生功能来排挤或取代之,都会阻碍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事业的运行和发展。我们把这种教育功能扭曲的现象称为教育功能的异化。”[6]教育功能本是个中性词,但因为教育功能的释放需与人的需求建立联系,这当中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差异引发价值冲突,影响了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正常运转,对功能特性的理解也存在矛盾,因而容易导致教育功能释放出现偏差或缺失。

自2016年提出研学旅行以来,各方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然而,研学旅行“教育+旅游”的形式受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制约,并且涉及到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和第三方机构等主体,这些教育实践主体的利益立场不尽相同,教育价值取向也就存在差异性,因此容易产生教育价值取向分歧和冲突,进而影响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充分实现[7]。

1.研学旅行教育形式化,学校德育表面化

教育部门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体系,旨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研学旅行的根本教育功能——实践育人。然而,纵观研学旅行的实践发展状况,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的研学旅行实践都存在形式主义作风。

一是“重游轻学”,“只学不游”,忽视研学旅行的本质。部分学校忽视研学旅行的教育意蕴,打着开展研学旅行的旗号,当起“甩手掌柜”,应付式打包给第三方旅游机构实施。开展走马观花式的形式化研学旅行,虽然也能给学生带来欢愉的情绪体验,但这与研学旅行“游中学、行中思”的初衷背道而驰,阻碍了其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8],异化成了一般的旅游活动。二是受应试升学的影响,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当中,以六年级和初三学生最为明显。这些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部分学校仍抱有传统应试思维,认为“研学旅行”和以往的音体美课程一样,不能成为耽误学生升学的因素,因此在实践中这部分学生很少参与其中。据了解,有的研学活动参与者都是经过学校挑选的,每个班只来了十几个学生。这种“挑选式”的研学旅行怎么能够全面而充分地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功能呢?这可想而知。

研学旅行功能的异化削弱了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热情与兴趣,压抑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和生命的活力,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降低了道德教育质量,致使学校德育建设形式化、浅显化。

2.教育市场功利化,教育功能片面化释放

研學旅行作为校外教育活动,不免要与第三方机构存在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利益立场不同,其教育功能的释放程度也就不同。据了解,当前很多学校囿于师资和办学条件有限,研学旅行的开展多外包给第三方。这便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研学旅行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资质、师资、教学能力良莠不齐,由此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质量也各有高低。一味包办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研学旅行主体的缺失。校外机构就如同承接项目的外包商,接收来自校方的研学旅行“订单”,然后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课程选择研学地点进行讲授。第三方机构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学生云里雾里地听完了一场户外课堂教学,学校心满意足地支付款项,然后美其名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旅游”的产物,涉及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其本质上仍应是一项教育活动,即教育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开展研学旅行应该在其充分行使本体功能的基础上发挥其衍生功能。

好的研学旅行生态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建设,释放育人本质功能,而且也能发挥其相关功能,带来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效益增长,是一个一举多得的途径。但是,市场与生俱来的“追求私利”的商业化和逐利性特征与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和公益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9]。在实践层面,由于第三方机构一味地追求研学旅行的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导致市场风气异化,牺牲了研学旅行的本体功能,研学旅行被迫沦为商人获取市场利益的工具。不少第三方机构由于欠缺教育视角和课程开发能力,因而不能准确把握教育文化旅行的本真意蕴和内在诉求,更无法在研学产品中将旅行元素和教育元素有机融合,由其承办的研学旅行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校园、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10]。

3.学校研学教师本职能力弱化与缺失

诚如前文所述,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时多依赖第三方机构,本校内的老师多职责缺位。与曾参与过生态研学活动的体验者了解到,学校老师只要负责把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由第三方机构的研学导师引领开展活动,自己只是在一旁象征性地监督,有的老师甚至没有维持班级活动秩序,结束后将班级学生带回学校即可。这种情况扭曲了研学旅行功能的体现,导致了教师之间的异化,在校教师的不作为和研学导师的疲于教学产生了价值冲突,不利于研学功能的实现。研学旅行从来需要学校主导和市场参与的协调配合。在校教师应当是研学旅行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他们一方面需要提升自己参与研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成为研学旅行有序开展的维护者。

三、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为了实现教育功能的合理释放,回归研学旅行实践育人的初心,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需要探讨异化问题的改进策略,减少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促进素质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1.明确研学目标,凸显实践育人的本体功能

研学旅行教育功能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益主体将研学旅行的目标定位本末倒置,学校将其视为教育活动,而第三方机构则视作产品,泯灭了教育性和本体功能。因此,研学旅行“应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始终秉持教育性原则,依据其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宗旨等确立研学旅行总体的发展道路”[11]。学校要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在于“研学”,“旅行”只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载体,通过研学来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有当学生切身与研学场域进行体验、对话、交流、实践和感悟,才能获得属于学生真情实感的具身认知,才能真正生成教育本体价值,更好地释放教育功能。应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切实杜绝“只游不学”等现象,让研学旅行不再停留于表层,而是深度融入学生知識学习和道德提升的各个方面,注重研学旅行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知识性和体验性的辩证统一,做到且游且学、研行一致、知行并进[12]。

2.规范市场关系,拒绝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

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关乎学校教育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因此,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研学旅行的监管,提高第三方教育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制定和完善研学旅行的考评机制和监督体系,规范市场化运作,杜绝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协调好研学旅行中各个因素的作用,避免教育功能的紊乱与异化。其次,作为研学旅行的第三方机构,应当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为教育服务,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承接旅行的部分职能,为更好地推动研学旅行发展服务。应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用心设计每一次研学旅行课程,提升研学质量,实现学校主导与市场参与的双向互动。最后,实践表明,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和育人效果只有在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极大保证和释放[13]。因此,中小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时要明确“教育在场”的主导地位,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平衡市场与教育的关系,通过把握主动权来尽力消解市场机制参与研学旅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教育功能的有效释放。

3.加强师资建设,发挥研学导师的专业价值

虽然研学旅行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学旅行不需要教师的参与。首先,教师的外在引导对于维护研学旅行的安全性和有序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研学导师的专业水平也会影响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释放效果。最后,教师和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也是研学旅行的重要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研学旅行的师资建设。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摆正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位置,积极配合校外导师开展研学旅行,尽职尽责,切勿做旁观者。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多向校外专业机构的研学导师取经请教,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研学指导职责。在校老师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人,因此,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中能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年龄特点,从而给予他们更优质的研学体验与成长。

实施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国家促进基础教育建设回归生活本质的关键举措之一。研学旅行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本体功能和教育衍生功能,在培育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是新时代推动学校教育体系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虽然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功能异化问题,但是这并不否定研学旅行的教育意蕴和价值,也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一举措。相反,我们应当采取多种途径,扭转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偏差和异化,使得它更好地贴合我国国情、校情和学情需要的常态化发展,实现教育功能的协调性释放。

参考文献

[1] 吴明华,罗玲.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12):5-8.

[2][3] 胡海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4] 赵兴民.交融中的促新——唐克藏族小学教育功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8][12][13] 邹太龙.中小学研学旅行亟须处理好五对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1):9-11.

[6] 黄浩.教育功能异化的误区[J].教育科学论坛,2010(11):12.

[7] 曾本友.协调价值取向,保障素质教育功能发挥[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131-136.

[9] 马莹.整合与规范:研学旅行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7):86-87

[10][11] 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11-13.

[作者:黄华芳(1996-),女,广西柳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