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0年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科研现状的分析

2021-09-28 05:18张乙茹王力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学者

张乙茹 王力晨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 100875)

1 隐性课程研究文献分布

通过图1可以看出,我国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是从2002年开始的,并在2002年后呈一个稳步上涨的趋势,每年的发文量都达到了15篇左右,虽然在2011年稍有下降,但在此之后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2013年的发文量达到了22篇,但是2013年之后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起伏就相对较大,到2015年之后几乎就一直呈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比近20年来核心期刊的发行量,发现有3个峰值,分别是2007年、2010年、2013年,对应表1可以发现,2007年和2010年时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呈现稍下降但总体研究一直是平稳的状态,在2013年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关注的学者比其他时期的要多,从2013年之后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呈现了急剧下降且2014—2017年间没有核心期刊发文的状况,那这说明我国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吗?虽然近两年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在减少,但是还依然有文章发出,同时还有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这说明关于体育隐性课程仍然具有研究价值。

图1 年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趋势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分析

在中国知网对体育隐性课程进行检索得到小学10篇、初中47篇、高中12篇、大学193篇,由此可知,我国学者以大学的隐性课程研究最为密集,其次是初中,再次是高中,而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则最少(见图1)。

图2 研究对象分布图

首先,从构成体育隐性课程的三大要素进行分析。第一,大学作为多元化的校园在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上是为最全面的;第二,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第三,高校会一些体育项目的社团能够组织体育竞赛,这些会对校园体育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从研究者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料来源的分析整理得出,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80%是在高校进行的,以大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调查对象是最为便利的且能够快速进行调查的。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获得体验来告诉研究者自己最直观的想法,而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者来说收集数据资料不方便,且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单一。

最后,从教学目的进行分析。中小学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中考体育加试,二是新课标上所规定的授课内容,因此中小学体育课作为应试教育下的体育显性课程,在短时间内所带来的教学效果要比体育隐性课程更加直观,所以中小学体育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关注度也远远低于大学。而大学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那高校体育的教学效果更需要持久性,因此体育隐性课程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关注大学生。

2.2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图3主要是对16篇硕博论文的检索统计,可以看出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方法,我国学者大多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其次是问卷调查法和数理分析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根据图3又对16篇硕博论文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其中有50%的论文是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有30%的文章是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理论开发研究,还有20%是针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文献综述作为一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几乎是每个作者首选的研究方法,其次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以现状调查进行,因此问卷调查法和数理分析法也成为各学者使用较多的研究方法。

图3 研究方法分布图

3 文献内容研究分析

3.1 体育隐性课程概念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前身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著作《民主主义教育》与《教学经验》中所提出的“附带学习”,那么真正赋予其“隐性课程”这一名称的是美国教育学家彼得·杰克逊,其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正式提出,随后布鲁姆也在其著作《教学无知》中将其与显性课程作为同等重要的课程进行阐述。

隐性课程是一种舶来品,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隐性课程,而关于体育的隐性课程则是在2002开始研究至今,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由姚蕾[1]率先提出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内在的、间接的方式获得教育性经验的总和。

还有学者对体育隐性课程提出不同的称呼,从其他角度对体育隐性课程进行定义。例如:与显性课程相比,鱼莹、延保东[2]认为体育隐性课程又可以称之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它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是指对实现显性课程以外的体育教育目的及目标的统称;与之相似的是杜文娇[3]提出隐性课程是一种未经预先策划、没有文本教材的非正式课程,通过对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干预培养学生的观念、态度及行为;从教育因素上,王向东[3]认为体育隐性课程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对学生施以潜在影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染。

3.2 体育隐性课程的功能特点

隐性课程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其特点就是隐蔽性、内隐性、附带性,那么将隐性课程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时它的特征就不仅仅是这3个特点,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我国学者大多从教学内容、方式、效果方面来研究。

首先,体育隐性课程的不同在于它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是作为对体育显性课程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和补充,那么这就要求体育隐性课程除了体育显性课程以外的知识技能都需要储备,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体育隐性课程涉及范围广范且涵盖的知识全面。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体育隐性课程具有的特点是非强制性,对于学生而言隐性课程的教学方式是非正式的形式,隐性课程的教学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是否要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体育隐性课程教学方式的非强制性和随机性。

最后,在教学效果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双重性和持久性,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它对于不同学生产生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此外,于晓东[5]提出体育隐性课程还能够弥补显性课程在时空、经验、教学效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显性课程对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方面的缺陷;学者朱昌荣[6]提出体育隐性课程具有的特点是开展的暗示性、非认知心理的显著性、习得过程的愉悦性;王乔亮、蒋苏[7]两位学者认为,与显性课程相比,体育隐性课程正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这一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因此体育隐性课程还具有易接受性。

3.3 体育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通过知网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目前我国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内容的构成要素主要集中在体育隐性课程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3个方面,研究的对象具有全面性,但着重研究了高校的学生,同时可以看出最近两年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根据隐性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又分别进行检索发现,关于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研究近20年呈上涨的趋势(见图4)。

图4 三大构成要素走势图

那么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大多从体育物资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3个方面进行研究。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体育物质文化要素主要是由学校内部的体育物质因素、物理因素构成,例如,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体育明星名言、地理位置、时间与空间等。其中对于目前的体育课程来说,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客观物体本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设计和创造,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情绪。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主要是由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构成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关于体育精神文化,我国学者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杜伯武[8]提出的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王乔亮[9]也提出隐性课程的精神层面主要是学生在学校体育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属于心理与精神层面。第二类是辛娟娟[10]从精神层面上认为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集中表现为师生群体的体育思想、教学方针、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体育风气。

关于体育制度文化:马少龙[11]认为主要有校园体育体制、体育科研管理体制、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各部门与教研室管理体制等;刘煜伦[12]则从我国体育教育系统的发展历史看,他指出,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文明固守以往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应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好创新这一思想,着手于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开拓创新;除此之外,高佳[13]在研究中指出体育制度不完善也是因为缺乏领导重视。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的体育课程,因为高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同时我国更多的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体育物质、精神、制度文化上,虽然学者在这3个方面研究的增加与体育隐性课程下降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体育的研究更多在于其文化内涵上,同时隐性课程还应该与美育教育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14]。

4 结语

以中国知网为基础,以体育隐性课程为主题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普刊135篇、核心19篇、硕博论文15篇,通过对近20年的文献进行研究分类,笔者认为国内近20年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6年,在此期间我国学者以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主要是对隐性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及体育隐性课程的价值,以及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三个阶段,2010至今,此阶段跨度时间长,但是在此期间我国学者将隐性课程融入到体育教学项目中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研究对象也从高校继而加入了小学、初中、高中,研究内容也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概念、功能、价值及对教学的辅助性都有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但近些年发表的关于体育隐性课程的论文质量不高、内容重复率高、无实质性的研究结果,同时从2016年开始文献量大幅下滑。总之,笔者认为体育隐性课程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各学者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要更注重与运动项目教学结合,提出的建议要更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学者
学者介绍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学者介绍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学者介绍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