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自信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黄帝内经》的教与学之三:纵横联系

2021-11-16 07:40穆俊霞张登本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灵枢内经三焦

穆俊霞,张登本,刘 星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

中医药自信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教与学?无论是通过对经文的注释而“疏通原文”,还是采用“解析经义”的方法教学[1],都要进行“纵横联系”,广泛联想。这一经文的教学方法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所谓横向联系的教学方法,局限一点讲,就是要把所解析的原文放置于全篇内容中去讲解,如此才能深入透彻地讲授其中的基本精神。

所谓纵向联系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在对相关原文讲解时,要进行古今联系,将历代研究《内经》原文的著名医家、医著、论点加以联系。原因在于《内经》是医学之宗、医理之源。通过纵向联系讲授,可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医学理论之脉络清晰流畅;在教学中通过对历代研究成果的联系梳理,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学术理论沿革过程、运行轨迹有所认识;历代不乏研究《内经》的名家,通过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联系讲解,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沐浴到名家们的求知态度和严谨学风。

1 原文注释中的“纵横联系”教学方法

所谓原文注释中的“纵横联系”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对意涵丰富、又能深刻影响所在段落原文义理解析的文句进行“注释”,就要采用此种方法教学。

例1:“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注释。此语出自《灵枢·百病始生》篇,这是教学中必须要予以注释的,只有用“纵横联系”方法,才能予以全面清晰地讲述其内涵及其在《内经》构建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意义。

此语的基本内涵表达了病因的三类分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在仔细分析相关原文之后发现,其是按邪气伤人的不同部位予以分类。虽然分为三类,但也包含有阴阳分类的意涵。“风雨寒暑”泛指四时不正之气,是外感之邪;“清湿”中的“清”,通“凊”,寒、冷。所以,“清湿”指居住环境的寒冷潮湿;“喜怒”,泛指情志不遂的致病因素。可见,中医的病因学基本内容由此已经确立。篇后在论述积证的病因病机时又说到:“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等;在论述五脏所伤的病因时又进一步说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说明已经认识到疾病发生的因素涉及外感六淫、情志所伤、饮食失宜、起居不慎、劳力过度及酒醉房劳等诸多方面。

由于以上致病因素的性质不同,故伤人的部位、途径有异,即不同邪气对人体的不同部位有特殊的亲和性,即邪气性质不同,伤人的部位不同。实质上是病邪和病位的阴阳属性相同而有特殊的“收受”关系。如风雨寒暑为源于天阳的六淫病邪,均来自自然界,其致病特点是从外及内,从上及下侵犯人体,常直接侵犯人体头部和体表上半部;而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脏腑气机失常而生病;源于地之属性为阴的寒湿邪气,则直接接触下肢和体表下半部,从下而上,多侵犯人体下部和皮肉筋脉,造成肢体皮肉等病证。“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即风雨寒暑六淫因素为上部之气,情志、饮食、起居、劳倦(包括房劳)、醉酒等人为因素为中部之气,寒湿因素为下部之气,这就是《内经》关于疾病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及其依据。“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原文,则又把三部病因放置于阴阳学说的指导之下,风雨寒暑清湿,均为天地自然之气,故言其“起于阳”,“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而“五藏所伤”,均“生于阴”,可见“三部分类”与《素问·调经论》之“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的“阴阳分类”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也与《内经》多篇对病因的论述相统一,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小针解》之“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之“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灵枢·口问》之“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之“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等,均阐述了各类病邪的致病特点与发病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关系,这种把病因和发病途径部位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对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对其今后从事临床实践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既然邪气伤人有一定的部位,“三部之气,所伤异类”,那么不同部位发病,其病证表现也就不同,因此病证名称也就各异,这就是原文所说的:“气有定舍,因处为名。”这是在论述病因的基础上,对疾病病位的描述,是《内经》为病证命名的依据之一,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意义相同。本篇下面所述的虚邪中于皮毛、络脉、经脉、输脉、冲脉、肠胃、募原等病症表现即是“气有定舍,因处为名”的体现,《素问·热论》所述的邪客六经病位名称分别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及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据“气有定舍”于经脉而命名的。正是因为这一观点的确立,才有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审证求因。如果气无定舍,客观上致病邪气与机体的反映性没有规律可循,就无法去审证求因和治疗疾病[2]。

例2:“虚邪”词语注释。“虚邪”一词在《内经》中多次出现,在对《灵枢·百病始生》原文教学时,如果不运用“纵横联系”的方法,就很难诠释该词的来龙去脉。“虚邪”概念源于“虚风”,相对于“实风”而言。所谓“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灵枢·九宫八风》),如张介宾认为:“月建居子,风从北方来,冬气之正也。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春气之正也。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夏气之正也。月建居酉,风从西方来,秋气之正也。四隅十二建也,其气皆然。气得其正者,正气王也,故曰实风,所以能生、长、养万物。”(《类经·卷二十七》第三十五注)

所谓“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灵枢·九宫八风》),是指与月建节令的相反方向所来之风。“冲后”指北极辰(即太一)所居的相反方位。“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太一居子,风从南方来,火反胜也。太一居卯,风从西方来,金胜木也。太一居午,风从北方来,水胜火也。太一居酉,风从东方来,木反胜也。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曰虚风,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类经·卷二十七》第三十五注)。

“虚邪”源于“虚风”之论还可从《灵枢·岁露论》中找到依据,该篇说:“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本节经文有3 点重要的提示:

(1)“虚风”指与节令所应方位相反(即前篇之“冲后”虚乡)来的风。

(2)“虚风”极易伤人致病,故称为“虚邪”,言“邪”,是因其能致人发病。以“虚”命“邪”之意有二:

①此邪从“冲后”虚乡而来,即指反节令气候。

②在人体正气恰逢虚时,即人体处于对此反节令气候的不适应状态时伤人,这就是以“虚”命“邪”的理由。

(3)“虚邪”又称为“贼风”。贼者,伤害之义。节令性气候即“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虚风”即为反季节气候,极易伤人致病,故曰“虚风,贼伤人者也”。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将“虚邪”“贼风”叠用。由此观之,“虚邪”一词源于“虚风”而又等价,又称之为“贼风”,《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为“贼邪”,此四者皆可用“四时不正之气”(《黄帝素问直解·卷一》)释之。

可见,“虚风”即非时之气,也即是反季节气候,因其极易成为伤人致病的邪气,故此处经文上言“虚风”,下谓“虚邪”,均云“避之”,故二者在此处有等价效果。若从源流关系认识,“虚风”属八风范围,是形成“虚邪”概念之源,由于“虚风”较之“实风”更易成为致人于病的邪气,于是将其以“虚邪”名之。《难经》以降,“虚邪”“贼邪”之义与《内经》大殊,且“虚邪”与“贼风”两者的内涵亦有严格界定。《难经·五十难》之“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难经》之“虚邪”与“贼邪”是指来源不同,五行属性各异的两类邪气,与《内经》中的“虚邪”“贼邪”名同义殊。正如徐大椿《难经经释》所说,《难经》“袭其名而义自别”[3]。

例 3:“治未病”的注释。何谓“治未病”,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而言,重点突出了未病先防。其具体措施包括了精神调摄,如本篇四时调神之法,还有生活起居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节制房事,运动锻炼,药物预防等。

秦越人发展了本篇“治未病”精神。认为“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难经·七十七难》)。《内经》这一治未病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尤其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如葛洪说:“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肘后备急方》)。朱丹溪也说:“与其救疗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可见,后世所说的“治未病”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

仅就《内经》三次所论“治未病”之涵义而言,在不同的经文语境中也有较大的内涵差异: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未病先防”(即养生);二是有病早治,治其先兆(《素问·刺热》);三是准确把握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时机,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治疗(《灵枢·逆顺》)[4]。

由此可见,在对经文相关词语予以注释时,也要应用“纵横联系”的教学方法,是深刻剖解《内经》原文理论观点的重要的途径。

2 解析经义时“纵横联系”的教学方法

所谓解析经义时“纵横联系”的教学方法,是指那些对中医药理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原文教学时,要结合临床实践分析病机、辨证施治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原文。对于这类原文蕴含的医学义理予以分析、解读时,务必要运用“纵横联系”的方法教学,方能透彻解析,参透经旨,使学生明了其中的道理。

例1: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其解析层次最具代表性。原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太阳的关系为喻,强调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对该段教学时,将该段原文遵循“经文层级解析法”[1],剖解分析如下。

(1)气的生理作用:

①气是生命的动力;

②阳气具有卫外御邪的作用;

③隐指阳气具有温煦功能。

(2)阳气的生理特性:

①运动的特性;

②运动趋向是向外向上;

③隐指阳气具有“节律性”。

此节的原文意义在于集中体现了《内经》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只有横向联系该篇前后文义及其相关篇论的原文,才能对其中的医学义理予以全面解析。

(1)在生理方面,阳气是“气化”“气机”的动力,必然也是人身各个脏腑活动的动力源泉。具体体现在:

①阳气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②阳气促进脏腑机能活动的实现;

③阳气是精、气、血、津液化生、输布、代谢的动力源泉;

④阳气促进人体气化、气机活动;

⑤阳气是形体活动的动力;

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具有养筋肉而使其柔韧,有利于筋肉骨节的灵活运动。否则,阳气虚弱,温煦、推动乏力,则会有骨节筋肉拘急挛缩之症,此所谓“诸寒收引”(《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意。此即为“纵向联系”解析经文的教学方法之例。

(2)本篇中“天运当以日光明”类比人体阳气是生命机能的动力源泉,通过“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彰显其“阳气盛衰寿夭观念”。在对此节经文对后世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予以教学时,就要“纵向联系”后人的相关论述,如有“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北宋窦材辑《扁鹊心书》)及“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景岳全书·传忠录》)的相关论述,就能更为深刻地阐述保养阳气在养生中的意义。

(3)为后世扶阳治疗方法的确立提供依据和理论源头。《内经》所说的“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为这一重阳理念在治病理念上的体现。后两点即是通过“横向联系”的教学方法予以识读的。

如若“纵向联系”方法教学,就要联系后世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率先提出“扶阳抑阴”治法,并认为是“医道之纲纪”,就能明白清代末期蜀医郑钦安创立“火神派”不是偶然之事,也能理解当今活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岭南医学流派也主张“扶阳抑阴”治病方法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的。此学派重用附子、乌头、干姜、肉桂、吴茱萸、山萸肉等药物,这都是在《内经》重视阳气理念影响下的具体体现[5]。

例2:在对《素问·举痛论》之“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厌,合也)于己。如此,则道(医学理论)不惑而要数(技艺、方法、道理)极(穷尽),所谓明(医学道理彻底明了)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问诊、闻诊),视而可见(望诊),扪而可得(切诊),令验(检验、验证)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原文进行解析教学时,其中的“验”,注解为检验、验证之意,然而只有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才能对前人的经验予以检验、验证,故“验”必然蕴含结合之意;“合”,结合;厌,亦“合”也。因此,解析此节经义之后,必然会凝练出原文所论的核心议题是“三结合”的治经教学方法。

(1)将天时气候等自然规律与研究人类生命规律结合,即“天人相应”观念的应用。

(2)将古人的经验与适时的医学应用结合,即“古为今用”认知方法的应用。

(3)将别人的研究成果与自己认知相结合,即“人为己用”学习思路。

例3:在对《灵枢·百病始生》之“重寒伤肺”病机教学时,务必要“横向联系”书中相关原文,才能深刻阐发其理论意义和临床实践价值:一要横向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形寒寒饮则伤肺”;二要横向联系《素问·咳论》之“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的临床咳病发生之实例。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何在《素问·宣明五气》《灵枢·九针论》等篇有“肺恶寒”的认识,也才会对“肺恶寒”这一生理特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使用价值有所理解。

例4:在对《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经文教学时,只有应用“纵横联系”的教学方法予以解析,才能彰显此节原文的重要医学意义。自《内经》提出三焦概念之后,《难经》两次认为其“有名而无形”,后世自此有了“三焦的形名之争”,历代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不同医家的学术观点都是从不同的思维视角解析三焦的内涵。只要对经文通过“纵横联系方法”予以解析,就会明白中医药学中的三焦概念有其不同的内涵及其医学意义。

(1)部位三焦说的学术立场。

该立场认为“三焦”是对人体内脏划分的三区域。“部位三焦”认为,三焦并非一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内脏的特殊概念。把人体分成上、中、下三大生理病理区域,人体内脏分别辖于三大区域之中,更能体现脏腑功能的联系观。

(2)气化三焦说的学术立场。

该立场认为“三焦”是对物质代谢三阶段的表达。“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表达了人体之内物质代谢过程的3 个阶段。这一观点,可以结合《素问·经脉别论》有关水液代谢的相关原文予以理解,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节论述人体水液代谢的原文主要分为3 个阶段(图1):

图1 气化三焦及其机能分解示意图

第一阶段:即“如沤”阶段,以脾胃活动为中心。“沤”是《内经》作者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和切身体验为例,类比中焦脾胃将饮食物化为食糜并吸收其中养分的生理过程,并将其概之为“沤”。中焦脾胃之“沤”,既要有脾胃之阳的温煦,又要有脾胃之阴液的滋润。这就是医家所说的“釜底无火,难以熟谷;釜中无水,谷亦难熟”之义。所以,“中焦如沤”是对以脾胃为中心的中焦气化活动之高度概括。

第二阶段:胃肠吸收的精微物质向全身输布、互相转化、能量释放,此过程“如同雾露”,由上焦心肺实现。即所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如图1 所示,原文以“雾露”类比以心肺为中心的、人体精微物质转化过程以及能量代谢的象态。

第三阶段:代谢后废弃物质的排出,在肝肾等脏腑的协同作用下,大部分有形态可以感知者,则从大肠和膀胱如“沟渠渎道”,畅通排出。原文之所以用“渎”予以概括,是因为生产生活经验告诉人们,“沟道水渠”应当畅通而不能堵塞。在于人体,无论是通过“魄门”排出的粪渣,或者从膀胱“净府”排出的尿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是顺畅通利的,否则就属病态。这也是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第三阶段。

所以,“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也是对“气化三焦说”学术立场的具体表达。

(3)辨证三焦说的学术立场。

该立场认为温病演变过程的三种象态(或曰过程),即辨证三焦。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中,用三焦理论概括温病发生、发展、演变的三种象态(也称三阶段)。所以此时的“三焦概念”,就属于温病学中的“辨证三焦”,也称之为“三焦辨证”。将三焦概念引入温病学的相关理论之中的意义在于:一是说明温病的传变过程。二是表示病位的深浅和病势的轻重。三是明确病位的诊断:即上焦证:肺、心包;中焦证:脾胃;下焦证:肝肾大肠膀胱。四是指导治疗用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脏腑三焦说的学术立场。

该立场认为三焦是六腑之一。脏腑三焦说是《内经》的基本观点。之所以说这一学术立场是其基本观点,只要对《素问》《灵枢经》两书中有关“三焦”论述的原文予以梳理,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所谓脏腑三焦说,就是将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独立器官,因而必须具备脏腑的所有特征。

①有明确的解剖部位。《灵枢·经脉》:“下膈,历络三焦。”

②有所属经脉及其表里关系。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经为表里。

③有独立的机能。《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④有相关病证。“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肿,留即为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⑤有其外应组织。《灵枢·本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⑥有相应的诊断指征。

⑦有相关的治疗手段和方法[6]。

由于《内经》是162 篇医学论文汇编,加之又非一人一时之作,所以有些重要的学术观点在不同文献背景之下,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因此在讲解那些有重要意义的原文时,只有应用“纵横联系”的方法予以教学,才可能给学生一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板块,否则,学生只能得到支离破碎的、碎片化的知识。

3 纵横结合,相互联系的原文教学方法

讲授《内经》原文时,“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只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而区分的,在经文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尤其是那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实践意义或者理论意义)的原文讲授时,更应当应用纵横结合、相互联系之复合式的经文教学。

例1:在对《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这一命题的教学即是如此。经络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学的重要知识一道成熟于《内经》,并由此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内经》原文既保留其早期的认识痕迹,也体现其形成过程的运行轨迹,还表现出了理论形成后的基本架构、学术内容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在讲授这一命题时,只有纵横联系相关原文,才能有助于从事针灸推拿事业者溯本求源,深刻认识该理论的前世与今生。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还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所以,当今言说经络理论时,就应当对这一理论的发生过程有所知晓[7]。

例2:《灵枢·百病始生》篇对积聚证发生病因病机的论述。就其形成病因而言,该篇认为积聚乃中于寒,卒然多食饮,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内伤于忧怒等复合致病因素所致。就其形成病机而论,有气机逆乱(厥),血脉凝泣,汁沫迫聚(痰湿瘀阻),先天禀赋缺陷(《灵枢·五变》)等复杂的致病原因。

积是腹内肿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相当于子宫肌瘤、肝硬化、脾脏肿大、腹腔肿块等,以其日积月累形成而得名,故原文在述及各部位的积时,均认为积块可以手触及,是邪气“稽留而不去”“日以成积”。认为其病因病机总为寒邪与气机逆乱,因此原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但不同原因引起的积证,其病理过程不同,一为外感寒邪。清湿之气伤下,寒起于足,血脉凝涩,胫寒足悗,寒邪循脉上犯肠胃,肠胃寒凝,气机厥逆而胀,迫使肠外汁沫聚结,日久成积。如“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二为饮食居处失节,劳力过度。如“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即饮食居处失节,劳力过度可致肠胃络伤出血,血溢遇寒,寒汁与血相抟,凝聚成积。三为忧思情志太过。如“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即情志太过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凝滞,津液输布失常,寒邪与水、瘀相互抟结而形成积证。四为先天禀赋缺陷(《灵枢·五变》)。

以上积证形成的4 种机理,提示积证的主因是寒邪,但饮食、劳倦、情志、起居、禀赋缺陷等致病因素均可影响津液、血脉运行而久见积证。其病变总不离“寒凝、气滞、血瘀、津停”的综合因素,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而成。故后世张介宾说:“以饮食之滞,或以脓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肿块者,皆积之类”(《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尤怡又说:“痰食气血,非得风寒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食气血,亦未必成积”(《金匮要略心典》),这对后世肿瘤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研究,颇有启发[8]。综上可知,积证的形成,是慢性病理过程,其形成顽固难愈,治疗应抓住上述“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大因素,体壮或病初起者,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消积为主,兼化痰养血;体虚者或病之后期,则当养血活血,攻补兼施。可选桂枝茯苓丸、大七气汤或八珍汤合化积丸等方辨证治疗。

可见,《内经》原文的教与学,没有固定之法,务必要结合读者个人之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对原文的感悟程度等个性特征而选择不同的研读路径,本文介绍的“纵横联系”读经方法,于此与同道共享。

猜你喜欢
灵枢内经三焦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采采卷耳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