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百年演进与历史经验

2021-11-24 10:52丁省伟储志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学校

丁省伟,储志东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体育历来被认为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903年清朝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将“体操课”引入我国学校教育体系[1],学校体育在我国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而这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发展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实践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为此出台了多份政策文件。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这一论断不仅再次肯定了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为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对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事业进行历史回溯和经验总结,不仅是对百年来党领导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种有力肯定,也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党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种积极回应,有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学校体育事业提供更多发展思路和历史镜鉴。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百年演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整体发展方式的影响,学校体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本研究按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借鉴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研究中的阶段划分经验[3],同时以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百年发展史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探索期(1921年7月—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奠基期(1949年10月—1966年4月)、“文革”10年的挫折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整顿改革后的崛起期(1976年11月—1999年12月)和新世纪以来的腾飞期(2000年至今)5 个时期。

1.1 新中国成立前的探索期(1921年7月—1949年9月):以服务革命战争需要为工作重心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主要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3 个阶段,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特别注重与军事的结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得益于中央政权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体育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如1934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中就对运动活动、运动场作了细致的规定。同年中央苏区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小学课程教则大纲》,体育的内容被包含于游艺课中,并规定高级小学要注重兵式体操的训练[4]211。与此同时,在党创办的各种干部学校中,也特别注意把军事与体育结合起来,如高尔基戏剧学校课外每天早晚练习唱歌、跳舞和军事操[4]21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工作遵循的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并主要围绕支持革命战争和土改工作服务。以陕甘宁边区为例,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以抗战为中心,体育课或改为军事课,或被作为次要科目加以规定。如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小学法》,虽然将体育在课程与课时上进行了规定,但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也加入了掷手榴弹、射击、防毒演习等军事内容。解放战争后期,学校体育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这一时期各解放区不仅创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后期还接管了各大城市原有的高校。但因战争影响,各高校一般都不设体育课,前期多在俱乐部和救亡室的领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如抗日军政大学在这种模式下开展了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军事训练和军事活动等为代表的体育活动[5];后期多进行军事课,如1946年冀中行署要求中等以上学校要将体育课改为军事课,进行分散、转移、投弹等演习[6]。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当时边区体育师资的需求,1941年延安大学体育系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体育系科。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工作主要围绕为革命战争而服务,但各种法令文件及体育活动、竞赛的开展也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1.2 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奠基期(1949年10月—1966年4月):以改造学习和本土化为主要任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开始之前,是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改造、学习和本土化的过程。1949年12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教育和课程改造的基本原则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7]。在这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党领导的学校体育事业一方面积极改造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如为改善新中国成立初广大青年学生较差的身体健康状况,毛泽东同志先后两次作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并开始学习苏联试行“劳卫制”,这些举措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确定。1952年《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等文件的颁布,明确了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基本目标,制定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两学时”的规定。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8]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应有地位得到了确立和巩固,保证了学校体育的实施。随着1957年的国内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9年连续3年自然灾害及1960年的体育“大跃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陷入一个低谷。1960年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才逐渐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局势有所扭转和改变。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组织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不仅设置了体育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还制定了各级学校的工作条例(如“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使学校体育工作愈加规范。从1964年开始,《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逐步取代“劳卫制”,这不仅使我国青少年体质和体能的测定有了指标依据,也让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得到了加强。此外,为了规范学校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教育部还组织开展了大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前期主要是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后期则以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中国第一套《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为了解决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党中央迅速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各地、市的师范学校也相应地办起中等师范体育班。整体来看,这一时期通过对旧中国学校体育体制进行改革、对前苏联体育制度和体育思想的全面学习及对学校体育发展本土化的探索,逐渐奠定了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办学体系、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1.3 “文革”10年的挫折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学校体育事业的停滞不前与缓慢发展

“文革”10年,在“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混乱局面下,在“美帝”“苏修”全面封锁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发展前期一度陷入停滞,后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才得以缓慢恢复。在“文革”前期,学校规定的课程中体育课被取消,全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军训代替了体育课。之后体育课更是被“军体课”取代,教学内容多为队列练习、射击、刺杀、投弹、防空基本知识、过障碍、行军和爬山等军事动作和项目,减少了体育相关的内容。在军事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的同时,劳动课代替体育课也成为当时一种特殊的风尚,甚至以劳动课代替军体课教学。但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1971年国家体委召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同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关于这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请示报告的批示中,充分肯定了“文革”前17年体育工作的成绩。之后,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开始缓慢恢复,中断许久的体育师资培养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得以重新开启,体育课也以“军体课”的名义正式进入学校课程表中,但军训式的教学内容仍较多。1973年2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1973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要求各级体委密切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关于“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要求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外体育活动,积极试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行儿童广播体操,开展好小篮球、小足球、小排球活动,开好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这些要求使学校体育中军训式的教学内容逐渐减少,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使教学趋向规范化。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受国内及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前期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但后期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体育战线的广大干部、师生的努力下,挫折期的学校体育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4 整顿改革后的崛起期(1976年11月—1999年12月):围绕“三个面向”推动学校体育现代化

1976年“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重新选择的历史契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更是为我国各项工作全面走向正轨奠定了基础。学校体育也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的方针指引下进行整顿与改革并取得显著成就。其中,1978年《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198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及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使我国学校体育的管理有了法律的依据并逐渐完善,也明确了学校体育的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原则,为学校体育“如何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力提升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程度。与此同时,为适应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学校体育领域也愈加开放,学校体育思想日益多元化,在引进国外各种体育思想的同时,国内也掀起了体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思想探索改革的热潮,形成了多种体育思想共同发展的局面,对学校体育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我国还先后在扬州、西安、南京、武汉等地多次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不仅系统地总结了各个阶段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成就、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还对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出新的决策和部署,对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9]。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方面,各级各类学校除坚持两操两活动等传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外,还开展了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体育项目和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开展锻炼等体育活动,且随着《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的发布,学校体育竞赛和运动会逐渐形成制度。在师资培养方面,国家通过恢复招生、重建体育教育专业、加强师资培训、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式极大推动了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和水平得到增强和提高。此外,国家还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体育教学、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文件,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更加多元,体育教材日益多样化,体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体育课程管理也由原来的编审合一的“国定制”转变为以编审分开专家审定为标志的“审定制”,开始形成“一纲多本”的多套教材并存的局面[10],为21 世纪初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做好了铺垫。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在“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引下,走上了一条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光明之路。

1.5 新世纪以来的腾飞期(2000年至今):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推动学校体育改革

进入21 世纪,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人才的作用愈加凸显,体育在人才培养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党和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提出,学校体育的作用也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此,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保障条件等作了总体要求,为21 世纪之初的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11]。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促使中小学体育进入了新的课程改革阶段,本轮体育课程改革在“学科”向度上表现为从学科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及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的联系[12]。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13]。此外,为加强对新时期课余训练与竞赛相关工作的指导,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还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5年联合发布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标准及评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大中小学课余训练与竞赛的规范化程度[1]。与此同时,国家对高等体育院校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学科设置、专业设置、学位调整等方面为高校自主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加了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就学校体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发布了多份重量级文件,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明确了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现实路径[14]。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不断走向深入,在课程改革、训练竞赛、实践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2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2.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校体育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无法脱离党的领导而独立存在,这使得学校体育天然地带有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的意识自觉。新中国成立前,党为了广大的青少年能够接受民主的教育,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办了多所大中小学,初步建立起了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制度、课程、教学和教材等体系,为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攒了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党始终坚持带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为新中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不断探索,从改造、学习到本土化,一步一步建立起了适合新中国国情和学情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时代,党更加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如《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为新时代学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彰显了党对学校体育事业的坚强领导。与此同时,党在发展学校体育事业之始,就确立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如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广大中国人民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6]。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7],明确了教育的“二为服务”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的百年发展史表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均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前进。

2.2 始终坚持法治化和规范化的建设之路

学校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使学校体育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党为了规范学校教育制定了各种法令和文件,其中对各级学校的课程标准(包括体育课)也作了规定,如1934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对科目、设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保持良好的学校教育秩序起到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小学法》中,规定在课程上以国语、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算术、体育为主,这使得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有了法律的保障。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仅设立了体育处管理学校体育,还颁布了学校体育的各种规定,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197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使学校体育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1993 至1998年,我国又先后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与文件,使我国学校体育的管理有了法律依据并逐渐走向完善。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依法治教要求,将依法治校工作推向深入,再次推进了学校体育事业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进程。此外,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标准、报告与评估、运动风险防控等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过程化管理和法治化建设[13]。回顾党领导下学校体育的百年发展史,发现我国学校体育事业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体育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2.3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育人理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始终是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要话题。体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的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发挥。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18],恽代英同志在《学校体育之研究》中指出我国的学校体育不可不研究改良,且应改为“系统的体育、圆满的体育、渐进的体育和有兴趣的体育”[19]。正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体育的深刻关切和清醒认识,即使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各级各类学校也始终坚持体育的在场,无论是中小学简单的跳绳、滚铁环、拍皮球、游戏还是高等学校里的足球、篮球、乒乓球、单杠、双杠、竞走,无不是体育育人过程的生动体现,并为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等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 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1]的出台,不仅再次彰显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也突出了体育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可见在各个时期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特别注重发挥体育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并且不断突出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可见,坚持将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不断前进的重要经验。

2.4 始终坚持“扎根本土”和“面向国际”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体育发展的百年历程中,最大的成就是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学情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在这条发展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扎根本土”和“面向国际”的有机统一,正是这种守中有变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伟大发展,用有限的资源教化了数十亿国人的体育,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伟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体育之路,学校体育的内容呈现出民族性、革命性和现代性的多种特征,武术、射击、篮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学校体育的课程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学校体育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学校体育事业走向正轨,党领导下的学校体育一方面对传统学校体育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外学习,并在改造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学校体育先是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并以苏联的学校体育模式为参考,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施行“劳卫制”,后期则开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校体育为实现更大发展,博百家所长,全方位地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有益理论与实践,“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领会教学”“核心素养”等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但丰富的他国理论并未取代中国式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也并未改变中国学校体育发展道路的基本走向[22]。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探索和前进。可以说,“扎根本土”和“面向国际”的有机统一是党领导学校体育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一大法宝。

2.5 始终坚持推进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具体实施者,体育教师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本大计。”[23]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特别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如1941年为弥补延安及边区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中共中央创建了延安大学体育系用以培养体育师资。新中国成立后,党为培养体育师资,不仅恢复和建立了一批专业体育院校及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还在各地、市的师范学校办起中等师范体育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体育师资力量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此外,还通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工程、园丁工程、中西部国家级体育教师培训和“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计划”等措施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时至今日,通过加强普通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体育名师……实施兼职体育教师专项培训制度……专业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执教能力普遍提高,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状况有所缓解[24]。百年来学校体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体育教师的无私付出,而不断完善的体育师资培养体系、不断优化的体育师资结构、不断改善的体育师资待遇、不断壮大的体育师资队伍、不断拓展的体育师资来源为新时代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体育师资队伍及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

2.6 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体育是面镜子,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爱国奉献的思想价值。为了培养自强不息、文武兼备的中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体育始终注重坚持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即使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下各级各类学校依然坚持开设体育课程,并在红色体育精神的引领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红色学校体育。如延安大学体育系创办时教学活动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没有场地器材和教材,但大家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场地器材自己动手解决,教师义务教学,并开设了篮球、排球、体育理论等十余门课程内容。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学校体育创业史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注解。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服务祖国建设需要,学校领域开始试行《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体育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体育锻炼的热潮。其中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总结提炼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和号召,对全国高校以至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充分彰显了学校体育对祖国至上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竞技赛场上学生们顽强拼搏,为集体荣耀而战,为超越自我而拼尽全力的身影更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展现。与此同时,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学校领域不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更是不断提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如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不仅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培养具有“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面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百年来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一代代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文武兼备的中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体育始终坚持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3 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学校体育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书写了一部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和创新史。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崭新的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坐标,是新时代学校体育事业前进的方向。过去的奋斗已成为今天的荣耀,而未来的辉煌正等待我们开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一定会愈加强大,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学校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