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2021-12-28 13:17王艳双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专业化思政

王艳双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省 福州市 3501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可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四个自信”地不断增强,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师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信念和职业归属感,对于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培养德才兼备、有历史责任感、有担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概念界定

1.1 “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

1.2 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其在整个教师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遵守专业伦理,树立专业信念,实施专业自主,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3〕。它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

1.3 “四个自信”与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1)坚持道路自信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专业理想的实现。道路自信是对职业发展定位和前途命运的自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观点和理念,是建立在切实体会和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真谛基础上的。坚持道路自信,才能对未来成为一个专业的社会主义教育家充满信心,才能坚定奋斗目标、终身献身于思政工作,这是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坚持理论自信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4〕。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结构化、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要满足学科的特定需求,包括思政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知识等,这些构成了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5〕。坚持理论自信,思政课教师才能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树立学科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用真理强大的感染力引导学生,用扎实的理论素养教化学生。

3)坚持制度自信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制度自信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优越性。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要在制度保障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制度自信,完善教师入职前选聘和准入制度、职后培训与考评体系、职业道德体系及投入保障机制,是选拔与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有力保证,有利于从制度上提高社会地位,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专业信念的坚定。文化自信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引以为傲。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信心、信念。

2 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实困境

思政课教师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要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指路明灯,其专业化发展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印发了一系列文件,重申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及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下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2.1 专业化发展意识不足

一些人认为思政课教学专业性不强,只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媒介,其他教师也可以从事相关教学。思政课教师尚未完全被看作专业人员,其专业地位受到严峻挑战,甚至在一些高校内部,思政课教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无法享受与其他专业老师同等的待遇,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也不够重视,抱着走马观花的态度在学习,这些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不足,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其专业权威受到挑战。

2.2 学科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完成了从“单一教学”,“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并重的三次转向。进入新的阶段,也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学科意识,重视学科发展与建设。长久以来,思政课较偏重政治性、思想性以及意识形态性,致使思政课教师学科意识弱化。部分教师简单地将课程建设理解成学科建设,无法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教学的关系,混淆学科意识和教学意识,严重阻碍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2.3 专业信念不足

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与专业课相比,心理层面不受学生重视。多被认为是灌输国家政策、讲大道理,而实际应用较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且思政课多为合班上课,纪律相对较差,课堂出勤率不高,互动较少,思政课教师未得到应有的尊重。长此以往,思政课教师容易出现挫败感,情绪低落,工作进取心不足,缺少工作热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教学,缺乏职业抱负,专业信念受到严重冲击。

2.4 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专业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制约其专业化发展进程。职前测评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其入职准入制度的规定多为一些学历学位、科研能力、教师资格证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其专业信念、专业情感、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宏观,不能作出准确的测评。培训体系不完备,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岗前培训不够系统,一些新教师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入职后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阻碍教学技能的提高。考核制度有待完善,没有充分考虑课程的特殊性,没有注重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隐性效果。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加强,虽然国家在政治政策层面高度重视思政课及其教师队伍建设,但在实际经费及人员保障方面还有所欠缺。

3 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3.1 坚持道路自信,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

思政课教师专业权威受到挑战,专业地位被质疑,为改变这种局面,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专业理想,坚持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树立专业化发展观念,建立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制定专业化基本规范。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每一阶段的目标,以此为动力,提升自我。增强教学能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科研能力,关注本学科领域学术前沿动态,了解最新发展成果。建立起本学科专业团体,重塑社会各界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性的认识,打破社会上原有思维误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其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最终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育家的梦想才能实现。

3.2 坚持理论自信,加强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1〕。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论自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学科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后,为思政课提供了学科基础和理论支撑。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内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深刻内涵,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理论素养作支撑,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方法和观点来解答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积极主动承担该学科的教学、科研任务,领略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有效改进思政课的前提,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化不断得以发展动力和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两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3.3 坚持文化自信,坚定专业信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授者、党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宣讲者,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但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要坚定培养优秀人才、立德树人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而自豪。用专业的知识吸引学生,用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用崇高的人格征服学生。思政课教师坚定的专业信念,为推动其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文化作为底蕴推动思政课教师提升专业信心。

3.4 坚持制度自信,健全专业化发展机制

健全的制度是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一,高校要完善教师职前测评制度,严把入口关。摒弃过于重视高职称、高学历的做法,要综合考察教师学术水平与专业素养、专业理想、专业技能等方面,选拔出具有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技能专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第二,高校要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一是加强岗前培训,未通过培训考核者不予上岗。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指导,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以胜任岗位工作。二是加强继续教育,提供培训进修机会。“终身学习”是顺应国际趋势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顺应国际潮流,才能实现专业化发展。高校要为思政课教师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讲座等积极创造条件,以开拓思维、开阔视野、提升知识、改进技能、克服职业倦怠,提高专业化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优化考评体系。思政教师的考评体系应该坚持“显绩”和“隐绩”并重的原则,其中“显绩”主要是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行为、情绪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可被观察到的部分,主要包括师德风范、工作绩效及课堂教学模式等;“隐绩”主要是指内在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及教育而显现出来的部分,主要包括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操、价值导向的影响等〔5〕。思政课有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要重视同行评估,合理制定同行评估、教学督导评估、学生评估的比例。在职称评聘方面予以单列,要依据国家政策文件,结合思政课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评聘制度。

第四,健全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健全物质保障机制。自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极度重视思政课建设,逐步增加经费投入,但与理工科相比,经费相对较低。要继续增加资金投入,为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思政课教师无其他创收渠道,要提高其工资待遇水平,提升经济地位,增强其职业归属感。二是加强人力投入,完善人才结构与配比。师资队伍严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师德师风高尚、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4 结语

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困难重重,既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宣传;也需要高校的足够重视,完善教师入职准入制度、培训体系、考评制度,激发思政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思政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树立专业化发展意识、学科意识,坚持专业理想、坚定专业信念,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赢得社会地位。虽然路途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在“四个自信”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必将打破重重困境,探索出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优路径。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专业化思政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