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洋泾中学改扩建设计探析

2021-12-31 07:13朱晔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筑面积教室空间

朱晔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 引言

上海市洋泾中学创建于1930年秋,是上海最早的4所公立中学之一,2005年成为上海实验性示范高中。经浦东新区发改委和浦东新区教育局批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确定本项目采用改扩建方式,对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完善,并结合地下空间开发方式,达到更好地空间拓展,提高使用效益。

2 传承保护

2.1 环境现状

本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路111号,东临东欣小区,南临潍坊路,西临南泉北路,北临南泉北路1040弄小区。所在地区周边多为居民区和办公用房,南侧和西侧紧邻城市街道,交通方便,沿街商业设施完善。现按控规和项目建设批文所示要求进行设计。

2.2 拆除与保留

2.2.1 拆除

现学校建筑大都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功能布局不能很好地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地势沉降导致安全隐患,校舍配置标准未达要求,因而确定采取改扩建方式。现需要拆除两栋教学楼共6879㎡、综合楼2887㎡、实验楼2816㎡、图书馆校办用房2000㎡、游泳池用房350㎡、宿舍楼1441㎡、原有人防1081㎡、沿街商铺1705㎡。

2.2.2 保留

共保留建筑面积6458㎡。

需要保留原图书馆(现西侧校史馆)二层,1953年建,面积285㎡,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系四类保护。原实验楼(现西侧外教楼)二层,1955年建,面积673㎡。原体育馆(现东北侧体育馆)二层,2000年建,面积2200㎡。原食堂及实验楼(现东北侧学生中心)五层,2000年建,面积3300㎡。此外,基地内有一棵古雪松,树龄110年,高17m,系二级保护[1]。

1)保护措施

①设过渡使用校区。浦东新区教育局批准将潍坊西路67号作为过渡使用校区,为24班规模,用地面积24609㎡,总建筑面积13669㎡。

②为保护保留建筑,设置临时围墙均为3m高的彩钢板,总约长300m。

③新建建筑在施工期间对保留建筑须设一定的围挡措施。

2)围合空间

其布局构想可归为一个核心、两条轴线、三个节点。

①改扩建后总体布置:用地面积33984㎡,总建筑面积64431㎡,容积率1.3,建筑密度40%,绿地率35%。总体上既要延续传承传统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呼应历史,简洁现代,也需要体现学校当下开放的国际化合作教育背景,并体现具有雕塑感与大景观的现代校园空间,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由于地处陆家嘴金融中心,校园风貌也充分考虑了与现代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与城市更新进程的有机结合。总平面整体结合环境,所有配置建筑面积约超“标准”一倍,考虑项目需求建筑面积的实际特殊情况,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符合上海教委提出的创新教育、多样化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预留发展空间等理念。

②功能分区:功能布局更好地为学校服务,突出以创新科技和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特色,全校分设两大功能区,西侧为普通教学区,东侧为素质拓展区。整体布局动静分区,既便于独立管理使用,又能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向社会开放提供便捷。本项目基地内除保留建筑外,新建三栋地上多层建筑,包括五层的教学楼,四层和五层的综合楼,五层的图书馆,以及二层地下建筑。现将这些建筑环绕运动场形成以公共活动为中心的大围合空间,强调聚合的空间感。同时,将东侧看台设计为立体多层次的活动平台,通过这一立体庭院展现多层次的教学空间和活动场地,在弘扬学校悠远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展现学校新的发展方向。

③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在校师生的主要人行出入口位于基地西南侧,与潍坊路连通,而文艺楼考虑到未来开放使用,在基地东南角,设置独立的人行出入口。小汽车流线的出入口主要设置在基地西侧南泉北路路段的场地,车辆可由此直接进入地下机动车库,且此出入口同时作为非机动车及消防车辆的出入口使用。货运路线及垃圾清运流线:货车及垃圾车出入口合并设置在基地东南角的潍坊路上,车辆可通过基地内道路到达食堂专用临时卸货区,及与其毗邻的校区垃圾房,并不对教学区发生影响。现有地上机动车位1个,地下机动车位79个,地下非机动车位650个[2]。

3 特色创新

3.1 新建主体建筑功能用房配置内容

1)用房配置

①教学楼: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行政办公等建筑面积14372㎡。

②综合教学楼:体质测试室、保健室、学术报告厅、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网络控制室、会议室、选修课教室、科技教室、普通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建筑面积8974㎡。

③艺术楼:多功能厅、服务室、化妆间、道具间、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房、天文教室等建筑面积5923㎡。

④科技创新楼:合唱排练室、演播室、广播室、标本模型室、听说测试专用室、研究拓展性实验室等建筑面积4682㎡。

⑤图书馆:阅览自习室、试听阅览室、藏书室、阅览室、合班教室、选修课小教室等建筑面积3671㎡。

此外,本主体建筑有客梯7个,货梯1个,楼梯14个。

2)空间构成

新建主体建筑具有创新的教育特色,设计中重视内外交流,与自然结合和有文化品位,突出建筑元素表现和有环境效益,构成一个有机的组合体。它以纵向的连廊和横向的双面走廊为两条轴线,交汇在校门入口处,使两条长廊形成开放的过渡空间,将多个功能空间串联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本主体建筑受基地两端保留建筑和地块内占地最大的运动场位置所限制,故而布局于基地西侧,其中两栋教学楼远离街道避免噪声,而将综合楼沿街布置,且将需要对外半开放的图书馆布置在沿街西端,以及将艺术楼和科技创新楼布置于沿街东端。对于校园东北角的学生中心和体育馆,采用几何弧线形构图的空廊与运动场看台相接,还在看台靠近运动场的中间部位设有升旗台,使之与主体建筑连接成一片整体[3](见图1)。

图1 透视图

①本主体建筑在屋顶局部处设置有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构架以及大片屋顶绿化,不仅有利于环保生态,还起到丰富建筑造型的效果。

②本主体建筑立面面层采用真石漆和金属板,基底一、二层为浅灰色真石漆,楼层三-五层为砖红色真石漆。以现代立面格调入手,融入教育建筑的立面分段与细部线脚,精心选材与色彩控制。立面造型新颖、比例协调、简洁大气,体现青少年特色,充满活力,增强了建筑的识别性,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文化内涵的新时期学校建筑,且立面风格因不同功能而特点突出,然又互相和谐,基地内所有单体建筑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整体性强[4]。

③校园西端沿街保留的校史馆和外教楼,均为两层四坡顶屋面的建筑,与新建主体建筑的大片平屋面形成鲜明对比,体量虽小,反映其特殊性。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部分为二层建筑,分为东西二区,西区地下一层布置设备机房和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布置机动车库。东区地下一层为学校食堂,地下二层为室内体育馆和游泳池。东西二区在地下二层相互连通。同时,地下室设六级人防建筑面积4782㎡。

组织多方位的景观节点。注重场地内绿化景观的整体性,形成形式多样的绿色空间。在总体景观构成中,特别注意绿化与建筑、运动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地面绿化以及屋顶绿化组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体系。整体绿化以组织多方位的景观节点贯穿学校历史与发展、人文与生态,创造出更多的趣味性景观,形成更多的室外公共交流空间,完善校园景观控制。

在距城市道路交叉口大于20m处设校门主入口和校前广场,以入口标志为节点,主要是集散场所,具有开敞、明朗的空间。对面广场植有百年古松,感到与“绿”同在,唤起“记忆”老校风貌。校门设置高大构架式门楼,突显形象和仪式感。

两栋教学楼之间设有内庭院,左右两侧有空廊和连廊相连,庭院内还有室外楼梯通至地下室,使庭院实际上形成为无顶的中庭交流空间[5]。

4 结语

改扩建工程不同于完全新建项目,除需考虑发展规模、建设总需用量的规划设计布局外,还应配合相关单位,重视和处理好前期工程的拆除和保留建筑,以及在新建工程施工时对保留建筑的保护问题。此设计可供类似情况的学校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猜你喜欢
建筑面积教室空间
“313”教室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空间是什么?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创享空间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龙岩地区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的探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