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下我国报业新媒体市场结构分析

2022-02-15 13:11黄洪珍崔笑宇
关键词:报业媒介报纸

黄洪珍,崔笑宇

(1.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2.黑龙江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问题提出

“媒介融合”由美国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于1983 年提出,指各类媒介呈现的多功能一体化趋势,其包括两层概念,狭义指媒介形态的融合,广义指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融合。[1]媒介新环境、新技术和新主体的崛起,新媒体成为界定当下媒介环境的前提,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救亡图存”的变革实践。

近年来,以民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竞争者蓬勃发展,我国传统报业的成本结构持续失衡。四级办媒介方针塑造了格局独立、形态封闭的传统报业市场格局,此格局下各级报纸行政、资金壁垒难破,即地方行政垄断力量强、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大,导致传统报业生产效率低、内容质量低、技术更新慢、竞争无序化,资源冗余和浪费。新媒体内容产品的崛起瓜分了传统报业的市场,传统报业读者流失,广告收入下滑,成本进一步上升,营收困境加剧。单日广告收入达1 500 万的《华商报》曾作为中国都市报的一杆旗帜,于2015 年8 月开始大幅裁员,标志这座传媒帝国的崩塌和传统纸媒的日薄西山。2005 年的“报业寒冬”到近年报业的“持续下滑”:用户流失、人才外流、营收锐减、报刊关停,报业消亡的说法不绝于耳。为此,报业积极实施转型策略,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 年8 月18 日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介融合问题被提升到新高度。[2]2017 年1 月1 日,上海报业集团的《东方早报》休刊,新闻宣传等功能转移到了澎湃新闻网;当日,《京华时报》休刊,将业务重心转移至京华圈App,这些都标志了报纸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行业的整体转型。

当下,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伊始,缺少自身成熟的新媒体市场。因此,我国报业自身新媒体产品形成的竞争市场、报业所处融合型新媒体市场更为纷繁复杂。

二、市场结构现状及问题

市场结构是经济学中的概念,反映了市场主体竞争和垄断关系,其与市场竞争者数量、市场壁垒、产品差异性、成本结构等多种因素相关。[3]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报业自身新媒体产品、以民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竞争者,成为报业新媒体市场的两大主体。

(一)传统报业市场结构状况:全国市场分散竞争、地方寡头垄断

传统报纸市场结构指以生产纸质形态报纸为主的报业机构相互间形成的竞争和垄断关系。在四级办媒介的方针下,我国报业行政垄断力量强,行政、资源壁垒难破,因此行政区域格局某种程度折射了传统报业市场结构形势——全国传统报纸市场和地方传统报纸的市场结构失衡。

全国传统报纸市场集中度低、分散竞争——在全国性报纸的市场竞争范围内,以2015 年全国综合类报纸银数市场集中度(表1)[4]为例,CR4、CR8 系数都低于20%,以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为标准[5],CR4 低于30%,CR8 低于40%均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小,整体看,新闻报道内容大都具有综合性,传统的综合性报纸向受众呈现的内容大同小异,均为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文教、体育、社会等各个领域综合性的新闻信息;同时,“四级办报纸”的方针某种程度造成传统报业的产品同质化,重复采编、刊登、覆盖导致相同新闻的反复出现,资源二次投入,效益不高,造成浪费。

表1 市场集中度情况

地方传统报纸市场集中度高、寡头垄断——从区域传统报业的市场集中度看,2014 年北京、天津、沈阳、郑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南京、福州、广州、深圳等城市综合报纸销量集中度CR4 均大于80%,绝大多数大于90%,呈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该市场结构与我国行政主导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密切相关,导致地方行政、资源壁垒难破,相较新媒体平台,传统报业缺乏打破壁垒的有利条件。产品差异化大,各地经济社会环境大有差异,地方报纸在副刊版面着力展示地方特色,突出地方资源优势,具有极强的区域特征。《驻马店日报》副刊着重宣传驻马店精神、驻马店勤劳勇敢朴实淳厚的民风、民情;《天中晚报》副刊坚持推介地方文化,如上蔡的重阳文化、平舆的车舆文化等。[6]

总体看来,现阶段二者市场结构或将持续失衡。行政主导资源配置,隶属于不同行政级别和系统的报纸具有先天优势,地方党报一家独大,地方其他报纸人力、财力、技术上缺少相应支持,地方报纸市场格局已然成型,市场寡头垄断结构特点不断凸显。在四级办报的方针下,中央、省、地、县四级都在财政支持下维持报业经营。受行政力量影响,地方市场格局独立、形态封闭,短期看这种报业行政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全国传统报业市场集中度变化不大。二者市场结构特征或将两极分化,全国传统报纸市场愈趋分散竞争,地方传统报纸市场愈趋寡头垄断。

(二)报业新媒体产品市场结构现状:央级报纸竞争力、市场份额强势依旧

报业新媒体市场指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以报业新媒体产品为主的竞争性市场,产品流通覆盖渠道广,不限于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App 等。当下,我国报业新媒体市场尚未成熟。

根据《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的分类,我国报刊按发行范围分为四级:中央级报刊、省(市、区)级报刊、地(市、州)级报刊、县(市、区)级报刊。[4]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笔者进一步将报纸分为中央级报纸和其他。二者在资金、技术、政策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二者在新媒体市场上的竞争力及规模失衡。

笔者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例,中央级报纸举办的新媒体产品始终占据有利位置,具体表现为竞争力强、规模大、市场份额高;而其他报纸举报办的产品竞争力弱,规模小、市场份额低。据表2,通过统计部分媒体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及今日头条客户端上发布文章的阅读转发量及评论分享等数据,人民网于2019 年1 月底发布了我国媒体的“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5]前十名席位中,中央级报纸新媒体产品占据8 个席位,其他报纸主办的新媒体产品只有新京报和澎湃新闻上榜,且位列第9、10 名。微信公众号市场上,据《2017 年中国微信500 强年榜》统计,TOP40 的微信产品均为央级报纸主管。可见,其他报纸与央级报纸主办的新媒体产品竞争力悬殊,在“线上口碑传播”的背景下流量变现,阅读、转发、评论及分享的数据也可作为衡量媒介市场份额和规模的依据。“线上口碑传播”有助形成“社会化消费网络”,提高用户数量,挖掘潜在消费者,[6]扩大产品消费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因此,中央级报纸的新媒体产品在竞争力、市场份额、规模上都领先于其他报纸的新媒体产品,二者失衡严重。

表2 “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排行榜周榜TOP10(2019.1.21-2019.1.27)

(三)报业所处新媒体市场结构现状:竞争者数量、市场份额、“合理化边际”等失衡

“融合型新媒体市场”泛指基于数字化内容生产、融合了多样线上线下产品的网络媒体所形成的竞争性市场,其产品涵盖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App 等,所有制性质包罗公有、民营、混合等。报业向新媒体转型伊始,缺少成熟的新媒体市场,其新媒体产品面对着的正是这个复杂多元的“融合型新媒体”市场。[7]

报业新媒体市场和以民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竞争者市场,二者在创新性、主动性、贴近性等方面存在差距。互联网竞争者由于制度、UGC 变现等优势,善于在内容本身及呈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各种媒介形态、大胆试错;在内容方面更贴近受众生活,在呈现形式上更加灵活自由,话语体系更为多样化。二者市场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竞争者数量、市场份额及竞争程度合理化边际。

第一,竞争者数量失衡——在双方竞争市场上,互联网竞争者在数量占有极大优势,并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扩大。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市场上有518 万个网站;截至2018 年12 月,我国市场上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在架数目为499 万款,这些均为报业机构新媒体产品的竞争者。[8]第二,市场份额失衡——从互联网竞争者市场看,“两微”即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三大平台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此外,强势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其技术实力强、团队竞争力强、生态协同好逐渐抢占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长久以来形成的BAT 三巨头格局极有可能为抖音、快手等厥后者所突破,并形成新的新媒体产业格局。[9]第三,市场竞争程度“合理化边际”失衡。市场竞争程度合理化边际,指的是整个市场竞争程度的适中范围,是市场竞争程度的衍生概念,主要受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影响。在传统市场,政策调控如政府规制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市场竞争程度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而新媒体市场结构受消费市场、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较大,市场竞争程度易超出此范围,外在表现为市场竞争程度失衡。市场结构中,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份额密切相关。市场份额越大,个别企业在市场当中可支配的势力就越大,获得垄断的可能性越高,其他企业的竞争力越被削弱,极大降低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市场份额的失衡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合理化边际的不平衡。

三、市场结构问题成因

(一)成本壁垒打破地方报业龙头格局

成本壁垒即破局成本高低,在央级报纸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竞争者新媒体平台“两座大山”下,地方报业新媒体平台与地方传统纸媒不同,破局成本过高,难以区域垄断。

新媒体环境下,央级报纸产业模式和资金来源多元化,具备破局的先天优势。我国报纸新媒体产品资金来源主要为地方财政和自身盈利,资金壁垒成为打破新媒体领域地方传统报业龙头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媒体平台固定成本投资极高且前期投入产出比较低,由于大部分地方报业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模式,导致投资回报率低,又因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地方财政支持压力较大;在我国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传统报业新媒体产品规模化的要求较高,产业规模化改革离不开充沛的资金撑持,多数地方报业不具有资金优势。新媒体转型初期,市场只能容纳少数几个巨型平台,根据CN10 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 品牌数据研究部门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的数据,2021 年新闻资讯App 十大品牌榜中榜中(表3),传统媒体衍生的新闻客户端只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和澎湃新闻上榜,分别位列第1、2、3、9 位。

表3 2021 年新闻资讯App 十大品牌榜中榜

地方报业新媒体和民营新媒体相比,有其劣势,原因有二。其一,民营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极大降低了突破地方行政垄断壁垒的成本。民营新媒体平台具有多元、开放、互联的特性,即视角的多元性、技术的开放性、交流的互联性,三者共同导致民营新媒体不论内容生产、技术应用、互动交流上具有极大优势——内容集中生产,精准推送、技术革新,便利用户、开放互动,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并提高用户黏性。其二,地方性新媒体仍未形成稳定可靠的盈利模式和变现渠道,主要依靠传统的品牌形象广告收入,其内容价值并未在互联网平台成功变现。

(二)媒体特性不鲜明,运行体制不规范

当下报业新媒体产品的特性相关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风格、页面设计两方面。同时,由于运行体制的不规范,进一步消解其媒体特性。

语言风格千篇一律。部分报纸缺乏本土化社会实践和区域流量意识,除内容上报道本地新闻外,语言缺失本土化风格,直接导致报纸缺乏自身文字个性,本地读者资源丢失。华商报在2006 年世界杯期间,本土作家贾平凹开设专栏写球评,乡土化的文风贴近当地生活,吸引一众读者。比如:“能当教练都不是平地卧的角色。逮猪娃看母猪,有什么样的教练就有什么样的球队。”

页面定位和边界模糊。在页面风格设计上不够清晰,新闻宣传类与消费娱乐类信息没有明确界限,表现在新闻宣传类页面风格不够严肃,消费娱乐类页面风格不够活泼;消费娱乐类牵强附会地插入综合页面中,和综合页面的信息杂糅在一起,最终导致新闻真实性被消解,趣味性不足。

同时,报纸在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不仅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还是运行体制的重新规范。当前报纸新媒体产品大多缺乏针对不同内容的专业生产组织流程架构,新闻宣传类内容和消费娱乐类内容的目标市场,竞争对象存在显著差别,因而生产流程、生产目标、盈利手段势必不同。运行体制的不规范导致二者难以明确化、专业化发展,在叙述风格、内容定位和边界上模糊处理,报纸新媒体产品的特性被进一步消解。

(三)改革创新基础匮乏,手段难以复制

创新转型的本质是增加价值,其手段必须体系化、规模化地进行复制,而报业普遍处于媒介融合的摸索阶段,未形成成熟的转型路径,相互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复制实践。

当下,地方报业新媒体除个别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省报,大多尚未形成成熟的媒介融合产业模式:浙报集团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点的资本驱动模式,上海报业集团的结构改造与项目孵化,南方报业基于内容聚合方针的转型实践等,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产业模式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由于大部分地方性报纸在观念、政策等先天条件不足,无法复制创新手段。

观念上,部分地方报业新媒体产品依然奉行“拿来主义”,记者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或转载,停留在“+互联网”的思维阶段;由于地方报业普遍为国有报业机构,普遍存在“偏安思想”。政策上,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报业行政垄断强烈,导致报纸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优化产生冲突,各地报业生产高度分散,面临集约化经营困难的问题,导致创新资源浪费、创新手段难沟通等问题。

(四)互联网视域下用户规模与资金技术的串联影响

在互联网语境下,媒体的用户、资金、技术三者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用户规模、运行资金、技术支持三方面,三者具有串联关系——用户是平台一定的内容和资金来源,经济基础又影响媒体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力。

用户方面,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用户数目的平方成正比。[10]部分报业新媒体产品由于体制管理受限,内容监管能力滞后,内容推送不够人性化等问题,难以发挥UGC 力量。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普及,媒介话语权下放,媒体和话语权突破了固有媒体平台和格局的限制,任何一个善于表达自己,陈述事实的普通人,都容易利用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大众已经不相信报纸的专业内容把关,更倾向于碎片化信息。报纸受制于新闻专业主义、内容核实查验机制、版面费用等,程序相对烦琐,用户倾向于更易操作的民营新媒体产品,报纸产品用户市场被互联网竞争者进一步攻占。

资金方面,受制于行政壁垒,导致新媒体内容生产高度分散,缺乏集成优势,难以进行融资和引入民营资本,加上编制、薪酬总额、薪酬水平等限制,互联网技术人才“孔雀大厂飞”。资金对技术的影响可见一斑,早在2017 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高端技术人才的高薪招聘信息,主要面向核心技术团队,并开出了30 000-55 000 元的月薪。截至2018 年2 月,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下载数量逾2.3 亿,微博粉丝数目逾1亿,微信用户达1 800 万人。[11]大部分地方报业由于缺乏成熟的营收体系,资金方面捉襟见肘,依靠大量财政扶持,何谈技术更新?

(五)转型发力单一,站位不高

高效的传播能力作为媒介融合的目标之一,能提高媒体规模经济力,促进媒体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当下报业在融合进程中,在传播能力的培育中过于重视技术手段,忽视“内容转型”,出现传播力失衡,内容高度不够等问题。

发力单一,过于重视技术融合,改革目光狭隘,存在“技术决定论者”的身份特征,导致传播力失衡,窄化自身媒介融合之路。无论报纸规模大小,技术革新吸引了报业内部过多注意力,大量人力财力被投入到技术转型上,不根据报业实际情况盲目发力。由于绝大部分报业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无暇顾及“内容转型”,缺失了对内容本身的把控力。如同当年新浪、搜狐商业新闻门户网站应对地方新闻网站一样,随便一个门户新闻客户端就秒杀掉,报业转型新媒体,不是建一个网站,弄一个App,开一个微信和微博就是转型,这些都只是技术工具,停留在“技术融合”的思路去做互联网,不按互联网思路去做“内容转型”,只能是换汤不换药。

内容缺乏高度,导致站位不高,部分报业的新媒体产品“自降身份”,过于看齐互联网内容平台。我国报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身负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任,当下报业在融合过程中过于重视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生产,追求信息热度而忽视更高层次的责任——作为部分社会、政府决策机构的责任,如传媒智库的建设以及智慧政务的打造,服务当局决策,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湖南日报新媒体平台——新湖南,定位于传播推动省委省政府政策的主平台,湖南信息发布的主窗口,通过一系列功能的打造,如湖南省政府办事处的入驻、“民众办事200 问”的上线,提高政府服务时效,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助力智慧性政府建设。

四、应对策略

(一)边界拓展:转变传播逻辑,拓展新闻边界

传统新闻机构转型,必须坚守新闻初心,同时靠技术发展驱动传播逻辑变化和传播方式创新。以民营新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在真实性和准确性上有所缺失,在新闻边界不断被互联网内容平台侵蚀的当下,传统报业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升信息权威性,用新逻辑、新方式积极拓展新闻边界。

新逻辑,即技术逻辑,新闻报道者和接受者都必须了解技术应用方式、应用场景及应用目标,用技术逻辑分析新闻报道方式、目标和意义,其核心是媒介技术素养的提升。新方式,即技术逻辑的外化,指传播方式的创新,如VR 新闻、新闻游戏、数据新闻、Vlog 形式的新闻报道等,发掘不同方式传播优势,如VR 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游戏的趣味性、数据新闻的精确性等,为拓展新闻边界提供思路。

新闻边界的拓展分两方面,一是相对互联网内容平台的拓展——即传承新闻专业主义,以技术逻辑为依托拓展新闻边界,“技术性+新闻性”还原新闻真实,提升报道准确度,在互联网内容平台侵蚀其新闻业务的时代永葆核心竞争力。二是相对自身业务范畴的拓展,新闻是传统报业的核心业务,由于传统报业具有互联网内容平台无法比拟的权威性,发扬其教化和守望作用,发挥其资源、政策优势,吸引权威人才“做客”,让报纸在事务决策上可以作为群众信赖的“智囊团”。如2021 年3 月1 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推出了全球首个5G 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在该跨屏访谈中,新华社记者身处北京的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就可以和各位代表委员进行“裸眼3D”般的面对面交流,实现了全实景、真跨屏。[12]该系列访谈也收获了全网综合传播量超3 亿的效果,在“技术性+新闻性”的基础上成功实现新闻边界拓展。

(二)业态拓展:“草船借箭”与“二次用箭”拓展报业新业态

市场结构的变动加速传媒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笔者提供“草船借箭”与“二次用箭”拓展报业新业态的新思路。

“箭”指互联网竞争者新媒体产品的有利资源,“草船借箭”指报纸发掘自身的制度及资源优势,吸引互联网竞争者的有利资源,其核心是报纸对自身优势的发掘。以人民日报入驻抖音为例,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品牌优势明显;同时由于高水平、高技术的信息采集、生产团队的支持,其新闻的独特性、权威性是民营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成功吸引了抖音巨大的用户流量,其中就包括传统报业严重缺失的年轻用户群体,极大程度增强了党报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

“二次用箭”指报业对民营新媒体有利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业态拓展的资源布局。报纸影响力、辐射范围广、主持人和运营人才专业性强的优势便于提高资源利用效果。人民日报利用抖音过亿的粉丝流量,积极布局直播带货。整场直播同一时段在线人数高达86.22 万,在线平均人数13.86 万,观看人数超3 800万,登上当天抖音热门直播间第一,据新抖数据显示,整场直播销售额达4 818.89 万,实现口碑和盈利的双丰收。[13]通过“二次用箭”实现“借箭”效益最大化,用互联网竞争者的有利资源积极布局新产业建设,是报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道路。

(三)身份拓展:报纸“造桥”凸显新身份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由点对点传播到网状传播,处于任何一个网络节点主体的信息发布行为具有隐蔽性和自由性,把关人制度缺失导致信息发布内容存在过度网络化、草根化、流行化趋势,内容框架的流量偏好和固定套路给用户信息阅读造成障碍,甚至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章标题UC 体痕迹明显,内容上养生、股票、育儿是假新闻的重灾区;网络语言层出不穷,“yyds”“bzd”等缩写体盛行,“凡尔赛”“内卷”“打工人”“尾款人”“不讲武德”等网络热词泛化使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公民记者”在初次构建舆论场的同时造成官民舆论场的激烈碰撞,政府因陷入“塔西陀陷阱”而发声困难。报纸的新身份、新功能在网络舆论场域呼之欲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在及时传达、解读权威信息外,还表现为对社会信息的聚合、分发能力及把关信息能力。[14]新型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建设的背景下,传统报业关于“解释与规定”的社会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有新的嬗变——由告诉受众是什么、怎么做,到告诉用户为什么做,从根本上教化用户适应网络舆论空间。一是通过“造桥”搭建用户和新媒体环境的“对话空间”:合理利用新闻专业主义服务公众,秉持理性专业的新闻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为用户剖析新媒体传播规律,帮助用户深度、理性、多角度理解媒介内容,优化用户媒介使用习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媒介空间贡献力量。二是通过“造桥”拉近用户与新闻真实的距离,协调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官民矛盾:利用报纸的社会资源,邀请权威人士与用户正面互动,对网络舆情进行“人情+理性”的分析,侧面为政府发声,及时规避塔西陀效应。以此,传统报业具有“新媒体环境解构者”和“官方话语权赋予者”的新身份,并积极利用新身份拓展新业态,促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创”。

(四)规模拓展:资源合并重组,提振规模经济力

这里引入SCP 范式,即梅森-贝恩范式——一种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模型,s(structure)代表行业结构、c(conduct)代表企业行为、p 代表(performance)经营绩效(如图1)。该范式指出了产业规模经济与其市场结构的关系,认为产业的集中程度取决于市场竞争程度和规模经济的关系,企业规模愈大,市场竞争程度愈小,产业集中程度愈高。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点(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久利润的源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规模经济、垄断程度、企业获利三者关系的视角——企业规模越大,其垄断程度越高,构筑的行业壁垒更难以攻破,并形成企业超额利润的护城河,为提升规模经济力提供了新思路。

图1 scp 模型

由此,报业集团可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合并及占有自身渠道和内容资源,组成大型在线内容平台,统一分发独家新闻,提高议价能力,用内容推动媒介融合。进一步说,即依靠各自内容资产去整合渠道、融合媒介,打造新媒体渠道,进行产业优化整合,形成市场化的传媒集团。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并购潮”为报业合并重组提供思路——互联网媒体领域,阿里巴巴注资新浪微博、百度收购PPS、腾讯入股搜狗等;传统媒体方面,银汉科技、浙江常升被华谊兄弟收购,浙报传媒、凤凰传媒、华闻控股等也加入并购浪潮。[15]央级报纸的领头羊——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部分业务市场化上迈出了先行一步,二者上市成功促进了产权改革。

五、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报业转型升级之路机遇与挑战共存。2017 年开始,媒介融合进入深刻的调整与转型阶段,互联网内容平台迅猛发展的势头和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让报业的市场结构变动愈加激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报业对自身灵魂深处的“拷问”,也是必须从根源实践的“革命”。

如“媒介融合”观点的提出者普尔所言,互联网作为一种“自由的技术”,当为媒体甚至人类社会的变革提供动力。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下,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大力进行制度改革,推进产业模式升级,挖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增长点,提升报业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凝聚力、规模力、竞争力、变现力和创新力,并从根本上提高报业今后应对危机的破局能力,推动我国媒介文明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报业媒介报纸
报纸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确实不容易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非常魔典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