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2022-02-28 02:32王东芳李金慧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本科生

王东芳,李金慧

一、研究背景

2018年6月21日,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为主题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同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到,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需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2019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强调“科研反哺教学”,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大范围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供给资源、畅通渠道,强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引领作用并着力凸显其育人价值,擘画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孵化高质量本科人才的育人蓝图。

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与科研参与有密切关系,科研参与使学生在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格方面获得发展,是建设一流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1]调查表明,在我国四年制本科院校中,36.4%的大四学生拥有科研活动经历,其中研究型大学该比例达到55.2%。[2]从比例上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参与率较高,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本科生科研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本科生科研与课程脱钩,对科研育人及其价值的认识不足,等等。从国际借鉴的视角看,国内已有文献多关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3]但在美国还存在一种注重本科教育、强调小规模办学和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类高校秉持一切为了本科生的理念,其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数量不多但是成就可圈可点。统计1901—2018年间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发现,文理学院毕业生所占比例为15.66%,具体而言,在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具有文理学院教育背景的获奖者比例分别为14.06%、10.13%、13.64%、7.29%、54.44%和12.28%。[4]尽管尚无实证研究证明文理学院受教育经历与诺奖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我们通过翻阅诺奖获得者的传记、新闻采访和自述会发现,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提及文理学院的教育对其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拓展。

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的制度化活动开始于20世纪初。1903年,霍普学院(Hope College)的生物学家塞缪尔·马斯特(Samuel O.Mast)博士为该校开放的Van Raalte Hall设计了研究实验室,并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5]这比麻省理工学院于1969年开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早了66年。[6]正是以霍普学院为代表的文理学院发起建立了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简称CUR)。1978年,美国文理学院的化学家发起成立了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建立该会的初衷是收集文理学院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研究成果,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美本科生科研活动交流、共享科研成果、评估科研项目的平台。[7]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创始成员包括来自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和研究机构人员共12位,其中文理学院的教授8位,分别来自霍普学院、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格林内尔学院(Grinnell College)、伍斯特学院(The College of Wooster)、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Franklin&Marshall College)、劳伦斯大学(Lawrence University)和弗曼大学(Furman University)。本文以创立本科生科研理事会的8所文理学院为案例,探究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和制度文化,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本科生科研体系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养方式

(一)确立多元化的科研培养目标

文理学院强调博雅学科在学生学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实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以塑造学生的心智与人格,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独立有趣的个体。[8]本科生科研作为践行博雅教育理念的途径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终身学习品格、有效推理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跨学科知识创造才能等方面尤为重要。科研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倾向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强调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创新。霍普学院在本科生科研培养理念中提出要激发学生敢于探索广阔学科中新知识的兴趣与潜能;卡尔顿学院将知识创新作为本科生科研之根本;弗曼大学在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培养机制中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受益于超出当前学科的知识;劳伦斯大学认为科研可以帮助本科生学习课堂和书本外的知识,形成跨学科理解知识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波莫纳学院强调本科生参与科研有助于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为将来职业生涯或学术生活做好准备;劳伦斯大学将本科生科研作为引导并教会他们解决未来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途径之一。第三,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伍斯特学院认为参与有指导的研究有助于培养自身独立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技能以及强大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以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创造力、负责任和时刻具有问题意识的人为宗旨。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文理学院的科研培养目标多元化,但它始终以学院的办学目标为核心,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体现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在知识上超越学科和专业的范畴进行广泛的涉猎,同时在需要知识的时候能从知识系统里调出并知道如何迅速进入某一领域,后者则需要思维、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9]

(二)提供注重写作与科研训练的课程资源

欧内斯特(Ernest)指出,清晰全面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认知技能有积极影响。[10]文理学院配置了种类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和科研能力。课程类型之一是写作训练与辅导类的专门课程。以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霍普学院为例,该校设立了“DAVID J.KLOOSTER写作卓越中心”,中心专门开设了指导本科生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培训课程,且全年提供研讨班和相应资源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伍斯特学院设立了写作中心(Writing C enter),旨在通过提供各种写作课程帮助本科生实现从写作新手到独立研究者的角色转变,此外,该中心还为学生的创意写作和应用论文编辑等非学术项目提供帮助。弗曼大学的弗曼写作计划(Furman Writing Program)要求新生必须参加第一年写作研讨会(First-Year Writing Seminars),并为学生提供四年的写作和研讨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术研究所需的研究方法和写作习惯。

第二种类型是科研训练课程,霍普学院于1990年设立的弗罗斯特研究中心(Frost Research Center)开设了本科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中必备的数据分析能力。该中心以满足学生科研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通过教授学生有关调查方法的知识,向参与科研的本科生提供最优质的调查研究服务。格林内尔学院的数据分析和社会咨询实验室(Data Analysis and Social Inquiry Lab)为学生提供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科学学习中心(Science Learning Center)提供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研训练课程。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的学术支持计划(Support Program)通过设立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有关时间管理、计划、组织和学习技能的培养方案。

除了上述专门的写作与科研训练课程,文理学院也特别重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劳伦斯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和反思再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阅读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性论述,以完成一篇研究论文作为课程的期末考核。霍普学院的“DAY 1”计划强调新生入学时就要接受写作课程的训练。伍斯特学院的大二研究(Sophomore Research)课程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而设立的。

(三)设置专门的本科生科研项目

独立研究(Independent Research/Study)是文理学院鼓励本科生进行科研的重要方式,通常由学生主动寻找有效研究问题、构思真实可行课题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教师仅在其中担任引导者角色。根据各校官网的介绍,本科生在校期间参与独立研究的比例大概在一半左右,比如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有超过50%的学生进行独立研究。[11]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是学生独立开展研究或申请课题,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进行。学生确定研究问题并形成项目研究内容和设想后,可向本科生科研办公室提交资助申请,办公室审核评估后对项目是否获批作出判断。独立研究也被一些文理学院作为一门计算学分的课程,比如格林内尔学院的指导性高级项目(Mentored Advanced Projects)是一门4学分的学术课程,给予学生一学期或者一暑假的时间进行高级研究;卡尔顿学院的独立研究可进行三个学期的研究工作,最多可获得12个学分。

除了独立研究,文理学院也设置了校内研究和校外研究项目以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校内研究项目是文理学院的教师组织承担的科研任务,通常会吸纳学生参与。校内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暑期本科生研究计划。本科生科研理事会的8所创始文理学院每年都专门为本科生设置暑期科研项目。据弗曼大学官网统计,每年夏季大约有200名学生和90名教师从事全额资助的合作研究项目。[12]校外研究是文理学院与校外研究机构或其他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合作进行的项目。卡尔顿学院是注重校外研究的代表,该校成立的“卡尔顿全球参与计划”(Carleton Global Engagement Programs)由学院校外研究办公室(Off-Campus Studies office)负责,在每年的春秋季公布校外研究项目,项目通常由各领域的教授主持。例如2020年秋季公布的科研项目包括印度的佛教研究、欧洲的妇女与性别研究、坦桑尼亚的生态与人类学研究等,学生可结合自己兴趣选择项目并报名,之后有机会到对应国家进行至少一学期的研究,项目完成后获得相应的结项证书和学分(2—3个学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全球参与奖学金(Global Engagement Scholarship)。需要提及的是,“卡尔顿全球参与计划”的参与者不限于本校学生,来自其他文理学院和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也可申请参加。全球参与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实地研究的重要性、跨学科课程的教育以及在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中拓宽对世界的了解。[13]

(四)配备可提供个性化指导的专业导师

本科生在参与具体科研项目后,如何习得科研能力并发展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答案是配备专业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与研究型大学通常只为研究生配备专业导师不同,文理学院的本科生在入学时就有新生导师提供学业咨询和人生规划指导,后期有专业导师专门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指导范围从开始的协助学生确立科研项目到和学生一起参加后期评估工作,涵盖科研全过程。在指导过程中,文理学院导师对本科生的指导以三种方式为主:咨询式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涉及课程、专业和职业选择等方面;引导式课程指导,主要通过新生研讨课实施个性化小规模教学;协助式研究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开展科研。[14]后两种指导方式更侧重于对学生科研思维和学术能力的训练。霍普学院就本科生导师指导工作制定了教师准则(Teacher Guidelines),要求研究导师定期与学生见面以讨论和促进科研项目,为本科生科研的全过程提供支持和指导;在每学期结束后被评为优秀项目的指导教师可获得额外奖励。总之,文理学院以其独具特色的组织运营模式和小班化教学为主要依托,而且本科生导师制以制度化形式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且给予本科生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指导,这与文理学院培养全面发展、独立有趣个体的宗旨相呼应,充分践行了其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三、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培养的组织制度

(一)专门的本科生科研组织机构

文理学院建立了专门负责本科生科研管理的组织机构,如表1所示,尽管不同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办公室的名称各有不同,但职能相似,负责的业务基本涵盖暑期科研项目的发布、科研有关奖助金额的发放及后期科研项目的评审。

表1 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办公室名称及职能

续表

(二)完善的本科生科研激励制度

据官网数据显示,波莫纳学院、弗曼大学和伍斯特学院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大体分别为52%[15]、81%[16]和100%[17],这得益于文理学院完善的本科生科研激励制度。霍普学院每年春季学期都举行本科生科研庆典活动,一方面为增强学术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得以展现学生和学院的科研水平。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依次介绍并汇报其科研成果,该活动通常由文理学院负责举办,但参与者并不仅限于本校学生,其他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或者美国其他研究机构(诸如美国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机构等)也会受邀前往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如果学生的研究被认为对社会发展或学术领域有价值时,会有机会获得来自研究机构、基金会等不同渠道的拨款,用以建造实验室、购买科研设备以及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等,从而为学院募集更多的科研经费。以2019年本科生科研庆典活动为例,霍普学院参与科研汇报的本科生比例大概为10%,学生们出色的科研汇报为霍普学院获得了超过1,200万美元的外部拨款资金,用于支持69个研究和教育项目的开展。[18]伍斯特学院本科生全员参与科研的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建立了完善的激励制度,例如资助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如果学生有机会被邀请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还可以向学校申请额外奖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World Report)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会询问大学校长,哪些大学提供了最好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和高级顶峰体验项目(Senior capstone programs),结果只有伍斯特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每年都榜上有名。[19]除此之外,文理学院的独立研究、暑期研究项目经费都由学校提供。

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也是文理学院激励本科生从事科研的办法之一。劳伦斯大学的新生研究特别设立论文评定奖励环节,课程结束后学院组织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评比优秀论文并授予新生研究写作奖,负责指导该获奖学生的教师将被评为新生研究的杰出教授。弗曼大学为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提供夏季教学奖学金,奖励在暑期研究项目中获得学生最高评价的教师。

四、对高校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构建的启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20]本科是为各行各业以及研究生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加强科研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创新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好奇心、逻辑、创造性思维以及写作能力均可作为一种可迁移性技能,对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前者规模小且以本科生教育为主,本科生科研训练得以在博雅教育理念的深度浸润、完善的培养体系和专业的制度保障下进行。因此,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借鉴文理学院经验时,应在学校和各学院加强通识教育的前提下,从培养体系和制度各方面根据现实情况有选择地学习。

研究型大学可以从课程、项目和导师指导等方面入手完善本科生科研的培养体系。第一,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的质量。虽然不少高校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加入了专注科研思维与写作能力训练的课程,例如数据处理、名著导读、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等,但是有些课程属于学校层面的通选课,授课群体面向全校学生且课堂规模较大,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课程的考核形式也因学生群体复杂、层次不同等原因趋于简单化和形式化,难以达到科研训练的真正目的。因此,高校为本科生设置的科研训练课程应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在强调课程类型的同时提高课程质量,可考虑各专业自行开设符合专业特征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课程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和发现学生的科研潜能,重视人的直觉力、好奇心和想象力等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实现科研的育人功能”[21]。

第二,丰富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类型。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主要由国家政策引导建立,比如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但这些项目的惠及范围相比本科生规模则显得不够。因此,可通过增加暑期或寒假研究项目、在院系层面开展本科生科研经费资助计划等手段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拓宽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渠道,鼓励教师课题组吸纳本科生作为成员参与等方式丰富本科生科研项目。

第三,完善本科生科研指导的导师制。某些研究型大学已经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制度推行以来出现师生比过高、效果不佳等多种问题。[22]有学者指出还存在导师选拔机制不完善、师生沟通不畅、导师职责不明晰、测评机制不健全等弊病。[23]因此,高校在完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需从指导教师的选拔、导师评价等各方面考虑,选拔出有能力有精力且有意愿的导师负责指导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另外导师的指导方式要注重专业特征,比如人文社科类的导师平时要引导学生丰富阅读,自主思考;理工类的导师要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但是二者都要培养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力。这需要导师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改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此外,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必要将指导本科生科研与工作绩效挂钩,对于指导项目获得优秀成果的教师进行额外资金及荣誉奖励以凸显重视程度。

第四,文理学院专门的本科生科研组织机构和科研激励制度是本科生科研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从组织结构看,多数高校与本科生学习有关的事务由教务处管理,与科研有关的事务是由创新科技部门管理,实验室等则由专门的实验实践管理部门管理,机构林立运行不畅,学科壁垒高筑,管理组织混乱,不能给本科生科研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障。[24]建议从政策方面引导高校建立专门的本科生科研办公室,明确其职责规划并配套相关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此外,“高校需要改革陈旧的科研管理方式,完善本科生科研水平评价体系,重视本科生科研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25]。

高等教育质量与科研实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关注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诸如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等基础性科研素养以及创新意识的缺失,实则是本科培养阶段落下的病根。因此,有必要从本科阶段通过科研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批判性思维、沟通与表达技巧等能力不仅是未来学术领域所需,同时也有助于步入职业生涯的学生从事创新型活动。正如乔治亚娜·曼(Georgianna Mann)所言:“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力和自我管理技能等都是未来就业市场和研究领域最需要的技能。”[26]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本科生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黑夜的献诗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