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寿县正阳关的许氏徽商研究

2022-03-17 17:47李曼曼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休宁寿州许氏

李曼曼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徽商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可谓成果丰硕。在地域分布方面,徽商研究多集中于江浙、湖北及皖江流域。 其中有关明代淮河流域的研究,多聚焦淮河下游的盐商。然而,淮河中游地区作为明代南直隶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诸多商业活动的足迹,学界对此却鲜少关注。 鉴于此,笔者以明徽州休宁孚潭《许氏族谱》为中心,参考休宁《孚潭志》等乡志史料,考察明代许氏徽商在正阳关的行商活动,以期填补相关研究之空白。

一、正阳关区位优势与商业兴盛

(一)正阳关的地理位置

正阳关古有建制,明清时期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寿州,近代以来仍十分重要,现隶属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明嘉靖《寿州志》记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筑城屯兵于此,东接淮颖,西通关陕,商贩辐辏,利有鱼盐,淮南第一镇也,今设有收钞关。 ”[1](P46)《凤阳府关梁考》也提到:“寿州正阳关在州西南,属凤阳仓户部榷课”[2](P15)。清乾隆《江南通志·舆地志》记载,凤阳府正阳关在“寿州西南,亦榷课之所,一名东正阳,与颍上县之西正阳夹淮相对。 ”[3](P2096)《大清一统志》记载,正阳镇设有巡司,“正阳镇巡司,在寿州西六十里,一名东正阳,与颖上西正阳夹淮相对,明设巡司,本朝因之,凤阳府通判亦驻此。……东正阳,商贾所聚;西正阳,土著所居。 又有钞关,每岁委官收船料,以给凤阳高墙之费。钞关今革。”[4](P2206)“黄河,旧自太和县界流入,经颍州北门城下东流至寿州正阳镇注淮。正统十二年上流塞,惟西化境一支入颍流下达于淮泗。 ”[5](P403)

正阳关素有“七十二道淮水归正阳”之说。近代上海《申报》特派员邵慎之指出,正阳关“控扼七十二水,……扼七十二水以为吞吐的华中重镇,只此一个。 ”[6]因正阳关贯通淮河七十二道支流,古时河道官员上报水情时,都以测量正阳关位置的淮水涨发尺寸为准,据道光《续行水金鉴·淮水》记载:“淮水发源于南阳府桐栢县西境之胎簪山, ……出息县,入固始县境,亦距县治七十里,惟经过往流集,东流三十里至三河尖入江南霍邱境,汇于此,豫省淮水经由之情形也。其在豫省境内各州县情形虽逐渐不同, 然每有上游之水未长(涨), 而下游已长(涨)者,亦有上游略长(涨),而下游已盛长(涨)者,止可就其长(涨)发尺寸具报,不能以上游之形势悉符于下游。 惟江南正阳关挟七十二道山河之水,汇成巨浸,是以淮水之长(涨)发尺寸,惟正阳关测量始为明确。 ”[7](P3323)

正阳关位于淮河南岸,东面通蚌埠,西北通阜阳,东南有淠河通六安,在众多汇入淮河的河流中,南岸的淠河和北岸的颍河,作为最大支流,分别从正阳关镇南北汇入淮河,使正阳关镇成为淮河水路交通重要枢纽。清郑观应在《治河》一文中也提及正阳关位于诸水之中的重要位置:“此处直抵淮河,自洪泽湖清江浦老河入海,颖州府去河数里,……豫南水汇于此,复有正南六安州来诸河之水,正阳关宛在中央,可藉势阁国湖,由豫通皖。 ”[8](P1260)

(二)正阳关的商业地位

钞关,一般设于商业发达之地。 正阳关作为钞关设于明成化元年(1465 年),乾隆《江南通志》载:“正阳关在正阳镇,明成化元年始立,止税船钞,属凤阳府通判管理。”所征银额前后相较,额税正银也由原“二万零七两”至清乾隆间达到“七万九千八百三十九两”[9](P1535),后者为前者近三倍之多,可见商业兴盛的程度。明代正阳关作为“淮南一都会,地方千里,有陂泽之饶……水陆辐辏”[1](P46),因其重要的区位优势,来往商船众多,使其成为淮河流域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沿淮这些市镇中迅速兴起,成为商业重镇。 到明弘治以后,在正阳关经营的商贾越来越多。 明代休宁黄汴《一统路程图记》载:“正阳镇属寿州,商贾聚于河东,曰东正阳,士人聚河之西,曰西正阳。 委官收船料,以给凤阳高墙之费。 ”[10](P184)正阳关从事经营的商贾,多在正阳镇东部,西部当地土著人较多 。 明代文人王九思描述了商业的繁华景象,“人家负水而居几七千户,舟楫所通,四方商贾无有远迩,毕会于此,盖中者第一镇云。”[11](P5732)

至清代, 正阳关继续具有举足轻重的商业地位,仍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京师、山东、陕西、河南、广东等省都有大批商贾在正阳关经商。雍正《六安州志》记载,“京师山陕各省水通正阳关,西抵朱仙镇,东抵淮安,凡豫省客货由水路溯淠而至龙津渡,即于北关登陆赴孔城,南入于江。而两淮引盐亦由洪泽湖,溯泗入淠,至龙津。 ”[12](P137)清代沈大成《渡淮》 一诗云:“两山束水凭夷怒, 大艑乘风贾客骄。”这描写了正阳关当地商贾往来的情况。此句的注释“估舟之正阳关者皆自此而下”[13](P183),也说明了至清代时,正阳关仍有很多商贾经水路至此地集聚行商。 除了省外商贾,省内各府县也有众多商贾在此经营,“桐城、舒城、合肥诸邑皆于此运销焉。豫章东粤客货由孔城登陆而至北关, 即于龙津渡过载,顺流以往。正阳故北关尤为要途,此四关者俱有街巷栅栏作城池,外卫惟文昌门。以后辟无关厢,民居稀少,有庵名‘护城’,亦外障之意,向年淠河逼绕城下,泊船受运故又名‘便储门’,今水流变迁去城渐远,漕储之出挑运稍多费物力矣。 ”[14](P137)

此外,正阳关商贾主要以盐业经营为主。“查淮北有正阳关,淮南有汉口,为票盐渡湖总汇之所。 ”[15](P19)至晚清同治年间, 正阳关一直是淮北销盐总汇之地:“正阳关、三河尖为淮北售盐总汇。 ……正阳关为淮河锁钥,其地东接六霍,南达光固信阳,西至颍州,凡六安州、颍州府、三河尖销盐之路皆必以此为总汇。 ”[16](P1187-1188)

因此,至清铁路运输网形成之前,正阳关一直是淮河流域商品集散中心,淮河上游朱仙镇、周家口、光州及下游淮安、清江浦等处来的商船皆需在此报税纳课。 正阳关自明代成为商业重镇以来,商业贸易迅速兴起, 不断吸引大量商人来此地经商。直到近代以后,由于水患频繁和兵燹的破坏,商业逐渐没落,不复明清繁华盛况。

二、正阳之市因许氏而益盛

徽商自明代就已将经营范围扩大到正阳关及寿县周边地区,其中休宁孚潭许氏家族几世都在这一带经商,推动了正阳关商业的日益兴盛。

(一)许达一支的经商

许达是孚潭许氏第10 世孙。游行可《处士仲善公行状》载,许达,字仲善,休宁孚潭人。 其“行状”为:“字仲善,其先世以孝友闻。大父讳天祥,讲学谈道,人所宗师。考讳寿,文艺渊邃。公风度嶷峻,恬淡寡欲,以勤俭教家,非其有所不取。 业商于江淮时,天下草创,盐课未盈,公率诸商宣力以资国榷。厚赀饶,业甲于乡,既富矣,济人之贫,悯人之孤,大小咸德之。事考妣,先意承志,朝夕不匮;友兄弟,产业以义让,视兄弟子如己子。 居乡里,和而实有忿争者,为别其是非,言出而人信服之。 ”[14](P74)

由上可知,许达于明初就行商于两淮,彼时商业尤其是盐业并不兴盛。 当地徽商在其带领下,逐渐开辟了江淮盐业市场。 经过大力经营,由盐课上交国榷的关税日趋丰盈,并且以盐业为中心,来此经营的商贾越来越多, 带动经济迅速繁荣起来,形成了重要的商业集镇。许氏徽商的资产积累也日趋丰厚, 堪称当地首富。 许达于明洪武丁卯年(1387年) 三月去世, 卒时葬于家乡休宁孚潭的古塘,年47 岁[17](P273)。许达等徽商在当地兴起之后,其后世各代也注重赓续家业,保持着家族兄弟敦睦,常行济贫善义之事的传统。许达的儿子许天才,是第11 世孙,继承家业后,努力“克振前业”。许达的孙子许大昂,字存珪,是许氏第12 世孙,兄弟排行老二。 《存珪公行状》载:大昂“性纯谨,能以孝友事厥考厥长,以亢宗为志,然资禀孱弱,群从兄弟数侵之,曲志承顺不兴之角。”[17](P292)可见,许大昂立志壮大本族,借助兄弟的互相支撑,继续经营维持家族事业。综上,许达及后世的家业经营的延续,体现了徽商家族代际之间的良好传承。

许达弟弟许和,字仲节,也是很有影响的大儒,其家族后世子孙也延续了在淮汉经商、行富济贫的家业传统。 《处士仲节公行状》记载:许和“儒硕,伯庄翁(许寿)三子。……家政或有功劳,独任不辞,九百可否,必听命于兄,兄弟怡怡,庭无间言。 尤敦睦亲族,济弱扶倾,其孜孜为善之心,久而不懈。”[14](P75)可知,许和与兄长许达之间非常和睦,兄弟二人,一商一儒,共同操持经营家业。他们对亲族多行照顾,对弱贫多行帮扶,一生秉持行善之心,受到族人和乡里好评。

至许和孙子一代,也继承了祖业,在淮汉地域继续行商。许和的孙子许道义,字存诚,是孚潭许氏第12 世孙,其行状《存诚公行状》记载道:其“尝商游淮汉间,……常获其利,而实未尝累于利也。富饶而归课子,读经史求其通大义,知礼让而已,贫者求济即贷,而不能偿者,命焚其券,但可利人者,愿为之也。 然不自炫耀,故人多谓其朴实也。 尤孝谨,昆季相友,庭无间言。”[17](P291)许道义对贫者特别慷慨,但凡有人来求救济,就立即施财以贷。 如受助者后期无力偿还,就命家人把借贷的凭证焚毁,免于其偿还的负担。 许道义虽然在淮汉行商致富,但一生都在尽最大能力行善利人,且从不炫耀,以朴实著称,这也体现了徽商身上代代传承的典型品质。

许和的来孙许从惠, 号平林, 是许氏第15 世孙,20 岁时就在寿州正阳关营商。 《孚潭志·平林许处士行状》记载:“幼而体貌丰隆,性资敦厚,弱冠时即励志经营于寿州。”[17](P292)“平林公,以奇才创垂盛业。 ”[17](P292)许平林从小就承袭了家族的经商之道,在寿州经商很快致富;家业大兴后,坚持多行善举,济赈乡民。 “亲贤孰德智,识日以高明。 才犹日以卓犖,虽弗屑上于利,然不数年间而所积克赡矣。既而叹曰‘积而不能散,何足取也’? 遇鳏寡孤独及疲瘫残疾者,每分财以济之。 ”[17](P292)特别是在当地受灾时,他能够施以慈善,参与地方赈灾。明时正阳关水患频繁,“时淮水泛滥, 置舟施渡, 而涉者咸称利焉。”[17](P292)淮水致灾后,许平林亲自购置舟船,施渡以解救灾民;嘉靖甲申年间(1524 年),当地灾情严重,在看到当地灾后尸骨遍野的惨景后,安排施棺义葬。 “嘉靖甲申庐州大歉,饥羸暴骨原野,命厥子施棺埋葬不啻五理人。故遐感恩者莫不曰:‘愿公气体攸康也,福祉攸隆也,后裔攸昌也。处士老益健享多福,而后胤贤人咸以为养德之报。 ’”[17](P292)作为徽商,许从惠平时大义行善的品德和行为,备受大家的爱戴和尊重。

许从惠的儿子,许天玄,字通征,号石泉,是许氏第16 世孙,从小就随父在寿州经商。其不仅善于经商,而且聪慧博识,广结贤士,备受其父称赞。《石泉许君行状》记载:“君幼从商于寿州,爱众亲仁,交贤下士,讨论载籍,多识物理民情,继志述事卓而不踰。 平林公曰:‘有子如是,吾后何忧。 ’”[17](P292)许天玄在寿州经商致富,为人“性刚毅,耿介不群,乡人叛道者,咸敬畏焉。 尚德之心,不厌大倦。 ”[17](P292)许天玄以德服人,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 外地远近名士也慕名纷纷上门拜访,其“与寿州竹居陈君相友四十余年, 谊如管鲍。 陈官杭婺, 不远数百里访之。 ”[17](P292)可见其影响之大。

由上可知, 孚潭许氏许达一支从徽商许达开始,一直都在淮汉及寿州正阳关一带经商,世代赓续经营,威望高、影响大,编织了庞大的关系网络,形成了典型的寓居徽商家族。

(二)许赠兄弟一支的经商

在寿县正阳关经商的许氏徽商, 还有许贶、许赠兄弟一支。 兄弟二人是孚潭许氏第13 代。 根据《许氏族谱》中关于许氏兄弟二人的行状《孟洁公行状》《孟贻公行状》[14](P77,83)记载,许氏兄弟是休宁县孚潭人,二人都自弱冠少年之时就从休宁孚潭远客六安经商,后又转至寿县正阳关。 兄名许贶,字孟贻;弟许赠,字孟洁。 二人在正阳关经商的数十年间,家业大起。

《孟贻公行状》记载,许贶弱冠之时就“商于淮泗间,先商于六安”[14](P83);《孟洁公行状》记载,“正阳之市,因公而益盛”[14](P78)。许赠在家业外部经营中分担更多,家族资本积聚日趋雄厚,亲族乡党纷纷前来投靠,多因他以起家致富。 以他为中心的徽商在正阳关形成了巨大营商群体,对当地的市镇商业发展和兴盛起到重要作用。 明代弘治甲子年间(1504年),许赠卒于正阳关,后归葬于家乡休宁星洲岭。许赠卒时51 岁,当地民众、官员纷纷前来,“远近无不流涕,市之人泣曰:‘而今而后,不复有孟洁公可主矣’。 寿春守亦来吊,吾郡名宦尚书秦民悦公、顾佐公、 侍御史姚寿公皆来致哭。 二子扶辆车在道,……饯挽者近三千人,观者万人。皆叹息,以为商而感人如此,虽达官贵人未之有也,呜呼哀哉! ”[14](P78)时任六安南道监察御史的潘镗在撰写许赠的行状中评价他:“于大人能致重,于小人能致慕,致重可贵也,致慕尤可贵也。公之生也,人荣之,其死也,人哀之。 人荣可能也,人哀不可能也。 ”[14](P78)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三、许氏的经商传统与贾而好儒

许氏家族作为在寓居寿县正阳关一带经商的群体,为什么能成为当地财势雄厚、首屈一指的家族,这除了正阳关经济地理的区位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与许氏家族身上典型的徽商传统密不可分。

(一)乡族集聚,成帮营商

徽州商帮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与其内部牢固的乡族关系分不开。 在外经营的徽商,对同乡念桑梓情谊,对同族尽帮扶之义,一人在外经商,帮带数人,父带子,叔带侄,舅舅带外甥,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及乡谊观念。 徽商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中心,以帮扶互助为宗旨,以“帮”的形式团结一致在商场中竞争,达到垄断当地市场或行业的目的。

许氏兄弟是徽州休宁商人。休宁在外经商的徽商很多,而且特别重视乡族、宗族关系,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间经营盐业,他的财力雄厚,盐船多达千艘,“率子弟贸易,往来如履平地”[18]。对于在外侨寓坐贾的徽商来说,亲族的联合凝聚更加必要。《处士孟洁公行状》记载:“(兄)长贶公,其季也(许赠),自少不群,弱冠即来商吾里,里中人皆敬仰公,予垂髫时耳熟矣,继而商于寿春之正阳者二十余年,正阳为淮泗通津, ……公兄侍亲常家居, 公任劳于外”[14](P77)。 许贶、许赠兄弟于明景泰、弘治年间在寿县正阳关经营数十年里, 一直与家乡有密切联系,“每岁暮,虽两雪载涂必归矣。 ”[14](P77)年底必归家乡省亲。 弟弟许赠在正阳关经营期间,对乡族亲旧特别照顾,“睦于亲旧,亲旧每因之起家,公加志寒族,不为虚文,必思有以扶植之。”[14](P78)很多投靠他的族人也因此很快起家。 另外,“行状”中提到他对休宁以外来六安的同族宗亲也加以扶植,六安舒城乌沙镇的许氏家族由祁门迁来,虽不同籍,也得到了他的支持。 “吾舒城许氏自祁来分居乌沙,与公同派,公睦爱之心,终始如一,故乌沙许氏咸颂公德而庐凤士大夫由此皆啧啧于公焉。 ”[14](P77)正是这种对宗亲的联合与资助,使他们一个个都起家致富, 从而团结了更多的族人力量。许庇,号存斋,是许贶的堂兄,其墓表《许存斋墓表》载:“徽歙俗多业商,在休宁者居半。 以故许氏子姓或有客外不能时供王税者,存斋阴令输纳,不求其知,曰为吾子姓肯负吾耶。 大率行义多类此。 ”[14](P106)相比众多在外经商的许氏族人,许庇作为家族在乡的子弟,经常私下帮助家族在外客业经商的族人缴纳赋税, 并且也不求偿还和回报,以解决在外族人的后顾之忧,安心经商。

徽商在经营中擅长囤积商品,居积致富,许氏兄弟也是如此。 如前文所述,明清时期正阳关贸易非常繁荣,八方客商接踵汇至,是连通河南北上贸易与货物南下江南的重要枢纽。 许贶最后选在淮河枢纽首镇正阳关长期经商, 就是体现他们经商眼光的敏锐独到,“能观时变,上下其殖,居积致富”[14](P83),因此迅速地积累了雄厚资本,其家田园宅第“盛甲一乡”[14](P83)。后来他的弟弟许赠行商于正阳关20 多年,财雄势大,成为当地最大的富商之一,“行状”中提到“士大夫过(正阳)者,无不礼于其庐,以是获知于公焉。”[14](P77)当时士大夫若有路过此地的,无一例外地要到其府上拜访,建立联系。可见,许氏家族在当地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被视作当地徽商的首领,其门下集结的徽商越来越多,累积的资本越来越雄厚。 弘治年间的正阳关镇,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徽商群体,成为正阳关当地商业市场举足轻重的一支经商力量,正阳关当地的商业因为许氏家族的经营越来越兴盛。

(二) 崇文重教,贾而好儒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色之一。受历史环境和儒家教育的影响,徽商多为儒商,商业经营获得一定成功后, 并不一心仅追求利益,“雅好诗书”“业儒入仕”亦或“老而归儒”。

徽商许达的父亲许寿,曾中乡试解元,“许寿,字伯庄,元至顺乡试解元。”[17](P278)其兄弟许通、许和都是名儒。 儿子许天用,“字彦龙,任庐陵县主簿”[17](P277)。许赠虽行商多年,为一方商业领袖,但仍然不忘令子孙业儒,其“教子以义,方作云山书屋,命子孙业儒”[14](P77)。 期望家族后世有子孙能够通过教育和科考走上仕途。他还“志欲买义田以广惠,立宗祠以广孝,修谱牒以广爱”[14](P78)。

许赠的长子为许楷,次子为许机,在父亲的“贾而好儒”观念影响下,一个成为生员,一个重视教育,两人均继承了乐善好施的家风。 《休宁名族志》就提到许楷,“邑庠生,倾赀好施。 ”[19](P571)《孚潭志·名儒》关于许楷的生平事迹更为详细:“许楷,字伯鲁,别号松亭,弱冠补博士弟子员。 神赠公冢子,通六经,研理学。于儒先语录朱陆宗旨,咸能剖析其精微,辨别其同异,事父色养极其诚敬。偕弟机创立宗祠收族敬祖,延名师教子能继书香。 ”[17](P274)许赠次子许机,字伯权,也很重视子孙的教育,“让兄产建宗祠,不吝千金,督诲诸姪皆为儒名。 ”[17](P276)

另外,道光《休宁县志》中提到的徽商许之涵,也是孚潭人, 在经商家业大起后, 鼓励子孙业儒,“一膺乡荐,三成进士,享年八十有四。 ”[20](P395)

(三)诚信尚礼,言传身教

在《许氏族谱》中,关于家族家风和家庭内部的言传身教的记载非常多。许赠的父亲许宗沧和祖父许琎都是“诚笃无伪,富而好礼”,教育子孙也是注重言传身教。 许贶“广田园盛甲一乡……财虽丰而人不怨……见人有患难,力所能济者,必为之济,因而籍以终生者甚多。 ”[14](P83)许赠“生财以大道,虽富而自奉如寒士, 又恶夫世之多守财虏也”,“生平溥施予贷人之急不责偿。 故临终而券负者三千金,命子焚之。 ”[14](P78)许赠的这种胸怀对子孙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是对祖上传统信义礼尚家风的传承,也是涵养教育子孙养成“积而能散”财富观的重要方式。另外,许赠还“视兄之子如己子,虑其骄奢,训戒周至。兄终有流情酒色者,必痛为禁止,以此致夷,而公犹诲之不倦。 ”[14](P77)可见,徽商一向对家族教育的传承非常重视, 他们因此而塑造的擅商尚学、诚信礼义、积富行善、勤奋开拓的家族精神与商帮形象使他们在各地的经商都能很快致富。

总之,许氏徽商在正阳关地域经营时间跨度很长,在当地的影响也很大。 他们的成功是徽商优秀品质的传承与商寓之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许氏家族的商业贡献,以及在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的作为,不仅推动了正阳关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为徽州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作为徽商研究薄弱区域淮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一个个案, 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搜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在细部上作更充分深入的考证与研究。

猜你喜欢
休宁寿州许氏
去常熟
去常熟
水温变化对近海网箱养殖中许氏平鲉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休宁县油菜品种对比试验
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模式探究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名医妙用单方治好胃下垂
休宁中学非搬不可吗
许氏平鲉早期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