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闽语称呼差异探析

2022-04-21 10:17李安然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本字广韵柚子

李安然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地域方言是由于地域的区分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特定使用人群的方言。在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南方的地域方言比北方方言更为复杂,如闽语就是南方方言的重要分支,通行于福建、海南、台湾及广东东部地区,此外,浙南温州、文成、平阳等地也讲闽语。近年来学界针对闽语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获得了学者们的大量关注,如闽语的植物称呼考源或比较的成果就有不少,罗杰瑞[1],林宝卿[2],马重奇、张凡[3]等就对一些植物的闽方言称呼或本字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或研究。本文基于闽语中“柚子”一词的不同称呼,探究各称呼的来源或本字,分析闽语内的不同历史层次,以期丰富和完善方言词考源的研究内容。

一、闽语“柚子”的不同称呼情况

“柚子”作为一种水果,在福建十分常见。《汉语大字典》中“柚”字有三个义项,分别为:yòu《广韵》余救切,去宥以。幽部。释义为柚子树的果实;yóu《集韵》夷周切,平尤以。释义为柚梧、柚木;zhóu(旧读zhú)《广韵》直六切,入屋澄。幽部。释义为织布机上的部件筘。普通话中作为水果的“柚”字音义皆取自第一个义项。但“柚子”在闽语中却有多种不同的叫法,甚至同一次方言区的叫法也有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闽语使用区域的调查,将“柚子”的不同称呼总结表1表2:

表1 闽南语不同片区的柚子称呼

表2 闽语其他方言区的柚子称呼

二、不同称呼的来源及差异原因探析

(一)读[∅iu41]音的考源

[∅iu41]的本字当为“柚”。《说文解字》:“柚,條也,似橙而酢”[4]110,孔安国《尚书注疏》:“小为橘,大为柚”[5],《说文解字注》:“按今橘橙柚三果。莫大於柚。莫酢於橙汁”[6],说明“柚”本义就是形似橘子的水果。“柚”属于形声字,从木由声。上古“柚”字归于幽部,《广韵》中“柚”字标有两读,其一为“以母尤部开口三等去声”,其一为“澄母屋部开口三等入声”。屋韵来自上古觉部,尤韵从上古幽部分化出来,可见尤韵的读音是承古的,屋韵的读音当为新增的。《正字通》“柚,云救切,音右”[7]。可见从上古到明代,“柚”字各种注音材料中的主要元音一致,说明“柚”字读音在语音发展过程中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联系“柚”字作为水果的本义,可证“柚”为[∅iu41]读音的本字是可信的。

“柚”字的来源历史悠久,最早关于“柚”字的记载在《尚书·禹贡》篇:“蕨包橘柚”。说明在春秋时期就已创造出“柚”这一文字以记录这种形似橘的水果。柚子在中国的种植史也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据郑樵《尔雅注》记载,柚子是江南地区的特产,是诸侯国进献给周王室的贡品之一。

闽语内将柚子称为[∅iu41]的情况分布最广,根据我们的推断,该读音从造字之始就与字形字义紧密相连。[∅iu41]的读音与普通话中[∅iou51]的读音最为接近,联系“柚”字在古籍的记载中归于幽部的情况,可知闽语中[∅iu41]是受到共同语强势影响后产生的读音,是共同语进入方言的结果。

(二)读[phau55]音的考源

关于[phau55]的说法,《汉语方言大词典》中以“拋”字记音。《说文》:“拋,弃也。从手从尤从力”[4]258,可见“拋”字与“柚”的意义并无关联,该字只取相同读音,未考虑其字义。《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还有以“橐”字记录柚子的条例:“[柚]温州dʐiou212—[橐]p'ə33”[8]3833,但“橐”在《广韵》《集韵》中为他各切,与[phau55]的读音差距过大,疑为“㯱”字讹误。“㯱”字本义为“囊长大貌”,可引申为表松软之义,与柚皮软而厚的特性有共通之处,运用了转喻的造词方法。《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有以“枹”字记音的条例:“[红柚],福州……整个柚子叫‘枹p'ao55’”[9]2988“[甘枹]雷州kam25pau33=[橘红]kiek5hɔŋ11柚子”[9]876。但依《说文》:“枹,擊鼓杖也”[4]119,可知“枹”本义为鼓柄,也与“柚”的本义无关。“拋”“枹”“㯱”三字都是后人为记录方言词采用的借音字,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一是[phau55]的本字。

根据上文语料,[phau55]的叫法至少出现在浙江温州、福建福州和广东雷州三地。琼雷片的电白、高川和廉江等地对“柚子”的读音中也带有[pao][pɔ]或[puk]的音,浙南片的温州、文成和平阳等地将“柚子”称为[pha33],几种读音都与[phau55]接近,我们认为这些读音应当属于同源词,而近似于[phau55]的一系列读音很可能是闽语中保留的古越语底层现象。古越语底层遗留现象一般保留在一些只有意义没有文字的词中。判断底层遗留的依据有二,其一是现代普通话中找不到近似的读音,其二是在。蒙凤金(2014)考证出[phau55]的叫法来源于侗台语。壮语方言中“柚子”的读音有[phuk8][pok8][po2]等,推测语音可能发生了阴阳对转、旁转[10]。由于[phau55][phuk8][pok8][po2]等读音的分布区域为江浙一带的“于越”、福建一带的“闽越”和两广一带的“南越”,柚子的产地最早也出现在南方地区,都与古越人聚集地相吻合。若[phau55]来源于侗台语是可信的,那么这一读音很可能属于古越语中记录柚子的读音,这一读音在闽语中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借以窥伺千年前的文化风貌。

(三)读[lu13∅Ã0]音的考源

[nui26]的叫法见于《闽南方言大词典》:“[柚仔]<漳>nui2-6a3柚子。||‘柚’,训读字”[11]。该读音存在的次方言区仅限于闽南方言泉漳小片的漳州地区,且漳州不同区县的语音有细微差别,在长泰称为[lŋ21∅A~53]、华安称为[nui35∅Ã53]、平和称为[lui21∅Ã52]、漳浦称为[lui13∅Ã0]。

《六书故》中记载“柚者,瓯人谓橙为朱栾,香者为香栾”[13],可见宋代温州方言中有将柚子称为“栾”的说法。“栾”,《广韵》中属于山摄桓韵合口一等平声字,《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栾”作为柚子的释义:“<名>柚子。吴语。浙江温岭”[8]5034。现代温岭方言中,柚子被称为[lø15],符合桓韵合口一等字在温岭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在漳州地区的方言中,桓韵合口一等字的韵母表现为ui,如“断”“钻”“卵”等,韵母与[nui26]的读音较接近。由此可见,“栾”字的读音与温岭和漳州地区称呼“柚子”的读音相近。“栾”在《说文》中解释为“木”,而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对栾木的记载:“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可见“栾木”当为“栾”之本义。但“栾”字是否为[nui26]的本字呢?我们查阅了《四库全书》中对“栾”的释义,发现除《本草纲目》和《六书故》中有“朱栾为柚”的记载以外,并无其他例证。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该字只用于记音,意义上与柚子并无联系。

如表3所示,桓韵合口一等部分字在漳州其他城区和长泰区中呈现对立关系。对立分布的两组音素可证两种方言存在不同的历史层次:若音韵地位相同的AB两组字演变时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同,则现代这两组字的读音也应当相同,但两者在方言中呈现出的语音面貌并不一致,说明其中一方可能受到外来语影响而导致方言中出现语音滞后的现象,则AB两组字的层次一定存在差异。但长泰方言中的桓韵合口一等字的历史层次究竟从何时开始与其他城区的方言层次分离,这一疑问尚待进一步商讨。

表3 芗城区与长泰区部分山摄字对比情况

[nui26]这一说法的来源也可能与古越语遗留有关。根据蒙凤金(2014)的考证,广西白话中将柚子称为puk7lok7,该读音可能来源于原始侗台语的复辅音声母*pl-[10]。而复辅音经过语音演变后经历分音词阶段,最后遗失了前一音节puk,只留下[l]([n])声母的读音,在漳州方言中得以表现。

(四)其他读音的考源

闽北区的建瓯、松溪、浦城等地对柚子的称呼中带[xi24]的音,这一读音与该方言片区中的“橘子”读音相近。孔安国《尚书注疏》中云:“小曰橘,大曰柚”[5]、《类篇》云:“柚……橘属”,说明柚子和橘子确有相近之处。建瓯地区直接以[xi24]的读音称呼“柚”和“橘”,松溪和浦城方言在“橘子”的称呼上加上[tua45]或[∅yŋ33]的音节作为区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闽中区的永安、三明等地将“柚子”读为[thø52]或[thœ44],我们推测,此读音可能受到了客家方言的影响。客家族群于唐末到南宋时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汉语方言大字典》的“橙”字条目下记载:“<名>柚子。客话”“<名>柚子。赣语。客话”,说明在柚子尚未引进前,客家方言有将“柚子”称为“橙”的情况。客家方言中的“橙”读为[tʂhaŋ312],《广韵》中“橙”属于“澄”组字,可见客家方言发生了浊音清化的转变,属于彻组字。中古知组与端组有相似的发音特点,《韵镜》中都归入舌音。古澄组字在今永安方言中有[t]和[th]两种读音,若永安方言引进了客家话中称“柚子”为“橙”的说法,则“柚子”在中古后某一时段的永安方言中可能读为类似[taŋ312]或[thaŋ312]的音。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韵尾逐渐消失,主要元音发生旁转,故形成了今读[thø52]或[thœ44]的音。

三、结 语

传统上对闽语的分区并不能与“柚子”的不同称呼相对应,可见闽语区内的异读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异读现象的存在说明闽语中存在不同的历史层次。通过上文考证可知,闽语内的异读至少来源于三个层次:一是以[∅iu41]为例的读音,属于受共同语强势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层次,这一层次在方言中保留得最完整,几乎建构了现代闽语的框架;二是以[phau55][nui26]为例的古越语底层遗留现象,属于最古老的层次,在方言中只有少数残留情况;三是以[xi24][thø52]为例的异义训读,借用相近事物的名称以表示“柚子”的词义。正是由于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造成了闽语“十里不同音”的现状。

猜你喜欢
本字广韵柚子
柚子变变变
“柚子”的起床气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湖北鹤峰方言本字考
通假字
柚子灯
环县方言本字举例考释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释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