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阳实施乡村振兴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04-29 00:44李淑妍
辽宁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沈阳乡村振兴

李淑妍

〔内容提要〕近年来,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获得显著增长,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农村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整体产业仍需要进一步升级。能否将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贯彻执行下去,合理有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沈阳市乡村建设的事业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促进沈阳产业振兴、优化沈阳人居环境、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促进沈阳乡村文明建设几个方面促进乡村振兴,协调城乡发展,从而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奠定基础。

〔关键词〕沈阳;乡村振兴;城乡发展

注:本文系2021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关于沈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Y20113L)”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習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级七大战略的突出位置,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抱有殷切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东北地区发展,多次对辽宁振兴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更是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抓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机遇,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沈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

沈阳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实现了稳步增产,乡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所提升,乡村环境有所改善,这些都为东北地区振兴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目前沈阳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便依然面临很多问题:一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还有待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仍旧较差、竞争力不强,亟需提质增效;二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农业品牌化水平较低,难以形成品牌,缺乏竞争力;三是农村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仍有待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健全;四是农业农村污染情况较为突出,实现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乡村振兴主体的内生动力有待提升

推动乡村振兴,必然要紧密围绕农村和农民这两个主体,然而现阶段这两大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目前,一些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愿脚踏实地勤劳苦干,而是更多地讲究熟人社会,部分领导干部追求政绩的方式并非下大力度为农民做实事,而是向领导要项目、等资金、靠上级。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层领导核心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领导群众,村里各种组织各干各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与沟通,拧不成一股绳,在实际工作中发动群众的方式古板、效率低下,干部拍板多,农民发声少,农民的主体作用未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农民的切身生活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乡村振兴因此难以收到实效。三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缺乏高效率、有能力的领导来引领发展。沈阳农村本地缺乏高水平人才流入,农民创业缺乏专业人才指导,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在后续跟进方面也难以做到及时有效,辐射效应不佳,导致农户效益无法得到切实提高。

(二)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

近年来,沈阳市大力推动各类乡村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村人口就业与脱贫,但是乡村发展仍然粗犷,并不细致。现阶段农产品缺乏品牌建设,难以形成大规模生产,进而没有相应的产业建设。农业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产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依旧较低,产品质量认证滞后,无法整合形成一套完整产业链,从而无法获得更高额利润。产业要素活力不足,一些产业缺乏进一步升级的创新点。沈阳乡村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发展,相应的金融服务更是无法做到及时匹配,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进入。农村资源难以切实、及时地变成可以及时使用的有效资产,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金融资本以及社会资本进入乡村企业。同时,农村因人才缺乏而导致科技、经营等各类人才服务水平不够,乡村产业的激励保证机制尚不健全,难以吸引外地优质人才资源流入。

(三)农村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农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的基础性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现阶段事实来看,沈阳乡村基层治理工作仍然有很多待以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沈阳农村地区青年人普遍选择流向城市就业,而不愿意选择继续留在乡村,这导致乡村地区“空心化”程度不断加深,大部分居民为老龄人与儿童,认知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加大。其次是如何对农村资源资产加以有效的整合。沈阳农村地区集体资产归为自然村所有,而自然村有资产但是很少能够组成自治组织,甚至存在一些地方目前仍未建立起基层党组织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沈阳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难度进一步增大。再有是乡镇一级政府机构设置混乱、职能分配不明确的问题仍旧存在,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沈阳市乡镇一级机构仍然存在事权和财力两者之间不相匹配的问题,不利于乡村有效治理。

(四)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

绿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乡村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沈阳市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状况仍然较为突出,绿色发展理念仍然需要进一步对群众普及。沈阳农业污染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农业生态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难以得到有效的修复。沈阳很多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并未创新发展思路,仍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化肥农药使用超标,污染物随意排放焚烧,这些农业生产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难以提高产量,还对土地接下来的种植造成影响。其次是农村生态发展仍有很大隐患,化肥超标、废水灌溉、废气排放、垃圾掩埋与焚烧、地膜残留、设施农业发展不规范等很多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共同构成了农村耕地与地下水污染,使得农村生态安全隐患加深。再次是相关的生态监管与污染后的补偿机制没有能够及时建立起来。一些村庄所在地正处于生态保护区当中,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会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付出的环境成本相对较大,但是所能得到的相应的政策与经济扶持较少。

二、沈阳实施乡村振兴可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沈阳产业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协调发展明确了方向,打开了思路。产业兴旺是经济兴旺的基础,推动沈阳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就在于能否实现产业振兴,而农业是产业振兴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首先,沈阳产业振兴所要确保的基础工作在于保证粮食安全稳定供应,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防止以任何不合理名义占用粮田而影响居民粮食生产与供应。其次,沈阳在进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增收,重点推广农业粮食示范区的引领与带头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加快推广机械化种植、收割,提高生产效率。再次,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更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致力于满足市场的需求,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沈阳农业区域发展結构,提升沈阳乡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打造沈阳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业。

(二)优化沈阳人居环境

全面提升农村人口居住环境,在现阶段加快推进建设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风景宜人秀丽的居住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部分,这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居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更能够吸引外部投资进入并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在现阶段我们要更突出用力于提升沈阳乡村公共服务以及居民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眼前的现实需要为基准谋划乡村未来建设与发展,顺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深入谋划农村房屋、街道规划布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地域特征和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拆迁、改造、整治、保护等不同方法进行具体改造,完成村庄改造与规划。同时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更为全面的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对沈阳市农村人民居住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

(三)发展沈阳现代服务业

当前为实现沈阳乡村振兴,协调沈阳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疗养、电子商务等适宜农村发展并有所创新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乡村经济新产业,拓宽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与空间,带动乡村产业进一步转型发展。虽然近些年受疫情影响,沈阳的旅游行业不景气,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疫情终究会结束。多年来沈阳的现代服务产业已经为乡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拉动高精尖人才进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充分架构起利益支撑机制,把与为服务“三农”有关的服务业发展尽可能向农村靠拢,充分让农民享受到产业升值所带来的收益。在基础性产业配备后,进一步以沈阳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发展依托,引导非农业农村人口有序地城镇化,不断拉动当地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四)促进沈阳乡村文明

乡村经济要振兴、乡村文明更要提升。对于乡村文明建设要充分遵照乡村文明的具体要求,将乡村道德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倡导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生活,要对农村居民定期开展系统知识普及教育,促进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接轨,全面、全方位振兴乡村文化。要充分发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引导与带动作用,带领群众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群众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农村基层组织要结合沈阳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规范制度,发挥乡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治理、自我约束、互相监督的作用,引导乡村群众积极自觉破除陋习恶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乡村良好风尚。农村基层组织应该充分依托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欢度佳节之时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突出引导乡村居民在庆祝节日的同时弘扬乡村文明。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沈阳乡村振兴
沈阳理工大学简介
沈阳世博园掠影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