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路径探索

2022-04-29 00:44张雪郭文鑫
辽宁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辽西地区京津冀

张雪 郭文鑫

〔内容提要〕辽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融合,对辽宁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剖析辽西战略先导区各城市当前的产业结构特点,运用熵值法判断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然后依据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确定各城市产业发展的路径方向,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若干政策举措,推动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辽西地区;京津冀;产业协同

注:本文系沈阳工业大学2021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专项课题“新发展阶段辽宁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及实现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十四五”期間,辽宁省立足新发展理念,构建“一圈一带两区”的新发展格局。其中,要依托朝阳、阜新、葫芦岛三市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该举措既顺应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又为辽西地区的发展探索了路径。辽西战略先导区促进辽宁省进一步开放合作西门户,深层次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朝阳、阜新、葫芦岛三市应以此为契机推动辽西融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内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一、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产业选择

(一)辽西战略先导区与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2019年辽西战略先导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0.3∶31.8∶47.9,与同年的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4.5∶28.7∶66.8相比,辽西战略先导区第一产业比重远高于京津冀地区15.8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现代农业的优势异常明显,第二产业高于京津冀地区3.1个百分点,见表1。辽西工业产业门类齐全,与京津冀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层次具有一定的梯度。而第三产业比重却落后于京津冀地区18.9个百分点,京津冀地区在现代服务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综合起来看,辽西战略先导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互补性明显。

(二)辽西战略先导区优势产业

运用区位熵来确定辽西战略先导区优势产业类型,借助《辽宁省统计年鉴2020》计算2019年辽西战略先导区3个城市三次产业的区位熵,从宏观层面确定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类型,计算结果见表2,与产业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

朝阳、阜新和葫芦岛第一产业的区位熵达到2以上,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竞争力强劲,可为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保障。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区位熵都小于1,可见朝阳、阜新和葫芦岛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专业化水平低、优势并不明显,可借助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之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辽西战略先导区细分产业专业化

三次产业区位熵从宏观上反映了辽西战略先导区3个城市在三次产业层面的竞争力,可能会掩盖细分产业结构上的发展特点,并不能体现三次产业内部的细分产业结构特征,尤其是宏观上不具备优势的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

本文继续选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采矿业、建筑业等共18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对18个细分产业继续计算区位熵,判断辽西战略先导区各城市的优势细分产业类型。借助《辽宁省统计年鉴(202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1)》计算2020年辽西战略先导区各城市细分产业区位熵矩阵,结果见表3。

阜新市有8个细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其中第二产业中采矿业(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76)处于优势地位,国有资源垄断型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促进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中金融业(1.9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23)、教育(1.3)、卫生和社会工作(1.4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5)具有比较优势,说明阜新市服务业结构趋于优化,科创服务、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也得以完善;朝阳市有5个细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第二产业中没有处于优势地位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还有待加强,第三产业中金融业(1.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7)、教育(1.61)、卫生和社会工作(1.3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00)具有比较优势,说明朝阳市也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朝阳市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都应进一步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葫芦岛市有7个细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第二产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9)处于优势地位,依赖国有垄断企业竞争优势明显,第三产业中金融业(1.1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1.2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60)、教育(1.48)、卫生和社会工作(1.4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90)处于优势地位,说明葫芦岛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得以加强。

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路径

根据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势产业的研究结论,充分利用各城市现有产业基础,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引导城市间资源合理分配,构建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特色鲜明、分类发展、优势互补、合作联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阜新市

(1)发展绿色经济,打造京津冀绿色食品供应基地。

阜新立足本地优质农业资源禀赋,以现代农业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供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绿色加工发展。突出发展阜新特产“小白沙”花生、阜新肉羊深加工,走品质化、品牌化道路,致力建成京津冀地区重要绿色粮食蔬菜、特色果品、高品质蛋奶供应基地。

(2)发展美丽经济,打造京津冀健康养生“后花园”。

阜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聚焦生态环境优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将资源优化配置在生态文旅、休闲养老产业上。重点建设彰武草原、佛寺温泉、百年国际赛道城“三大景区”,突出发展“十大文旅板块”“九条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文体康养旅游知名度,积极为京津冀打造生态旅游后花园。

(3)借力京津冀,培育发展转型升级新动能。

阜新立足硅砂资源和液压、铸造优势,对接2021沈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借力沈阳、京津冀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轉型;坚持以创新为煤炭产业转型动力,发展煤化工及下游产业,鼓励支持煤化工企业向精细化工领域延伸;依托丰富的萤石资源和雄厚的氟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建设国家医药化工园区。阜新提升传统优势集群建设,以资产和技术为纽带与京津冀横向联合、紧密合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全链条发展水平。

(二)朝阳市

(1)发展高质量优势农业,打造京津冀“菜篮子”“米袋子”。

朝阳立足果蔬、花卉、杂粮、食用菌等有机农产品生产优势,建设京津冀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培育“朝阳小米”“朝阳蔬菜”“凌源花卉”“朝阳大枣”“朝阳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成为朝阳知名品牌,并借力农产品展销会等平台宣传推介,提升农业产品影响力。

(2)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辽冀蒙区域性物流中心。

朝阳市立足交通区位优势,推进“一中心、两带、五园区、多节点、全辐射”物流总体布局,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全力构建生产、运输、仓储、电商、流通、配送全链条现代化物流产业高地,发展带动辽冀蒙、辐射东北三省、服务京津冀的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物流总部经济,打造朝阳成为京津冀与东北地区一体化的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3)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朝阳市风能、太阳能、水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储量大的优势加快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京津冀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打造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三)葫芦岛市

(1)加大京津冀项目对接,重塑工业竞争优势。

葫芦岛基于自身工业基础,加强与京津冀地区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产业合作,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依托打渔山经济开发区,承接泵阀、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葫芦岛经济开发区,承接临港型重大工业项目和新材料产业;依托东戴河新区,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重点产业基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环渤海地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2)开发高品质旅游线路,推进旅游、康养服务对接合作。

葫芦岛深入挖掘海滨旅游资源,对照京津冀标准,开发房车游艇飞行等高品质旅游产品,打造休闲度假胜地;盘活现有滨海及温泉疗养资源,承接京津冀健康养老功能,建立品牌连锁养老机构,打造养生康健中心;依托泳装等优势产业,联合京津冀发展会展经济,提升会展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打造渤海湾会展名城。

(3)引进京津冀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葫芦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京津冀等其他创新主体落户葫芦岛建设创研基地,提供便利条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本市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京津冀高校、相关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打造智库合作新高地。

三、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创新思路,坚持新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思路,思路引领行动,加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深刻认识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的重要战略要义,以“四个对接”“三个引进”为抓手,从通道、产业、平台、市场等方面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合作,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共建共荣、多方互赢的局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做好企业、资本、人才引进工作,切实转变发展模式,推进管理方式变革,重塑发展新格局,务必杜绝“两高”“六小”项目上马,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打造辽西经济新增长极。

(2)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完善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与京津冀地区通道对接,提升物流业运行效率,优化物流服务体系。深化政府服务职能,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销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加快发展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以数字经济带动辽西战略先导区深度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经济产业合作。

(3)出台鼓励政策,推进融入京津冀。

从“税收”“投资”“信贷”“土地”“环保”等方面制定大幅度富有吸引力的鼓励性政策,落实连接京津冀产业对接的配套政策,营造有利于合作的政策环境;继续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京津冀优势资本和知名企业涌入落户,营造主体多元化、项目精准化的合作氛围;对内深挖潜力,对外借鉴学习,设立专项资金,搞好项目建设,将重点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推进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融合,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层面

(1)完善发展规划,引领先导区有序发展。

高效推进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顶层设计先行,统筹谋划,系统布局,结合辽西战略先导区各城市优势禀赋,合理明确区域产业分工,制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发展规划是总体性的战略部署,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要与辽宁省“十四五”规划有机结合,注意协调区域资源要素配置,加速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与京津冀对接协作,建设精准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地,借力发挥推动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各地区协同配合使得深耕京津冀建设项目有序有效开展。

(2)加强对接沟通,建立协调机制。

成立辽西战略先导区领导工作组,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制定有利于对接合作的细化工作政策,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强化以项目为关键突破,抓招商抓落地,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与稳定性,调动先导区各城市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高质量项目群集聚地。

推行高层定期磋商互访模式,深化项目对接、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生态环境防治等方面合作,加强地区城市间协调配合与信息共享,积极与国家及省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各方支持,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沟通机制,提升与京津冀地区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企业层面

(1)打造领军企业,增强经济活力。

领军企业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是带动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辽西战略先导区内骨干企业要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合作,重点瞄准京津冀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对接学习,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为融入京津冀战略先导区培育壮大项目合作主体。

(2)凝聚人力资源,推动创新发展。

以科研平台共建、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推动人才交流合作。执行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落实配套政策,吸纳优秀人才流向企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由高端人才实现的,企业必须创新人才引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效能,打造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引导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四、结论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是我省为顺应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对区域发展格局进行重构性设计的重大区域战略,是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阜新、朝阳、葫芦岛三市同京津冀地区以互补发展为原则,结合各城市自身优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重组,合作培育各城市的新兴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共同推进社会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2.辽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辽西地区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辽西地区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分析
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发展初探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辽西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辽西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