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绿色财富观的构建研究

2022-04-29 00:44赵磊贾冰
辽宁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

赵磊 贾冰

〔内容提要〕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他们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富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绿色财富观的培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财富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大学生财富观形成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财富发展的绿色方向,构建绿色财富发展体系,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注:本文系202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21CKS01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富起来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人民群众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开启了强起来的时代最强音。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广大人民群众对财富这一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他们是关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这对大学生关于财富的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学生财富观的培育十分重要。

绿色是经济发展的底色,绿色财富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财富更深层级的向往,是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继承与发展。目前,仍旧存在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的观念侧重于物质财富,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对财富的追求被物质所束缚,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绿色财富的观念。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的财富观尚处于不够稳定阶段,容易被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对财富的认识。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大學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关于财富观培育的系统课程,更多的是将价值观的教育作为选修课程。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对财富发展的认识,培育关于绿色财富观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财富观的现状

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伴随着网络而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具有鲜明的网络背景,认知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特征。大多数学生对财富的认知受网络影响较大,作为学生,他们经济的来源依靠父母,对财富的追求日趋强烈。但是由于缺失系统的课程和实践,他们对财富的辨别能力有待提高,获取财富的途径尚不能明确,防范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近年来,大学生陷入“校园贷”以及网络欺诈的新闻不断出现,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关于财富的看法存在以下不足。

(一)物质财富占据主导

目前,大学生受网络虚拟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财富即是物质财富的获取,他们把物质财富与幸福生活相等同。受极端观点的影响,在部分学生的认知里,财富和幸福是呈正比例的,认为物质财富越充裕,幸福指数越高。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上的满足。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健康以及生态财富,获取短暂的利益,失去了金山银山的发展潜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校园里出现了“一切向前看”等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财富观,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我价值,容易存在急功近利的误区,甚至落入各种贷款的圈套。

受网络虚拟经济的影响以及缺乏专业系统的金融知识,部分学生忽视精神财富,忽略了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他们没有形成在满足物质财富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财富需要的观念,忽视精神财富的培育。物质财富只是基础的部分,还应该重视精神财富的实现与满足。因此,培育大学生关于绿色财富发展的理念是必要的,能够打破物质财富的束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方面地进行学习与提升,从而正确地获取财富、积累财富,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

(二)不合理消费的比例日趋上升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机会。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转型的关键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消费需求,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占据主要市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时期,获得财富的能力与消费的欲望不成比例,因此不合理的消费仍旧存在并长时期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部分商家利用贷款模式刺激大学生进行超过他们承载范围的消费,甚至引导大学生进行奢侈品消费。部分网络直播抓住大学生的虚荣心理以及攀比之心,进行不良消费诱导,部分学生购买超过自身经济能力的化妆品、保健品、名牌包等,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走上获取财富不当的道路,影响他们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务必要倡导财富消费的正规化、合理化,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合理的消费。通过开展相关财富观的培育课程,逐步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坚决杜绝超出学生承载能力范围外的盲目消费,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进行理性、适度消费。与此同时,倡导勤俭节约意识,坚决打击攀比心里和盲目浪费的消费现象,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特有的消费习惯与特点,引导培育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树立艰苦奋斗的使命感,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引导。

(三)金融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轨道,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他们可支配的资金创历史新高,依托网络支付平台,他们有更加快捷的支付手段。与此同时,因为大学生缺乏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面对的金融风险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互联网的金融风险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存在着相当大的投资风险。

因此,新时代大学生不应该急于求成地去投资,而是应该学习专业的金融知识,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甄别相对安全的网络产品,不要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而是以学习为主,通过可承受风险的投资来提高实力,为日后工作夯实基础。

二、绿色财富观的培育

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网络价值观的引导,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了部分学生形成扭曲的财富观,对未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构建绿色财富观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强调劳动创造财富,绿色生态是更有价值的财富,要重视公平正义,通过价值引导树立劳动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观念,鼓励他们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一)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人本财富观

马克思把财富的本质看作为人的主体存在。财富是主体人的创造物,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形式。财富具有创造性,无论它的形式是实物还是精神产品,或是人的能力等形式。劳动的能力即获取财富的能力是劳动本身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关键因素,它是人作为社会一部分在对自然的作用过程中的能力。随着科技在生产力的发展中的贡献比例日趋增长,劳动创造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人自身的能力上,也包括知识是追求。以知识为代表的精神财富是人的生产力在新时代的重要体现,它以科技的运用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不仅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更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加快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为现代化强国的实现贡献科技力量。

大学生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这是人的根本的需要,其最终目标就是追求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新时代财富观的培育,首先要确立以最终追求美好生活进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财富观。树立以劳动创造价值的财富观,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突出以人的能力为主体的财富观,从而将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爱护劳动的财富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劳动创造财富的关键就是劳动力能够创造财富,我们务必要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观,通过社会性的劳动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财富观

自然界是财富的重要源泉。劳动创造财富,但劳动并非财富的唯一来源,没有自然界,劳动也会失去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自然界是实现劳动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但是近代以来,人类为了获取短暂的利益,无节制地占有自然界的资源,透支未来的发展潜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尽管获取了相当多的物质财富,但对自然界的伤害确实无法预计,也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不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财富观。我们务必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重视自然资源,不仅看到自然的经济价值,更应该重视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良好的自然是财富,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绝不能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学习生活中,务必培养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能为了眼前利益牺牲大自然的长远价值。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建设中,务必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以及生活的全过程,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尽管物质财富是生活的基础,但绝对不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部追求,精神财富不可缺少,生态财富更为重要,美好生活的标准和需要正在由单一向多样化以及高水平的需求转变。

(三)构建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观

我们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也是优势所在,我们既能把蛋糕做大,更要在发展的进程中满足人民的需求,把蛋糕分好,使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旧面临着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虽然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制约着人民对高层次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平衡是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不充分是发展的水平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由此带来的扭曲的财富观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我们务必加强引导以及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创造财富与公正分配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合理的财富观。

公平正义的财富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是共同富裕财富观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公平的分配促进效率的提高,立足高效率进一步实现公平的分配,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是,大學生务必认识到,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分配,它是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分配。一方面,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平等的原则,既包括资源的平等也包括权力和机会的平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平等的社会,给劳动力提供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资源,为满足美好生活提供平等的追求前提。另一方面,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坚持贡献原则。即在实现财富分配的进程中,公平地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进行。按劳分配否定了绝对平均主义,刺激了劳动的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财富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观既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的重要作用,也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尊重和肯定,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努力。

三、大学生树立绿色财富观的意义

新时代绿色财富观是马克思财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更好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为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创造财富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坚持劳动创造财富,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财富创造观。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要坚持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创造活力和积极性,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财富创造的全过程。重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创造财富源泉的循环,不仅使劳动主体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最终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基础。科学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力,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撑。新时代国家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大学生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育,提升劳动素质和能力水平,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激发创新的活力,加快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物质基础,提供精神保障。

第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财富发展观。自然界不仅是财富的源泉,它本身也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作为迎接挑战的主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自然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立足增强综合实力,加强生态财富的生产,加快生态财富转化的步伐,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向往。我们不仅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产品的充裕,更要加强生态财富的保护和建设,不忘初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第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合理的消费也是财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富只有被消费,才能促进资源的转化,实现资源的循环,进一步实现财富的创造。财富在消费环节,只有被人们需要,才能真正地实现其价值。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作为消费主体时,不仅要满足自身的需要,也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每一次消费的过程中,需要被满足,幸福感会得到一次提升,不断地接近美好生活的目标。因此,在加强树立财富创造观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树立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重视财富消费,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进行合理消费,促进财富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

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财富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树立大学生绿色财富观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的需要,更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务必要树立绿色财富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肯定劳动创造财富的同时重视自然的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财富,提供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国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