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雪景画的诗意内涵

2022-07-11 09:35刘佳蕴
中华书画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雪景积雪

□ 刘佳蕴

雪景是古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因为雪景不仅代表一个季节、一种气象,更能借此展现画家的性情和内心的感悟。“雪”有纯洁、高旷、孤寒等本质,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对雪的形态描述为:“雪者,有风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有雪霁。凡雨雪之意,皆本乎云色之轻重,类于风势之缓急,想其时候,方可落笔。”明代提及雪的品格:“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铺,白也;洞窗辉映,明也。”中国古代绘画在雪景的意境表达上体现得尤为丰富。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记载:“冬有寒云欲雪,冬阴密雪,冬阴霰雪,朔风飘雪,山涧小雪,回溪远雪,雪后山家,雪中渔舍,舣舟沽酒,踏雪远沽,雪溪平远又曰风雪平远,绝涧松雪,松轩醉雪,水榭吟风,皆冬题也。”

雪景山水画,从晋代传为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到唐代特别热衷于雪景的王维,再到宋代的成熟繁盛,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积淀。据《宣和画谱》记载,两宋时期雪景山水画家有17人,雪景山水作品有141件。北宋有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李成的《小寒林图》《寒江钓艇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雪山楼阁图》、郭熙的《寒林图》《雪景图》《丰年瑞雪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还有王诜、燕文贵、高克明、许道宁、梁师闵等人的雪景画作。南宋有马远的《寒枝双鹊图》《寒江独钓图》《雪滩双鹭图》、夏圭的《雪堂客话图》《柴门掩雪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雪栈行骑图》等。

雪景不仅提供了文人画家笔下的绘画灵感,也是诗人墨客眼中歌颂的对象。诗人常通过咏雪、赞雪、品雪来表达情感,画家也通过观雪、画雪来展现自身品格。“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将诗词与绘画结合起来,更能体现作者的心境。下面将从雪中怡情、洁净之境、寒江独钓和风雪送客四个方面论述宋代雪景画的诗意内涵。

雪中怡情。古人言:“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四季之冬,倚窗观雪、踏雪寻梅、煮酒烹茶成为文人墨客所喜爱的生活方式。南宋夏圭的《雪堂客话图》描绘的是江南寒江景色,画中枯木的枝丫上都落下了一层雪,房顶被白雪覆盖。屋内两人举杯对饮,屋外小溪流水潺潺,片片雪花轻盈地落在水面上,化作水滴融入溪流之中。如若单纯地观赏此画,只能感受到画者对雪意的描绘,很难感知画中寄托的情感。但搭配上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则别有一番风味。屋中一人正往小火炉中加着炭,火炉上煮着一壶酒,他在等人;小路上一人姗姗来迟,进门时退去身上洒满雪花的蓑衣和帽子,抖了抖靴子上的雪渣,坐在火炉前搓着双手;屋内之人为来人递上一碗冒着热气的酒,任屋外寒风飘雪,两人只是相对而坐,饮酒交谈,不时欣赏窗外雪景,甚至在屋内都能闻到雪落的味道。“诗是动态的画,画是静态的诗”,在画中风景是有生命的,人是灵动的,人身上所有的感情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南宋]夏圭 雪堂客话图 28.2×29.5cm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远(传) 寒江独钓图 26.7×49.8cm 绢本设色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洁净之境。雪花本身给人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感觉,象征着美好与庄严,更有净化心灵的作用。韩愈曾写“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赵嘏也曾写“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两首诗都将白雪比作花朵,表现雪纯白轻盈的质感。卓文君也在诗中写“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表达爱情应当像山上的白雪一样纯洁无瑕。白居易的《夜雪》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枝声”,通过树枝折断的声音表现雪的重量,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

诗人喜爱以雪寓物,借雪言情,画家也用雪景画来寄托情愫。北宋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通过留白的技法来表现积雪,整幅画作清丽淡雅。画面中山石、亭子和屋舍都覆盖着积雪,远处的雪山绵延相连。小溪边架有一座小桥,两人走在桥上。小桥不远处停靠着一只孤舟,略显落寞。从此画中能感受到万物的孤寂,仿佛时间都是静止的,置身这纯白的世界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这幅画作与唐代祖咏的诗《终南望余雪》情境相同:“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诗画结合更能加深读者对雪的洁净品质的理解。

寒江独钓。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写尽了这种孤寂的意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借着对山中景物的描绘,暗指自己犹如江上独钓的老翁,表达自己与世无争、洁身自好的内心世界。再看传为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没有对山石树木的描绘,整个画面除了孤舟和钓者就只有船在水中荡漾激起的几点波纹。马远没有用任何景物衬托画面,却仍给人孤寂之感。柳宗元的诗与马远的画在寒江独钓这个题材上完美结合。

[北宋]燕肃 寒岩积雪图 136.3×64cm 纸本水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梁楷 雪景山水图 109.4×49.7c m 绢本设色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风雪送客。古时由于交通不便,所以无论是寻常人家出门送客,还是官僚离乡上任,都加深了离别的落寞之感。诗人在送客题材上创作了许多作品,如唐代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李白的“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韩翃的“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周贺的“罢官余俸租田种,送客回舟载石归”……这些诗句往往在提到送别前会对景色事物进行生动地描绘,借此增加他们所想表达的落寞与不舍之情。唐代诗人岑参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作于岑参第二次出塞时期,全诗以雪景的变化为主要线索,记载送别归京使臣的全过程。前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风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看到白雪纷飞,感受到突如其来的寒凉感,挂在枝头的积雪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盛开的梨花一般,借景表达友人今日即将离去,倍感凄凉之感。“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四句描写出无边沙漠中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万里长空散发着惨淡的愁云,将军在帐中摆上饯行酒,配合胡琴、琵琶、羌笛助兴。前面对景物和天气的描绘主要是为后面送行作铺垫。“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再一次强调了送客时大雪不停,在轮台东门外送友人离去,大雪已经覆盖了他离去的路,山路十分曲折见不到他的踪影,但在雪地上留下了他离去的马蹄印记。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离去,依依不舍的惆怅心情。

将岑参的诗配上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会把意境表现得更加生动自然。梁楷这幅画全景构图,山体在画中呈交错状,前景不过寥寥几笔勾勒出土坡,一棵孤树落满积雪,画中两人骑马交谈。画面的留白营造出层次感和冬季严寒的气氛。虽然这幅画并未在题目上体现出送别之意,但却能跟岑参诗中的送别之句相互映衬,再看画面的积雪之处仿佛是岑参诗中“去时雪满天山路”的写照。

宋代雪景画虽然表现的是冬季气候下的直观人物和景物,但实际上更注重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侧重于对意境美和格调美的表达。宋代吴龙翰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诗与画的结合不但能互补两者在内容上的不足,也能突显画面风格,增强作品的整体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高度。

猜你喜欢
雪景积雪
阿尔卑斯山积雪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瑞雪兆丰年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我们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折叠积雪
山中雪后
积雪
雪夜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