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工年谱长编》与朱天曙的周亮工研究

2022-07-11 09:35
中华书画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年谱艺术史印章

□ 吴 倩

朱天曙、孟晗编撰的《周亮工年谱长编》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十万字,是学界目前关于周亮工生平、交游及文艺活动等事迹记载最为完备详尽的一部年谱。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文化艺术史研究中无法绕开的人物。他不仅数度身居要职,著述宏富,更有书法家、鉴藏家等多重身份,与清初艺坛关系紧密。他一生宦游,曾在江苏、河南、山东、浙江、福建、北京等地为官,与诸地核心文人圈中的名士、诗人、鉴藏家、书画家、印人相友善,多有酬赠唱和与雅集活动。诸如王铎、郑簠、程邃、陈洪绶、髡残等艺术大家都与周亮工有过往来。在他交往的文人中,遗民也不在少数,因其为人真诚,常行矜贫救厄之举,在遗民圈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在周亮工的仕宦生涯中,34岁出任两淮盐运使是一段值得特别注意的经历。不只是因为他降清成为清初扬州第一任盐运使,政治身份发生了改变,更在于他在任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盐业管理的举措。《周亮工年谱长编》中清顺治二年(1645)条载周亮工任盐运使后,“百计招徕,力请削旧饷,行新盐,积困尽苏,课日以裕”,这些举措使东南地区尤其是扬州的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一大批文人艺术家,扬州因而逐渐成为清初文艺活动的中心之一。

正因周亮工的政治身份、艺术实践、交游及相关问题在明清之际具有典型性,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起,周亮工即作为一名艺术赞助人在明末清初艺术史上的价值受到了学界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周亮工的著述、绘画与印学贡献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尤以朱天曙的《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周亮工全集》(十八册)最具代表性。《周亮工年谱长编》即是朱天曙在此二书的基础上,和孟晗合作精心编撰而成。

《周亮工年谱长编》包括前言、凡例、世系、年谱,谱后又有附录四种:一是周亮工名、字、号、别称及室名等一览表;二是周亮工著作考;三是周亮工传记资料;四是周亮工集评。前言部分对周亮工的生平行迹及成就作了总体性的介绍评价,堪称全书纲领,附录后又有主要参考文献与主要人名、书名、地名索引,方便查阅。

本部年谱材料丰富,援引文献中不仅有《明史》《清史稿》《明史纪事本末》《国榷》《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等多种史书,同时还特别注重对方志、笔记及各种总集、别集等诸多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辨析,审慎采录。谱中对周亮工家世、交游、行踪等事迹的发覆抉微,使得读者对周亮工的认识更加丰富,也更加客观。

年谱中增加了许多按语,或对所涉人物进行介绍,或对相关事件的背景作切实的说明和考订。年谱中还特别注重对文艺环境与朝代更迭氛围的考察,将谱主事迹与明末清初的历史语境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客观而立体地勾勒周亮工的生平。薛永年先生评价这部年谱:“此书致力于基础研究,发扬年谱长编传统,体例详明,收录宏富,编录精审,材料翔实,考证细致,无论对于研究周亮工,还是研究明末清初的文化艺术与收藏鉴赏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可以说,《周亮工年谱长编》的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周亮工的生平考订、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以周亮工为中心建构起清初艺坛的经纬脉络,对这一时期的文献学与文学研究来说,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亮工年谱长编》书影

[清]周亮工 过逸庵老世翁四本堂 202.8×50.6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清]周亮工 临洺关友人送酒之作 纸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周亮工 尺牍 26.5×16cm×2 纸本 观鹭园藏

朱天曙从事周亮工研究至今已近二十载。《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一书即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多年来又先后发表相关文章十余篇,拓宽了周亮工及明清文艺史研究的阈限。《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系统讨论了周亮工的境遇及其《印人传》的成书、写作动机、体例、印学思想、批评方法等问题,致力于发掘、构建明清之际以周亮工为中心的文艺活动的历史文化图景。朱天曙继承了乾嘉以来的朴学治学门径,重视文献的梳理与历史事实的解读。他梳理出明晰的周亮工家世,填补了因周亮工家谱等相关资料暂未被发现或公开而造成的研究空白。通过对典籍文献的爬梳与印章的释读,考述周亮工的字号、里籍与著述情况。周亮工《印人传》是历史上第一部为印人群体立传的著作,也是朱天曙“周亮工研究”的起点和轴心。他将周亮工的印章活动及印学观念置于明末清初文人印章风气与印人身份转变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指出《印人传》立足于文化高度,不仅提升了印章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地位,还确立了印人的身份。《印人传》中以印人为中心所体现的种种印学思想,所建构的印章批评体系,也成为后世印章批评的基本理路与方法。《感旧: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从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周亮工及其《印人传》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并借此观照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整体特征和历史意义。该书被黄惇先生评价为“目前所见从艺术史角度研究周亮工及《印人传》最为深入而富于特色的一部著作”。

朱天曙编校的《周亮工全集》十八册全面则系统地整理了散见于各处的周亮工著述,是康熙十四年《赖古堂集》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次集中整理。其中收录了许多近代以来首次公开排印出版或稀见版本的著述,如清顺治四年(1647)刻本《万山中诗》、清康熙刻本《瑞木纪》等等。朱天曙钩沉辑佚,精微校勘,为清初诗文书画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同时具有史学和文学多重意义。卞孝萱先生称赞《周亮工全集》为“集周亮工著作及生平资料之大成”。傅璇琮先生指出:“《周亮工全集》的出版,不仅开拓了明清文化的研究,还给我们提供了古代典籍的传承和保存的经验,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周亮工年谱长编》翔实周密,横纵勾贯,堪称周亮工研究史进程中的新坐标。“周亮工研究三书”从研究到文献整理,再到编撰年谱,锱铢积累,持之以恒,这种专题式的研究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文献学、艺术学、考据学的方法,展示了朱天曙以专驭通、艺文相融的学术特色,对当代艺术史研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
年谱艺术史印章
当代作家年谱编纂刍议
《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
当代作家年谱编纂刍议
成果,成长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印章
年谱编撰、史料拓展与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镣铐下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