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民防空科普教育体验馆科学管理水平之我见

2022-07-12 02:13武光收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教人防场馆

武光收 王 萍

1.日照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山东 日照 276800;2.日照转播台 山东 日照 276800

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新时代人防事业跨越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人防宣传教育,既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人防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提高公众防空防灾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人防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民防空科普教育体验馆(以下简称“人防科教体验馆”)是人防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场馆综合运用声光电显示、模拟体验等手段,充分展示防空防灾基本知识及技能,通过模拟战时及灾时等各种极端环境,让参观群众切身体验战争、地震、火灾、台风、海啸等极端环境来临时的感受,学会如何躲避、急救以及安全逃生等。

一、人防科教体验馆管理运行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不到位,管理水平低。

人防科教体验馆是综合性场馆,需要各类人员保障,包括讲解员、安全辅助人员、医疗救护讲解员、信息系统运维技术人员、前台、保安、保洁、水电工等,由于编制或财政预算等因素,容易产生场馆保障人员不足、工作无法全面开展等问题。由于各部门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公司,身份不同,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工作时间也可能不统一,日常管理比较复杂,如管理不当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现象,影响场馆正常运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可能存在差异,尤其对于刚从事场馆管理工作的人员,管理经验不足,综合协调能力低,管理知识匮乏,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制度流程梳理不清,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较低等系列问题。

2、受众范围窄,社会影响力低。

人防科教体验馆是面向社会的,面向大众特别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人防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实践体验多种防护技能的重要阵地。对青少年儿童,应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还是有不少群众对人防工作比较陌生。人防科教体验馆尤其新馆如果不重视宣传尤其是新媒体宣传,可能知名度不高,与公众比较熟知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社会公共文化设施而言,受众范围容易偏窄,社会影响力容易偏低。

3、运行机制不完善,开馆时间不合理。

人防科教体验馆开馆和闭馆时间、公众进馆参观注意事项等需要统筹考虑,尤其是开闭馆时间,设置不合理容易引起公众不满。很多家长都是周末或者节假日才有时间,带家人进馆参观,如果恰好周末或节假日设置为闭馆,或者开闭馆时间过短,容易影响群众参观场馆热情。对于接待多少人的团队才提供讲解员、何时开放馆内体验项目、如何设置参观场馆的动线流程、如何设置进馆参观满负荷人数及某一时间段参加体验项目人数、如何设置入口参观查验预约门票等流程,参观期间如何正确引导游客等均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否则会给参观公众带来不便,同时也可能会给场馆带来负面评价。

4、经费保障不足,系统设备维护不及时。

人防科教体验馆投资一般较大,日常运维支出也不少,主要包括信息化设备及空调电费、场馆设备检修维护等日常运行费、物业费、宣传辅助人员经费等支出,以及场馆设备设施更新换代,场馆新增项目等支出,数额较大,一旦经费保障出现困难,场馆将难以为继,影响正常宣传教育。场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将人防知识全面展现给观众,综合运用诸如5G信息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以及超高清大屏幕显示等,有些还有高铁逃生、飞机紧急迫降等大型体验设施。系统运行时间久了容易产生诸如死机、零配件损坏等诸多问题。如设备不及时检修维护更新,将影响参观效果,久而久之影响场馆整体宣传作用发挥。

5、安全风险意识薄弱,疫情防控不够重视

人防科教体验馆作为公共场所,设备设施较多,参观游客较多,尤其青少年儿童较多,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消防设备设施方面风险,如防火门损坏、灭火器存在欠压、过期,消防喷淋等设施损毁,紧急情况下无法使用、疏散通道标志不清难以紧急疏散等。二是电梯或自动扶梯方面的风险。如电梯或扶梯存在故障,上下自动扶梯时,孩子或老人摔倒,馆内各楼层保安、各体验项目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跟进等,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三是信息化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风险。如机房巡检不及时,设备灰尘多,有杂物堆放;维保人员未配备安全设备;随着气温升高,机房设备存在环境温度过高,设备损毁的风险。四是活动组织过程中,尤其各类体验项目,如高空缓降等,存在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不到位,未及时更新设备,讲解不到位,穿戴不规范,地面气垫气压过低不起作用等,体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风险。

在疫情防控风险方面,存在入口把关不严,让未预约、未戴口罩、未扫场所码、未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无规定日期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过高、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等情况人员进馆的风险。存在场馆管理把关不严,工作人员上岗前未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查验与登记的情况。存在场馆内环境消毒不彻底、不规范,通风换气少,防疫物资不足等风险。存在游客参观期间摘下口罩、随意丢弃口罩,交叉感染等风险。

二、提升人防科教体验馆科学管理水平的应对策略

1、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内部管理流程。

人防科教体验馆馆内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讲解员、设备维护人员、物业保安等。要充分提高各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培训学习。如在人防系统学习各类人防知识,让讲解员充分了解人防历史、人防工程、组织指挥体系等业务知识,加强维保人员业务能力培养,通过多次培训、反复实操积累经验,充分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检修,绝不误事;到其它场馆如党史教育展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或外地人防科教体验馆等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全方位提高场馆管理运行水平。场馆应积极拓展人员构成思路,可发展一批兼职场馆科普工作人员,比如当地人防部门职工,对人防工作本身就比较熟悉,遇有重要活动时可随时来馆参与保障。还可以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动邀请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场馆科普知识宣传、讲解、活动保障等。

要规范场馆内部管理流程制度,认真梳理、制定并不断完善场馆各岗位工作职责、办事流程、考核标准等,确保场馆运行规范有序。比如对于高空缓降体验项目,需要有专人负责,上方体验区至少安排安全辅助讲解员1名,讲解高空缓降注意事项、安全装备穿着方法、高空缓降动作要领等;安排安保人员2名,负责维持队伍秩序、发放体验号牌、帮助体验者穿戴安全装备等;下方体验区至少安排安保人员2名,一名拽绳索,确保体验者下滑不至于太快,一名在旁边检查其他情况,确保体验者安全着陆。

2、优化参观动线,灵活调整讲解方式。

由于参观团队不同,时间长短不一,参观动线流程不可能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各级领导组成的团队由于时间紧张,引导参观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其它如学生团队、社区居民等,时间相对充足,以一个半小时为宜。根据受众情况,不能采用同一种讲解模式,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到“因人施讲”。一是要以谨慎的讲解为领导服务。一般采用汇报式讲解,根据其兴趣和需要,适当宣传场馆特点,语言要高度精炼概括。把握好讲解时间,事先征询领导的参观安排,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有效准备”、“临场发挥”、“领导兴趣”三结合的讲解方式,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力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讲解任务。二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服务青少年观众。对青少年观众讲解时语言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适当增加解释,并尽量用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可以鼓励孩子们大声读念重点内容,还可以在讲解中适当采用穿插提问、反问、重复重点部分等方法引导他们开动脑筋,注意力集中以加深印象。青少年在参观的时候需要讲解员的耐心引导,要求讲解员关注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动态,以富有生气的方式带领他们参观体验。三是以感染性的讲解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服务。讲解相对传统规范,重点讲解防空防灾基本防护和自救互救方法,引导了解我国人民防空发展历程。可以结合场馆的特色,多介绍一些高科技信息、互动体验以及“新、奇、特”的内容,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传递给游客,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也感受到“防空防灾 卫国为民”人防服务理念。

讲解员始终要以饱满充沛的感情,通过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表达方式,感染和吸引观众,和观众进行交流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更加灵活地采取“因人施讲”,以达到良好的宣讲效果。

3、扩大受众范围,全方位提高知名度。

人防科教体验馆作为人防宣传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既面向人防,又面向社会,能够大力提升公众应急避险技能,强化公众国防意识,弘扬爱国之情。因此,场馆应充分扩大受众范围,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国防人防历史、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走出去,协调对接国防、宣传、教育、应急等有关部门,共管共用共享,引导大、中、小学生前来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国防人防科普教育等形式参观体验。积极开展“政府开放日”、“走进人民防空”社区居民参观人防科教体验馆等活动,主动邀请城市社区居民分批参观体验。平时可结合国家法定节假日,积极开展诸如“人防知识小课堂”、“高空逃生 挑战自我”、“人防小卫士”、“人防知识科普月”、“人防科普知识公益讲解”等各类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各类基地授牌,如消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并适时升级基地级别,全方位提高科普教育体验馆知名度。

4、积极争取资金,及时更新设备设施。

人防科教体验馆日常开支不少,主要集中在物业支出、设备用电、人员工资以及设备维护更新、新增项目等。应当充分考虑场馆运行各项费用支出,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确保日常运行不受影响。各类先进的声光电、VR虚拟技术、5G信息技术、大型超高清显示系统、大型体验类设备设施等,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需要及时维护、检修、更新,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科普教育展示类展板,内容也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常更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吸引广大游客参观兴趣。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增强场馆生命力,根据新时代国防与人防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及时对场馆设施进行完善提升,致力于打造群众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国防人防宣传教育阵地。

5、广泛增强风险意识,确保场馆参观安全。

人防科教体验馆面向公众开放,人员流动频繁,青少年团队比较多,安全问题是底线,必须扎实绷紧这根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不是所有工作人员都熟悉、掌握应急知识技能,馆内工作人员应广泛提高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首先要加强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培训,包括面向自身场馆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知识教育以及面向公众的安全应急科普教育等。二是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拓展实践演练活动项目,充分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参观体验兴趣,增强培训效果,比如高空缓降应急救援培训与体验等。三是要加强场馆应急训练演练,如消防应急演练、电扶梯应急演练、高空缓降等高危险体验项目应急演练等。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四是要及时检修、适时更新、增设安全防护方面设备设施,如高空缓降专用的绳索、手套、安全带等。

6、充分认清形势,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年来,国内外疫情反复多变,人防科教体验馆作为公共场所,更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做好场馆疫情防控。首先要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如模拟场馆入口查验发现游客健康码为非绿码、体温异常,馆内游客或工作人员接到社区或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电话通知自己为密切接触者等情况的应急处置。二是严格场馆管理,实行网上预约与限流措施。合理安排预约入馆时间,避免集中入馆。对每日、同时段入馆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对于封闭空间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体验项目,疫情严重期间可视情暂不开放。三是加强人员进出管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游客入馆管理,如扫描场所码、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及行程码、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安全距离等。工作人员上岗前也需进行必要的检查措施。及时发布有关疫情防控知识、上级部门通知通告等,安排馆内各部门人员做好职责范围内疫情防控。逐步理顺工作流程,提升场馆管控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严格场馆工作纪律。场馆内安保人员要按照工作分工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处理,提醒游客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打闹、带好口罩。物业部门做好馆内各处通风消毒,游客触摸展品后及时擦拭消毒。信息化设备运维人员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五是严格馆内环境消毒。配足防疫物资,严格场馆消毒,包括场馆展项设施消毒、电扶梯消毒、卫生间消毒、体验类项目设施消毒、清洁工具消毒,按时换气通风等。

猜你喜欢
科教人防场馆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科教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