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晓泓:耕耘阅读 行稳致远

2022-09-30 02:48刘洋洋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育才扬州市书香

○本刊记者 刘洋洋

古运河畔,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扬州市育才小学。2022年4月,以该校副校长褚晓泓的姓名命名的“扬州市广陵区小学语文褚晓泓名师工作室”成立,这是褚晓泓多年来坚持阅读、钻研阅读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又一写照。这不禁引起了记者的关注。2022年夏天,记者对褚晓泓进行了采访。温文尔雅、勤奋踏实,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坚持“自我阅读”,从阅读者到阅读教学者

“我曾经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现在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因为我和书有不解之缘!”褚晓泓笑着对记者说。

小时候,褚晓泓爱听大人讲故事。十岁生日时,有人送她一本《木偶奇遇记》,她如获至宝,最后竟把这本书翻烂了。上中学后,她发现了一座宝库——学校图书室。每个星期,她都要到图书室捧回一堆“宝贝”。就这样,她认识了柳青、老舍、托尔斯泰、裴多菲;她读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白话聊斋》《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寓林折枝》《吹牛大王历险记》……

在中学里,她遇见了自己的人生“导师”——她的语文老师。这位读过很多书的老师,授起课来绘声绘色。每次褚晓泓的作文本发下来,上面总画满了红圈圈,还有密密麻麻的评语。语文老师常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初中毕业前夕,老师说了一句:“你爱看书,做事又认真,如果做教师,一定会超过我!”褚晓泓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学校,开始了自己新的阅读之旅。

师范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褚晓泓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就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那位历史老师,每天不间断地学习,用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哪怕再忙,她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去读书,从中挖掘教学资源。从教育经典书籍到报纸杂志,从儿童文学到百科全书,阅读于她而言已不再是漫步,而更像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旅行。认真读书,勤于思考,积极实践,让褚晓泓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初出茅庐的褚晓泓参加扬州市广陵区第18届“育花奖”暨课改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

褚晓泓和自己的“另一半”也因读书的兴趣而相识相知。儿子出生后,家里的书香更加浓郁了。书桌上,有教学专著;洗手间里,有报纸杂志;床头柜上,有散文小说;地板上,有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没有整块时间,她就用点滴时间阅读。儿子有样学样,随手抓起一本绘本,也可以看上好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爱阅读,喜欢舞文弄墨,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先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善于将书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工作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18年,她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书香家庭”。

“阅读和教学现在就是我生活的两大重心。”褚晓泓坚定地说。她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将生活与阅读紧密连接,不断为自己的阅读教学引来“源头活水”。有一次,她看完电影《归来》,赶紧找到原著《陆犯焉识》进行比较阅读,深受触动:一部30多万字的小说,改编成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离不开编剧、导演、演员的再创作;那么,一部几十万字的文学名著,进入40分钟的课堂,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剪裁、整理和加工。随着从阅读者到阅读教学者,再到较为资深的阅读教学者的转变,为了把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启了自己的教学探索之门。

推动“主题阅读”,从阅读教学者到阅读研究者

身为语文教师,褚晓泓谨记:“为人师者,三尺讲台的高度,就是教师阅读的高度。”这句话引领着她在阅读教学上不断求新求变、提质增效。2014年2月,褚晓泓被任命为育才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角色的转变为她带来了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为整个学校的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她组织骨干教师立足教材教学本身,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课改进展,结合育才小学的历史和现状,找到了答案:建设“主题阅读”校本课程。

什么是“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内,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多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打个比方,单文本阅读就像一个‘点’,而主题阅读则像一个以主题为‘圆心’、以文本为半径的‘圆’。”褚晓泓对记者介绍说。这个“圆”怎么画?前路充满未知。面对这一难题,褚晓泓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率先展开了育才小学“主题阅读”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主题阅读”课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褚晓泓就做第一个探路的人。她面向全校教师,执教主题组诗《大海》。一组照片,一首歌曲,把学生带到了“海边”。她先引导学生品读金波的《我们去看海》,教给学生学诗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臧克家的《海》等4篇选文。短短40分钟,学生轻松地学完了5首诗!教师们听了这节课,耳目一新,深受触动:原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竟然这么强!原来,课堂的容量竟然可以这么大!在她的示范引领下,“主题阅读”范式在全校推广开来,学生的课堂阅读量由每学期二三十篇文章增至百篇左右。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褚晓泓不仅积极投身实践,还主动承担、牵头开展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小学语文‘1+2’主题阅读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开设《“主题阅读”课程文化建设》《“主题阅读”在育才》《“主题阅读”课程规划与实施》等专题讲座。“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主持的课题被评为扬州市年度优秀运作课题,教师们还在《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与“主题阅读”相关的文章50余篇。“主题阅读”也被评为扬州市全民阅读十佳阅读品牌活动。

为培养更多的名师,褚晓泓积极牵头组织开展“枸骨讲坛”“主题建构”等特色活动,定期开展研讨,分享“主题阅读”教研成果。在她的帮助下,工作室成员们迅速成长:詹静老师执教的《盼》《慈母情深》分别在扬州市“二分明月”课堂教学竞赛、江苏省第21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21年市级骨干教师评审中,她带领的课题组有6名教师分别获得了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等称号。

作为扬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基地,育才小学多次举办“主题阅读”观摩研讨活动。“主题阅读”“一二一”要求——一个高境界的教学主题,两套高品位的校本教材,一个高效益的教学范式,越来越深入人心,推动更多学校作出改变。《扬州晚报》整版报道《主题阅读:育才的语文境界》,《语文世界》以《“1+2”主题阅读,彰显课堂活力》为题推介“主题阅读”,《江苏教育》更是以《打开阅读天窗,探索大千世界》为题隆重推介育才小学的成功做法,在省内外引起一定反响。

建设“书香校园”,从阅读研究者到阅读推广者

韦博涵现在是中学里一位颇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回忆起在育才小学度过的六年时光,他觉得首先要感谢“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一种真阅读,既有大水漫灌式的泛读,也有精准滴灌式的精读。”小学五年级时,他和同学一起拿出家中的书,办起了“好看云”图书馆。他在《读书之乐》一文中回忆道:“我赶制了6张超级会员卡,发给4位‘客户’与两位创始人……小王同学最爱读书,竟然一个月看了6本,我们的服务热情便又高涨起来。”

“学生自发创办‘民间图书馆’,而且能经营得红红火火,‘主题阅读’功不可没,它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褚晓泓微笑着对记者说,“学生的这些成绩,与育才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密不可分。”

育才小学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图书馆,占地400多平方米,藏书11万余册,还有自主借阅机。学生既可以在馆内自由阅读,也可以用借书卡把书借回去看。但是,褚晓泓发现,这种借阅方式不能完全发挥馆藏图书的作用——书要流动起来才有价值!于是,班级小书柜出现了。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一组特别打制的书柜。书柜并不高,宽宽的,孩子们轻轻伸出手,就可以从上面取下书来。书柜里的书,有的是学校图书馆送过来的,有的是学生从家里带过来的。每过一个月,图书馆的书就会换一批新的。课间午后,常见到学生站在书架前,无比认真地挑选着,生怕不小心错过了一本好书。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很多学校都很注意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百年老校育才小学自然也不例外。育才校园里,不仅张贴了名人画像、经典诗句,还有不少学生作品:有的是书法,笔力老到之中尚有几分稚嫩;有的是绘画,构图和手法都新颖别致;有的是文字,记录了自己的点滴感悟。学生们从长廊走过,从操场跑过,看到学生作品与名人画像并列,眼神悄然从崇拜变成自信。褚晓泓笑着说:“你知道这面墙在说什么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褚晓泓认为,应该每天都是读书日,无论何时何地,儿童都需要经典书籍的滋润。春天可以读“几处早莺争暖树”“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天可以读“小荷才露尖尖角”“绿树阴浓夏日长”,秋天可以读“晴空一鹤排云上”“无边落木萧萧下”,冬天可以读“雪晴云淡日光寒”“才有梅花便不同”。孩子们一起念儿歌、唱童谣、讲神话故事……各班还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不管学生喜欢科幻小说还是侦探故事,都可以在读书小组里找到同好。在褚晓泓的带动下,在育才小学,有学生在的地方便有书声琅琅。

褚晓泓认为,阅读要“全面开花”,才能“芬芳四溢”。各班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看谁背得好”“看谁背得多”“诗词诵读”“诗词表演”。在学生中成立学习交流组,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经典活动。同时,请家长参与评价,评选出“书香学生”“书香家长”“书香家庭”。建立诵读“积分卡”,根据学生背诵经典和名著阅读数量积分,背会10句积一分,满5分可得一颗“诵读星”。每学期评选“诵读之星”“书香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书香从校内飘到了校外。

在“人保杯”扬州市经典诵读大赛中,褚晓泓指导学生朗诵的《少年中国说》获得市一等奖。扬州市育才小学也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还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全民阅读办评为“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

“我们的学生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真正的教育,应该留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内在的精神力量、看待世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智慧……小学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追求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行稳致远。”掷地有声的话语在记者耳边回响,褚晓泓的眼里闪着灼灼的光芒……

猜你喜欢
育才扬州市书香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我和小鸟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南朝古道场 淮东第一观——记江苏省扬州市大明寺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