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神特质及其内在逻辑

2022-11-22 12:22
关键词:政治立场崇高特质

洪 燕 姜 楠

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上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并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的起点上,继续弘扬光荣传统,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从理论上探究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把握其精神特质,从而增进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自觉和情感认同,生发出建设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尤为迫切。目前,理论界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侧重点不一。赵振辉[2]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即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角度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丁俊萍[3]认为可以从“灵魂、根本、核心、底色”四个方面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进行解读;代玉启[4]则从“内在逻辑、生成逻辑、转化逻辑”三个方面解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但其对于“内在逻辑”的研究仍局限于对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内容特质的分析。

综观目前对伟大建党精神所蕴涵逻辑的研究,多偏重生成逻辑的探讨,或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内容所体现的价值指向或特质进行阐释,较少将关注点聚焦于四个内容相互关系的研究上。事实上,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的淬炼,是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品格的集中表达,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内容体现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彼此支撑、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统一整体。为此,本文旨在在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内容所蕴含的精神特质的基础上,揭示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用32 个字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集中概括。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特别是把握其精神特质,对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支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党的“崇高追求”

共产党人以科学真理作为自己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作为自己的信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不独立,人民受压迫。一代代仁人志士为着救亡图存,作出了不懈努力。在经历过“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中国出路探索的相继失败后,中国先进分子逐渐将关注点转向了“思想”层面。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舞台上,诸如民主主义理论、无政府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基尔特社会主义理论等思想流派也曾进入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但最终都被一一舍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立党求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指引下,共产党人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920 年11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5]《中国共产党章程》虽几经修改,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对科学信仰的坚持和远大理想的坚守,彰显了共产党人追求的崇高性。崇高来源于无私,任何自私自利的思想或者行为,从一开始就与崇高渐行渐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人民性”是其鲜明的政治立场,“人民性”就是其崇高性的最好表达。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诞生伊始,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起了解放人类、开拓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使命。这种选择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追求的崇高性。

“崇高追求”特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在伟大建党精神中起精神支柱作用。有了崇高追求,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就有了主心骨,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就能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并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借着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昭示党的“务实作风”

中国共产党建党有着自身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继续谋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现实需要,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近代中国社会危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之脉[2]。从1840 年到“五四”运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中国人民,没有气馁,此路不通则另辟蹊径,显示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加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失望,中国先进分子对指导俄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俄式革命的道路和方法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于是,中国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聚集起来、组织起来,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现实,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主义者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他们组织起来,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让中华民族实现独立不再受人欺凌,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者聚集起来的内在动因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它立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现实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务实作风。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党的百年历程表明,党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始终有着一种精神在指引和支撑,这种精神就是伟大建党精神,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

“务实作风”特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主线,在伟大建党精神中发挥现实引领作用。“务实作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条件出发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脚踏实地的态度。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而当时制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其根本依据就是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条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务实作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从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条件出发,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践行初心和使命,以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不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凸显党的“实践担当”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体现了党的“实践担当”和行动自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是这种“实践担当”品格的最好写照。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总是敢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7]1101。

大革命失败后,在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7]1036。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作为后卫师,为掩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两大纵队突破重围,6000 名将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后,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纠集了有16 国参加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英雄气概赴朝作战,最终把不可一世的美国打到了谈判桌上,为新中国发展换来了较为长久安宁的国际环境。为实现民族的真正独立和长久和平,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用较短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结果。“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8]共产党人的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凸显了党的“实践担当”品格。

“实践担当”特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禀赋,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体现。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口号,需要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禀赋,自其成立之时便已具备,一以贯之,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当前,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地“英勇斗争”,离开了共产党人的“实践担当”禀赋,崇高追求便无法实现、务实作风将成为空谈,政治立场也无从体现。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表明党员的“政治立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党员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党性的重要体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一方面,它要求党员要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另一方面,它要求党员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人民安危冷暖记在心头,把为人民造福作为自己最根本的职责。“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应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党忠诚”是无条件的,无论经历什么困难和考验,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对党都要始终如一,忠贞不渝,敢于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包括生命。“不负人民”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不负人民”还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强党靠什么?靠的就是党始终有一大批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优秀党员。一百年来,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了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9]云南边远山区教师张桂梅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教育事业;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1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小变强大,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一个重要密码。

“政治立场”特质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在伟大建党精神中起定性作用。政党立场的实质,就是这个党代表什么样的阶级和什么样的群体的利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它没有任何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拯救人民于水火、拯救民族于苦难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宏志夙愿,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最直接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还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上,“公”就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人民。因此,不负人民的政治立场,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

二、伟大建党精神特质之间的内在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四方面内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品格不同的精神特质,它们既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厘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进而生成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至关重要。

(一)“崇高追求”与“务实作风”“实践担当”“政治立场”的关联关系

1. “崇高追求”需要“务实作风”进行贯彻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追求”精神特质的政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使命、具有“务实作风”的政党。“崇高追求”与“务实作风”的关系,本质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追求,但崇高追求的最终实现,需要立足于不同阶段的现实条件,通过务实作风,逐步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现实问题后才能达成。李大钊就曾说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11]共产主义是远大理想与现实运动的统一,任何不立足现实或脱离现实状况,不付诸行动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想必然是空想。在近代中国,不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就失去了根本前提。没有务实作风,偏离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舍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远大理想难免会沦为自弹自唱的精神自娱和镜花水月。所以,“崇高追求”需要以“务实作风”从现实出发,在逐步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即“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2. “崇高追求”需要“实践担当”才能实现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党的“实践担当”精神特质,它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行动、敢于担当的政党。“崇高追求”与“实践担当”的关系,本质上是理想与实践的关系。理想从实践中产生,同时实践又是现实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一个政党仅有崇高追求和务实作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将理想转化成现实。此外,理想的实现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是一个长期、艰巨、曲折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充满着各种复杂斗争,牺牲是在所难免的。“崇高追求”要求党在困难面前勇于挑战,在危难关头敢于向前。正如毛泽东所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12] 毛泽东为了革命,一家二十多口人死于国民党的屠刀下,他的妻子杨开慧也未能幸免于难,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革命时期如此,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也不例外,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西方反华势力正竭力遏制中国的崛起,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仍然在路上,这些都要求全党务必继续保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践担当”精神。

3. “崇高追求”需要“政治立场”作根本保障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党对全体党员的“政治立场”要求。“崇高追求”与“政治立场”的关系,本质上是理想与执行者政治立场的关系。党的“崇高追求”,需要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党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去逐步实现,离开了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党员群体,党的执行力必然大打折扣,党的方针政策必将成为一纸空文,党的“崇高追求”就会失去最起码的基础。所以,党的“崇高追求”,一方面要求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至死不渝;另一方面要求党员“不负人民”,在各个方面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立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务实作风”与“崇高追求”“实践担当”“政治立场”的关联关系

1. “务实作风”以“崇高追求”作为精神统摄和指引

如前所述,党的“崇高追求”需要通过党以“务实作风”,现实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历史使命方能最终实现。但是,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政党,仅仅顾及现实问题,没有长远的目标规划或远大的理想信仰是不够的,只埋头于现实问题往往会迷失方向。可以说,“崇高追求”对“务实作风”起着指引方向、统摄灵魂的作用。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前途,方向问题至关重要。近代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因时因势采取不同的政策加以应对。尽管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存在很大的不同,但自始至终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比如:长征结束后,党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很不理解,主张实行“关门主义”,原因在于他们看不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抗战时期,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对待地主的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党中央顺应发展规律,科学应变,提出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在不同时期这些政策的变化,体现了党始终以“崇高追求”为指引,但又十分灵活地本着“务实作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切实解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坚毅前行。

2. “务实作风”以“实践担当”作为现实表达

“务实作风”与“实践担当”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知”与“行”之间,相距甚远,“知”是“行”之始,但很多人、很多政党在大多数时候都一直停留在“知”的层面,永远没有实际的行动和担当。所以,初心必须践行,使命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实践担当,“实践担当”是“务实作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自成立时起它就一直是彻底的“实干型”政党,始终用“实践担当”去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实践担当”通过夏明翰、吉鸿昌、焦裕禄等优秀党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事迹表现出来,通过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表现出来,通过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历史变革表现出来。

3. “务实作风”以“政治立场”为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务实作风”品格,体现党始终保持初心,践行使命,切实关注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矛盾,解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现实关切。但是,党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现实关切,需要全党同志具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坚定价值目标指向,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私利的政党,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党员同志对党忠诚,坚持人民群众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对党员政治立场的根本要求。在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一大批优秀党员,以实际行动站稳了自己“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立场”,展示了党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

(三)“实践担当”与“崇高追求”“务实作风”“政治立场”的关联关系

1. “实践担当”以“崇高追求”为精神导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3]人的行动说到底是受价值观支配的,或者说人们总是按照价值观来行事的。崇高追求作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它决定着道路的选择,也决定着行动的态度和方式。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必然会影响到一个人或者一个政党行动的态度和方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是对“崇高追求”与“实践担当”关系的深刻诠释。党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了太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党敢于“实践担当”的党员和团体,他们的英雄事迹和担当精神感染和教育了一代代中国人。自2021 年开始的党史学习教育,旨在使党员能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信”和“力行”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要坚定“崇高追求”和敢于“实践担当”。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总开关”出了问题,行动必然会出问题,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 “实践担当”以“务实作风”作为现实指引

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担当”精神特质,如果背离了或者忘却了“务实作风”这一正确认知的价值指引,初心失去了,使命忘却了,行动就没有了目标。行无依归,行动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实践担当”也不可能持久。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现实指引下,始终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前仆后继,长期保持“英勇斗争”的战斗姿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幸福。当前,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央。

3. “实践担当”以“政治立场”作为行动归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践活动为了什么?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实践担当便失去了动力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体系和严格组织纪律的政党,这也是它有着强大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立场,有了这样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实践担当”不但有了准绳,还具有了更大的意义,因为它是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具有当然的正义性和先进性。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对于一个政党至关重要,这一点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成立于1905 年,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它就像一个“大蒜”,有着形式上的整体,但内部相对独立,思想严重分歧,也没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所以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因此,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根本无法也不可能掌控局面。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蜕变成封建地主阶级、大资本家和买办阶级的政党,沦为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四)“政治立场”与“崇高追求”“务实作风”“实践担当”的关联关系

1. “政治立场”是“崇高追求”的内在要求

“政治立场”与“崇高追求”是密不可分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体现了政治立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崇高追求”的逻辑起点在于其坚定的不负人民的“政治立场”,其追求的崇高性更是体现在人民性。离开了人民性,追求的崇高性便无从谈起。按此逻辑,坚定的“政治立场”便是“崇高追求”的内在要求。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过程,其间充满各种艰难险阻,没有一大批理想信仰坚定、政治立场牢固的党员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崇高追求”的根本保证,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党员锻造成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具有“崇高追求”的坚定共产主义者。选择了为人类解放事业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信仰,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放下个人的私利,从而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并自觉地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有许多优秀党员,他们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志愿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他们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始终站在个人立场上的人,他会有着崇高的理想信仰,如果说有,充其量不过是个人的野心罢了。

2. “政治立场”是“务实作风”的现实要求

一个政党除了要有崇高的理想信仰,更要有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要以“务实作风”,回应现实问题。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现实运动。一个个现实运动的完成,使得共产主义不再遥远。共产党人对“崇高追求”的确立和认同,也必然要求共产党人以“务实作风”去对待一个个现实运动,并以此回应人民群众的一个个关切。可以说,“务实作风”是“崇高追求”的必然要求或题中应有之义。正如前面述及,“政治立场”是“崇高追求”的内在要求,而“务实作风”是“崇高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此推导,可以得出“政治立场”是“务实作风”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实运动,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人民,这是受人民立场决定的。

3. “政治立场”以“实践担当”为试金石

究其本质来讲,“崇高追求”“务实作风”和“政治立场”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最终都将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恩格斯曾经说过:“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14]具体到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的立场上,即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持什么样的立场,最重要的不是看它标榜什么,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做了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个党员对党和党的事业是否忠诚,心中是否装着人民群众,现实考验才是试金石。在生死关头是否敢于牺牲,面对各种诱惑是否立场坚定,在漫漫征途能否坚毅前行,都是对“政治立场”的实践检验。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做到“学史崇德”,这里讲的“崇德”就是自觉养成“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优良品德。故此,每个党员同志都要以党的百年征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为楷模,学习他们身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坚定“政治立场”,在关键时刻敢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实践担当”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特质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科学精神系统。“崇高追求”是灵魂,起着统摄其他特质的作用;“务实作风”是主线,为其他特质提供现实指引;“实践担当”是禀赋,是其他特质的具体表达;“政治立场”是底色,是其他特质的价值依托。

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在百年奋斗征途中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崇高追求”“务实作风”“实践担当”和“政治立场”四个方面的精神特质,这四个方面的精神特质,彼此独立、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形成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精神特质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正确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支柱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政治立场崇高特质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论政工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思考
群众路线的政治伦理意蕴及其内在关系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