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

2022-11-26 00:41韦燕妮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鼻腔无菌导管

韦燕妮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547000)

血液透析(MHD)已成为各类肾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凭借着清除体内排泄物、炎性介质以及各类毒素废物佳等优势,已受到临床诸多医师认可,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MHD 主要通过人造半透膜,将机体内代谢废物、多余电解质通过弥散、对流等方式,排出体外,进而实现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纠正[1]。而深静脉置管属于MHD 关键血管通路。但临床研究发现,由于肾脏内毒素大量积累、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功能降低等因素下,可直接使肾脏疾病患者成为医院内易感人群,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2]。美国疾病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导管留置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达到5.3‰,其死亡率为25%[3]。故积极探究MHD 患者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通过综合化、精细化、系统化护理方案,将感染发生风险降低至最低[4]。本文就MHD 导管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系统化护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1 MHD 导管感染危险因素

1.1 患者因素 诸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受到基础疾病、年龄、自身免疫功能的降低等影响,可直接增加MHD 导管感染发生[5]。因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各项功能减退,导致抵抗力、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在上述作用下,可直接增加感染发生风险[6]。同时诸多老年患者伴有多类基础性基础,如糖尿病患者鼻腔内,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概率,相比较正常人群高60%,若鼻腔内或皮肤上病菌通过手传播,可直接增加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7]。1.2 透析维持时间 由于患者需每周定期进行MHD,而持续透析时间属于MHD 患者感染的关键因素。现阶段,临床对该机制尚未明确,主要与透析期间操作流程未达标、透析制度尚未完善、透析用品消毒未合格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若患者透析时间较长,每次透析治疗过程中均需血管穿刺、深静脉留置导管等建立,均可增加血液暴露风险,进而增加病毒较差感染[8]。

1.3 置管部位和留置时间 目前,临床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部位通常选择颈内动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相关学者发现,股静脉感染发生率可达到34.97%,颈内静脉为18.56%,锁骨下静脉感染发生率为14.08%,若留置针时间超过1 周,其感染率为8.39%,超过2 周则达到17.53%[9]。相关研究发现,若股静脉置管后1 周感染发生率可达到19%,颈内静脉置管3 周感染发生率为5.4%[10]。

1.4 医护人员因素 若医护人员操作期间各项流程尚未规范化,对置管操作步骤熟练程度较低,反复穿刺因素,可导致皮下组织损伤,增加感染机率。若导管应用次数较多,可造成导管内血栓形成,无菌物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均可增加穿刺期间导管感染风险[11]。加之医务人员医疗保健尚未达标,患者皮肤消毒未规范处理,继而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2 护理对策

2.1 选择适宜导管及置入位置 依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聚氨酯材质、抗菌性能佳导管,针对长时间MHD 患者,需以颈内静脉为首选位置,因该部位血流量较为稳定,尚未受到体位干扰,加之临床操作期间较为简单、固定,未干扰患者正常生活[12]。而股静脉穿刺粗大,且血流充分,固定性较佳,走形相对较直,进而更易穿刺,能够强化临床穿刺成功率。但穿刺部位敷料,固定期间存在一定难度系数,极易造成弯曲[13]。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优势为清洁、置管相应开放,临床感染发生风险较低,血流状况良好,能够长时间置管,未干扰患者正常生活。故临床对血管选择以静脉为主,其次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选择以长时间置管患者[14]。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次MHD 期间均需注意导管出口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在每次透析时,均对导管出口实施换药,随后选择干纱布覆盖。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接卸导管时,切勿与患者交谈,导管腔切勿暴露在空气中,需选择帽子或连接注射器,该类流程均可有效规避感染发生风险[15]。相关学者提出,留置导管护理,每次MHD 治疗前,予以局部碘伏消毒,并更换敷料,碘伏能够缓慢释放碘伏持续灭菌,选择碘伏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痂,保护导管皮肤入口处,进而规避细菌经皮下隧道,进入血液产生感染,可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16]。

2.3 强化护理人员培训 完善对护理人员穿刺方式、血管内导管使用、感染预防等知识培训,进而强化其无菌技术操作水平。相应制定标准化中心静脉导管上下机操作流程,制定定期考核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解决。同时完善血透室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并建立病室消毒隔离工作,强化透析室两次空气消毒,每次时间维持2h。同时地面、器械表面物品,选择含氯消毒剂擦拭2 次,操作期间规避人员频繁走动,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进出均需更换拖鞋,定期对科室相关人员实施留置导管护理、相关知识培训[17]。

2.4 强化导管周围皮肤护理 维持局部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应每日消毒、更换敷料,贴上透气敷料,进而规避感染发生风险。若存在分泌物血痂换药时,需及时清除,若穿刺点伴有脓性分泌物,应做导管内容物培养及皮肤培养,进而合理使用抗生素,抑制感染[18]。

2.5 抑制鼻腔葡萄球菌防治 相关数据统计,大约具有50%—60%MHD 患者鼻腔均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鼻腔选择莫匹罗星,则能够控制鼻腔葡萄球菌繁殖,防治相关性感染[19]。

2.6 强化教育意义 治疗前完善对MHD 患者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耐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前后相关注意事项、流程,指导并培养起正确作息习惯,告知患者务必维持置管后导管局部清洁干燥。同时强化心理护理,最大程度淡化患者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强化其临床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工作[20]。依据每位患者水肿、血压、尿量等实际数据,提供系统化、科学化饮食方案,进而指导患者合理摄取蛋白质,及时补充维生素及维持良好机体营养状况。

3 小结

MHD 患者发生导管感染与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机体营养状况不佳、合并糖尿病存在密切连续,故医护人员在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前,需考虑强化护理人员教育意识、服务意识、无菌意识以及操作水平,最大程度规避导管感染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鼻腔无菌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鼻腔需要冲洗吗?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