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业产品互动参与式设计及应用的新途径

2022-12-02 06:35陈建伟黎江能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设计师用户

陈建伟,黎江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一、传统设计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分析

(一)传统设计方式

现代社会物资丰富,生活质量提升,商家逐步重视工业设计为改善产品品质和增加产品附加值所发挥的作用。工业设计起源并服务于工业批量化大生产,传统产品设计由主流市场和大众消费需求引导,设计师根据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信息展开方案创意,随后相应团队完成产品模型和数字样机制作,设计的重点是要确保产品工业化生产制造标准。这种方式中设计师主导创意过程,综合考虑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审美性、社会性和认知性等,设计难以全面充分体现用户的反馈要求。

(二)用户为中心设计模式

科技的发展推动材料和工艺创新,丰富了产品的物质形式,用户的消费主张也得到空前满足。产品设计开始关注用户为中心的交互体验需求,以用户使用产品的交互体验和心理感受作为指导思想,包括产品功能实用性的认可,品牌内容的理解以及产品使用环境适应性的评价,意图开发出完全符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1]。可是不同用户的体验感受不一,需求变化复杂,以及交互情景体验的滞后,严重阻碍了产品的创新。以用户为中心设计难以适应新技术新需求催生概念新产品的开发模式。

二、参与式设计

产品设计需要设计师和用户的协同合作,20 世纪60-70 年代,参与式设计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体现用户声音的设计方法,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全面了解并理解用户对产品的交互体验和期望需求,用户参与学习设计手段并借助它们尽量完美地表达各自的期望目标,与设计师协同创意设计。

参与式设计不同于泰勒科学管理理念--利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提升效率,它强调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参与者的经验和技能共同开发并完善;它也不同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只是由设计师代表用户单独完成方案设计;它尊重各方参与者的主体地位,设计方案由参与各方互动学习,共同研究决定并不断沟通交流修正。

三、参与式设计的兴起和参与方式

图像媒体技术的简易化和智能化降低了专业设计技术门槛,互联网的发展完善为创新创造提供平台,后现代时期人人都是设计师,每个用户都可以定义自己的生活,为原创设计和新概念产品提供自己的智慧,创造体现个性价值的产品,满足自我对文化艺术品味的追求。

(一)互联网为人人参与设计提供平台

个人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改善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变革。开放的网络环境打破不同行业和专业的知识壁垒,吸纳更广更多的人参与,用户采用多种方式参与产品设计,无论真实的体验还是VR,MR增强现实的虚拟仿真,都能直接而全面地向设计师进行第一时间反馈,传统面对面的线下沟通逐渐被轻松便捷的线上参与互动取代[2]。借助互联网平台设计师可获取更完整的信息,发散创意思维,设计各参与方可全面而深入参与产品创意设计和信息数据交流互动。

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素材资源的共享,创意的收集互补,改变了商家营销制造模式,降低了产品设计开发成本。华为的花粉俱乐部EMUI 专区,产品设计师会在线上举行一些活动,例如“翻牌吧! 花粉”(见图1)以问答方式让用户参与每期四天的在线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产品交互使用体验,用户可以对功能要求在线投票和内测评价,设计师根据用户反馈进行创意设计和功能完善。这种网络社区为所有用户参与产品功能主题定制提供平台,为产品的服务和体验分享数据信息。

图1 华为花粉Fig.1 Huawei pollen

(二)单方接受向互动参与思维的转变

传统设计主要从设计方的角度出发,采取意图灌输的方式,将传播信息强加于受众,较少考虑接受者的兴趣、接收环境和行为特征,信息传播达不到良好沟通效果,有时让接收方产生不信任甚至抵触情绪。参与式设计尊重参与用户的心理生理需求,关注参与方的个体行为和个性特点,提炼体现部分个体的自我价值,以用户真实体验为基础而展开设计[3]。

优良的设计源于生活需要。传统产品设计虽然有前期的调研和人机分析,但受限于市场趋势和商业制造,停留于人适应产品的时代,难于体现用户的意愿,实现为生活需要而设计。用户参与设计,设计师与用户协同解析生活行为习性,融入用户体验,激发用户深层潜在需求,改善生活方式和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问题,而不只是为商业价值和潮流趋势而设计。

(三)艺术感染与文化认同的参与

参与式设计不只是一种设计方法和思想理念,更深层次挖掘现代专业学科无法覆盖的隐性文化价值,体现各参与主体对文化的认同,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发展,弥补设计者对文化知识抽象研究理解与用户隐性文化积累的裂隙,促进传统文化融合与继承发展。

中国传统手工艺产品是民间百姓参与创造的隗宝,通过工匠艺人手工的反复磨练和经验积累延续下来,承载了中国历史长河的深厚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现代人们参与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或交互使用体验,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利用新媒介再现传统经典形象。中国明清家具是古代文人和手工匠人共同参与创造的艺术经品,凝聚了艺术美感追求和材料考究制作等多方面的智慧。图2 作品秉承中国明清家具端庄典雅的特点,采用简约但不失舒适的造型,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用户的文化认同,以及现代材料制作工艺的要求。作品由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完成,发展了新中式家具中参与式设计的理念。

图2 中式坐椅设计Fig.2 Design of Chinese Chair

四、参与式设计应用新探究

(一)参与设计的创意流程模型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认为:“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一个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4]2005 年英国设计协会提出“双钻设计模型”(见图3),把设计发现解决问题的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定义分析问题-构思有效方案-交付解决问题。而多方的共同参与互动,可以拓展了设计思维,使创新创意由单一转向跨专业跨领域的多维发散:在发现问题阶段,设计师的调研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还原真实的情景氛围,帮助设计师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准确定位问题;在构思方案阶段,用户的参与能拓宽设计思维,丰富视觉表达方式方法,增添设计创意维度。

图3 双钻设计模型Fig.3 Double diamond design model

(二)参与设计互动创新的新途径

1.源于生活文化的参与设计

设计的解放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造,用作品表达生活灵感,解决并服务于生活问题。丰富的生活体验是设计的基础,优秀的设计作品源于对生活的尊重和对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真实演绎,而不是权威或专家的评价发布。公园是城市主题文化宣传的窗口,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设计师、在校学生和普通市民共同参与设计公园雕塑摆件,方案体现了亲民设计理念,以日常生活心情愉悦时的表情为创意形态,提出“每天发呆五分钟,胜吃人参一个冬”设计主题,为行人带来轻松,让小孩倍感亲切,给老人体验悠闲(见图4)。

图4 公园雕塑摆件设计方案Fig.4 Design scheme of park sculpture

2.参与半成品的后续设计完善

传统设计以人为本,全面服务消费的物质功能和精神文化需求,却难于满足张扬个性和凸显自我价值的非标准化要求。设计半成熟产品,后续由用户参与完善,同时提升过程中娱乐性和参与性,让用户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和产品设计文化存在的意义。灯具产品的开放创意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无线感应底盘,灯具造型可以由用户根据个性需要参与完善。用户以童年游戏为创意源泉,设计了一组充满趣味和个性的床头灯,引发同时代消费者满满的美好回忆和文化认知的共鸣(见图5)。

图5 灯具方案设计Fig.5 Design scheme of lamps

3.变幻的个性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环境兼容性,后期维护的可替换性和功能升级的可变更性。不同模块自由组合可以创造式样多变的产品形态,满足不同年龄消费群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下的使用诉求,提升用户的参与乐趣,受到个性定制消费主张的追捧。

灵感来源于魔方的插座设计,采用模块标准化生产的三角形为单元配件,自由组合不同的造型,打破了外观的单一乏味,增加操作体验的参与乐趣,也满足了不同环境下插头角度旋转和位置变化的使用功能要求(见图6)。

图6 模块化排插设计Fig.6 Modular design of plug

4.新技术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构想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坚信没有实现不了的构想,只有臆想不到的未来。这些臆想需要集体智慧的创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大众用户开放参与,众创众筹,数据共享,推动产品创新发展。会说话能交流的服务需求创造了智能家庭机器人,物联网和AI 智能感应技术为人类打造生态家居环境,给人们提供图文、视听、娱乐等资源的生态智能服务。

著名产品创新设计公司洛可可,通过众创“洛客”平台与阿里巴巴物流实验室共同设计了菜鸟智能配送机器人小G(见图7)。产品可实现自动感知巡航地图,规划优选配送线路,识别各种复杂环境,将快件包裹智能送达收件人手中。

图7 菜鸟小GFig.7 Smart delivery robot little G

五、结语

参与式设计在产品方案预设时融入设计师的理念构想,在适当的时空中也让使用者带着需求介入产品的决策制定,使产品物性表达实现设计师与使用者的完美接轨。设计与消费互动参与,交互学习,这种良好的反馈方式诠释了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意义,支持并塑造了产品设计的用户体验和互动创意行为。方案创意源于生活体验的改良和重新规划,以平民化的艺术形式设计日常生活用品。对产品功能的再利用和物品形态的再定义,增添了产品细节的文艺感,在产能过剩消费变化多样的时代,既能满足式样创意的消费使用需求,又提升了产品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附加值。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设计师用户
小小设计师
智能产品设计
设计师访谈
《冷·暖》
《教堂之夜》
设计师的存在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