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安全性分析

2022-12-16 02:05廖桂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0期
关键词:高龄器官血液

廖桂玉

(湖南衡阳中心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0)

0 引言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有效措施[1,2]。在我国,高龄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约占74.7%,死亡率达30%-89%[3-5]。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 organ failure syndrome,MODS)。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且迁延不愈,预后差,目前仍无完美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率也得到明显提升。本文从血液透析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探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在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实用性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血透中心治疗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年龄≥70岁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70-95岁,平均(78.25±5.15)岁;基础疾病:严重呼吸衰竭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7例、严重心功能不全6例,感染性休克4例,其他严重感染5例。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71-94岁,平均(77.79±4.16)岁;基础疾病:严重呼吸衰竭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1例、严重心功能不全5例,感染性休克2例,其他严重感染3例,两组患者基线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最终结局为死亡。排除标准:①单一器官衰竭;②资料不全的患者;③最终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护肝肾功能等常规治疗。

1.3.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采用德国血液净化仪(产地:德国 Fresenius Medical CareAG & Co)进行治疗。(1)建立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通路。(2)根据患者衰竭器官的不同,分别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透析模式。(3)3个以上器官衰竭的患者,根据清除代谢废物的不同,可同时选用2种以上的血液净化方法。(4)可采用续贯或串联方法,使体内内环境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状态。(5)根据患者心功能、电解质情况,随时调整超滤量、透析时间及透析次数。(6)一般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出血倾向者用枸橼酸抗凝。

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钾及全血剩余碱等血生化指标;(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多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6];(3)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评价表,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操作指导及沟通技巧,分值共计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四个等级,得分95-10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5-94分为满意,得分80-84为基本满意,79分以下为不满意。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23.0 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和 K+水平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 HCO3-水平比较,明显较高(P<0.05)。其中包括的血尿素氮、肌酐、钾、动脉血pH值及全血剩余碱等血生化指标、动脉血气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BUN(mmoL/L) Cr(mmoL/L) K+ HCO3-对照组 30 14.50±3.50 314.41±14.32 4.97±1.51 18.39±1.81观察组 30 8.61±1.23 214.48±11.36 3.72±0.04 27.10±1.44 t -8.211 5.124 9.857 12.453 P-<0.05 <0.05 <0.05 <0.05

4.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4.3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多器官衰竭及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多器官衰竭及死亡情况比较[n(%)]

4.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5 讨论

多器官衰竭是指当机体遭受意外刺激或损伤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见诱因为感染、创伤等[7-9]。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受累,来势凶险, 死亡率很高[10,11]。高龄患者由于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严重创伤或感染后随着机体的应激反应而过度释放炎症介质,使体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因子浓度迅速上升,造成免疫功能紊乱[12,13]。目前尽管经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患者病死率依然很高。本研究观察组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且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后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率低,并进一步阻止多器官功能受损,因而死亡率明显降低。

血液透析是指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的净化装置,把其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14]。血液透析最初用于尿毒症的治疗,随着治疗效果的不断显著,因而很快拓展到其他领域,包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高龄多器官衰竭患者由于各种应激反应,机体处于免疫失控状态,血液中的各种有毒因子乘虚而入。因而,血液净化可通过“削峰调谷机制”修复受损的免疫功能,给患者带来生命生机。

透析疗法对高龄多器官衰竭患者虽然有明显疗效,但也存在有各种并发症,如穿刺点感染、渗血及低血压等。因此,在护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心理疏导,告知本病的常见诱因及预防措施;由于病情重,进展快,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担心费用太高、治疗效果差等。护士应耐心解释、安慰患者,注意心理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鼓励亲朋好友参与到患者的管理之中。(2)加强对各种导管的护理,特别是穿刺导管的护理,防止意外脱管、穿刺点感染等;血管由于透析次数多,在反复透析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为预防相关感染,在透析前注意观察导管周围情况,在导管及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如有红肿等感染迹象,要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15]。(3)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透析过程中依据血压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血流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综上所述,高龄多器官衰竭患者,早期应尽早行血透治疗,该治疗措施能持续清除肌酐和尿素氮,维持电解质平衡稳定,对患者病情恢复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临床医生要掌握血液净化的最佳时机、应用时限和治疗剂量;护士要认真观察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从各种环节入手,加强对该类患者的综合护理,有效防范各种管道感染;防止患者营养失调,防止脏器进一步受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高龄器官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类器官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ORGANIZED GIVING
石台行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