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采用针对性营养护理干预路径的效果分析

2023-01-11 02:23陈红玲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营养学溃疡性结肠炎

陈红玲

(临沂市中心医院 山东 临沂 2764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作为近些年来当中,临床最为常见且高发的炎症性肠疾病,治疗的周期相对较长,且极易出现反复发作事件[1]。主要症状则是腹痛、黏液脓血便、腹泻等,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干扰,并且病情的持续进展,可导致患者自身机体营养状态遭受影响,从而干扰其病情恢复[2]。因此,关注患者机体营养水平,配合科学护理手段,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对于病情奠定良好的恢复基础尤为必要。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予以项目研究,基于电脑抽检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47例。

实验组47例的患者当中,最短患病时间1个月,最长时间15个月,(7.12±0.34)个月,其中男性22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25周岁,最大年龄69周岁,平均年龄(43.26±0.57)周岁。

对照组47例的患者当中,最短患病时间1个月,最长时间14个月,(7.09±0.32)个月,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26周岁,最大年龄70周岁,平均年龄(43.28±0.59)周岁。

将2组基线资料均代入统计学软件SPSS 24.00中进行数据处理,对比结果当(P>0.05)则证实2组之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手段,主要包含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常规环境管理、病情监测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针对性营养护理干预路径,其一,评估风险,掌握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基本营养状况,同时了解其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观察其存在的其他风险因素,根据既往护理经验以及实际状态制定相应影响支持方案。其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营养摄入管理,掌握其体质量,合理控制患者每日所需的热量,可将其热量摄入控制在100kcal/kg,蛋白质则控制摄入在1-1.5g/kg。如果患者肾功能障碍较为明显,则需要对其供给进行调整,并且需要每日以植物脂肪为主,控制在0.6g/kg即可,而碳水化合物则是每日控制的摄入量则控制在250-300g之内,占据每日总营养的摄入量60%左右。其三,告知患者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食所需注意事项,给予生活方面进行干预与指导,每日的日常生活饮食需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标准,不仅需要合理的摄入纤维以及水果,还需要禁食油炸食物以及辛辣刺激食物[3]。饮食方面则是秉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以高纤维素、低脂肪、高蛋白、低盐、低纤维、易消化、低脂肪等为主要方向。另外需要配合适当的身体功能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其自身机体免疫功能。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其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营养学指标、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进行统计。

症状改善时间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统计,包括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

营养学指标同样根据其实际改变情况统计,包括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清总蛋白。

护理满意度则是根据院内自制量表予以调查,本次调查表发放97份,均全部回收,满意度评价标准包含非常满意(90分上)、一般满意(89分以下60分以上)、不满意(59分以下)等,最后评价总体满意度则为60分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比对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统计分析2组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效果,实验组97.87%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85.11%明显较高,由此可以得知,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对其护理干预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2组数据结果对比也具备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n/%)

2.2 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数据结果

分析2组腹痛、腹泻、发热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对比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2.3 统计2组干预前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数据结果

探究与分析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对比营养学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四项指标解决均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选取合理的干预手段,对其营养学指标控制与改善尤为重要,数据结果带入统计学后对比结果为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干预前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的结肠以及直肠炎症疾病,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且其病变发展也仅限于黏膜下层以及大肠黏膜[4]。主要的病变位置均位于乙状结肠以及直肠,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可延伸到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不仅持续时间较长,且极易反复发作[5]。作为近些年来发病率明显具有上升趋势的一种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持续进展,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相关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胃肠功能紊乱,对其自身营养消化以及吸收均会造成严重干扰[6]。因此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来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则尤为重要,但常规护理干预具备一些局限性以及规模化,无法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其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7]。但开展针对性营养护理,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制定较为符合的个性化饮食模式,全面了解患者自身机体营养状态,观察其病情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从而对其实际护理方案进行灵活的调整,合理满足患者自身机体营养需求[8]。

综上所述,对于针对性营养护理干预路径的开展,可有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有效改善,对于其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整体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营养学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