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价值研究

2023-01-11 02:23陈忠悦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坏疽阑尾阑尾炎

陈忠悦

(五莲县中医医院 山东 日照 262300)

急性阑尾炎属于生理疾病的一种,主要因多种因素使阑尾组织出现急性炎症,如感染、梗阻、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原因,一般在中老年群体、青年人群体中常见,主要分为坏疽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临床主要表征为发热、腹痛、腹肌紧张等症状,相比于其他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度较高,临床诊断中会出现误诊情况,如不能第一时间对疾病进行诊断,如病情未在第一时间获得控制,极易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随之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腹膜炎等,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2]。手术治疗成为阑尾炎首选的治疗方法,其次采取保守治疗,取抗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依据阑尾炎病情选取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开展正确有效的诊断方式,可及时选取最合理的治疗计划,让患者生命质量提升,影像学图像的清晰度可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3]。有关资料显示,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疾病具有显著效果[4]。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时段纳入60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配合试验进行,其中男女比对38:22,年龄真实值域为42~65岁,均值(53.32±2.15)岁。全体人员均了解研究内容,并保证时刻配合。将伴有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予以排除,存在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使用同一台CT机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前患者未接受胃肠道减压准备,告知患者保持仰卧位,电流调节至220~250mA,电压调节至120~130kV,层厚调节为5mm,准直调节为5mm,螺距调节为1.0,扫描速度为0.5s,对阑尾组织和周围部位给予全方位扫描,在检查中告知患者尽量不要屏气或者呼气,需依照患者实际病情适当实施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L3椎体水平至耻骨,碘佛醇注入速度为0.3g/100mL,将其注入静脉内,以静滴方式为主,流速控制在3.5~4.0mL/s,需依照扫描时间调节合理流速,如扫描时间较长,则需合理增加造影剂剂量,但不可>2.5mL/kg,等待CT成像,结合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多方位、多平面、立体地展示阑尾组织和周围结构,让医师对患者阑尾病变组织给予准确判断。

B超诊断:全部患者均使用相同的多普勒超声机诊断,告知患者保持仰卧位,采取低频扫描肝、胆、阑尾、输尿管、肾等组织,针对压痛明显的部位进行斜切面、横切面、纵切面扫描,密切观察患者阑尾厚度、部位、腔内回声、阑尾周围积液等,对阑尾是否出现病变情况进行密切判断。

1.3判定指标

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诊断的准确性和结果做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作比对

开展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结果显示有1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有3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12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开展B超诊断结果显示1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有2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1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比对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作比对[例(%)]

2.2 比对病理和CT诊断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准确率较高,比对结果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对病理和CT诊断结果

3 讨论

阑尾组织呈现为蚯蚓状蜷曲状态,不同患者机体中阑尾组织所处的部位存在差异性,且阑尾自身所处部位发生明显变化。如阑尾黏膜出现损伤,细菌会侵袭管壁,随之会发生不同程度感染情况。急性阑尾炎疾病如不能第一时间诊断,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弥漫性腹膜炎、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等[5-6]。有30%左右的患者,会因阑尾尖端部位发生变化,疾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临床表征存在显著差异,极易出现误诊情况,使病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诊断,影响治疗效果。急性阑尾炎疾病症状不够明显,且腹痛时间可长达几个或者十几个小时,相对典型的症状为右下腹疼痛,针对特殊群体,如妊娠期群体因子宫变大,导致阑尾组织挤压到右上方,因此可发生右上腹疼痛感[7-8]。在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中,不仅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要求,对诊断技术也具有相应要求,临床主要使用B超和CT技术进行诊断,CT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可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实际状况,诊断阑尾炎疾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B超诊断可对阑尾组织进行精准判定,并对阑尾组织形态、积液、大小或者是否出现病变情况进行观察,但伴有盲区,会出现误诊情况[9-10]。

多层螺旋CT面世后,主要借助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的一次曝光,可以获取多层面图像数据,相比于断层CT,此种技术可以不间断的获取投影结果,经影像重建获得新的影像图像,具有较高分辨率,缩短扫描时间,可有效控制漏扫、运动伪迹等情况[11]。经临床实践研究显示,急性阑尾炎行CT扫描结果,获得以下影像特征:(1)阑尾组织体积重大,管壁厚度明显增加,管腔出现扩张情况,一般直径>6mm;(2)阑尾周围组织伴有炎症,主要表征为阑尾周围或者回盲组织呈现条线状、片状密度增高影,脂肪间隙不是十分清晰,局部筋膜厚度明显增加;(3)阑尾腔中出现积液、积气、粪石情况。(4)阑尾脓肿,急性阑尾炎极易出现穿孔、坏疽情况,肠系膜、肠袢、大网膜等包裹住阑尾组织,随之出现粘连情况,随之出现炎性肿块,同时炎症相对严重,阑尾形态不能正常显示,经CT检查其中心会出现液体密度团块影,其阑尾壁相对较厚,少数患者有液气平面;(5)回盲组织肠壁厚度相对较高,经CT诊断,回肠末端、盲肠出现局限性增厚情况[12]。

64层螺旋CT扫描方法主要包含CT平扫、增强扫描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均可充分反映急性阑尾炎疾病自身和继发性变化情况,如出现阑尾肿大、阑尾结石、阑尾周围炎等。使用CT扫描辅助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疾病进行判断,针对此疾病具有良好的鉴别效果。相关学者指出,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在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概率,尤其是阑尾穿孔,诊断效果显著[13]。因此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医师可更准确的诊断急性阑尾炎疾病,为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提供可靠依据,提升患者疾病预后效果。

成人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机体中炎症水平、病情严重度存在一定差异性,经64层螺旋CT平扫技术获得不同图像,针对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疾病而言,阑尾壁呈增厚状态,阑尾出现明显增粗、增大症状,除阑尾腔扩大外,阑尾远端管腔还存在积液,少数急性阑尾炎疾病者,阑尾管腔中有结节致密影。诊断化脓性阑尾炎疾病而言,经影像学图像获得高密度影,盲肠系膜脂肪密度分布不是均匀,表现为回肠管壁增厚、淋巴结肿大等状况,少数患者伴有盆腔积液情况。针对坏疽性阑尾炎疾病而言,64层螺旋CT平扫获得不同图像,针对急性阑尾炎疾病给予鉴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超声诊断仅可观察阑尾炎症状况,不能良好、准确的区分急性阑尾炎类型,因此其诊断价值与64层螺旋CT平扫具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成人急性阑尾炎疾病采取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可使急性阑尾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提升,方便医生更加准确的判定阑尾炎类型,因此便于拟定治疗计划,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坏疽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