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

2023-01-11 02:23卢伟焰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消融肌瘤经皮

卢伟焰

(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850)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其发病率高达25%,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盆腔压迫等,可引起不孕。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彩超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上常应用子宫切除或子宫切除。因此,有学者建议采用微波消融术,在超声的指导下,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微波消融是近几年来一种新型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它具有微创、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1-2]。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应用于子宫肌瘤等病症,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取得较好的效果[3]。但是目前关于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2月-2022年2月纳入的100例均是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二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1.45±9.12)岁,肌瘤的最大直径达(4.45±1.25)cm;单发肌瘤45例,包括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27例;多发肌瘤5例。对照组50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1.45±9.12)岁,肌瘤的最大直径达(4.45±1.45)cm;单发肌瘤46例,包括肌壁间肌瘤19例,浆膜下肌瘤27例;多发肌瘤4例。全部病人在手术之前都做了常规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和B超等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所有病人都达到了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排除子宫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

两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选择MTC-3A微波消融治疗机,在2450 MHz的频率下,病人平卧,消毒、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和病理学特点,定位入针位置,并与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相结合。确定治疗时间,通常维持在五百到一千秒之间。40-60瓦的功率,从后面往前,平行的多点固化,术后要注意观察和造影。

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麻醉结束后,将病人的体位调节为头低脚高的位置,并用无菌巾擦拭脐部的皮肤。开10 mm的切口,插上气腹针,然后放置10 mmTrocar,观察盆腔的构造,将子宫周围的肠管、筋膜分开,暴露出子宫和肌瘤。应用冷循环微波消融针在肌瘤部位的应用。选择超声探针进行腹壁挤压,以促进腹壁与子宫前壁的接触;启动超声对子宫肌瘤病变部位进行观测,确定、调整消融针的位置,消融针到达指定位置后,用50 W的功率消融,同时利用腹腔镜对肿瘤和子宫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选择肿瘤的消融汽化后的气相回声,在肿瘤内有较强的气化回声,然后终止消融。如果肿瘤体积很大,可以用针道进行多次消融。在消融完成后,采用超声波对其进行观察。

1.3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术中失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析对比

观察组术中失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3.23±0.21)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7.18±5.14)h,术中出血量达(122.21±33.44)ml;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5.92±1.61)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21±6.21)h,术中出血量达(182.01±35.12)ml。

2.2手术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分析对比

手术前两组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比较,P>0.05,而在手术后比较,显示观察组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分析对比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主要表现有不孕、腹部疼痛、白带增多、腹部包块、月经异常等[4-5]。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和其生长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肌瘤的生长会影响到子宫内膜的面积,或是子宫的形态发生变化,或是比较大的肌瘤、粘膜下肌瘤等,都会引起一些症状,所以要尽早发现、诊断、治疗,才能避免发生癌变[6-7]。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的认同。现在很多妇科手术都放弃了传统的开腹,改为腹腔镜,这样可以加速病人的恢复,减少疼痛,减少并发症。治疗子宫肌瘤时,可以通过中药和西药等常规药物治疗[8],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如腹腔镜、小切口手术、传统开腹等。

传统的开腹手术适合于大肌瘤或多发性肌瘤,以直视方式进行,强调术野清楚、术式视野广、操作简单、手术难度小,且不受肌瘤大小、肌瘤部位、肌瘤数目、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不高,适应证多,对子宫肌瘤的处理也比较规范,可以降低出血率,但是,术后腹腔容易粘连,创伤大,恢复缓慢。

腹腔镜是一项非常微创的外科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大小、部位,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术式,但必须在术前做出准确的诊断,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同时,将手术范围扩大到6-8倍,可以观察到不同器官的具体情况,在术中将肌瘤和肌层分开,不会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子宫的正常生产和生理功能。但不是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适合做这种手术,主要是针对小肌瘤、浆膜下肌瘤和单发性肌瘤,由于是在腹腔镜下进行,对设备和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指出的是,腹腔镜手术通常受到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空间的限制。

有研究表明,对于45岁以下、最大直径小于10 mm的肌瘤,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不再是单纯的浆膜下肌瘤。其作用是恢复不孕患者的生育功能,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的子宫肌壁结构,从而达到与传统的开腹手术一样的疗效。可以说,腹腔镜在治疗子宫肌瘤时,既不会影响到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不会影响到病人的生育需要。手术创伤小,可确保盆底解剖结构完整,有利于术后恢复[9-10]。

另外,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介导定位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各种微创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开腹手术。但是它对病人的二次损害很大,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两者均需通过超声波进行介入。射频消融是利用高温电流刺激肿瘤细胞发生变性的一种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微波消融是利用微波的方式,在病变部位产生一个交流电场,从而引起病变部位的温度升高。它与射频技术相比,热效率高,抗热沉效果好,适用于大面积病变,加热范围广泛,而且不需要使用高温电流进行介入,可以降低病人的副作用。应用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地改善其疗效,且安全、准确、消融。且与射频消融相比,微波消融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减少肌瘤的体积,而且并发症低,使用安全。此外,微波消融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组织和血管的痉挛。

本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失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后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子宫肌瘤病变切除或子宫切除手术对病人的身体伤害很大,而且不适合有子宫保留或有生育意愿的病人。微波消融术一般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的,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消融的准确性。但如果是壁间肌瘤,或者是有过手术史的宫外肠粘连,单纯的超声导引并不能正确地指导消融,会导致肠管或筋膜的热损伤。而在腹腔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子宫肌瘤的病变情况,同时可以将病变周围的肠道、筋膜、内脏等组织分开,从而达到保护子宫周围组织的目的。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可获得较单一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更好的效果。

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见,经皮微波消融结合腹腔镜下超声引导下的子宫肌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经皮微波消融结合腹腔镜下的超声引导下,对不同部位的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消融性,并能有效地消除病变。这主要是由于腹腔镜的子宫外观察和对子宫内的观察,使术者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消融靶区,减少对子宫内膜和周边组织的损害,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减少误损伤和术中出血。另外,采用微波消融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部位的“热沉效应”,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影响[11-12]。

综上,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失血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加速术后康复以及促进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生活质量缩小,还可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消融肌瘤经皮
消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百味消融小釜中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