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营养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癌性疲乏的影响

2023-01-11 02:24张德刚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癌性营养状况个体化

张德刚

(冠县新华医院 山东 冠县 252500)

食管癌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表现为吃东西有梗阻的症状,或伴有呕吐,晚期食管癌可以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或者发生远处转移的一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放疗治疗食管癌,但此治疗手段会加剧患者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还会降低免疫功能。此外,长期放疗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2-3],因此,给予放疗期间食管癌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故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化营养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病理学诊断为食管癌;②均接受化疗治疗;③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拒绝配合研究的患者;②认知及听觉功能障碍者;③无法正常沟通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至78岁,平均(61.50±5.44)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至77岁,平均(61.00±5.28)岁。研究在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常规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及康复指导。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营养护理联合行为干预:①个体化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营养方案,在放疗期间,患者主要摄入蔬菜汤、粥类食物,早晚餐的粥不含糖,上中下午的的蔬菜汤可由紫菜、青菜、胡萝卜组成。叮嘱患者饭前需补充1000毫升的水,一天最少需进食5次,在两次进食的间隙均需补充水量1000毫升,以避免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呕吐的情况;此外,建议对牛奶无过敏反应的患者每日饮用牛奶,有助于修复食管黏膜损伤,在上述饮食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适当的药膳进行额外营养补充。②心理护理:以温柔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放疗的效果及注意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的疑虑,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主动倾听患者的诉求,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予以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放疗前,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其放疗信心。③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后,采取心理学方法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内心真实想法,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其错误认知部分及时进行纠正;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解食管癌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并发放健康手册,以便患者阅读,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1天2次,1次20分钟,以放松患者的心情,改善其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对比两组癌性疲乏程度。

评分标准[4-5]:①生活质量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从情绪角色、健康状况、心理职能等3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②癌性疲乏程度:选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分值在0至10分,分数越高,则癌性疲乏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比较: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LB、PA、TRF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比较:

2.2两组护理前后的免疫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免疫功能比较:

2.3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4两组癌性疲乏程度比较:观察组癌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癌性疲乏程度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的发生往往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含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包含了饮食因素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损伤[6]。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对于癌症分期较差的患者,此方式能将残留的肿瘤细胞杀死,提升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在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但因放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会给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7]。研究发现[8],在放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来尽快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情绪状态,对疾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食管癌患者确保充足而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提升其对放疗的耐受程度,进一步促进治疗的顺利实施[9]。越来越多研究表明[10],不同个体对同样的食物可能有不同反应,通过基于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可优化健康或预防、管理、治疗疾病。行为干预是指采取鼓励、教育、指导等手段和方法,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过程[11]。张瑞[12]等报道指出,将个体化营养护理与行为干预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护理效果较为显著。ALB、PA、TRF是临床用于反应机体应用状况的客观指标,而IgA、IgG、IgM等指标多用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上述营养状况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上述报道结论基本一致。表明,此护理手段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的恢复。

较多数患者缺乏对食管癌及化疗的正确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本研究中,通过开展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发放健康手册,能让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放疗的依从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护理,能确保机体的营养均衡,有助于抵抗力的提升;而合理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放疗信心,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证实,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报道显示[13],随着放疗的进行,大部分食管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性疲乏,这是一种与肿瘤治疗或肿瘤有关的持续的主管的劳累感觉,属于生理及心理上的障碍,会对肿瘤的发展及治疗产生直接影响,故及时的干预十分必要。本研究中,观察组癌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轻,表明个体化营养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在改善患者机体状况的同时,能使癌性疲乏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护理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减轻其癌性疲乏程度,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癌性营养状况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