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2023-02-03 02:52梁昕张晨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产教导师

梁昕,张晨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306)

国务院2019年2月13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随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化,课程改革成为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和切入点,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字化的特点和高校教学改革趋势的引导,混合式教学是三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响应科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笔者将阐述如何以职业教育为抓手,构建以职业工作岗位项目任务为主线,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为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积累经验,提供一些思路。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学改革和校内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的调研与文献查阅,研究发现,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和校内的混合式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企业导师参与的灵活性低,积极性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和深度虽然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对企业的约束力有限,请企业导师到校占用一定的企业资源,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灵活度较差,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与技术发展存在差距

混合式教学推动教学变革,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教学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与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差距较大。

(三)企业导师与专任教师的差异性

企业导师岗位技能高,教学能力相对较弱,不善于整理教学资源;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先进,乐于开展混合式课程改革与建设。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1.校企合作,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建师资团队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培养人才的同时,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到教师队伍中来,采用产业教授或者兼职教师聘用制,组建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协同教学的师资团队;引入企业文化,企业标准流程,专业先进的知识技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2.课程标准结合企业项目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

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中课程标准对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和实施要求评价方式都做了规范的指导。为了能紧跟行业专业发展的步伐,将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相对接,将企业的职业要求、工作内容、技能要求通过企业项目任务融入课程实施中。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线上资源结合线下实践指导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录制教学视频,整理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微课程。企业导师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视频的录制,或者在企业开展连线直播,降低时间成本,让校企共育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进行初步学习,校企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进行提问答疑等互动。

线下教学时,学生按小组进行学习分享,实践操作,教师分析重难点,线下操作指导与点评。线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学生在实践操作前就掌握大部分的知识内容,有效地提高了线下教学的效率与学习质量,为教师指导实践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二)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以工作岗位项目任务为主线,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为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合理安排课程资源和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学习,线下面对面教学采用多种互动模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

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课程组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企业相关岗位技术要求融入智能产品开发专业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生为学习主体,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发挥各自特点与优势,灵活教学。学生自行组队分成3~5人的小组,形成相互支持和监督的学习共同体。

1.课程导入和知识准备,学生线上自主学习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重在教学的组织,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开展学习。

首先,由企业导师通过视频演示企业工作和项目应用的场景,吸引学生兴趣,同时提出项目任务的要求,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校内专任教师在平台上传项目相关的课程学习资源。

其次,校企教师在平台发布包含所需知识技能的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

最后,学生学习小组在平台查看任务要求,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计划自学学习视频等资源。小组内成员根据学习能力及学习情况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最终确保不同任务均被小组成员完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在平台提问,校企教师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在此环节,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些,主要以学生小组自学讨论的模式完成。

2.学习反馈与讨论,师生线上互动

学生在讨论区互相讨论与答疑,按小组整理学习任务的知识点,并在平台提交学习情况。

专任教师检查学习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在平台提问自学内容的关键知识内容,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企业导师在此环节主要线上分析项目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技术要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规范。

3.重难点分析,实践操作,师生教室与实践场地线下互动

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轮流到教室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专任教师负责归纳项目任务中的知识点并讲解重点和难点,还要负责知识学习的检查。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现场演示与项目任务的调试与实践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为实践操作做扎实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小组学生在校企教师的指导下实践操作,动手探究。小组内研讨学习内容,并与其他小组分享讨论学习内容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总结与点评,互相评价,师生线上线下互动

校企教师检查项目完成情况,企业导师根据企业规范和项目要求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专任教师点评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专任教师发布项目测试题,校企教师给出过程性考核综合评价。

学生完成项目测试,进行学习总结,上传总结资料,并且回答问卷调查,学生评价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

(三)按主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实践任务

高职学生现在的来源比较复杂,学生层次也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知识的掌握也各有区别,所能完成的实践操作也各不相同。教师可按主题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学生小组内成员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完成的任务(表1)。对于普通学生,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学有余力,善于思考的学生另外再完成拓展任务;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与创作作品。

表1 实践任务设计

不同难度的任务设置,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着重关注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建构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本课题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而构成。自我评价有助于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主动性;小组互评,有助于促进小组间同学的交流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互相勉励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评价从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学习态度、任务完成度等多方面评价学生,三者结合起来,使考核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评价体系设计的设计分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比重各占50%;师生共同评价,比重各占50%。线上评价包括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后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线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非必看资源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线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单元实践任务和综合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分享汇报情况,总结与反思等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相结合,将职业技能素养和教学技能素质要求相结合,采用双导师制,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践教学。利用线上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跟踪监督,师生讨论互动;线下教师面授讲解分析,操作演示,指导学生实践技能,将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教学特长相结合,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推进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顺应信息化2.0的时代要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增强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产教导师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V eraW an g
导师榜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