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课程沉浸式虚实融合教学改革研究

2023-02-03 02:52杨立佳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仓储管理作业管理实训

杨立佳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根据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眼于我国仓储型物流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确立仓储人的培养方向。基于智慧物流“新基建”建设人才需求,以“虚实融合、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致力于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多元智能学习理论为依据,探寻在“智慧职教+智慧物流”视域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课程沉浸式虚实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方案。

一、教学主体改革:以学情分析支撑课程教学改革

结合信息时代学生特性,分析学生学情,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现阶段,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开始“仓储管理”课程学习时,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已具有物流基础理论,熟悉物流基础知识,了解仓储在物流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初步具备管理观念,但对智慧物流中仓储管理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尚未有所接触,还没有形成供应链思维、新商科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技能表现上,学生已初步树立物流行业系统观,能够使用信息化教学软件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整理,能够应用虚拟仿真软件和设备,进行项目操作模拟。

在学习特征上,学生能够收集有效工作信息,但发现问题能力有所欠缺;爱操作,能够完成小组工作任务,但尚不能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改革:以正确价值观引领创新教学情境

(一)实现“育人+育才”双目标,全过程诠释劳动意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主线,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全程隐性融入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由浅入深,由当前到未来,前瞻性剖析仓储管理员、仓储经理等岗位的岗位职责、技术技能与综合素质要求,立足学情分析,重塑“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素质、知识、技能目标,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通过仓库管理员、理货员、拣货员等不同岗位的作业情境沉浸式实践操作,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中国物流人的自豪感、责任感培养,以及职业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节约意识、效率意识等对物流人、仓储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劳动精神熏陶,融入6S管理、现场管理等管理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引领学生将仓储作业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入心、入脑、入行”,从而进入仓储作业管理的世界。

(二)落地“教学+岗位”双标准,全方位对接仓储业务

对标我国物流仓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对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与物流产业智慧化发展需求,梳理、序化教学内容。

以岗定课,引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标准和国家技能大赛操作标准,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项目二教学标准为依据,从认知仓储业务开始,深入研究仓储作业管理要素,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智慧物流新设备、新技术完成仓储业务,用效率和成本分析的手段经营仓储作业活动,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着眼于我国仓储型物流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对接仓储管理人员实际岗位工作,将课程思政、知识、技能点按照物流仓储企业仓储作业流程进行序化整理,基于“仓储作业管理”的全链条工作过程,将课程结构序化为仓储管理要素模块、仓储作业流程模块、绩效管理与成本分析模块、仓储智能技术模块四个部分。仓储作业流程模块是本门课程的核心模块,该模块由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作业管理和出库作业管理各关键环节组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创设以入库、在库、出库为关键任务的仓库作业数字孪生教学情境,配合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真实作业环境,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解决学生“事非经过不知难”的问题,如图所示。

图1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三、教学条件改革:以虚实融合推动教学条件升级

在课程教学引入智慧物流新技术、新设备、新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创新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一)以人为本,完善仓储课程线上教学生态

“仓储管理”课程参考百余家企业仓储作业活动经验,以仓储作业项目为主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配合教学管理平台,梳理仓储课程职业活动教学设计,构建仓储作业知识能力图谱,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环节数字化,教学过程全方位记录学生学习信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制定线上融合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将课程及配套的项目式活页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资源、题库和实训项目工作手册等教学载体数字化。以线上公告、学习指南、微课、交互式动画、游戏、电子相册、AR三维交互模型、AR视频、虚拟实训等学习资源,建立纸质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机联系,支持学习者多终端开展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和服务课程教学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全方位突破。帮助学生在线上构筑一个完整的仓储学习乐园,主动学习并具备从事仓储作业组织和管理的职业能力和必备的职业素质,潜移默化式融入质量、诚信、环保、安全、节约等对物流人至关重要的劳动意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动力。

(二)科学应变,形成智慧物流线下教学园地

依托现代物流管理产业学院,专兼职教师共同教研,校企共同开发教学项目,教学内容贴合企业规范化操作,敏锐地捕捉智能仓储新技术、云商云仓新业态、前置仓等新模式在仓储作业中的新要求,将数字经济时代特色从研究仓储管理要素开始,融入物品出入库的流程和在库物品养护方式,展现智能仓储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学习者打开智能仓储这扇门。

利用VR、3D技术全景再现真实的仓库作业环境为教学环境,根据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真实场景创设的虚拟仿真智能教学环境、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解决仓库安全事故认知、原因查找、事故处理等难再现问题和学生实训操作现场工位、耗材等限制条件导致的实训教学高成本问题。

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入仓储作业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身临不同行业仓库的职业岗位体验,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反复训练标准化操作,具备规范的仓库内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虚拟+现实”双场景教学条件

四、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学同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仓储作业任务为驱动,从学生能学、易学、乐学、主动学的角度出发,开发活页式项目学习手册,以力求做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全过程融合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沉浸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教师用多元的“教”引导和激活学生多样化的“学”,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构建等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虚实融合技术,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真实的仓库作业场景中,通过配套的虚拟仿真设备软件、AR三维交互模型、AR视频、操作视频、教学指导微课等资源,以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现场感;应用任务活页按专业技能的基本逻辑构成对仓储作业的岗位、组织、操作、优化等进行分类说明,逻辑清晰;应用管理学思维,以精益物流管理、看板式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带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中预设的开放式任务,不断进行体验式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在“计划、操作、反思、提升”中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企业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型人才现场操作的上岗规律与学习规律。

课前——新旧衔接,指导学生巩固已学前序教学内容,应用信息化MOOC教学平台的SPOC线上教学课堂发布新知预习内容的自学视频,开展课前测试、问卷等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课中——任务驱动,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反馈信息,解决遗留问题,应用课堂教学APP发布活页任务清单,解析教学任务,指导个人或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完成转化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赛项的竞赛式小组任务,以赛促学。在真实作业环境中实施所制定的方案,应用现场管理方法,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安排学生进行作业任务实践、反思、再实践,应用PDCA循环,为学生提供上岗前的试错体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小组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任务评价。

课后——巩固提升,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布置课后反思任务,通过教学平台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测试和仿真实践操作成绩,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升学习效果,通过拓展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组建“物流研习社”学生社团,开展二课堂学习活动,带动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仓储作业环境维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将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习惯的形成融入学习全过程。

五、教学评价改革:以技能标准规范学习行为评价

以证辅教,引入“1+X”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评价标准,融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赛项“成本评价”方法,将“岗课赛证”评价内容相融合,合理有序地进行单元评价设计,将拆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对应形成学生学习行为图谱。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以企业职工岗位要求和作业规范为评价标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完成线上课程评价,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情况监测、学习效果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线上成绩由测验、作业、考试、课程讨论质量和活跃度等线上课程学习成绩与线上虚拟实训等域外成绩组成。

线下课程评价可应用学习通、云班课、慕课堂、雨课堂等课堂教学App的分组、讨论、头脑风暴、交互试题等多种功能记录学生线下课堂的参与度,并应用虚拟仿真系统操作记录、活页教材评分表等方式记录学生的线下实训项目学习效果,形成学生线下学习成绩。

通过一学期课程教学的全流程数字化学习行为记载,比较学期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综合学习效果,分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和评价结果显性化,综合性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有学习意愿的后进学生,拉动式的学习成果呈现和教师的增值性评价记录,也可以有效鼓励其积极参与学习。

猜你喜欢
仓储管理作业管理实训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低碳视角下苏州电子商务物流精益管理实施研究
车辆器材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