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设计

2023-02-03 02:52康汉真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边际效用曹操

康汉真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日常教学,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为国家学习、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流行。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来源于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案例,教师进一步加工设计并用于教学。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出发点,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有利于提升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价值观和精神素养[2]。

一、学情分析

身心特点分析:大学生刚刚步入青年期,其道德品质、三观正在形成,其消费行为既有求新、求异的少年期特征,又会在三观的影响下不断调整、固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中老年期消费倾向。

学习能力分析:前期学生已经学习高等数学的知识,对导数已经有基本认识,可以将导数与边际相联系,进行理解与分析。

课程思政切入分析:教师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讲授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三观的塑造、正确的消费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基数效用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以消费者收入既定、偏好既定为前提,分析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作出的理性选择,并进一步推导出需求曲线。

本节课的地位:是理解微观经济学供求工具里面需求的基础,可以作为塑造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突破口。

三、课程思政案例简介

案例教学法在传授效用论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达到单纯依靠说教不能实现的能力、素质培养以及思政引领目标。

案例1: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列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意指幸福感与人的欲望呈反比,与效用(满足程度)呈正比。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决定[3]。

思政教育启示:物质上的欲望是无限的,物质上的满足感是短暂的,而精神上的满足感能给人带来长久快乐,因此我国自古就有知足常乐的说法。那么,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并拥有幸福的人生呢?一方面,需要抑制物欲上的过分膨胀,另一方面,要付出努力、提升能力,尽可能创造社会财富,以获取收入,幸福感自然就会越来越高。社会财富来自人类的劳动创造,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提升幸福指数。

案例2: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教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说故事》节目讲过《曹操尚俭》的故事,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倡导者,崇尚节俭简直达到极致。他的帷帐屏风缝着许多补丁,盖的被褥棉絮都散了还在用,他用的行李箱与吴国普通老百姓所用的差不多,是竹子编的,用粗布缝制内衬。曹操临死时,要求自己“薄葬”——“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墓葬珍宝极少,入殓时穿的是缝补的衣服。

关于曹操节俭、薄葬的文献证据来自史学界权威《三国志》。2023年五一节前夕,河南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为千百年来曹操薄葬的说法提供实证。与其他动辄金银珠宝满车的帝陵而言,曹操高陵显得十分“寒酸”。

思政教育启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追求奢华的生活消费方面,唯利是图,会限制成长和上升的空间。提升思想修养,关注社会大事,为民族、社会、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奉献力量,才能获得持久前进的动力。

案例3:阳新县法院的普法宣传短视频《别碰“校园贷”青春不负“债”》,再现现实生活里的校园贷问题。不良“校园消费贷”利用部分大学生的虚荣心理,以及防范意识差、容易受人影响的弱点,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危害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思政教育启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不要将精神需求过度寄托在物质上,克服从众、攀比、虚荣等心理,理性认识自己的消费能力,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制定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良好消费习惯,避免陷入不良“校园贷”陷阱。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基数效用论中总效用、边际效用等相关概念;理解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理解掌握需求曲线的推导。

2.能力目标

使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利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

3.思政育人目标

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消费观,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及应用;消费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需求曲线推导。

2.教学难点

消费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讨论、分析、总结,达到传授知识、提升能力、进行思政引领的目标。

(四)案例教学设计思路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下4个环节:案例导入、新课呈现、课堂测试查漏补缺、作业巩固。

1.案例导入

(1)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提出问题:幸福是什么?并展示《案例1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2)分组讨论、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随机挑选两组,学生代表发言,了解学生对幸福的看法。

(3)教师点拨,思政渗透。从佛教与经济学关于幸福的对比,比较佛教节欲的消极幸福观与经济学依靠发展、努力获得幸福的积极幸福观的不同,借助成语“过犹不及”引出教师作为成年人对幸福的看法:培养热爱劳动、终身学习的良好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获得可以满足适度消费需求的富足财富就是幸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同时,指出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源于人们的心理评价,指出效用的定义,明确效用的主观性特征。

2.新课呈现

(1)介绍总效用、边际效用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并结合导数概念说明总效用函数与边际效用函数的关系。

如果假定效用可以用1,2,3……基数表示,可以比较大小、可以加总求和,就是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就是总效用,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总效用就是边际效用。

由于人性对重复刺激的新鲜感越来越弱,由此,边际效用递减,进一步地从物品用途的多样性及物品应用的排序继续分析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讨论“冷饮店促销活动,喝一杯饮料全价,第二杯半价”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原理,随机挑选学生提问,分享、体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学生思考价值悖论问题,从而引出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价值悖论。钻石和水价格的不同在于它们的稀缺性不同。物以稀为贵,因为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很小,所以水的价格很便宜;钻石非常稀缺,因而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所以钻石的价格非常昂贵。

在收入、商品价格已知的情况下,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所有可能最大组合,可以用P1X1+P2X2=M表示。消费者要获得最大效用满足,实现高性价比,需要满足均衡条件MU1/P1=MU2/P2,这里,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就是它的性能,与其价格的比就是性价比。性价比相等,就是用在每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块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否则,消费者就要进行消费组合的调整。

播放《案例2曹操尚俭》视频,提出问题:曹操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随机提问学生,最后总结曹操的过人之处: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务实不虚荣,心怀天下。曹操认为奢侈品的性价比低,他愿意把更多的财富用于奖励大臣以笼络人心为其效力,用于发展生产以富国强民,最终使魏国成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教育学生也应当务实努力,为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为满足虚荣心贪恋奢侈品、暂时的享受,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需求曲线的推导。收入的价格可以看作1,增加一单位收入就增加一单位货币,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1/P1=MU2/P2,商品2表示货币,则MU1/P1=λ/1,即MU1/P1=λ,这里λ代表货币的边际效用。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其购买商品的价格相比,往往大得多,虽然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但是递减非常慢,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以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保持不变为λ。当然,收入和偏好的不同,人们对货币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即每个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也不同,但是对某一个消费者来说,其对每单位货币的效用评价一定。

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就转化成为MU/P=λ。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所以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支付的价格越来越低。由此,可以得到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课堂测试查漏补缺

利用学习通发放随堂测试,随堂测试内容以选择题为主,实现当堂知识的快速回放与检测。根据学习通测试反馈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本节课程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根据随堂测试的结果,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进一步讲解,不留尾巴、不堆积问题。

4.作业巩固

在学习通发放课后作业《案例3 别碰“校园贷”青春不负“债”》,要求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问题。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将基数效用论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基数效用论相关知识、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数效用论比较抽象,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将效用论知识运用于问题解释与分析的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滴灌思政教育的内容,避免学生对单纯说教的抵触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消费观,并引导学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猜你喜欢
边际效用曹操
随身新配饰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