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实践探究

2023-02-03 02:52李彤
科学咨询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图书

李彤

(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广东广州 510220)

随着深度学习、自主阅读等概念的推广,人们逐渐意识到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性,阅读能力也是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保证。阅读习惯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不易改变的一些行为,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描述,它包括幼儿的阅读时间习惯、兴趣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

一、“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现状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也是阅读理解力迅速发展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为其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其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笔者的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阅读习惯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幼儿在园不爱看图书,把图书当性象征作玩具进行游戏,二是阅读时不会按照顺序进行阅读,阅读专注时长短,三是不爱惜图书,阅读翻页方法错误,阅读后不整理归纳等。通过观察和访谈,笔者发现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方面,家园无法做到双向联通,存在较多不足,导致教育实施效果存在两极分化。

(一)教育者定位不清,未形成统一的教育观念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全过程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家园共育中,家长把教育责任看成教师的工作,不重视在家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把教育责任局限于幼儿园内,缺乏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园两方互相割裂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者的定位,既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观念,更无法形成较一致的阅读习惯培养方式。教师和家长虽彼时处于不同的时空背景,但都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同样肩负培养幼儿的责任,只有两者共同合作,建立同伴意识,才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家园缺乏互动,家长参与度低

在家园共育中,教师常常利用班级群、公告栏、线上家长会等方式发布幼儿的阅读情况,这是进行双向互动的良好渠道。但实际上,班群更多时候是一个通知群,家长被动接收信息。公告栏因为特殊时期,家长无法入园进行详细阅读,无法了解幼儿在园读了什么绘本,教师如何进行阅读指导等。线上家长会是教师单一讲述,是程序化的汇报,没有家园互动环节。这种家园交流方式是无效的,无法正确传达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方式,幼儿阅读习惯培养家长缺乏参与感,无法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

(三)教育方法固化,忽略幼儿自主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丰富,信息技术成熟多样,但家园共育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过程中,却没有利用网络互动、及时、记录、丰富的便利性,仍然采用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幼儿阅读图书的数量与能否复述故事内容,忽略阅读的指导方式和后续的表达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发挥自主阅读的主动性,无法自主选择阅读的时间、阅读的类型以及阅读表达方式,阅读的专注度无法得到保证,自主阅读也就无法达成。

二、利用互联网,“家、校、社”三位一体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一)培养幼儿阅读行为习惯

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引,我们以行为引导作为习惯培养的首要目标,其中阅读行为习惯包括爱护图书、整理归纳、保持正确坐姿、掌握正确阅读顺序和阅读表达方法等。

1.利用互联网群组信息通道,同步学习现状和要求

经过教研分析,班级教师决定改革已有的群组交流方式,充分利用微信群、企微群、Q群等群组信息交流通道中的互动交流技术,同步幼儿在园在家的学习现状,把园中教师的学习要求和习惯培养流向家长,家长把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打卡情况流向教师,利用相册中的评价方式、留言方式进行跟进评价。

利用线上问卷调查、阅读计划等方式,收集幼儿阅读习惯的外在表现,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现状,通过类似于打卡、每月成长档案等方式也能让家长看到对幼儿阅读行为习惯的要求,有了教育的方向和指引,更有利于家庭中的习惯培养。

2.利用互联网资源,多途径促进亲子共读

教师为了推动家长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参与度,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家长学校,根据图书内容录制相关延展游戏……通过阅读后的各种亲子游戏,提倡家长和幼儿共读图书,一起观看教学资源,了解如何帮助幼儿阅读,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找一找等多感官互动中,投入亲子共读时间,进一步促进幼儿主动阅读。

3.善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阅读表达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课件不再是平面静止的,可以立体互动。教师利用动画软件、视频等方式,制作互动式课件或视频,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更丰富幼儿的表达途径。在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上,需要培养幼儿愿意表达,善于表达,4~6岁的孩子需要从具象的行为过渡到抽象的故事理解,因此扮演故事角色或者玩相关游戏的表达途径,能帮助其加深图书理解,增强阅读行为。在家园共育中,园中开设“直播间”“故事会”等区域,利用视频、绘画、录音等方式进行记录上传。在家幼儿可以利用小视频、直播等方式表达阅读后的想法,还可以利用绘画、黏土、手工等方式制作图书推荐海报。家长可以利用群组信息中的评论功能,录制幼儿评价视频,进行师幼、同伴互动,营造幼儿愿意表达、敢表达、会表达的氛围。

(二)培养幼儿阅读时间习惯

阅读时间习惯是指,能按照规律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或能保持一段固定时间专注地阅读,时间培养较为强调幼儿的自主性。

1.线上线下多渠道合作,建立科学幼儿观

家长购置的图书资料存在不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随意翻看,缺乏专注阅读;家长在旁玩手机,电子阅读取代亲子共读;或是随意打断幼儿专注阅读的时间,幼儿注意力分散等,都是没有掌握科学幼儿教育观的表现。通过线上家长会、家长学校、打卡任务等方式,家长建立科学的育儿观;通过一对一访谈,了解家庭教育观念,提出个性化的建议;结合细致的幼儿成长档案观察表,家长了解阅读习惯外在表现和逐步发展的潜在影响。家长不本末倒置,重视阅读习惯培养、重视以身作则,从根本上认可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幼儿阅读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2.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幼儿自主阅读

阅读习惯培养是幼儿内化的过程,行为和外在可观的评价能为幼儿持续阅读提供动力和方向。通过实践教研,从阅读行为、时间、兴趣三个方面,建立家长、教师和幼儿三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幼儿一周一次自我评价,以绘画、评选阅读天使等方式,客观地看到自己阅读时间的增加,专注度的增强,察觉自己的进步和同伴的肯定。教师和家长一月一评,评价并非独立于幼儿园整体评价体系,而是把阅读习惯培养与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相结合,全面科学地观察幼儿、评价幼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阅读。

(三)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习惯

1.线上线下同步共享,随时记录互动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保持家庭和幼儿园较为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才能最大限度让学习和习惯延续,而非割裂。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同步让家园共育更加便利,更有成效。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群等大众交流平台,同步幼儿在园的学习成果,利用图片、视频、美篇等方式做到及时、便利地记录教育过程,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家园互动、师幼互动。利用互联网同步的便利,家长和教师都能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进一步深入挖掘同类型阅读材料,进行资源共享,保持幼儿阅读兴趣。

2.发掘线上资源,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互联网时代,网络充斥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源,有阅读材料、阅读方法还有阅读教育心得。我们不仅能从身边的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从世界各地获取教育资源,还能从权威的教育专家汲取知识。教师结合教育局线上资源库、小红书、抖音等资源,经过筛选获取各种各样的阅读类型资料,极大地丰富幼儿的阅读材料。阅读不再是枯燥的图片文字,还有会动的图片、有趣的配音,家长能辩证地对待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书等为幼儿提供电子阅读。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互动方式,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实践结果与反思

(一)“互联网+”技术有利于幼儿阅读习惯形成

在实践中,笔者所在班级利用已有的普及化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线上资源,同步幼儿在园的学习成果,营造轻松的互动氛围,激发家长和教师交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家园互动、师幼互动,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果。

阅读行为方面,班级绝大部分幼儿能做到爱护图书,拿取图书时有序文明,阅读时使用“小孔雀”的方法翻页观看,阅读后能按照标识归还图书,借阅时能主动保护图书,遇到图书破损能主动修补图书,并提醒其他小朋友爱护图书。在阅读的时间习惯方面,经过在园和在家共同努力,幼儿能意识到自主选择阅读时间,阅读能保持20分钟以上的专注时长,不容易被其他事物打扰。在阅读的兴趣习惯方面,幼儿从漫无目的选择逐渐变为有目的性选取,从单一的阅读爱好到喜欢广泛了解其他内容,从粗略阅读到精细阅读过渡。基本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虽然距离幼儿自主阅读、深度学习等还有较大的距离,但阅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年累月积累和坚持,量变才能发生质变。

表1 实施行动前后幼儿阅读习惯变化

根据家长反馈,通过网络很容易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向,教师对幼儿的要求是什么,这周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阅读方法等,家长在家和幼儿有交流的内容和方向,幼儿在家中会主动要求看图书,并让家人不要打扰,观看后会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家长在幼儿的表现和反馈下,对幼儿早期阅读的作用和意义越发明晰,也能坚持为幼儿提供环境支持和教育支持。

(二)家庭教育观念影响幼儿阅读习惯培养

影响幼儿早期阅读的因素很多,因此阅读习惯是极具个别化的教育,幼儿兴趣和成长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是幼儿生长发育的根基,家庭教育观念不同,会导致养育方式不同,也会让幼儿阅读习惯培养有不同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在阅读习惯方面改变不大,追踪其家庭教育,发现家长虽然承认阅读习惯的重要,却没有在家中提供阅读的环境,没有共读的亲子时间。有的家庭让祖辈担任养育角色,缺乏对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和潜移默化影响,平时也较少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幼儿园进行交流互动,自然也无法达到效果。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对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的意义和方式有不同的见解,这也是我们后期进行早期阅读习惯培养认知普及,为之努力的方向。

(三)线上阅读资源库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教育实践

在进行实践过程中,教师寻找线上资源,发现阅读资源杂乱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对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负担,家长同样对网上资源持不信任的态度。在后期的研讨中,教师一致认为需要对线上资源进行筛选,并建立本园的线上阅读资源库,资源库包含阅读绘本的线上视频、配音,阅读教育方案、家园教育建议、教育计划等一系列资源。幼儿园会投放优秀的视频至公众号,家长可以随时进入幼儿园的教育线上网络和资源库,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等进行适当选择。

线上资源库的建立是我园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新型家园共育的途径,目前效果良好,有利于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培养,接下来如何利用“互联网+”明晰阅读的重、难点,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如何做到个性化教育,如何家园合作为幼儿培养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图书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