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2023-02-04 13:36杨春娥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文化认同,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传承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和教师实践经验,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多种策略。一是解读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二是挖掘名人故事中的家国情怀。三是弘扬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四是展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教师和学校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学生深入感悟中国历史中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 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12-0063-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2020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要体现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家国情怀是指基于文化纽带,对本国事物、本国人民的由衷认可,以及由此萌生的对国家民族、对所在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历史学科中,家国情怀与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漫长历史时空中的发展趋势,二是以历史知识为素材的家国情怀培养过程有助于学生更理性地看待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两者都体现了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长远目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些学者认为提升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前提,教师应全面了解家国情怀内涵,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自身素养。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培养方法,如通过历史常规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科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家国情怀的培养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热爱、归属与认同,以及对于自己家乡、国家、民族当下的建设发展以及未来前途的责任与担当。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通过对2020年版课标的分析,结合相关研究和教师实践经验,重点讨论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一、解读历史事件中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编版教材经过多位专家编排和国家严密审核,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历史事件素材,如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以及抗日战争等。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主权意识与国家意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历史教学内容中融入家国情怀,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主权意识与国家意志。例如,在讲授“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这节课时,可以围绕“疆域的奠定”这一主线索展开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清朝统治者对边疆的管辖方式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台湾及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根据2020版课标的要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节课中学生应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重要历史意义。在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的历史背景时,教师可以引用相关材料,如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让学生了解汉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可以体会到民族间的向心力和人民的凝聚力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体会战争的痛苦与和平的珍贵。在讲授“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时,教师可以通过图文视频等史料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和不可磨灭的痛苦。通过展示日本在中国犯下了重庆大轰炸、南京大屠杀等罪行,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为和平而付出的努力。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醒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挖掘名人故事中的家国情怀

历史名人故事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素材。通过讲述历史名人的英雄事迹,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重要性。这些名人故事反映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对于全面构建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导向、道德准绳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华儿女心目中的理想信念。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解析历史名人故事,可以幫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家国情怀,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家国情怀。

首先,教师要解析历史名人故事中的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故事来解析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如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中会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戊戌六君子、孙中山先生等。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具备的相同品质,如敢于人先、身先士卒、爱国等优秀的精神品质。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来展示历史名人故事。例如,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中国革命事业。教师要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讲述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救国救民伟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无憾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他的家国情怀和优秀的精神品质。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历史名人故事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最后,引导学生从历史名人故事中汲取家国情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扣家国情怀素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可以认识到历史名人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通过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更能全方位展示家国情怀中表达的道德素养。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国家大义,郑成功“确保台湾入版图”的民族主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死而无悔,以及抗战期间宋哲元“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从不缺乏为民族气节、理想而献身的人,他们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爱国品质,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观。

三、弘扬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平台,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充分弘扬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首先,利用教材揭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配套课件和解说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例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教科书插图《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和其他插图以及配套课件,还有相关解说视频,使学生明白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一体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并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其次,挖掘历史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如紫禁城、三星堆等,来挖掘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据坤灵之正位、仿泰紫之圆方的六百年紫禁城见证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盛世风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广汉三星堆,揭开神秘古文化的面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弘扬文化遗产的使命感。通过依托教材,充分挖掘文化遗存中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弘扬文化遗产的使命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眸历史,注目当下,展望未来,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更应该坚守保护传承弘扬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增强家国情怀的素养。

四、展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助乡土资源,充分体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積极参加公益活动、组建历史社团活动、收集和整理家庭史、地方史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1]

第一,开展社团活动探究本地乡土文化。通过学校的社团历史研习社等社团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本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两汉文化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研究天水地区的历史文化,发现当地出现的诗歌作品和文学大家,如描写陇山之险及西行役人思乡之情的《陇头歌》,汉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陇西行》,汉武帝时将军李陵《别苏武歌》等。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本地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

第二,通过博物馆考察展现乡土文化的家国情怀。学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并自觉组织走进博物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历史,更加真实深刻地感受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2]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例如,在学习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考察探究,了解当地乡土文化中的著名作家和文学作品。例如,天水市古称秦州、上邽。唐朝时,见于《全唐诗》和其补编的陇籍诗人多达95位,当时最著名的天水诗人有权德舆、王仁裕、李约、赵徵明等;“诗仙”李白作为天水秦安县人,给我们留下了他的诗作《与韩荆州书》。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曾经旅居天水秦州,前后创作诗歌1450首,其中117首与陇右有关,大部分诗作是杜甫在秦州时所作。

第三,举办文化艺术节突出家国情怀的主题。学校可以在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突出家国情怀的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展览等方式,展示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文学社或社团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征文写作与朗诵比赛,宣传热爱国家、担当责任的教育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重要性。[3]

五、结语

家国情怀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它需要以历史学科教学为支撑,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校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让学生深入感悟中国历史中的家国情怀。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高素质和综合素养。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将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新一代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外,借助乡土资源、博物馆考察、文化艺术节等途径,可以充分体现乡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乡土文化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意识,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杨春娥,天水市第一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参考文献:

[1] 卢晓华.释义·疏正·明道——“家国情怀”教育目标的落实[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5):56-60.

[2] 薄英华.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文学教育,2021(1):170-171.

[3] 金晓影.历史社会实践中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探微[J].中学历史教学,2020,(12):3-5.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