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技人才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2023-02-05 08:50万长松刘爱星
关键词:科技人才强国科技

万长松,刘爱星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领导科技人才工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人才发展之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经验并探索实践路径,对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科技人才观的历史发展

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科技人才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发展进程,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科技强国和加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一)初步探索:毛泽东的科技人才观

毛泽东对做好科技工作的认识从革命战争年代延续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他指出:“专门家对于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2]毛泽东的科技人才观有很强的革命性与人民性,总结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强调:“科学家要同群众密切联系,要同青年工人、老工人密切联系。”[3]掌握科技理论知识的人才必须和工农结合,才有足够能力和底气推动科技事业基础的形成,因此倡导广大科技人才参加工农劳动和听取工农心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坚实保障。其次,打造“又红又专”科技队伍。1957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4]。“又红又专”自此成为评判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知识分子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红”,就是改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使之具有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专”,就是熟练掌握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之具有良好业务能力,两者辩证统一。真正有作为的科技人才必须既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和方向,又要通晓和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最后,党要重视和爱护科技人才。一大批科技人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发展科技事业作了巨大努力。毛泽东认为他们理应受到尊敬和优待,不仅要在政治上肯定他们的无产阶级属性,改善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还要在生活上尽最大努力给予他们优待,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深化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科技人才观

针对前一历史时期科技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些问题,邓小平在科技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首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建设现代化的思想指引。邓小平秉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倡导党和政府重视人才,不断释放科技事业创新活力。其次,“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是开拓科技事业的关键密钥。立足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新情况,邓小平大胆利用和提拔杰出人才。“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5]他强调必须提供给科技人才良好平台和发展机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后,“科学管理、鼓励竞争”是促进科技改革的重要动力。邓小平提出科技部门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持续革新党对科技工作组织领导方式。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树立勇攀高峰的竞争意识,坚决摒弃落后平均主义思想,为增强中国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人才支撑。

世纪之交,江泽民把科技人才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首先,创造性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强调“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6]。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不断促进和积极扶持各类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并十分珍惜和用好人才。其次,他深刻认识到中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是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不竭的力量源泉,倡导科技人才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求实创新、拼搏奋斗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最后,他特别强调要通过思想和政治教育动员青年优秀学术及技术带头人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实践,鼓励他们在社会大舞台上尽情发挥自身才干。

新世纪,立足世界科技革命新浪潮,胡锦涛进一步完善了党的科技人才观。一方面,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战略之一。早在2003年,胡锦涛就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实施该项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7]。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中,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同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另一方面,为推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深走远,胡锦涛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不断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各领域科技创新人才,造就宏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快迈出科技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步伐。

(三)升华完善:习近平的科技人才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驱动发展”实质归结为“人才引领驱动”,全新阐释了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针、发展机制和保障制度。首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要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走在国际战略前沿和攻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就必须把科技人才摆在中国科技创新全局最关键和最核心的位置,重视、培养和优待科技人才,推进中国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其次,精心识才,悉心育才。当前,中国科技领域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发现和识别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缓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结构性矛盾。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和完善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引导科技人才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贡献出最大的潜力和智慧。最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吸引和培养全球范围内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深化国内人才培养改革,扫除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同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根据国际规则和待遇大力吸引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加盟,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让能力突出和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紧密团结在党周围,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发展活力,谱写新时代科技事业新篇章。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基本经验

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百年基本经验,对完善党的科技创新事业以及推动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领导科技创新人才,也根本靠党。回顾党的百年历程,领导科技人才工作一直是一项战略性、长远性和系统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及时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推动落后的科技面貌发生根本改观。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首次确立党领导人才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此,人才工作得到全党和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人才培养全面驶入“快车道”。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政治优势,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领导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实践证明,党管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方方面面。具体落实到科技领域,在宏观布局上,就是要党把方向、谋大局,将优先开发人才资源视为实现科技创新的发展起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对科技人才领导的体制机制,统筹优化人才发展机构设置,制定重大科技人才政策,确保党始终引领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在长远规划上,就是要党保落实、促改革,根据科技自身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优化与创新人才管理的方式手段,构建起权责明晰和运行顺畅的人才治理体系,提升党领导科技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理念的外化。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技术理念体系,其中之一就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扎根实际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萌发了重视科技人才的理论自觉;1978年邓小平指出,尊重人才是推进科技改革和科技兴国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创新型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科技救国、立国、兴国和强国的历史性成就,大兴识才、爱才和用才的社会风气,实现了制造、创造、创业和创新的重大突破。因此,从实践经验来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具体国情建构起来的符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人才观,是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更是引领科技创新事业向前迈进的理论指南。当前,中国要继续朝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强国目标坚实迈进,必须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党的领导下准确把握人才这一“软件”优势,选好、用好和用活人才,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活力和潜力,实现科技领域转型升级。

(三)坚持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辩证统一

作为科技领域中人才管理范畴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和使用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同质性。人才是科技发展的主体和根基,是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依托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没有数量足够的和能力突出的人才保证,党和国家任何战略规划都相当于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第二,同源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适应科技改革的创新人才,才能为实现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提供必要资源与支撑;只有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用尽人才,才能为培养具有实效性的人才提供深刻的经验和支持。第三,同向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8]人才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且相互交融。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更加自觉和坚定地把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有计划、有组织并有规划的培养和使用人才,一贯是中国科技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从多维度多层次理解和发挥人才优势

全面科学的理解和发挥人才优势,是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转变的战略引导。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实践性探索,可以发现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人才规模和质量形成的基础性优势。全球化智库(CCG)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发布的《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人才规模指标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适龄劳动力人口数”和“科学研究人员数”得分继续位居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同时,中国还拥有超过6 000万的高技能人才,占全球技能人才的比例达30%。庞大的人才规模和提升的人才质量为增强中国科技实力、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也为更快建成科技强国和更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动态的人才流动和开发形成的独特性优势。在探索科技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率调动。一方面,战略性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布局。通过出台一系列特色人才引进政策,引导人才、科技和资本等要素在不同区域合理流动,破除一切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藩篱,从整体上提升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水平,推动人才统一大市场的良好格局形成。另一方面,高质量优先开发科技人才资源。巨大的人才规模蕴藏着无限的创新智慧和开发潜力,中国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政府、市场和科技人才三者协调统一,做到全面开发、良性互动和深度利用,推动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实践路径

在全面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的实践路径,这对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和推进科技强国之路行稳致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以加快建成人才强国为重要目标

从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首度提出要“以实施人才战略”为专章,到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再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才强国目标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科学规划中国人才发展建设。当前,世界科技形势瞬息万变,中国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科技人才队伍规模虽持续扩大,但仍存在“大而不强”和“卡脖子”核心领域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国不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10,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可见,培育更大规模的高水平创新领军人才是建成人才强国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引领人才的视角来看,科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和持续提升科技人才原始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从留住人才的视角来看,积极引导科技人才的爱国情怀、尊重包容科技人才的失误挫折和大胆激励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有利于开创人人愿留与人人乐留的生动局面;从集聚人才的视角来看,广纳海外优秀人才、重点引进领军型创新人才和挖掘人才创新潜能,有利于强化国家科技事业力量支撑。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坚持2035远景目标,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是加速科技人才工作向良性循环轨道迈进的内在要求,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二)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本途径

创新是第一动力。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了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阶段。新时代高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旗帜,既是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人才工作本领的重大举措,也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现实要求。如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着力:一是用创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中国从一个科技落后和经济凋敝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强盛、经济腾飞的社会主义大国,从零起点到大突破,这与中国共产党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密不可分。因此,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理念武装科技人才头脑,以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精神指引科技人才行动。二是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要实现科技人才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机对接,就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抓手,畅通人才有序流动渠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释放人才红利,为实现发展驱动力根本转化提供不竭动力源泉。三是增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9]。站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全面拓展可利用创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从根本上摆脱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时代难题,保障国家安全稳定。

(三)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内在动力

“科学家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摆脱落后的科技面貌孕育出的以“科学报国”为核心的一种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传承好、发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家精神对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至关重要。”[1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1]。作为广大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实践中锤炼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工匠精神极大增强了劳动者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显示了劳动者追求高品质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劳动者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热情和潜能。这两种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承载着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所需的文化基因。因此,要推进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实现科技大国到科技兴国和科技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在全社会积极树立和宣传典型,营造人人敢创新、人人讲担当以及人人乐钻研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科技人才们用极大的劳动热情和极强的理想信念托起科技强国的伟大梦想。

(四)大力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和协同性的工程,既离不开宏观的战略谋划和体制机制,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12]首先,在政策环境上,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热情是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前提和保证,必须完善现有的人才奖励和激励晋升机制,切实提高创新者与多劳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一定程度上扭转社会存在的重模仿轻创新以及重考核轻激励的倾向,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早日迈进高水平科技队伍中来。其次,在工作环境上,先进的劳动工具即科研设备不可或缺。优化科研仪器设备是提升科技人才创新效率和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事业的必然要求。最后,在生活环境上,唯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改善科技工作者及家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其子女入学问题等,才能有效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起科技劳动者的科研热情和奋斗决心,为新时代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抓住人才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因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科技人才的认识,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要继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强国科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