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3-02-06 05:31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郭沫竹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向阳心理健康育人

■天津市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 郭沫竹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当下育人环境,既在形式、内涵、方式上进行德育创新,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围绕“立德树人,成人成才”这一核心理念,结合在“向阳教育”滋养下的河东区第二中心小学关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事例,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融合的意义及方法等进行详细分析,力争归纳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有效融合的对策。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关联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小学德育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即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侧重对学生个性、思维、情感、人格发展等培养,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德育是对学生行为的纠正,从外进行纠正与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根本上深究学生出现各种行为的原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存在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目的都是“育人”,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例如:学校打造了“向阳文化”办学特色,其中“向”是引导,是遵循儿童小学六年身心发展规律,指向学生成长需求、个性发展。“阳”代表希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意志与品质、理想与抱负、实践与行动三个层面。向阳文化以“向阳教育”为精神内涵,围绕“德育+心理”,学校确立新时代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向上、向善、向美、向荣”精神的向阳学子。在学校“向阳精神”滋养下,学生就像是生机盎然的百花丛,彰显出澎湃的活力和生命力,体现出一种阳光开朗、顽强不屈的精神。

表1 各年级段德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

如何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如何帮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心之所思。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疑问。教师应当遵循主体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真情,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与手段。

(二)有利于德育工作更好开展

笔者发现,小学德育总是存在一定的“说教性”,通常以理论教育为主,难以引起学生共情。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之中,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达到沟通、促进理解、产生共情,进而更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式展开德育渗透,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习兴趣等目的,在育人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中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德育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个拥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教师才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学生,为学生营造适合其成长的育人环境。例如: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年龄、心理以及思想品质特点,打造适合班情的班级文化。在“向阳教育”的滋养下,结合“四向”精神,学校开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即“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教室都自主设计班级吉祥物、班训、班歌、班徽、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等,并通过各具特色的班级展示栏、班级文化墙来彰显自身的精神风貌。又如:充满“向上”精神的五年(3)班——竹梦班:竹梦谐音“逐梦”,寓意追逐梦想、茁壮成长;富有“向荣”精神的四年(5)班——薪火班:薪火取自“薪火相传”一词,寓意凝聚成光、拼搏向前。师生生活在“向阳”校园中,感受着“向阳文化”的滋养与润泽,思想于自然中得到陶冶,心灵于无形中得到净化。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并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乐曲中更好地调节情绪,更愿意展示内心真实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方式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如组织学生进行“神奇的黑点”“神奇的圆”“我的家庭图谱”“我的能量球”“曼陀罗心理绘画”等活动,帮助学生表达情感、舒缓情绪,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层面则可以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学校策划制作了《向阳少年自我教育校本课程》,构建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课堂”,提高特殊学生适应能力的“种子课程”,让学生自我探索并对未来有简单规划的“生涯课程”,还有心灵阅读、心理剧、沙盘游戏等。有效融合心理健康、科学、思政、体育等课程,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和力量,使德育课程从单一走向多元,与心理健康课程得到高效融合。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毋庸置疑,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中,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延伸到生活之中。正因为其“延伸性”,才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真正的作用。学校吸纳有心理咨询师证、家庭教育导师证的家长进入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工作室,采取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简报印发、网站专栏、角色体验等方式,端正家长心态,提高家长心育水平,每学期开展“向阳最美家长”“向阳好家长”“书香家庭”等评选。学校还通过公众号“向阳心时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打造心育“外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根据当前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程度来看,笔者认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应在生活中、实践中进行,这样才能达到“于无声中润物”的效果,让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是“浮于表面”。此外,家庭与学校的强强联手、专业教师的培养等也同样重要。凡此种种皆能做到,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向阳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年话“福”
字海拾“贝”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红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