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量感培养

2023-02-06 05:3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姬文霞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量感度量新课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 姬文霞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量感的培养。量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加深他们对换算和感知的理解,让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感受生活,体验世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视角下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还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本文对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量感培养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量感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两种度量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会对数量和距离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对数量的多少以抽象的知识得到度量,还可以通过对距离长短的关系得到度量,这两者一种是思维的结果,一种是实践的结果。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量感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这两种度量。一是在学习计算知识时,能够借助生活实际,将具体实物的数量抽象转变为自然数,再进行计算,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表达,不借助度量单位,这是一种度量。二是在学习长度单位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度量工具进行测量,这是另一种度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两种度量的区别,避免概念的混淆,加深对“度量”的理解。

(二)量感培养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相较于抽象的度量单位,他们更能接受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度量单位。为此,在具体的量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借助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实现对量感的培养。调查发现,课本教材中会涉及度量知识的内容,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一问题。

(三)注意量感培养的系统连贯性

学生量感培养是一个连贯性和持续性的过程,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培养过程中离不开系统化和连贯化的教学。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对不同教材中涉及的有关量的知识,教师要找到其中的联系,科学合理地将量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通过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促进学生的量感培养。

(四)课后练习形式要体现多样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量感时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估测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从而实现量感培养。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练习形式,在练习过程中推进其量感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设计课后练习,引导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所学知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去体会量感。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推动学习量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量感培养的价值

(一)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落实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数学的概念和规律进行综合性认识。其次,借助多元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分析,从而对数量产生一定的认知,掌握其中的数学规律。最后,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创新的数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从而实现量感的培养,有效推动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量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生活中也涉及许多“量与计量”的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让他们采用度量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和推断,并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量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在推断和估测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使量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度量本身属于数学思想范畴,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量感,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并利用度量来精准地定性与定量现实世界。度量又可以分为抽象度量和工具度量,这两种度量方式一是借助计数单位进行测量,二是采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实际观察和推理,这样不仅能够掌握度量的意义,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量感培养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设计科学活动

随着新课标的逐步落实,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去表达周围的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对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搜集资料掌握量感知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推进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章节教学中,其中有关“三角形的面积”知识,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主体,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本课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得出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最后,教师可以借助教学目标融入量感知识,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组织学生自主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理;学生能够借助三角形面积公式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意义,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导入的方式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面积公式,逐步掌握量感知识,促进量感的培养。

(二)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量感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知的事物进行课堂教学。数学知识多数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量感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借助生活实际设计数学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量感知识。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借助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量感知识的理解;借助视频和图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更形象、具体,增加知识内容的趣味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切身体会量感知识。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章节教学中,有关“组合图形的面积”有这样一道例题,要求学生计算“校园绿地的面积”。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量感知识。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如果学校想要增加一部分绿地,将其规划成一片草坪和花园,你觉得应该怎样规划?通过问题,学生会思考草坪和花园的面积是多少,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对校园绿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此外,为了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学校绿地面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图片对绿地面积进行思考、估测、计算,最终借助组合图形面积公式计算出校园绿地的面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对组合图形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感知量感知识。

(三)借助教学工具解析量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适合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新课标视角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解析量感知识,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学生可以用更直观、清晰的方式体验量感知识。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还原数学知识,也可以采用虚拟实验引导学生对量感进行感知,加强学生对量感内容的解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活动。首先,教师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等底和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图片,让学生对两张图片进行观察,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借助多媒体动态效果将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再次为学生展示两种形状各个视角的图形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两种形状之间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圆柱与圆锥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一些有关圆柱与圆锥教学的工具,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真正掌握有关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公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析量感知识。

(四)布置个性作业,促进学生理解量感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进行量感知识学习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式,都是一种显性的展示,如果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能力的提升才是一种隐形的表现,这也是教师在新课标视角下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够在作业练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为此,为了更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布置更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加深学生对量感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

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个性化的作业练习。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实践作业,如“剪一剪”“画一画”等练习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从中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时对自己裁剪的形状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后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对度量的知识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够增强其具体应用意识。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形成量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量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持续进行,并需要学生长期学习,才能实现。为此,教师要认识到量感培养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加深对量感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此外,量感知识与测量和度量知识不同,需要教师借助一些适宜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以更具象、清晰的形式进行理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

猜你喜欢
量感度量新课标
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量感”体验式教学培养策略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模糊度量空间的强嵌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兼收并蓄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