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网格智治路径研究

2023-02-07 19:12陈玥衣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基金项目:2023年度浙江省委党校系统社会科学联合会规划课题“县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网格智治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省T县的实证分析”(ND230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玥衣(1988-),女,汉族,湖北当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干部教育研究。

摘要:县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场域,网格智治对于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促进县域善治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T县网格智治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入手,要想让网格之“智”赋能县域社会之“治”,就要立足县情,从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务融合来优化运行逻輯,从深化认识、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开放平台和强化队伍探索提升实践路径,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网格智治;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03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TV213.4       文章标识码:A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1];2022年浙江省委专门出台《关于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对网格进行重新定义,对网格治理作了全面规范和加强,着力构建党建统领、平战一体、集成协同、精密数智的新型网格治理体系[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3]。站在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强调要深化和拓展网格化管理。对标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文章以浙江省T县为例,梳理网格智治推进过程中的现实情况,探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务融合来优化运行逻辑,从深化认识、优化流程、开放平台和强化队伍探索提升实践路径,让网格之“智”切实赋能县域社会之“治”,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1   关于网格智治相关研究述评

2004 年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探索开启了国内关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学者对于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内涵剖析、现实限度和优化路径三个方面。此外,不少学者从现实案例出发,孙建军、汪凌云等人(2010)[4]探索优化路径,如浙江省舟山市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从“管制”到“服务”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国内学者秦上人、郁建兴(2017)[5]等则从技术层面出发,认为需要整合网格化管理的各种技术层次,以管理技术工具的整合为契机,实现从多网管理的网格化管理形态到网络化治理新形态的转变。从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为了实现城乡社区有效治理,需要划小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然而,纵向利用过度、横向协调不足的先天缺陷要求使社会治理实现从“管理”到“治理”再到“智治”的整体跃升。目前,学界关于智治体制尚未构建成型、有待于探索。

2   县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网格智治优势分析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整体跃升凸显出网格智治的优势所在。网格智治中的网格区别于传统型的网格,以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网格化管理。网格智治基础是网格,关键在智治。“智”涉及到理念思路的再定义、价值目标的再重塑、多元主体的再纳入、功能机制的再转变,从而构建起一个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自治为基础、以公民真实准确的需求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撑为手段、以PC端和APP端为载体搭建的网格化综合系统为平台的基层协同型社会治理系统。在这一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中,“智”是以“服务型”融入实现各部门高效协同、涵盖多个治理场景的场域实现动态调整优化、凝聚多方合力形成的社会共同体,拥有稳定、高效、专业、有力的专业队伍,全周期全天候及时处理。

进入新时代,网格具有新内涵、新定义,聚焦变革重塑最小治理单元,智慧治理是必要途径。一方面,网格智治在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团结上处于关键一环;另一方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兼具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发展趋向。对于省域层面而言,网格智治能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对于建设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守好“红色根脉”、实行“两个先行”意义重大;对国家层面而言,成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对于基层治理现代化大有裨益。

3   县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网格智治的个案分析

3.1   T县网格智治的推进情况

网格智治是网格化管理和智慧治理的有机结合。新时代,T县变革理念、全面部署、对标优化,以实战实效为导向,聚焦高效协同、减负提质、应急处置等需求,推动社会治理从事向制、治、智的转变。一是网格智治四级治理体系基本构建。根据不同功能职责将全县781个网格科学细分成3 739个微网格,治理颗粒度“从粗到细”,实现了“统一地址”联动“行政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小单元)-农户(居民)”四级治理。二是网格信息系统开启规范化运作。探索推进“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在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设立“小脑”工作室,将综合执法、村社干部、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员、应急救援组织等力量纳入“手脚”队伍,扩充人员,延伸触角,打造最强“小脑”、最实“手脚”,推动系统化运转。三是网格员队伍力量不断强化。做强“1+3+N”的网格力量,“5包一”机制(1名镇街干部、1名基层医务工作者、1名社区民警、1名单元长和1名单元协理员)实体化运转。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已组建专兼职3 361名基层网格员队伍,网格员队伍初具规模,网格力量不断扩充。四是网格事件在线办结效率显著提升。2023年4月至9月,全县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共新增上报事件逾3.6万件,按期办结3.55万件,办结率98.62%。一系列数据的背后反映出部门协同处置网格事件更加高效,部门间信息沟通与交流更加有效。

3.2   T县网格智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撤一建一”的单设建设进程不一致,县级层面难统筹

T县网格化工作曾历经多部门牵头管理的阶段,时至2023年4月起才由县社会治理中心一并负责。前期,虽然按照县委“撤一建一”建设要求单设综合信息指挥室,但是各部门的处置、运行的机制存在不同,长期存在多部门按照权限职责分别管理具体网格事件的现实情况;各街道(乡镇)对待网格化工作也存在着认识理解有高低、重视执行有偏差的实际情况。由于建设情况的参差不齐,故难以形成全县“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县级层面核心“大脑”统筹推进缓慢。

3.2.2   “采办分离”的网格闭环流程形式化,有效运作难发挥

长期以来,县级职能部门与乡镇街道存在一定程度的博弈。大部分县级职能部门倾向于将更多的业务纳入网格办理,集中权限一网通办;但乡镇街道对不断增多的入格事项心存抗拒,存在选择性上报的现象。因此,入格事项的选择性意味着入格事项存在人为筛选因素,没有清晰规范的上报原则。后台处理的流程没有突破科层制信息化的治理局限,未能横向贯通网格员和真实处置力量之间的渠道。由此可见,T县现阶段的“采办分离”难有效运作难以发挥就在于不具备客观清晰的入格事项和规范可追溯的处理流程。

3.2.3   “多网合一”的数据壁垒未完全打通,协同治理难达成

T县仅有13个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平台与市级系统平台实现贯通。部分事项还未实现统一调度互联互通的综合网格信息平台,推进进度有先有后,平台建设有优有次,一定程度上延缓后续县域整合统筹,“多网合一”的协同治理还需时日。数据壁垒具体到数据填报层面上,由于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和权限不一样,存在着填报的格式、名称的不统一,难免出现多头填报、重复填报、重新填报的现象,这不仅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数据的鲜活度,又加大了人力成本,增加了网格员工作负担,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2.4   “又专又精”的网格队伍培育机制欠完善,良性互动难实现

网格队伍组成来源多样,成分复杂,网格员存在“专职难专心”的状况。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3 361名网格员中仅有836名专职网格员。全县网格员偏低的待遇,短期内是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长远来看不利于“又专又精”网格队伍的培育。根据前期调查显示,T县现有网格队伍学历整体偏低,专科文化占比67%,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比29%,研究生文化水平仅占4%;年龄整体偏高,50周岁及以上占比71%。此外,长期以来,存在着网格员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匹配度不高、学习培训提升机会不多的现实问题。

3   县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T县网格智治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3.1   治理逻辑层面

从治理逻辑来看,网格智治是在不改变现有政治与行政体制下,运用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社会治理领域,以突破治理瓶颈,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精准化、高效化回应。因此,需要从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务融合来优化运行逻辑,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隙、精准化的治理效能,最终达成县域善治目标。

3.2   治理实践层面

3.2.1   深化理念认识,加速“智”的融合度

理念转化要先行。厘清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定位,由“管控型”介入向“服务型”融入是网格之“智”得以真正实现的关键。如何融入,技术支持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才是智慧网格。具体到强化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中,就要紧盯标准规范提升,充分履行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协调、分派流转、分析研判、综合指挥、督导考评等职能,切实有效回应村社居民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支队伍力量整合和统一指挥,建立日常研判分析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锚定网格内各类治理难点、痛点,充分发挥“网格议事日”制度作用,落实“五个一”机制。镇街“小脑+手脚”警网协同建设事件分类分级处置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加速“智”的融合度。

3.2.2   推动流程优化,提升“智”的可及性

流程优化是关键。推动信息整合,主动对接省市专班,畅通“市县”两级平台有效衔接贯通。聚焦两级平台一个入口,以现代技术集合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网格”體系。以问题清单为导向,优化事件清单,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强化智慧网格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加强入格事项审核管理,严格审批、健全准入流程,对于获批入格事项,“入格人”全生命周期负责事项,明晰权责,在规范完整的办理流程的基础上,定期定量完成网格员业务培训等配套工作;入格事项清单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及运作效果动态调整优化。深化推广运用智能技术,整合雪亮工程、鹰眼系统、人脸识别监控等多种监控系统,推进网格事件处理模式从人工处理向“机器派单、智慧处理”转变,提升“智”的可及性。

3.2.3   搭建开放平台,凝聚“智”的新合力

开放平台是保障。深化顶层设计,主管部门、牵头部门需加速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积极消除“信息孤岛”,镇(街)的综治室和村(社)网格员协调联动,打破传统壁垒实现机制赋能。搭建开放平台,如以村社网格员为群主、楼道长为副群主的微信群,自主开发可一键可达本区(县)网格治理系统的微信小程序,及时动态汇集民意,收集各类问题线索,调动村社居民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县域社会治理共同体。重视宣传,扩大网格之“智”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重视网格智治社会层面的宣传,深入宣传“优秀网格员”和“优秀网格案例”,通过媒体报道、服装强化职业形象、网格治理正能量宣讲、网格员宣传短片、学生暑假志愿者招募活动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网格治理的氛围,增进公众对网格员、网格工作的理解和认可。

3.2.4   强化队伍建设,培育“智”的专业度

队伍建设是根本。在落实相关待遇制度的基础上,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理顺网格队伍管理体制,可参照社区工作者职业管理体系探索网格员职业发展路径。创新管理考核机制,探索建立网格员多职级薪酬制度,通过设立公益基金、专项奖金等专项资金,对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均优的网格员“以奖代补”,不断增强队伍的稳定性。探索建立不合格网格员退出机制。强化网格培训练兵,划拨专项培训经费,制定思想政治与业务能力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培训方案,对网格员定期开展党建知识、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系统操作、综合素质等方面培训,增强网格员风险防控、应急处突、矛盾调节、心理疏导、教育感化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真正将网格队伍建设成一支稳定、高效、专业、有力的基层治理中坚力量。

4   结束语

县域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场域,网格智治对于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促进县域善治显得尤为必要。网格智治中的网格区别于传统型的网格,以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网格化管理。网格智治基础是网格,关键在智治。浙江省T县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智慧治理的有机结合过程中,有成果也有问题。从优化提升角度来看,网格智治需要从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服务融合来优化运行逻辑,从深化理念认识、推动流程优化、搭建开放平台和强化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切入,积极探索,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EB/OL].(2021-07-11)[2021-07-11].https://www.gov.cn/govweb/zhengce/2021-07/11/content_5624201.htm.

[2]浙江日报.学习问答59丨如何构建党建统领、平战一体、集成协同、精密数智的新型网格治理体系?[EB/OL].(2022-08-16)[2022-08-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270386341403960&wfr=spider&for=pc.

[3]習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孙建军,汪凌云,丁友良.从“管制”到“服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基于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30(01):115-118.

[5]秦上人,郁建兴.从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走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态[J].社会科学文摘.2017(05):20-22.

猜你喜欢
治理现代化
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逻辑
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逻辑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公民教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语言习惯与民族地区双语司法人才队伍建设
“互联网+”推动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证研究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
简政放权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
论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法律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