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

2023-02-07 10:42李金召鲍禹希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黑龙江省

李金召 鲍禹希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2023年大学生SIPT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指导项目“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振兴路径研究”

(22GJE387)。

作者简介:李金召(2003-),男,汉族,黑龙江伊春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智能会计。

鲍禹希(2003-), 男,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率先开展了数字农业建设活动,但是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不足、财政投资和补贴政策尚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首先探讨了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以及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研究发现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对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研究,为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开展农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农业设备补贴政策以及智慧物流仓储运输体系三方面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056-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22      文章标识码:A

数字农业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和发展的动力,是创建新农业、培育新农民、构建美丽乡村的重要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1]。为了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點》[2],提出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强调要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3],提出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强调要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加强重大工程设施建设。这些文件指出了以数字农业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农业问题。当前数字农业的兴起给中国的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经验与挑战。

1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1.1   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为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黑龙江省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例如,“哈尔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是根据农村的特点而开发的触摸屏终端设备,重点为村民提供农信、农机、农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远程视频诊断服务、即时市场行情查询服务、观看多媒体远程教育课件服务和农资在线订购等服务;“黑龙江省农业农村信息中心”是集农业信息查询、三农热线、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村务公开、农业专家系统、公共事业等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此外,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组织开展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金融”模式[4],该模式覆盖了全省12个市(地)、45个县(市、区),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覆盖了粮食、畜牧、水产、林果、设施农业等各个领域,覆盖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覆盖了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覆盖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等各类产品。同时,该模式实现了农业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应用,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农业经营数据、农业市场数据、农业政策数据、农业信用数据等,形成了农业数据资源目录、农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农业数据开放服务平台、农业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等,为农业金融提供了数据支撑。

1.2   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加速转变

黑龙江省突破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形成了以“网络+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采取企业主导生产、引进技术人才、实行科学耕作、健全安全机制的方式,通过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监管,从土地、农产品到消费者的全过程进行食品质量的监测,从而实现农业绿色、生态、高效发展的目标。2021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含有机食品)587.8万hm2,比上年增长3.6%。绿色食品产品产量1 741.2万t,增长2.5%。绿色食品企业

1 158个,增长5.0%;绿色食品产品3 047个,增长

3.8%;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93.1万户。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1.4万hm2,比上年增长8.9%[5]。

为了推动农产品销售,黑龙江省各地区积极尝试新的营销方式。目前,“互联网+”已全面覆盖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建三江农场”的“网络+绿色农业”的销售模式,使得建三江地区的农产品“直通”老百姓手中,为垦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建三江农场”是黑龙江省“菜篮子”“米篮子”项目的重要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建三江管理局下辖15个农场,22个果蔬农资合作社及农产业资源不断整合[6],以“网络+绿色农业”为基础,构建了农业电子商务、优质有机食品产地直供、众创空间。首先“建三江农场”建设分线下、线上两种销售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宣传、展示的作用;建立农产品品质可追溯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其次,网上的交易平台已经建成,线下的物流系统也得到了完善,只要点击一下鼠标或者手机屏幕,就能收到高品质的产品。

1.3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覆盖明显增强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是构建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黑龙江省一直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宽带中国”的战略。积极推进地区运营商完善乡镇宽带、无线网络覆盖。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农业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应用,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农业经营数据、农业市场数据、农业政策数据、农业信用数据等,形成了农业数据资源目录、农业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农业数据开放服务平台、农业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等,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前,黑龙江4G、光纤宽带已覆盖所有行政村,5G覆盖全部乡镇及95%以上的行政村[7]。全省农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95%以上,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速率达到100Mbps以上,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以上,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安全可靠性达到99.99%。2022年,黑龙江省建成120个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和1 300个“互联网+”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开发黑龙江大米网、生态龙江、农产品网上拍卖交易3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精准农业发展、规范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

2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不足

在全国大力推进数字建设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加大了在科研创新能力、装备研发能力、关键技术标准制度能力上的投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首先,黑龙江省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业云平台、农业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建立健全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打通农业数据的横向纵向流通,提高农业数据的质量和价值。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障,防范网络风险和数据泄露。其次,黑龙江省加大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突破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装备技术、农业智能技术等领域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的协同机制,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8]。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农村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充分发掘出数字技术所具备的潜力,同时在现有的应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足,需要持续创新、不断完善[9]。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农户对于数字农业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还不充分,在试点应用的打造中,覆盖面过于狭窄,应用程度不深,没有有效地将数字技术的潜力发掘出来。以大庆市为例,大庆市现有瓜果数据主要是依靠政府内部专门的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如气象数据、农田土壤、耕地质量、病虫害监测等,各相关数据库缺少互联互通、智能分析。黑龙江省数字化农业市场的建设群体主要是农业领域的政府机构及部分公司,尽管有部分龙头企业如北大荒集团等领先试点建设,尝试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项目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并推动商业化的持续生产,但是更多的数字农业项目仅处于示范基地试点建设中,无法大面积复制推广。

2.2   财政投资和补贴政策尚不完善

财政投资对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信息化投入总额为941.4亿元,乡村人均财政投入460.0元,市均财政投入3 292.3万元,较上年提升65.3%;黑龙江省的农业信息化财政投入达38亿元,而市级财政投入不足1 500万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建设和维护上投入较少,因此物联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慢。例如,某物联网基地耗资300万元建设的超标准机房由于经费不足、硬件老化、系统落后等问题无法投入使用[10]。另一方面,数字农业投资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维护难度大,导致相关企业对投资数字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处于观望状态;一些已建好的数字农业设施运行效率较低,数据上传不及时或录入数据不准确。

2.3   “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滞后

黑龙江省农村电商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其在黑龙江省发展数字农业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并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渠道。然而,黑龙江省的电商发展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农村物流网络薄弱,“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相对落后。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和工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农村,大约50%的农民表示,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不方便,而最大的原因就是物流不完善[11]。由于农村地区面积较大、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着物流成本高、冷链物流发展不足、“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特别是部分数量大、单价低、不耐储存的生鲜农产品,如水果、蔬菜、鲜奶等,由于利润低,商家不能负担起相应的运输费用,导致整体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商品的竞争力。黑龙江省目前除了中国的邮政物流网络比较完善之外,其他的“三通一达”快递公司都是建立在县级市、县城的范围之内,而且网络的覆盖范围并不广,有的县甚至连一个现代化的物流网络都没有,想要继续往下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回收周期相对比较缓慢,在农村乡镇主要是通过加盟代理点的方式进行配送和揽件,很难真正为电商农产品销售服务[12]。

3   数字化农业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数字产业迈入新阶段。数字化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13]。在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建设的调研过程中发现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存在数据资源共享困难、数据整合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数字农业的全面推广。

3.1   开展农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根据黑龙江省目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建设情况,需要提出“一中心三平台”的思路。一是着重打造一个核心数据库,完成以黑龙江省农业家庭数据为中心的数字化建设。二是搭建三个系统平台: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资源的多源数据管理转化为集中有效的管理;以黑龙江省果业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开发黑龙江省农业数据信息收集与更新平台,并在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3S、大数据等技术,对黑龙江省农业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数据资源真实可靠且具有时效性;依托黑龙江省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站,对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建设,并在广域网、手机等平台上实现农业信息资讯的推送,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14]。

3.2   完善数字农业设备补贴政策

黑龙江省的农机补助经费虽逐年增长,但与发展数字农业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健全黑龙江省的数字农业设备补贴政策,加强对数字农业发展的支持,把农业物聯网设备、智能农机等在数字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并增加对农业物联网专用气象站、大棚精细化种植应用系统等农业物联网装备以及各种农业机器人费用的补贴[15]。此外,要增加购置补贴,参考黑龙江省以前的农机补贴政策,研究确定不同设备的补贴标准,并根据国家标准“每档次农机产品补贴额按不超过此档产品在本省域近三年的平均销售价格的30%测算”指标,例如,按照粮食收获机械的等级不同,补贴标准规定为是8 200元到26 700元不等。黑龙江省通过加大智能农机补贴,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引导黑龙江省农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16]。

3.3   完善智慧物流仓储运输体系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物流体系建设。运输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保障粮食安全、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利润的重要环节[17]。由于各电商在黑龙江落户,黑龙江农业电商发展迅速,但其销售增速却出现下滑趋势。黑龙江省要积极构建完备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管理體制,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当地特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电商;积极支持电商企业在乡村建立基层网点,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资金流的一体化,优化农业电商运营体系,建设数字农业新农村。

保障发展数字农业交通基础建设,需要提升建设规范,修建好农村公路,确保道路质量;在农产品产地附近建立物流集散点,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把农村的供应点和城市的消费市场相结合,引导各县区建设智慧仓储、产销的冷链设施,将农村传统零售向数字化改造推进,并利用电商品牌力量帮助黑龙江省农村强化商业能力,包括在农村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让农产品与城市的消费和零售系统相结合,形成“生产者-农产品物流-消费者”的一站式创新模式[18]。

4   结束语

黑龙江省已迈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文章对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黑龙江省数字化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应开展农业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农业设备补贴政策;完善智慧物流仓储运输体系三方面对策建议,以期为数字黑龙江的乡村建设提供新途径,逐步消除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黑龙江省全面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EB/OL].(2023-04-13)[2023-04-13].http://www.cac.gov.cn/2023-04/13/c_1683027266482224.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EB/OL]. (2019-12-25)[2019-12-25].http://www.cac.gov.cn/2020-01/21/c_1581145429704893.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金融”模式联合调研推广[EB/OL].(2021-07-23)[2021-07-23].http://www.moa.gov.cn/xw/bmdt/202107/t20210723_6372650.htm.

[5]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27)[2021-12-27].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422/202112/c00_31233496.shtml.

[6]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深耕“四个农业”夯实粮食根基 [EB/OL].(2023-11-27)[2023-11-27].https://www.china-jsj.com/article.aspx?g=1d39cf11-0c31-4fef-97f4-1e88b8419d31.

[7]光明网.黑龙江加快数字乡村建设[EB/OL].(2023-12-08)[2023-12-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668809857139389&

wfr=spider&for=pc.

[8]张金来.以数字化赋能城乡融合发展[J].新型城镇化,2023(09):108-111.

[9]中国农业信息网. 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EB/OL].(2021-12-20)[2021-12-20].http://www.agri.cn/V20

/ztzl_1/sznync/gzdt/202112/P020211220309351243712.pdf.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问题探讨[EB/OL].(2008-10-08)[2008-10-08].https://www.audit.gov.cn/

n6/n1558/c115406/content.html.

[11]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 《2022年主要工业行业年度经济运行报告》发布[EB/OL].(2023-06-05)[2023-06-05].http://lwzb.stats.gov.cn/pub/lwzb/bztt/202306/t20230605_7490.html?eqid=c7bed2a30004aa1500000002648acebc.

[12]吕晓东.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7(03):67-69.

[13]张鑫瑜,孙珊珊.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J].财会月刊,2023,44(18):124-132.

[14]杜换霞.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机理、问题与对策[J].商展经济,2023(16):75-78.

[15]赵海荣.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3(16):51-54.

[16]何枭吟,赵依博.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实践路径[J].工信财经科技,2023(04):90-99.

[17]任烨婷,胡铭.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23(08):16-17.

[18]张延龙.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发展[J].河南农业,2023(23):1.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