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探讨少数民族村落旅游发展路径

2023-02-07 10:42韦妍妍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SWOT分析

作者简介:韦妍妍(1999-),女 ,侗族,贵州榕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摘要: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黔东南大利侗寨的旅游发展为例,分析黔东南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现状,通过SWOT模型探讨黔东南大利侗寨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村民参与度低等劣势。在外部环境方面,大利侗寨面临着多方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建设、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及传统文化影响力提升等机遇,同时也需应对旅游项目单一、环境污染及传统文化市场化问题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了促进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大利侗寨及其它少数民族村落的旅游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落;旅游发展;SWOT分析;大利侗寨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08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G249.27     文章标识码:A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2]。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时期,乡村旅游为我国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现状,文章运用SWOT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大利侗寨旅游發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旅游发展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村落的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大利侗寨的基本概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1.1   基本概况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裁麻镇,海拔898.1m,土地面积为9.8km2,距榕江县城有23km的路程,全寨共有321户、1 380人,均为侗族。大利侗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宜人,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是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故有着“藏在深山幽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之称。此外,大利侗寨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独特的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等民族文化。

1.2   旅游发展现状

大利侗寨在2012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8年通过评选成为贵州省乙级旅游村寨。2020年,当地政府批准关于“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示范村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建设”的申请,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大利侗寨的居民楼、景观亭、道路及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装修,以提升其整体形象和旅游服务水平。大利侗寨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结合当地旅游景点,制定出了“三宝侗寨-大利侗寨-宰荡侗寨-阳开苗寨-月亮山梯田”的旅游路线,其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利侗寨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形成了以侗族文化、自然风光和乡村体验为主的旅游产品。

2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1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2.1.1   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良

大利侗寨的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大利侗寨坐落于山林,山峦众多,空气清新,树木高大挺拔。同时,当地村民依然沿用传统的耕种方式,精心照料着农田。这种原生态的耕作方式,不仅保留了原始的田园风光,更为大利侗寨增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

2.1.2   古朴自然的民族文化

大利侗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利侗寨作为典型的侗族村落,其古建筑风格独特,房屋以传统的侗族木房为主,以杆栏三合、四合木楼为主要形式。大利侗寨内保留了5座各具特色的侗族风雨桥,以及石板古道、鼓楼、萨坛、古墓葬、古水井和晾禾古仓等一批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共同构成了大利侗寨独特的文化遗产,展现出侗族的历史韵味。同时,大利侗寨内还保留了丰富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琵琶歌、多耶等侗族传统歌舞;侗族刺绣、蜡染等侗族传统技艺;三月三、侗年、六月六等侗族传统节日;庵鱼、庵肉、酸菜等侗族传统美食。

2.2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2.2.1   公共设施不完善

大利侗寨内部的公共设施建设亟须加强。一是公共交通不便利。从县城到大利侗寨长达23km,且暂无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这增加了游客的时间成本和出行难度。二是缺乏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更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三是大利侗寨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无法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侗寨的住宿条件、餐饮选择也较为有限,这无疑限制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深度探索,不利于大利侗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2.2   缺乏专业人才

大利侗寨的旅游发展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队伍来支撑。从旅游规划、管理、服务到营销,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的参与。然而,大利侗寨的旅游人才状况并不理想。首先,高学历、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的人才在侗寨中极为缺乏,这使得旅游管理和建设的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次,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利侗寨的旅游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村民,在接待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等方面,他们可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最后,大利侗寨缺乏专业的导游人员,这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难以获得全面、专业的讲解服务。游客往往只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是听当地村民的简单介绍来了解大利侗寨,这无疑制约了大利侗寨旅游的发展。

2.2.3   村民参与度低

大利侗寨村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他们对旅游开发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同时,大利侗寨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村民们难以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际利益。例如,大利侗寨“旅游联盟”仅组织乡村客栈、农家乐等经营主体,没有把古民居户主和文化传承人列为联盟对象,没有与全体村民的利益紧密联系[3]。因此,大利侗寨村民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参与度较低。

2.3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2.3.1   多方主体参与大利侗寨旅游建设

大利侗寨的旅游开发主体由政府、企业、村民三个部分组成。政府在大利侗寨的旅游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负责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出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以及改造建筑等工作。许多企业参与到大利侗寨的旅游发展中来,为当地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大利侗寨的村民积极抓住这个机遇,在村内创办了民宿、客栈等助力大利侗寨的旅游发展。多方主体的参与使得大利侗寨的旅游开发更加全面和可持续。

2.3.2   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大利侗寨的旅游发展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务院在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旅游已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强调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4]。同时,据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在2021年的数据公布,从2011年至2019年,每一年上涨的幅度都非常明显。尽管在2020年时,旅游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大幅度下降,但是随着疫情状况的好转,2023年旅游业的发展又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大利侗寨借助旅游业的“回温”,旅游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

2.3.3   非遗影响力提升,助力旅游发展

非遗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大利侗寨的文旅融合。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大利侗寨作为拥有丰富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侗寨大歌、侗族服饰、蜡染等非遗项目,不仅是侗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例如,在寨内提供制作蜡染产品等非遗项目的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亲自参与和感受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既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体验。

2.4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挑战(Threads)

2.4.1   旅游服务不足,项目单一

虽然大利侗寨开发了一些旅游活动项目,但是大利侗寨的旅游項目主要集中在观赏自然风光和体验民族文化上,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是大利侗寨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的挑战。

2.4.2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旅游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游客数量的增加,这无疑将导致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显著增长。由于大利侗寨的活动空间有限,其环境承载能力也相应受限。因此,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人口的增加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必须关注到其对原始生态环境的潜在破坏风险。

2.4.3   侗族传统文化的市场化问题

随着游客的涌入,外来文化对侗族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传统的侗族习俗和文化活动在逐渐消失或被淡化。同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侗族传统工艺品和文艺表演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这不仅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大利侗寨的旅游品质和吸引力。因此,如何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文化习俗,成为大利侗寨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3   大利侗寨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多方参与

大利侗寨应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引入多方参与大利侗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5]。例如,大利侗寨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金、鼓励村民参与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最后根据发展旅游获得的收益进行分红,实现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多方参与。

3.2   结合自身优势,推动文旅融合

大利侗寨拥有丰富的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首先,大利侗寨可以通过开展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等形式,向游客展示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可以组织游客参加侗族的歌舞表演、品尝侗族的特色美食,或者让游客亲身体验侗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侗族文化。其次,可以借助大利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具有侗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利用村内的刺绣工艺、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工坊”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游客可以亲自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还可以借助侗族传统服饰、工艺等元素,设计有特色的文创产品、纪念品,让游客带回家乡作为留念。

3.3   加强宣传推广,打造旅游形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意识到宣传推广的重要性。然而,大利侗寨在旅游宣传推广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大利侗寨应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利侗寨在进行旅游宣传推广时应该围绕“生态旅游”“民俗风情”的主题打造旅游形象,利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曝光率和关注度。例如,贵州省黎平县宝盖村通过组建“浪漫侗家七仙女”团队,由她们作为“形象大使”在快手上推出短视频介绍盖宝村的风土人情[6]。

3.4   “保护第一,发展第二”的原则

大利侗寨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对村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村落环境的保护。大利侗寨进行开发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历史建筑、遗迹以及传承傳统文化,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避免本末倒置的现象出现。旅游开发要延续村落传统风貌,在不毁损传统村落的前提下留住传统村落的生态细胞和文化元素,从根本上守住村落文脉之“根”[7]。同时,大利侗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大利侗寨应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4   结束语

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有着传统建筑、农田、山水等有形资产和民俗文化、村寨历史、故事传说等无形资产。少数民族村落旅游发展应该通过开发和推广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和学习,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 (12):1597-1605.

[3]杨成利,王炳真,吴平.美丽·古朴·梦境——大利侗寨[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 (03):2+157-161.

[4]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10-20)[2022-10-20].https://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22-01/20/content_5669468.htm.

[5]刘静佳.论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4):75-80.

[6]吴玉圣.“侗家七仙女”打开的“宝藏”贵州黎平县盖宝村驻村第一书记手记[J].中国民族,2020 (01): 51-53.

[7]黄杰,李晓东,谢霞.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活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8(05):119-128.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SWOT分析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