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低碳旅游模式探讨

2023-02-07 10:42唐莎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

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双碳”目标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地方依恋及其亲环境行为响应机制——以江西为例(422610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绿色发展理念下旅游碳补偿机制研究”(21YJAZH085)。

作者简介:唐莎(1990-),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经济。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乡村旅游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广西田阳露美片区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根据露美片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有机生态养殖基地的实际生产状况,从乡村农作系统视角,对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根据“一心一带两翼”的框架来落实低碳旅游;规模养殖创建节约循环水资源系统;实施乡村旅游低碳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乡村旅游循环产业示范区,以期为广西田阳露美片区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低碳发展模式;乡村旅游;露美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093-04      中国图书分类号:X2;F592.7       文章标识码:A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广泛关注。旅游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不仅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无烟”产业。旅游业作为一项能耗较高的社会经济消费活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碳排放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发展低碳旅游是解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核心是低碳旅游发展模式[1]。低碳旅游模式是对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总结与归纳,主要集中在不同视角下低碳开发运营模式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应用两方面。受传统的旅游模式影响,现阶段旅游业要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的低碳化转变,难度依然较大。为了进一步在区域旅游中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需不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低碳发展模式。

1   研究背景及理论概念

1.1   文献综述

劳凤华(2021)[2]在《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建设路径的探究》一文中表示,目前我国农村的碳排放问题正在逐步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农村碳排放物中主要包含氮、磷两种污染性气体,这两种气体使农业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对水环境的污染更是十分严重。郑向群(2016)[3]指出,农业污染物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57.2%至67.4%,相较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来说,乡村休闲旅游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更具发展价值。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乡村休闲旅游也存在需要问题,其中以其粗放的发展方式为主要问题。相较于传统的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并非僅运用旅游资源进行游览消耗,而是充分完成了资源在农业生产活动和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有效利用[4]。这一模式不仅使农业与旅游业互相促进,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农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旅游充分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的地方,更需要大力推广来确保其的广泛应用。

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很长的历史,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从相关数据资料上看,李伟(2004)[5]等学者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有自己独有的见解,邓念梅、胡林、朱国伟等研究人员则在研究饭店管理及景区开发上更有建树,尽管这些学者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都在研究与实践中运用了循环经济理论。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涵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并结合实践经验,将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置于微观层面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展及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的一系列研究。

1.2   循环经济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K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发展理念,他认为在人与自然这个大环境中,可以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利用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将其与循环利用相结合,让减少数量、提高效率、降低排放、减少消耗及高效循环科学、合理地融合到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6]。这种模式对于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可以极大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7]。

1.3   低碳旅游

随着生态旅游理念的兴起,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新态势,具备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的低碳旅游理念应运而生。低碳旅游,不言而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8]。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消耗,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本土文化与生活方式,在低碳旅游中为人文及生态的保护作出贡献[9]。

2   露美片区低碳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广西田阳露美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适宜发展低碳旅游。文章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下,运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田阳露美片区进行分析[10],主要研究对象是露美村及周边地域村落的农作系统[11],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及相关理论为其未来发展规划“出谋划策”[12]。

2.1   区位优势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百色市决定以那满镇的露美村为核心,将三个邻近乡镇,16个行政村(188个自然屯)规划为露美片区;2020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后挂牌成立百色市田阳区[13]。露美片区位于百色市重点发展的右江河谷沿江现代农业隆起带,也是田阳区规划的高新技术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结合区(见图1)。

田阳区是我国重要的有机食品基地,其水域发达、稻田交织、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水果、蔬菜产出,该地的圣女果、香蕉、甘蔗等更是享誉国内外,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重要输出产地。露美片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目前其已经开展规模化的农作物产品种植,像芒果、甘蔗、玉米等均已是大规模、高产量的规模式经济,其中,片区芒果种植总面积达712hm2,投产面积 486.6hm2;片区香蕉种植总面积440hm2;片区火龙果种植总面积88hm2,投产面积21.3hm2。芒果种植773.3hm2、甘蔗500hm2、玉米686.67hm2[14],这些农作物在经济作物中所占比重逐年升高,同时片区也在逐步发展养殖业,但目前效果还未显现(见图2)。

图1  露美片区行政区划图

图 2 露美片区主要种植产业占比结构图(单位:公顷)

2.2   政策支持

当地政策支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其希望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来促进广西的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广西”,在政策上给予旅游业极大的支持,不仅为旅游发展提供资源,还积极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建设循环经济。此外,百色市也同样积极响应号召,在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农村发展,充分利用右江海滩地区和堤防两岸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地理优势,将旅游与农村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15]。不仅如此,百色市还计划引入生态产业,建设现代农业隆升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中以田阳区为代表,积极响应和落实政策,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摆在重要发展位置,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来展示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及模式,构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将田阳区建设为综合发展的低碳型现代化城市[16]。

2.3   发展现状

露美片区大部分农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及农业生产,其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且区域差距较为明显。在过去,露美片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田阳区集中力量推进露美片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方式,加强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有效灌溉农田、果地706.67hm2,完成宝美村、合力村312.67hm2土地整治。在乡村生态旅游方面,2015年6月与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总投资1亿元的“百色市田阳县'梦里壮乡'(露美片区)生态旅游中心”项目,目前已完成景区壮家大院、壮家园林、壮家田园三大板块的设计及重要节点旅游元素的设計和实施,玫瑰园、将军洞宾馆及驮烈河开发将启动建设。在基层党建方面,整合片区2个镇5村党建资源,成立露美片区联合党委,并各自然屯、产业合作社等设立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在片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17]。2023年4月,国家标准委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考核专家组,对由百色市田阳区人民政府承担的国家级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考核。该项目以总分104.88分的高分获得“优秀”等级,顺利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成为百色市首个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18]。2013年至2014年期间,露美村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乡村·百佳村屯”的荣誉称号。露美村还被纳入广西特色生态农业名村建设项目,田阳区严格按照自治区关于特色名镇名村发展需求的要求对其进行开发规划。通过实施道路交通通畅、易地搬迁、人饮安全、村屯路网及排水设施建设、村屯绿化美化、外立面改造等工程,露美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5年1月,露美村入选第二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2017年3月,露美村被命名为第十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在2019年12月,露美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通过这些努力,露美村已经从原先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一个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3   循环经济理论下露美片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露美片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其优秀的农耕文化、茂密的森林植被及高效的有机农业,这些都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保护也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在开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在低碳循环中发展经济,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形成长久地可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19]。

3.1   科学规划,合理部署

露美片区在开发旅游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消耗。通过科学规划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例如,露美片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原生环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根据田阳区的发展规划,划分科学、合理的旅游功能区,将自然景色与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宣传广西壮族的特色文化,让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此外,还可以让当地的旅游与文化产品相结合,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亲自参与制作壮族的特色文化产品,将壮族文化带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发展格局。露美片区在发展建设时,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在乡村生态系统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具体划分功能区,同时根据“一心一带两翼”的框架来落实低碳旅游,推动露美片区经济的发展。

3.2   规模养殖,循环生产

露美片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森林和土地优势,发展低碳循环的规模化养殖产业。例如,露美片区可以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将村民养殖的畜牧类粪便及废物放入沼气池中,一方面可以让其为村民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露美片区还可以积极推广新能源的项目工程,利用风、光、水等自然资源,开发建设惠民工程,同时还可以将这些新能源工程与之前的沼气工程相结合,为村别及园区提供日常使用能源,达到低碳发展,经济增长的目的。

3.3   环境管理,控源减碳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需要发展经济,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管理,控制碳排放量。露美片区可以借鉴其他成功案例,将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良应用。例如:露美片区可以发挥农村植保站点的作用,将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在农业中推广使用,同时继续推进沼气工程的建设,将畜禽粪便放入沼气池中,为村民提供清洁能源,实现农业的低碳循环模式。此外,露美片区还可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收集系统,完善各村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及垃圾收集系统,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转化为可再次利用的中水,循环利用,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

3.4   资源整合,旅游合力

资源整合在經济发展中也十分重要。露美片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发展低碳循环旅游产业。例如:露美片区可以开发驮烈河沿岸景观带及将军洞等旅游景点,建设“醉美乡村”农业休闲观光园,并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厕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景区品质。同时,还可以运用“外联内合”的方式,将游客由外引入内,整合串联露美片区的旅游基地及观光景区,使游客实现一站式休闲旅游,形成旅游开发整体合力,促进露美片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露美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其特色农产品也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露美片区可以将当地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并与物流企业合作,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网上开店销售及为游客提供特色产品快递服务等,将特色农产品与物流结合起来,利用农产品的销售带动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此外,露美片区还可以举办“醉美乡村”休闲农业文化旅游节,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如,圣女果、甘蔗、土鸡等作为重要道具,举办“圣女果采摘大赛”“甘蔗去皮大赛”“土鸡的一百种做法大赛”、喝啤酒大赛等,将特色农产品以特殊的方式展示给游客,带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此外,还可以举办户外攀岩、跳绳、摇滚音乐节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领略壮族人民的热情以及壮族山歌的独特魅力,从而宣传壮族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

露美片区还可以创建乡村旅游循环产业示范区即“醉美乡村”绿色养生区,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理念融入示范区的建设当中,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实现资源保护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例如:露美片区可以在瓜果园附近建设生态农业浇灌工程,收集雨水、生活污水等进行有效降解处理,利用循环水来浇灌植物,减少产业园周边的污染。同时,持续建设沼气工程,将畜牧产生的废物变为清洁能源,为产业园及村民所使用,废物利用,降低污染,发展循环经济。

4   结束语

综上,循环经济理论对广西田阳露美片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巨大指导作用,只有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实现露美片区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为广西田阳露美片区的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运营、全民参与,露美片区的低碳旅游发展一定能够实现新的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颖祚,王姗.“双碳”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要义及创新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22(03):218-228.

[2]劳凤华.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建设路径的探究[J].  2021(16):101-101.

[3]郑向群.“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环境效应评价》项目正式启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11):2-2.

[4]罗盛锋,黄燕玲,王利朋.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桂林恭城红岩村旅游点为例[J].旅游论坛,2009,2(06):886-889.

[5]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2) :130-134.

[6]王晗,周健.“双碳”背景下新疆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协调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23,40(05):66-74.

[7]陈文华.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J].中国农村科技,2023(07):38-41.

[8]苏旭东.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探究与实现路径——以天水麦积康养小镇为例[J].焦作大学学报,2023,37(03):48-52.

[9]卢萍.低碳旅游视角下广西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策略探析[J].西部旅游,2023(12):18-20.

[10]熊灿威,周鸿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背景下体育小镇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2022(12):57-59.

[11]郭丹丹.推进乡村旅游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07):45-47.

[12]闫铭.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融合发展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7):113-116.

[13]田阳区人民政府.百色市田阳区行政区划[EB/OL].(2023-06-06)[2023-06-06].http://www.gxty.gov.cn/zjty/xzqh/t859649.shtml.

[14]田阳区人民政府.田阳露美片区:风景这边独好![EB/OL].(2015-10-19)[2015-10-19].http://www.gxty.gov.cn/ztzl/ywzt/zrzyj/gzdt/

gtyw/t825348.shtml.

[15]黄丽超.低碳旅游助力绿色转型发展[J].当代贵州,2023(25):74.

[16]李晶.基于低碳理念的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J].环境工程,2023,41(02):323.

[17]田阳区人民政府.田阳露美片区综合建设成效显著[EB/OL].(2016-02-29)[2016-02-29].http://www.gxty.gov.cn/ztzl/ywzt/zrzyj/gzdt/

gtyw/t825457.shtml.

[18]田阳区人民政府.百色市首个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落户田阳区[EB/OL].(2023-04-07)[2023-04-07].http://www.gxty.gov.cn/xwzx/tyyw/t16284564.shtml.

[19]刘巽浩,徐文修,李增嘉等.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法:误区、改进与应用——兼析中国集约农作碳效率[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6):1-11.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新业态“亲子农场”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困境及对策
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研究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农家乐景观设计探析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集中连片特困区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