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下西藏返贫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研究

2023-02-07 12:22孙子涵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西藏

基金项目: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后扶贫时代下西藏返贫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研究——以山南市琼结县为例”(2021-GSP-S077)。

作者简介:孙子涵(199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一直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及时识别返贫风险并进行防范是预防脱贫人口返贫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构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体系,着重研究西藏的返贫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构建。总体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问卷调查得到的关于案例地的相关数据,梳理得出琼结县金融风险、人力风险和物质风险三个方面占返贫风险的比重最大,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开展精准劳务对接,“内育”培养当地可用人才;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三个对策建议,以期对西藏整体防范与治理返贫问题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西藏;山南市琼结县;生计脆弱资本;返贫风险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119-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一直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广度已经达到但深度还是不够,返贫风险依然存在,再加上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比较频繁和复杂,造成了致贫与返贫风险并存的客观局面。在各方的援助和政策扶持下,同时也是在区內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下,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1]。基于西藏整体经济落后、地理位置特殊、长期贫困脆弱性等特点,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缺乏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资本,长远来看存在无法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和全国整体相比较西藏在未来可能存在着较高的返贫风险[2]。

1   山南市琼结县概况

山南市琼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山南地区中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雅砻河西南谷地。东北面与乃东县相连,西南面与措美县接壤,西北与扎囊县相邻。县城琼结镇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28km,全县总面积1 030km2,平均海拔

3 900m。在对琼结县相关调查基础上可以得知,由于受到当地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土壤等条件的影响,当地耕地较少,农耕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河谷地区或河边滩地,产业方面和其他产业相比较,旅游业较为发达。该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辖内有1个镇,3个乡,20个行政村。据琼结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底琼结县常住人口为15 199人。琼结县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为14 557人,汉族586人,其他少数民族(纳西族、珞巴族、门巴和回族)56人[3]。

2015-2019年,当地扶贫干部和驻村干部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行动建设: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生态补偿脱贫岗位补助;医疗保障救助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扶贫苗圃和经济林产业建设;残疾人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业项目风险补偿金政策;“两不愁三保障”;“四不摘”;“比学赶帮超”等政策扶贫[4]。扎囊县充堆、强巴林、热正岗、阿扎、松卡等五个村还建立了万亩苗圃基地、现代高效温室草莓基地、羊嘎金丝帽、残疾人就业基地等扶贫产业项目点。虽然已经达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准,但由于本地耕地较少、劳动力不足和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等因素制约了其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

2   构建返贫风险指标体系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以家庭户为单位。实地调研的区域涉及琼结县的15个村,涵盖了琼结县四分之三的行政村,共对约110户脱贫户进行调研,涉及470余人,占该县脱贫人口的20.47%。本次实地调研在西藏大学寻求了一名琼结县籍的大学生帮忙沟通,配合翻译,调研形式以问卷和访谈为主。问卷部分主要是入户调查,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驻村干部,访谈内容主要为琼结县脱贫攻坚相关问题。调研问卷共发放122份,回收115份,回收率为94.26%。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为106份,无效9份,问卷有效率92.17%。将对这106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见表1)。

2.2   样本特征

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均来自琼结县,基本上为每个脱贫户的户主,如若外出务工,调查对象则为留守家庭的妇女。问卷对脱贫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形成样本的基本特征。对象女性占多数,年龄多为40-60岁,整体教育水平程度较低。

2.3   返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较多学者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将返贫风险解构为人力风险、物质风险、自然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等5个维度,这些维度的指标体系已较为成熟。所以本文依据可持续统计分析框架,将返贫风险评价细分为这五大风险构成并作为一级指标,结合案例的具体情况又划分为具体的一些二级指标,共计25个二级指标,对于其中程度等指标选择1-5作为等级进行赋值(见表2)。

2.4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本文根据对106份问卷调查样本的特征及实际情况,最终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

正向指标数据处理:Cij=■

反向指标数据处理:Cij=Aij+0.01

数据平移处理:Pij=■

熵值计算:ej=■ ×∑i=1 pij lnpij

确定各指标权重,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wj=■

3   构建防范机制

运用前述的综合评价法对脱贫户的返贫风险系数进行测算[6],得到第i个脱贫户返贫的风险系数,为方便后续划分风险等级,本文选择对计算结果乘以100得到最终风险系数。

ri=■100wj pij

计算出的返贫风险的综合得分越低,脱贫户返贫的危机程度越高,将样本脱贫户从1-106编号,样本脱贫户返贫风险系数r∈[8.73,60.97],本文依据脱贫户风险系数将脱贫户的返贫风险等分为5个等级(见表4)。

当达到高度返贫风险和重度返贫风险时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一方面对于高度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兜底,鼓励脱贫户依靠自身生计能力消除生计脆弱性,从而减轻返贫风险;另外一方面针对处于重度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应对脱贫户面临的具体返贫风险成因进行分析,依据返贫风险评估体系计算脱贫户各个风险得分,摸清脱贫户的风险类型(见图1)。

图1返贫程序框图

5   对策建议

针对指标体系权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金融风险、人力风险和物质风险三个方面占返贫风险的比重最大,为防范样本地未来可能的返贫风险,本文拟出以下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5.1   发展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由于琼结县还存在大量需要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生活补助的家庭户,因此需要构建激发琼结县本地居民内生动力的长效机制,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进行中的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优势特色资源,加大培育力度,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例如,下水乡主要发展的蔬果培育基地,其已经成为当地增收的重要来源。最后还应该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增加对脱贫户的小额信贷份额,帮助脱贫户在遇到返贫风险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抵御风险的途径,使这些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及时得到支持。

5.2   开展精准劳务对接,“内育”培养当地可用人才

由于琼结县大部分家庭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情况决定家庭的生活水平,但目前外出就业的机会较之前减少,因此本地政府应该加快开展精准劳务对接,扩大琼结县人口外出务工规模,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输出质量。以“内育”培养当地可用的人才,对于愿意回到家乡发展的人才要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安排全县范围内的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培养出的本地劳动力;再积极创造“外引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优化琼结县人才资源,真正做到人才振兴。此外,还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交流会,吸引外来企业在当地建厂设业,进一步发展本地产业,保障无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效保障,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5.3   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琼结县基础发展条件薄弱,需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在住房安全保障上,组织加快对对于琼结县住房环境较差的脱贫户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支持范围,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和农户改造意愿选择加固或重建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在教育方面可以针对琼结县本地情况推出教育改革优化措施,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重点放在提升脱贫户劳动力就业技能如烹饪和装修技能,拓展灵活就业人员的发展空间,以期加大对脱贫户劳动力的就业支持。在医疗方面可以深入推进本地的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医疗卫生资源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可及便利性。

6   结束语

对于西藏地区来说,防止返贫的重点在于聚焦脱贫户未来的发展状况,应该全面动态地识别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根据其返贫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剖析返贫风险的传导和产生机制,从而健全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防控机制。本文以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问卷调查得到的关于案例地的相关数据,提出琼结县未来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开展精准劳务对接,“内育”培养当地可用人才;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降低返贫风险,以期对西藏整体防范与治理返贫问题提供有效的经验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国庆,刘钇,时朋飞.民族地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79-88+181-

182.

[2]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1):57-63.

[3]琼结县人民政府.琼结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EB/OL].(2021-07-09)[2021-07-09].http://www.qiongjie.gov.cn/

zwgk/wgkzl/jggk/202107/t20210709_85111.html.

[4]郑瑞强. 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预设、逻辑推理与推进机制优化[J].宁夏社会科学,2020(4):118-122.

[5]朱桂麗,洪名勇,刘天平等.社会资本与返贫风险: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来自西藏708户建档立卡户的证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3(05):71-82.

[6]张庆.有效预防返贫推进西藏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南方农机,2023,54(07):104-107.

猜你喜欢
西藏
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我们一起去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