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新课标理念 探索“议题式”教学

2023-02-11 10:19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范海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议题青春素养

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 范海红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议题式教学逐渐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议题式教学也出现了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议题与主题脱节、话题不能承载议题和主题、问题设置既不能生成主题,也不能解决议题,更不能涵育核心素养。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急需厘清主题、议题、话题、问题、素养之间的关系,确定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

一、厘清主题、议题、话题、问题、素养之间的关系

在议题式教学中主题、议题、话题、问题、素养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五要素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题是议题式教学所承载的学科内容。”基于学科大概念,主题是对学科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要求。所以主题应该是议题设计、话题选择、问题设置、涵育素养的直接理论依据。只有依据主题设计议题、选择话题、设置问题、涵育素养,教学指向才会明确,教学线索才会清晰,重、难点才会突出。

话题是引入议题、创设学习情境、分解议题、解决问题、理解主题的时事内容或者是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部分设置了若干教学提示,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展开的话题。”通过话题可以把抽象、枯燥的学习主题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实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话题的探讨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做事。

“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现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任务,统领整个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围绕议题,要引领学生运用学习主题的相关知识讨论、探究、辨析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问题是围绕议题细化出来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阶梯”,是议题式教学的具体呈现方式。围绕议题依托话题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串,为学生深度探究议题提供脚手架和方向引领,始终服务和服从于主题目标。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相关主题内容的学习之后所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主题学习的议题式建构,把主题学习置于话题讨论中,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在议题式教学中,主题、议题、话题、问题和核心素养五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交融。

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

明晰了主题、议题、话题、问题、核心素养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按照五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核心,议题、话题、问题都要围绕主题并为主题目标服务,所以议题式教学设计和实施首先要精准确定主题。主题来源于教学内容,但又高于教学内容,是超越知识的核心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统筹设计,进行结构化处理,提炼学科大概念,确定议题式教学设计的主题。

(二)选择话题

话题是起点,话题的选择既要服务和服从于主题学习,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愿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自发参与议题的探究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时事的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把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增强话题的时代性;教师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用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增强话题的生动性和新颖性。

(三)设置议题

议题是统领,议题式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的设计既要依据主题,又要关注学情,这样设计出的议题才不会脱离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议题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探究起来无从下手,也不能太容易,让学生没有探究、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在设置议题时,既要做到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清晰知晓重、难点,又要知道学生对此部分教学内容的困惑点、争论点和发展点,这才是议题设置的重点所在。议题设置还要依托选取的话题,围绕主议题,设计子议题。通过子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设计问题

问题是引领,是引领学生思考和行动的学习路径。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紧扣主题、依托话题、凸显议题,还要进行积极的价值引领;问题的设置不仅要具有多样性,如描述特征、论证、辨析、评价、制定方案等,还要匹配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展现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五)涵育素养

核心素养既是议题式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实现的育人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体现。“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这五大核心素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设定素养目标时一定要挖掘教学内容和话题的育人元素,使育人元素与五大核心素养有机融合,选取与主题、话题、议题最为贴切的核心素养作为素养目标重点培养和落实,以具体的核心素养目标来统领议题式教学,这样核心素养的培育才会落细、落实。

三、议题式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明确了议题式教学设计实施策略,教师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就有了抓手,不再茫然。下面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为例,来进一步阐述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实施策略。

(一)依据核心观点确定主题

本框的核心观点简单明了,一个是青春的我们要乐于实践,敢于尝试,但青春不能肆意放纵,要做到行己有耻;一个是引导青春的我们追求“至善”,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是对青春的最好证明,也是青少年的最佳选择。教师对两个核心观点高度概括,提炼出的主题是“青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青春有格”,然后以此主题为核心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

(二)围绕主题选取话题

围绕“青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青春有格”的主题,教师选取了“花式追星”“翻车明星”“公益之星”“科研之星”的话题。通过“‘花式追星’大家评”的话题,启发学生思考“到底该追什么样的‘星’”,进而引导学生注重内在美,做到能明耻;通过“‘公益之星’大家赞”的话题,引导学生从公益之星韩红的身上学习至善的品质,进而树立正确的追星观,提升学生的向善意识;通过“‘科研之星’大家学”的话题,引导学生学习科研之星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向榜样看齐的意识,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过有格调的青春生活。“话题是起点,是学生已有认知起点和期待达到的素养水平之间与学生最近的内容。”教师将“青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青春有格”的主题寓于热点话题之中,能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学科内容更加生活化、生动化。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在润物无声中提升素养。

(三)依据话题设置议题

话题是载体,针对追星的话题,教师了解到学生日常追的“星”都是颜值高的“流量明星”,于是教师设置了“什么样的‘星’能引领我们成长”的总议题,在总议题之下还设计了两个子议题: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既然不能至,那到底还该不该追寻?这些议题既蕴含着学科内容,又有价值的引领,使学生在议题的探究中,既能深入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做到青春有格,又能直击学生内心深处,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启发学生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四)根据议题设计问题

议题是统领,统领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宏观性,直接探究议题,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就没有了探究的热情。而问题就比较具体,是为破解议题搭建的思维脚手架,也是议题的主要呈现方式。比如针对子议题一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解读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你有哪些认识,谈谈你的感触?

问题2:你现在还喜欢他(她)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3:“榜上”有名的明星由被大众喜欢到被大众唾弃,说明了什么?

问题4:翻车明星的行为给我们哪些警示?

问题5:为什么说“爱心慈善家,她能当之无愧”?

问题6:她的公益行动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一个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发现学生“追星中”的真问题,以学生真实的追星情况为素材,以课堂的动态生成为话题,引发学生对追星问题的深入思考;问题2、3、4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有梯度的问题串,引领学生在“明星由被大众喜欢到被大众唾弃”的鲜明对比中,能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要做到“行己有耻”,进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问题5、6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讲述韩红的先进事迹,剖析“她”具有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要向她一样“止于至善”,一直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让自己的青春真正飞扬,让“止于至善”成为青春最好的证明。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发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深入领会“青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青春有格”的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观,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不断弘扬社会的正能量。

(五)解决问题涵育素养

议题式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问题引领是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解决问题是将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外显为可观测行为表现的媒介,所以议题式教学设计要依据话题、主题,围绕议题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的指向应该清晰明确,从而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成对教学观点的理解、认同和涵育素养搭建“台阶”。在活动四“科研之星”大家学的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袁隆平为什么能成为我们要追的科研之星?

问题2: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经过努力可能也达不到袁隆平的高度,那我们还有必要向他学习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1是一个探索性的问题,具有探究性。通过问题牵引,学生去探究袁隆平能成为我们要追的科研之星的原因,在探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榜样观,还有助于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奉献的个人品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问题2是一个思辨性的问题,具有开放性。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辨识、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明确“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精神境界,认同青年学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要向袁隆平一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世界做贡献。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既热爱伟大祖国,又能放眼世界,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议题式教学是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的重要抓手,让学生在“议”中学、“议”中思、“议”中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探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认可,道德与法治课程就不再是抽象和空洞的说教,课程育人的效果会更好,进而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打下良好的思想根基,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议题青春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