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管理改革探析

2023-02-20 20:54
关键词:生源职业技能考试

熊 静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湖南 长沙 410151)

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浙江、上海、天津等多个省市相继开始高考改革试点,湖南省在2018 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自当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改革方案,并要求逐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1 年是湖南省新高考改革元年,在制度改革的新背景下,按照院校专业组投档的模式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思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以下简称高职单招)计划逐年增加,招生对象也呈现多元化。高职院校需要着眼于新形势、利用好新机遇、运用好招生自主权,积极探索单招考试管理改革,更加准确、高效、公平、公正地选拔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高职单招考试管理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高考考生人数逐年攀升,加上2019 年启动的高职扩招计划专项工作,高考考生人数从2014 年的37.8 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65.6 万人,高职单招规模也不断扩大。单招报考人数创新高,形成了考生关心、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局面,但在单招考试管理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1 考试标准不一致

高职单招是在教育部授权下各高职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方式。在湖南省实行的单招模式中,高职院校有招生自主权,“实施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录取,内容、方式由高职院校自行安排”[1]。单招考试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考试标准和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考生在报考时面临着考试标准不一致和流程不清晰等困扰。

1.2 考试管理流程繁琐

单招工作一般按照招考分离的原则在学校单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协同完成。整个单招流程,从报名开始至结束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各步骤环环相扣。从报名数据、缴费数据到成绩数据、录取数据,都需要上百次的核对和检查,工作量巨大。新高考背景下,2021 年湖南省内单招志愿填报数增加,考试管理过程变得更加繁琐。

1.3 难以适应多样化生源的考试需求

传统的单招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高职院校采用“文化测试+职业技能测试”的模式进行选拔。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内容设置不够科学,难以适应多样化生源的考试需求。例如,文化测试中不同生源类型没有进行区别测试,难易程度设置不合理;职业技能测试中未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对应的岗位特点进行内容设置,实操性不强;更有部分学校直接把职业技能测试做成一套文化测试题,无法对中职毕业生、普高毕业生进行有效筛选。

2 高职单招考试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

高职单招考试出现标准不一致、管理流程繁琐、难以适应多样化生源需求等状况,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尚未达到标准化管理要求

单招考试由各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试管理过程历时长,涉及业务部门较多,往往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容易出现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尚未达到国考标准化考试管理要求。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单招考试报名审核流程不严谨,对于特殊类型学生存在审核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没有充分验证考生的身份和资质;部分高职院校考场管理不标准、不严格,监考纪律落不到实处;更有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公开不透明,没有及时公布招生信息、考试成绩、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一些高职院校业务部门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工作中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

2.2 过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单招考试过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考试相关数据无法共享。单招考试从报名开始,共有缴费、命题、组考、录取等十几个流程,涉及学校多个部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全过程的招考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各部门的工作难以有效衔接。其二,考试评分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测试中设置了面试环节,虽然有严格的考试计分标准,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由于考生人数较多、劳动强度较大,考官在评分时可能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其三,专业志愿繁多,人工录取工作量大。新高考背景下,省内单招专业志愿增加到6 个,再加上调剂志愿,共有7 个志愿。录取时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大,效率较低,容易出错,难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招生录取的准确性。

2.3 考试内容设置单一

2019 年扩招以来,除了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社会考生也可以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考试过程中将多元化的生源进行分类,并分类制定不同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既要兼顾传统考生,又需要与普通高考有明显区别,以满足不同生源的文化、技能差异化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测试仅限于简单的语言表达,或是对基本技能的测试,并仍将文化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即便是以“文化测试+职业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选拔,部分高职院校也存在考试内容设置不够科学的情况,甚至个别院校没有建立合理的职业技能测评系统,无法有针对性地设置普高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的职业技能考评方式,也就达不到分类招生的目标,难以选拔出具有专业潜质的学生。

3 高职单招考试管理改革的路径

在考生人数增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规范高职单招考试管理全过程,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严格按照国考标准,规范考试管理流程

同为国考,单招考试与高考一样,要经过报名、确认、缴费、考试、阅卷、统分、划线、录取等诸多环节。与高考不同的是,单招考试由各高职院校独立完成。高职院校需要重新梳理单招考试管理流程,严格实行招考分离,以国考的高标准规范管理单招考试录取全过程。招生部门负责招生咨询、志愿填报指导、考生信息核准、报名资格审查、新生录取、办理录取手续等;教务部门负责制定单招考试大纲、考试方案,组织命题、排考、准考证发放、考试、阅卷、汇总成绩等;宣传部门负责主流媒体招生宣传及学校官方平台信息更新;后勤部门负责后勤服务工作,保障单招考试期间水电供应、食堂供应等,组织专人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服务;保卫部门负责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负责考生、家长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明确相关部门在招生考试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后,高职院校要重点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在考试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和审查作用,全面负责招生考试与录取的监督工作,保证录取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3.2 弥补人工操作不足,提升考试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高职院校单招计划增加、单招专业志愿增多,人工操作、手动录取难以实现招生录取的科学性、公正性。因此,为了减少人工操作过程中的失误,高职院校要大力提升单招考试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高职院校可以自主开发或引进行之有效的考试管理系统,覆盖报名确认、考场编排、成绩统计、录取等全部业务流程。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考生信息、成绩、试卷等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考生的报名情况、成绩分布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再次,完善考试监控和考场管理制度,加强对考生作弊行为的防范。高职院校应按国考标准配备人脸认证识别系统、信号屏蔽仪、高清监控等技术设备,利用视频监控和网络技术开发远程监考系统,实现对考场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指导,提高考试的安全性。最后,建立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考试管理系统进行加密和防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这样,在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误差,提高考试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考试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3.3 创新分类选拔机制,满足不同生源类型评价需求

2019 年高职扩招后,随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等社会考生的加入,湖南省单招考生生源呈现多元化趋势。高职院校要在深入研究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召开招生座谈会,组织开展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相关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生源基本情况、总体特点及考生自身发展需求,并制定科学严谨的分类选拔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高职院校可以跟踪高考改革省份分类考试招生政策制定情况、实施过程及落地结果,从实际出发找准分类考试招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不断优化招生考试方案。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生源类型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选拔方式。例如,针对普高毕业生,可以设置笔试以考核其知识水平;针对中职毕业生,可以设置专业技能测试以考核其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体育或艺术类特长生,可以设置面试或表演展示以考核其特长才艺;对于已有工作经验的社会考生,可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考察其各项素质。在科学合理地设置考试内容,注重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引入专业评审团队,以确保选拔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高职院校创新单招分类选拔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生源类型的评价需求,促进优质生源的选拔和培养。同时,公开透明的选拔过程可以提高社会对招生录取结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高职单招考试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高职教育的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高职单招考试管理改革,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将对培养更多的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生源职业技能考试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