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继续教育《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2023-03-04 02:07余呈先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税法资源库模块

陈 婷 余呈先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安庆 246011)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强调“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在加速实现1。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内容丰富、高效运行的教学资源库,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平台,革新教学理念与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助力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从市场需求和招生规模来看,财会类专业一直是高等继续教育热门专业,建立高层次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在开设财会类专业的院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中具有广泛的需求基础。《税法》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生学历阶段教育、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能考试以及职业生涯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建立《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通过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助力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深度,打造不受学习空间约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为学习者营造灵活、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对实现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时代应用型税务人才能力需求及终身发展为目标导向,按照“颗粒化资源、规范化课程、一体化设计”建设原则和“能学辅教”功能定位来构建涵盖“税法基础+税收筹划+综合实训+虚拟创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能力递进式税法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终身发展的数字“应用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一、高等继续教育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功能定位

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是从专业角度对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其区别于MOOC等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现在:从结构上看,税法课程资源库更系统、全面地反映课程体系;从内容上看,税法课程资源库将提供教学课件、案例、视频、音频、税务实训模拟等多样化的资源;从使用者来看,税法课程资源库的用户将包括院校师生、企业在职培训人员以及有需求的社会人员。

根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指标体系》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验收评议重点和指标》2,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应体现如下目标和功能要求:

1.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以“能学、辅教”作为功能定位,即要求:(1)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并科学有效地重构税法课程资源体系;(2)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要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个人终身学习作为应用目标的同时,更注重资源的融合性,即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习相融合;(3)税法课程资源库不仅仅是资源数量的汇总与罗列,而是对优质资源的整合,即建用并举、量质并重。

2.专业教学资源库要发挥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功能。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确保平台资源与胜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同时,更要利用资源库建设契机增强校企合作力度,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在资源库建设和应用中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3.专业教育资源平台需增强用户体验功能并有效对接课堂教学。通过选择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并强化平台管理系统对运行数据的监控功能,有效应对平台教学交互支持不够和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以便将平台资源运用效果反馈并融合于课堂教学,实现通过资源库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综上,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应以应用型税务人才能力需求及终身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整合税法课程内容,构建“税法基础+税收筹划+综合实训+虚拟创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能力递进式税法课程体系(图1),建设适应多样需求的数字“应用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创新理念及对个人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提高就业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一个服务的平台,为学生、企业、院校等需求者提供涉税信息的查询与收集、涉税问题答疑与解惑、税务人员岗前、职业竞升培训等服务,满足教学、培训和终身学习等多样需求,革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及模式,实现税法优质资源共享,促进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功底扎实并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税务人才。

图1 能力递进式税法课程体系

二、高等继续教育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

(一)税法课程资源库内容建设

拟构建的税法课程资源库包括两个管理系统, PC端平台管理系统及基于雨课堂的移动端平台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管理系统

1.PC端平台建设内容

(1)专业模块建设内容。内容包括专业岗位胜任能力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考试信息等内容。

(2)课程模块建设内容。内容包括税法课程建设方案、基础理论、税务筹划、纳税申报等学习单元。

(3)应用模块建设内容。内容包括虚拟实训平台、能力训练与测试模块等。

(4)资源模块建设内容。素材资源中心,包括教材讲义库、教学录像库、案例库等。

(5)测试模块建设。建设PC端学生虚拟仿真测试,测试中心的题目及相关知识点全部素材化,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实际情况及课程重难点对测试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测试结果及时反馈,包括成绩计算和分布统计、错题汇总等。

2.基于雨课堂的移动端平台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1)移动课程模块建设内容。教师通过雨课堂教学软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管理,包括课件资料上传,设计互动教学环节及教学效果分析等;学生通过移动端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任务、查看课程点击量排行榜、推荐相关精品在线课程等。

(2)互动学习模块建设内容。教师通过学习模块布置单元预习、复习任务、设置考试、解答疑惑等,学生通过此模块接受与完成学习任务。该模块的设置便于学生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有利于形成合作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保障体系建设

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需要借助平台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共建共享,确保资源库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1.建立强大的支撑平台保障税法课程资源库高效运行。

高质量、稳定运行的支撑平台是保障税法课程资源库发挥效能的基础。支撑平台的建立要重点关注管理系统的存储功能,并借助先进技术和网络运行机制提高资源检索、上传与下载速度,保证用户满足资源需求的同时享受最佳的使用体验。

2.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保障教学资源库发展的稳定性和长远性。

对资源库进行评价的意义在于检验资源库在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发现存在何种不足并探索改进对策与方法。现有对教学资源库建设评价以鉴定式审核及数据监测方式为主。鉴定式审核方式下,资源库管理组织是主要评价主体,通过实行由上而下的监督方式评价资源库建设与项目申报内容、验收标准是否吻合;数据监测方式对资源库的投入运行数据进行客观反映。两种监测方式均忽略了用户体验在资源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作为资源库建设中重要对象,用户对资源库的建设效果如何具有直接发言权,所以在对资源库进行效果评价需要重视用户的评价结果和建议。

基于此,建立鉴定式审核结果、资源库数据监测结果与用户测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对资源库建设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反馈的评价结果及时更新优化资源,为税法课程资源库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高等继续教育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计划

税法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分为调研、顶层设计、资源建设、运行调试和推广应用、后续建设五个步骤。

(一)调研阶段

成立教师工作组,通过多方调研,完成财税人才职业分析报告,作为专业建设和税法课程开发的依据。

(二)顶层设计阶段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涉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完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确定税法课程教学目标。以“能学、辅教”为指导,构建“税法基础+税收筹划+综合实训+虚拟创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能力递进式税法课程体系。制定税法基础、税收筹划、税法实训等核心课程建设及实施方案,明确税法资源库框架层次结构,遵循“颗粒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逻辑确定税法资源库的建设标准与内容。

(三)资源建设阶段

1.完成各项税法教学资源建设

针对税法各课程,创建对应的数字化教材、讲义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组建对应的习题库和试题库;组建微课程资源模块,教学录像模块、图片模块等;

2.完成税法课程资源库双平台、虚拟创新实训系统的创建

建成PC端平台管理系统和移动端平台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约束。建立税法课程虚拟创新实训系统,培养学生为适应未来商业环境所需的市场分析能力、经营预测与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

(四)运行调试与推广应用阶段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税法教学资源库,组织本市乃至全省开展资源推广应用,通过示范效应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后续建设阶段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在资源库后续运行过程中,根据教学资源库评价机制的反馈结果对资源库进行改进,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税法课程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就税法课程而言,因国家税收法律政策变动较大,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更要及时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更新,确保资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税法课程资源库建设成果及效果分析

(一)建设成果分析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创新理念及对个人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提高就业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供一个服务的平台,为学生、企业、院校等需求者提供涉税信息的查询与收集、涉税问题答疑与解惑、税务人员岗前、职业竞升培训等服务,满足教学、培训和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多样需求,革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及模式,实现税法优质资源共享,促进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专业功底扎实并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税务人才。

(二)建设效果分析

按照“颗粒化资源、规范化课程、一体化设计”建设原则和“能学辅教”功能定位构建的数字“应用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预期效果如下:(1)为国内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提供示范和经验。税法课程资源库创新出“税法基础+税收筹划+综合实训+虚拟创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能力递进式税法课程体系,体现了创新与实践一体化的资源库建设理念,为最终构建高质高效的财会类专业资源库体系提供借鉴。(2)培养高素质涉税人才的同时强化了师资力量。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税务知识、提升涉税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平台,有效提高个人竞争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与不同知识、技能背景的学习者互动、交流,丰富了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技能。(3)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经验分享、答疑解惑的平台,革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为国内财税专业的课程建设标准、税务实训机制构建及专业教师技能与方法提升等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源基础,从而有效减少院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的经费支出;通过示范效应促进各院校课程建设更加科学、规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教学高质高效的根本任务。(4)助力企业提高人力资源建设,造就优秀经营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税法课程资源库可以为企业涉税岗位的设定、员工胜任能力培训、税务知识库的开发等方面提供在线资源检索和疑难解答,进而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以及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税法资源库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