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本變異看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韻譜的誤收

2023-03-17 13:12袁濤
文史 2023年4期
关键词:全文文本

袁濤

提要:羅常培、周祖謨所編漢魏晉南北朝詩文韻譜是先唐韻部研究中的奠基性成果。但在確認韻譜所據韻文材料的可靠性後將會發現,韻譜中實則存在大量因未能清楚認識由韻文材料的文本變異所造成的用韻問題而誤收的韻字條目。今比勘韻譜所依據的原始文獻與《文館詞林》等新見中古詩文總集,可以揭示因中古類書删存文本而導致的用韻混亂;覆覈明清時期所編先唐總集的文本來源,亦可辨别因明清總集特定編纂方式所造成的韻字重構。基於以上兩種途徑,可以大幅度地清理和補正韻譜中的誤收條目,並進而提出對漢魏晉南北朝韻部研究方法論的重新思考。

關鍵詞:韻譜 中古類書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用韻問題

通過詩文韻脚字的系聯與歸納編寫韻譜,是漢魏晉南北朝韻部研究的基本方法。目前最具奠基性意義的研究成果是羅常培、周祖謨合撰的《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 1

《魏晉宋北魏詩。二書所收《兩漢詩文韻譜》(1)分册)與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

文韻譜與合韻譜》《齊梁陳隋(包括北齊、北周)韻譜與合韻譜》諸譜全面搜集整理了漢隋

爲考察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押韻狀況分部編排,,(2) 之間的詩文韻脚字

之演變提供了極爲豐富的用韻例證,是今天從事該時段韻部研究時難以繞過的基本參考。

*感謝日本大阪大學林曉光、鮑功瀚先生在論文寫作思路與材料使用上的重要提示;感謝浙江大學關長龍、邊田鋼,浙江師範大學黄沚青等先生及匿名審稿專家在論文修改過程中提出的諸多寶貴意見。

(1)參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第 1分册(簡稱《研究》),中華書局, 2007年;周祖謨《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簡稱《演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6年。在羅常培、周祖謨之前通過韻脚系聯歸納漢魏晉南北朝韻部的主要成果有王力《南北朝詩人用韻考》(《清華學報》 1936年第 3期)與于海晏《漢魏六朝韻譜》(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然二書既屬草創,故其中多有疏略之處,《研究》緒論中已有精當評述(第 3— 4頁)。在此之後的主要成果則有劉綸鑫《魏晉南北朝詩文韻集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張建坤《齊梁陳隋押韻材料的數理分析》(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2006年)、劉冠才《兩漢韻部與聲調研究》(巴蜀書社, 2007年)等。諸書雖後出轉精,但其系聯歸納法則與羅常培、周祖謨的工作一脈相承。因此,二位先生所編定的韻譜是目前此類工作中最具奠基性意義的成果,也是本文基於文本變異的視角展開討論時最爲合適的研究對象。

(2)下文根據具體語境簡稱某時期韻譜或直接簡稱韻譜。

不過,隨着近年來學界對於先唐詩文文本變異過程的深刻揭示(1),必須意識到,先唐詩文的文本變異是否也將對韻譜編纂過程的合理性與準確性産生影響?據《研究》序言可知,韻譜“以嚴可均所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引按:簡稱《全文》)和丁福保所輯的《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引按:簡稱《全詩》)兩部書中所收的由漢到隋的詩文作品爲研究的主要資料”(2)。但就時代而言,嚴輯《全文》與丁輯《全詩》都已是先唐詩文文本表現形態的末端。既有研究顯示(3),得以保留至今的先唐詩文除了一小部分被史書、詩文集等全篇收録以外,絶大多數只能在中古類書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之中找到它們最早的面貌。這些中古類書出於自身體例的限定與功能的需要,將所需文本以類采擇,按需取録,導致原本完整的詩文往往被删節成殘缺片段。明清以來,隨着大型先唐詩文輯佚之風的興起,這些殘篇斷句又被學者從類書之中重新搜集起來,按照特定的輯佚方式與編纂體例,以拼接組合的全新形式出現在其所編纂的總集當中。嚴輯《全文》、丁輯《全詩》正是此類工作的代表性成果。可以想見,在經歷如此一系列複雜的文本變異之後,呈現在今人面前的先唐詩文必然不是其産生之初的原始形態,而與之相對的詩文用韻是否還能保持形成伊始的樣貌,自然也很令人生疑。如果詩文韻字同樣伴隨着文本形態的變異而發生錯亂,基於如此用韻現象構建起來的詩文韻譜以及由此展開的韻部研究,其結論恐怕都將受到一定的質疑。有鑒於此,本文擬從先唐韻文文本變異的角度出發,着力考察韻譜中以嚴輯《全文》爲依據的文本用韻問題,討論相關韻脚字在文本變異中所可能産生的混亂情形,並由此嘗試清理、補正韻譜中因未能清楚認識該問題而誤收的韻例條目,進而提出先唐韻部研究中以韻字系聯爲基本方法的重新思考。

一、從崔駰《東巡頌》的兩處用韻談起

先看一個典型的例子。《兩漢詩文韻譜·冬部·冬部合韻譜下(後漢)》中收録有這樣

(1)參宇文所安《中國早期古典詩歌的生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4年;林曉光《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 —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漢學研究》第 34卷第 1期,2016年,第 309—335頁;林曉光《論〈藝文類聚〉存録方式造成的六朝文學變貌》,《文學遺産》 2014年第 3期,第 34—44頁;林曉光《從“兮”字的脱落看漢晉騷體賦的文體變異》,《中國社會科學》 2018年第 8期,第 162—182頁。(2)關於二書的基本情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741卷,是嚴可均(1762—1843)編輯的迄今爲止收録先唐文章最全面的總集,至今未見替代者。《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54卷,丁福保(1874—1952)以明代馮惟訥《古詩紀》、清代馮舒《詩紀匡謬》爲藍本所編的先唐詩歌總集,是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之前搜羅先唐詩歌最全面的一部總集。

(3)參林曉光《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 —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第 309—335頁;林曉光《論〈藝文類聚〉存録方式造成的六朝文學變貌》,第 34—44頁。

一條韻例:

冬陽 平聲 [崔駰]行

東巡頌 文肆肆 六下(1)參考韻譜編排體例可知(2),上引條目即指在冬部合韻譜(後漢)中,冬陽合韻且爲平聲的押韻字例有後漢崔駰《東巡頌》中的“行農”,“行”爲非冬部的陽部平聲字,故下加點標識。

4

其文獻依據爲嚴輯《全後漢文》卷四四。今覆覈相關文本並引録如下:

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翠霓之旌旄。三軍霆激,羽騎火烈,天動雷震,隱隱轔轔。躬東作之上務,始八正于南行

。裒胡耇之元老,賞孝行之畯

。(嚴可均原注)初學記十三引兩條;蓺文類聚三十九;御覽三百四十,又五百三十七。(3)

可以看到,“行”“農”分别在文中最後兩句的句尾,確是相鄰的韻脚字。不過根據原注可知,這段文字實際來自於《藝文類聚》《初學記》及《太平御覽》。今覆覈諸書,比勘如下:

表1(4)(5)

4

4

《藝文類聚》卷三九 《初學記》卷一三 《太平御覽》卷五三七 《全後漢文》卷四四

①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掃霓之旌旄。②裒胡耇之元。老,賞孝行之畯農 4 ①升九龍之華旗,巡翠霓之旌旄。③三軍霆激,羽騎火列,天動雷震,隱隱轔轔。乃命太僕,馴六騶,閑路馬,戒師徒。①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輅。駕太一之象車(5)。 4①登天靈之威輅,駕太一之象車。④躬東作之上務,始八正于南行。 44①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翠霓之旌旄。③三軍霆激,羽騎火烈,天動雷震,隱隱轔轔。④躬東作之上務,始八正于南行。②裒胡耇之元老,賞孝行之畯農。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並非來自單一類書,而是由不同類書中的引録文本拼合而成。爲論述方便,本文使用序號表示不同文獻中的文本句段及其形態。具體而言,《藝文

(1)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176頁。

(2)羅常培、周祖謨所編韻譜的基本體例如下:韻譜首先以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三類區分諸韻部,在某一韻部中又分爲兩個部分:同韻部字相押先列,以聲調相分別,稱爲“某部韻譜”;不同韻部字相押後列,先分某部與某部合韻,再以聲調相分别,稱爲“某部合韻譜”。具體條目的體例則爲先列詩文作者,後列韻脚字,後列篇目,後列該篇目在嚴輯《全文》中的相應卷數及位置。參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八章《兩漢詩文韻譜》第 2節《韻譜編排的方法》部分,第 119— 122頁。

(3)《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東巡頌》,中華書局, 1958年,第 1426頁。其中括號及“嚴可均原注”五字爲筆者所加。

(4)下表引文分别出自《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巡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第 701頁;《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巡狩第七》,中華書局,2004年,第 331、333頁;《太平御覽》卷五三七《禮部一六·巡守》,中華書局,1960年,第 2437頁上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東巡頌》,第 1426頁。

(5)此段在表格中與上段有空格相隔,表示此兩段爲位置不同、非相接續的獨立引文,此例後表皆同。

類聚》的文本形態爲① +②;《初學記》爲① +③;《太平御覽》爲① +④。三種不同的文本形態,在嚴輯《全文》中却變成了① + ③ + ④ +②這樣全新的面貌。在别無史料參稽的情況之下,嚴可均如此拼接排序,或許是憑藉自己對於文意的理解。然而必須承認的是,由此産生的文本其實並不完整存在於其所取材的文獻來源之中,而是嚴可均拼接再造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句尾字爲“行”的④和句尾字爲“農”的②,在嚴輯《全文》中作爲相鄰的兩句,實則分别來自《太平御覽》與《藝文類聚》,而句尾“行”“農”在二書中也完全看不出是相鄰韻脚,其相押的面貌同樣是在嚴可均拼接之後方才産生。由此不得不反思,“行”“農”作爲後漢冬陽合韻的例證,是否還具有文本層面的可靠性?

嚴可均在嘉道之際所能見到的崔駰《東巡頌》,只有保留在中古類書中的殘篇斷句。而當今研究者可以幸運地從日本弘仁年間(810— 824)所抄寫的唐許敬宗編《文館詞林》殘本中獲知崔駰《東巡頌》的完整面貌。通過這一完整版本與嚴輯《全文》的對勘,更能清楚地説明問題:

表2(1)

《全後漢文》卷四四 《文館詞林》卷三四六

4①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翠霓之旌旄。③三軍霆激,羽騎火烈,天動雷震,隱隱轔轔。④躬東作之上務,始八正于南行。②裒胡耇之元老,賞孝行之畯農。4 4444①於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立河鼓之靈鼗。蜚翠規,冒紫霄。揚玉鸞,棲招摇。貳承華之鈞駟,駙左駿之騢駣。垂旒象之豹飾,珥飛霓之旌旄。紛紜發越,千乘膠葛。旄首奮鬣,武士揚鶡。③三軍霆激,羽騎火烈。天動雷震,隱隱轔轔。景耀雲覆,黤黤如神。清氣霧野,光焰絳天。躔中霄而展節兮,順斗柄之所運。④躬東作之上務兮,始八政於南行。衍黄夷以燭幽兮,攄大觀以省方。②裒胡耇之元老兮,賞孝行之畯農。路瀆漫以紆屈兮,望岱岳之崈崈。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中的句段皆可在《文館詞林》中找到相對應的位置,且拼接而成的前後順序亦屬準確,但每句之間實則都存在着一定的文本脱漏。就韻脚而言,句尾“行”“農”在《文館詞林》中同樣不是相鄰韻脚,且並不押韻。“行”實與後句句尾“方”押

韻,同屬陽部平聲。“農”實與後句句尾“崈”押韻,同屬冬部平聲,其分别判然。《東巡頌》

(1)下表引文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東巡頌》,第 1426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影印日藏弘仁年間鈔本,日本古典研究會,1969年,第 85頁下欄 — 86頁上欄。

應是在②句處换韻。由此更可證明韻譜中的“行農”條爲誤收條目。今可將原條目删去,而據《文館詞林》依韻譜體例補入以下兩條:

陽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行方

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冬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農崈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以上論證揭示了由嚴可均拼接再造文本所可能産生的韻脚錯亂及其對韻譜編纂的不利影響。然而問題並不止此,如前所述,中古類書通過删節文本,保留下了今天所能見到的大部分先唐韻文的殘餘。而删節文本的過程與用韻狀況的改變也將不可避免地産生聯繫。上文在引入《文館詞林》論證韻脚“行農”問題時,已發現《文館詞林》完整保留的《東巡頌》文本不但與嚴輯《全文》多有不同,與《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御覽》中保留的片段亦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明確反映出,韻文文本的韻脚錯亂現象在中古類書的階段應當

4

同樣存在。以下仍就崔駰《東巡頌》文本,試舉更爲明顯的例子來説明該問題。《兩漢詩文韻譜·魚部·魚部合韻譜》有此一條:

魚宵 平聲 [崔駰]騶徒車

旄東巡頌 文肆肆 六下(1)

今覆覈嚴輯《全文》及其文獻來源,並與《文館詞林》中文本比勘如下:

表3(2)(3)

《藝文類聚》卷三九 《初學記》卷一三 《全後漢文》卷四四 《文館詞林》卷三四六

444乃命太僕,訓六騶,4閑路馬,戒師徒。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掃霓之旌旄。 444乃命太僕,訓六騶,閑路馬,戒師徒。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 4444乃命太僕,訓六騶,閑路馬,戒師徒。于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建翠霓之旌旄。 44444444 乃命太僕,訓六騶,閑路馬,載師徒。於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路,駕太一之象車。升九龍之華旗,立河鼓之靈鼗。蜚翠規,冒紫霄。揚玉鸞,棲招③搖 。貳承華之鈞駟,駙左駿之騢駣。垂旒象之豹飾,餌飛霓之旌旄。

(1)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151頁。

(2)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巡守》,第 701頁;《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巡狩第七》,第 333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東巡頌》,第 1426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第 85頁下欄。

(3)經林曉光先生提示,“蜚翠規冒紫霄揚玉鸞棲招摇”十二字存在疑問。後六字點作“揚玉鸞,棲招摇”無疑,問題是前六字

“蜚翠規冒紫霄”難以斷句,前後似有脱字。其中“蜚翠”“紫霄”成詞,而“規冒”難解,則脱字應在“規冒”二字之間或前後。不過考慮到《東巡頌》行文及用韻特徵,“紫霄”必爲韻語之句尾,“霄”字必爲韻脚字。由是而言,此十二字中即便存在脱字,應當也不會對本文所探討的韻脚字問題造成太大影響。今暫且點作“翡翠規,冒紫霄。揚玉鸞,棲招摇”。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中此段《東巡頌》文本與《藝文類聚》相關段落全同,應直接源自

《藝文類聚》。韻脚字確爲“騶”“徒”“車”“旄”,“騶”“徒”“車”屬魚部平聲,“旄”屬宵部平聲,爲魚宵合韻(1)。然據《文館詞林》,《東巡頌》在“升九龍之華旗”“建翠霓(餌飛霓)之旌旄”二句之間本應至少有三十六字文本,其中又涉及“鼗”“霄”“摇”“駣”四個韻脚字。這三十六字文本在《藝文類聚》中的脱落可以認爲是其出於類書的編纂體例或是功能需要而删減原文的結果。如將這四個韻脚字補入“騶”“徒”“車”與“旄”四韻脚字之間,實際押韻情況應是“騶徒車”相押,同屬魚部平聲;“鼗霄摇駣旄”相押,同屬宵部平聲,此段韻文在“霄”字處换韻,“騶徒車旄”並非韻譜中所謂的魚宵合韻。故此條當删,可據《文館詞林》重新補入以下兩條:

魚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騶徒車

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宵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鼗霄摇駣旄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通過以上對韻譜中所收兩條《東巡頌》韻脚的研究,可清晰地看到,一篇韻文的用韻情形如何隨着文本的變異而發生層層錯亂(參下圖)。從中古類書的删節到明清總集的拼接,每一次的文本變異都可能導致韻脚字的删落與重組。而當這些面目全非的韻例被韻譜誤收之後,必然會對韻譜的學術價值以及隨後的相關研究産生不利影響。以下將繼續以文本變異爲綫索,就上述“中古類書的删節”與“嚴輯《全文》的拼接”兩種致誤韻脚的角度,進一步檢查用韻混亂的具體類型及相應韻譜中的誤收情況,並由此清理與補正相關條目。

(1)“騶”字上古本屬侯部。羅常培、周祖謨指出:“在《詩經》音裏魚與侯是分用的,到西漢時期,魚侯合用極其普遍,所以我們把魚侯合爲一部。”(參《研究》第四章《兩漢韻部之間通押的關係》,第 49頁)此處亦采用二先生之説,將“騶”字歸入魚部。

二、中古類書中删節句段下的韻脚混亂及其補正

由於文獻散佚,對保留在中古類書中的那些看似完整的韻文片段,在有其他文獻如史書、文集完整收録的情況下,因嚴輯《全文》基本都已采納後者的文本,韻譜往往能將用韻問題規避;而在没有其他文獻比勘的情況下,即便懷疑這些詩文中有許多可能已非形成之時的樣貌,也無法再全面細緻地分析其押韻情況。不過幸運的是,隨着近代以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的發現與流傳,大可利用這份珍貴資料來研究中古類書文本用韻問題。

《文館詞林》原一千卷,是初唐許敬宗奉敕所編的一部大型先唐詩文總集。此書價值極大,然而至北宋時便已若存若亡,宋代以後更是絶無蹤迹,所幸日本尚保留有平安早期弘仁年間的古鈔本殘卷。 1969年,日本古典研究會搜羅日本各地所藏古鈔本及其影鈔本、摹寫本、摹刻本共三十卷,整理出版《影弘仁本〈文館詞林〉》一書,成爲目前利用《文館詞林》最爲可靠的材料(1)。爲了更加直接地考察中古類書删節句段所導致的韻脚混亂情況,本節側重比勘嚴輯《全文》中只見於中古類書及《文館詞林》的韻文材料,探尋中古類書删存文本句段致使韻脚混亂的不同結果,並藉此糾正韻譜中的相關誤收條目。

(一)句段删落以致所存句尾同韻

此類型最爲常見,且可根據所删句段與所存句段的韻脚關係分爲兩類:

1.

所删句段與所存句段同韻

如三國王粲《七釋》:

庚部平聲(三國):平聲 [王粲]形頸榮

七釋 五上(2)

覆覈嚴輯《全文》中王粲《七釋》相關文本,其來源爲《藝文類聚》卷五七,二者文本基本相同。今以《文館詞林》比勘如下:

表4(3)

《藝文類聚》卷五七、《全後漢文》卷九一 《文館詞林》卷四一四

444麗才美色,希世特立。豐膚曼肌,弱骨纖形。鬒髮玄鬢,脩項秀頸。紅顔照曜,曄若苕榮。 444444麗才美色,希出特生。都治閑靡,窈窕娥娙。豐膚曼肌,弱骨纖形。鬒髮玄鬢,脩項秀頸。紅顔照曜,曄若苕榮。西施之疇,莫之與呈。

(1)參羅國威《〈文館詞林〉校證》前言,中華書局,2001年,第 1—9頁。(2)周祖謨《演變》,第 339頁。

(3)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五七《雜文部三·七》,第 1030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九一王粲

《七釋》,第 1925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四一四《七四》,第 119頁。又《藝文類聚》“鬒髮玄鬢”之“鬢”,嚴輯《全文》作“髩”,表中録文從《藝文類聚》。

比勘可知,在此同韻句段中,《藝文類聚》删落“都治閑靡窈窕娥娙”“西施之疇莫之與呈”十六字。其中“娙”“呈”爲韻脚,與《藝文類聚》原文“形”“頸”“榮”相押,同屬庚部平聲。又“希世特立”之“立”,《文館詞林》作“生”,是。“生”字亦庚部平聲,與“娙”相押。由此可補正韻譜原條目爲:

庚部韻譜(三國):平聲 [王粲]

生娙形頸榮呈

七釋 文館詞林卷肆壹肆

又如西晉張載《平吴頌》:

真部韻譜(晉):去聲 [張載]晉胤舜平吴頌 文捌伍 四上(1)覆覈嚴輯《全文》中張載《平吴頌》相關文本,可知其來源爲《藝文類聚》卷五九,二者文本全同。今以《文館詞林》比勘如下:

表5(2)

《藝文類聚》卷五九、《全晉文》卷八五 《文館詞林》卷三四八

4上哉仁聖,曰惟皇晉。光澤四表,繼天垂胤。帝道焕于唐堯,義聲邈乎虞舜。44 444444上哉仁聖,曰惟皇晉。光澤四表,繼天垂胤。三后肆勤,累建明訓。洪基克構,創業承運。參二元以施化,並群生於大順。帝道焕于唐堯,義聲邈乎虞舜。

比勘可知。在此同韻句段中,《藝文類聚》删落“三后肆勤”至“生於大順”共二十八字,其中“訓”“運”“順”爲韻脚,與《藝文類聚》原文中“晉”“胤”“舜”相押,同屬真部去聲。由此可補正韻譜原條目爲:

真部韻譜(晉):去聲 [張載]晉胤訓運順舜

平吴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捌

如東漢馬融《東巡頌》:

陽部韻譜(後漢):平聲 [馬融]祥行光荒望

東巡頌(3)覆覈嚴輯《全文》中馬融《東巡頌》相關文本,其來源爲《藝文類聚》卷三九,二者文本全同。今以《文館詞林》比勘如下:

(1)周祖謨《演變》,第 412頁。

(2)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五九《武部·戰伐》,第 1073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八五張載《平吳

頌》,第 3900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八《頌一八·武部下》,第 113頁下欄。(3)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186頁。按原作“同上”,尋上文爲《廣成頌》,然諸字實爲《東巡頌》韻脚,今改正。

表6(1)

4

4

4

4

《藝文類聚》卷三九、《全後漢文》卷一八

遂發號羣司,申戒百工。卜筮稱吉,蓍龜襲從。遂發號羣司,申戒百工。卜筮稱吉,蓍龜襲從。

4

4

南征□□,馮相告祥

。清夷道而後行

。曜四國

而揚光

。展聖義于巡狩。喜圻畤而詠八荒

。指宗岳以爲期,固岱神之所望

4

4

。魑鬽滅没,夔蝄迸竄。

4

。清夷道而後行兮,曜四

4

國而揚光。展聖義于巡狩兮,喜圻略而詠八荒。指宗嶽以爲期兮,固岱神之所望。

4

4

4

比勘可知,在此同韻句段中,《藝文類聚》删落自“于是方皇容與”至“雰霧罷散”共一百三十七字,其中所包含的韻脚有“明”“靈”“鳴”“興”“摇”“鞀”“衢”“驅”“罕”“難”“殿”“竄”

“散”十三字。補足原文可知,“祥明靈鳴興”相押,其中“祥”爲陽部平聲,“明靈鳴興”爲耕部平聲,是耕陽合韻;“摇鞀”相押,屬宵部平聲;“衢驅”相押,屬魚部平聲;“難殿竄散”相押,屬元部去聲。由此,韻譜原條目中“祥行光荒望”的押韻情況並不存在,可删此條,並補入以下諸條:耕部合韻譜(後漢):耕陽 平聲 [馬融]

祥明靈鳴興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宵部韻譜(後漢):平聲 [馬融]摇鞀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魚部韻譜(後漢):平聲 [馬融]衢驅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元部韻譜(後漢):去聲 [馬融]難殿竄散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陽部韻譜(後漢):平聲 [馬融]行光荒望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二)句段删落以致所存句尾合韻

此類情況根據删落句段前的面貌,亦可細分爲兩小類。

(1)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巡守》,第 701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一八馬融《東巡頌》,第 1141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第 97下欄 —98頁上欄。又《藝文類聚》“南征□□”,嚴輯《全文》作“南征有時”,檢宋紹興本(即本文所引上古本之底本)、明嘉靖本“南征”後俱闕二字,《四庫全

書》本則作“南征有時”,可知嚴輯《全文》蓋襲《四庫》本。今表中録文仍作“南征□□”。

1.

删落句段前仍爲合韻

如東漢馬融《東巡頌》:

真部合韻譜(後漢):真元 平聲 [馬融]辰

天雲純樽門存

東巡頌 十三上(1)

覆覈嚴輯《全文》中馬融《東巡頌》相關文本,可知其來源爲《藝文類聚》卷三九,二者文本全同。今以《文館詞林》比勘如下:

表7(2)

4

《藝文類聚》原爲“辰燃天雲純樽門存”相押,“辰天雲純樽門存”爲真部平聲,“燃”爲元部平聲,是真元合韻。而比勘《文館詞林》可知,在此同韻句段中,《藝文類聚》删落自“遥望夫高嶽之體勢兮”至“俟聖主而交歡”共五十三字,其中包括韻脚“原”“冠”“乾”“歡”四字,皆元部平聲字。補足之後,此四字亦當與下文“辰然天雲純尊門存”相押,故韻譜此條可修正爲:

真部合韻譜(後漢):真元 平聲 [馬融]原冠乾歡

館詞林卷叁肆陸(3)

4

如東漢崔駰《東巡頌》:

真部合韻譜下(後漢):真耕 平聲 [崔駰]倫勳鈞辰

庭東巡頌 文肆肆 六上(4)覆覈嚴輯《全文》中崔駰《東巡頌》相關文本及嚴可均小注,可知其來源爲《初學記》卷一三,二者文本基本相同,今以《文館詞林》比勘如下:

(1)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205頁。

(2)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三九《禮部中·巡守》,第 701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一八馬融

《東巡頌》,第 1141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第 99頁。(3)《藝文類聚》“燃”“樽”二字《文館詞林》作“然”“尊”,今據《文館詞林》。(4)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206頁。

表8(1)

《初學記》卷一三、《全後漢文》卷四四 《文館詞林》卷三四六

伊漢中興三葉,於皇惟烈,允迪厥倫。纘王命,胤漢勳。矩坤度以範物,規乾則以陶鈞。於是考上帝以質中,總列宿於北辰,開太微於禁庭。延儒材以咨詢。444444 4444444伊漢中興三葉,於皇惟烈,允由厥倫。纘三命,胤漢勳。矩坤度以範物,規乾則以陶鈞。兼陰4陽而制化,含六宗以嘔烝。挈縢籍之休符,兼4十一之嘉徵。軌仁德於太和,師兹代而並興。4上納鑿於羲農,中結軌於黄虞。超聖武之遠猷,4遵烈祖之高衢。資統天之碩慮,意乃溢乎中區。4於是考上帝以質中,總列宿於北辰。開太微之禁庭,延儒林以咨詢。

《初學記》中“倫勳鈞辰”屬真部平聲,“庭”屬耕部平聲,是真耕合韻。然比勘《文館詞林》可知,在此同韻句段中,《初學記》删落自“兼陰陽而制化”至“意乃溢乎中區”共七十二字,其中包括韻脚“烝”“徵”“興”“虞”“衢”“區”六字。補足《初學記》原文可知,“倫勳鈞”相押,屬真部平聲;“烝徵興”相押,屬蒸部平聲;“虞衢區”相押,屬魚部平聲;“辰庭詢”相押,屬耕部平聲,换韻分明,並非真耕合韻。韻譜中此條當删,並可據《文館詞林》補充以下諸條:真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倫勳鈞

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蒸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烝徵興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魚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虞衢區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耕部韻譜(後漢):平聲 [崔駰]辰庭詢東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三)句段刪落以致所存句尾失韻

此類型十分少見,姑舉一例:

嚴輯《全文》中東漢崔駰《北巡頌》有如下一段:

雍容清廟,謐爾無虞

。垂拱穆穆,神行化馳

(2)。

覆覈嚴可均小注,可知其來源爲《初學記》卷一三,對比可知,嚴文完全保留《初學記》的文本面貌。東漢時“虞”屬魚部平聲,“馳”屬支部平聲,魚支並不合韻。則《初學記》、嚴輯《全文》此句無韻,韻譜亦未收此條。然而對比《文館詞林》中的相關文本,可看出其中問題:

(1)

下表引文出自《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巡守第七》,第 333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東巡頌》,第 1426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第 84頁下欄— 85頁上欄。又《初學記》“胤”嚴輯《全文》作“徹”、“於禁庭”嚴輯《全文》作“敞禁庭”、“儒材”嚴輯《全文》作“儒林”,今俱從《初學記》。

(2)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四巡頌·北巡頌》,第 1426頁。

表9(1)

《初學記》卷一三、《全後漢文》卷四四 《文館詞林》卷三四六

雍容清廟,謐爾無虞。垂拱穆穆,神行化馳。44 4于時道溢天泉,德罔不懷。撝陰則魚躍,揖陽4即鳳儀。雖雍容清廟,謐爾無爲。垂拱穆穆,神行化馳。44

比勘可知,《初學記》“虞”字《文館詞林》作“爲”,又删落“于時道溢天泉德罔不懷撝陰則魚躍揖陽即鳳儀”二十字,其中包括韻脚“懷”“儀”二字。“懷”屬脂部平聲,“儀”屬支部

4

平聲,然則“虞”字當從《文館詞林》作“爲”,“爲”屬支部平聲,如此“懷儀爲馳”相押,脂支合韻。且東漢頌體正文全篇押韻,若作“虞”,則前後無韻,必誤。由此可在韻譜中增補以下條目:

支部合韻譜(後漢):支脂 平聲 [崔駰]懷儀爲馳

北巡頌 文館詞林卷叁肆陸

以上對勘了中古類書與弘仁本《文館詞林》中互見的韻文,分析了中古類書删存韻文句段所可能造成的韻脚混亂的不同結果,並根據《文館詞林》中完整保留的文本,清理與補正了韻譜的相關條目。雖然中古類書與弘仁本《文館詞林》互見的先唐韻文不過崔駰《四巡頌》、馬融《東巡頌》、張載《平吴頌》、宋孝武帝《巡幸舊宫頌》、王粲《七釋》、曹植《七啓》等篇,但由此歸納出來的韻脚混亂的不同類型,應能大致反映中古類書的删存句段致誤韻脚的基本面貌。至於如何將上述類型進一步細緻化,並由此補正更多的韻譜誤收條目,則有賴於日後更多新材料的發現。

三、嚴輯《全文》拼接句段下的韻脚混亂及其清理

關於嚴輯《全文》對於所用材料的拼接再造問題,學界已有深入研究(2)。本節將由此進一步討論並清理因嚴輯《全文》拼接文本而形成的、反映在韻譜條目中的用韻問題。具體而言,本節根據嚴輯《全文》因拼接再造而致誤韻脚的不同類型次第論述,並由此清理韻譜相關條目。

(一)原爲獨立句段句尾且並無重疊的韻脚字相接以致誤

所謂“原爲獨立句段句尾且並無重疊的韻脚字”,是指保存某韻文的早期文獻中,韻脚

(1)下表引文出自《初學記》卷一三《禮部上·巡守第七》,第 331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四四崔駰

《四巡頌·北巡頌》,第 1426頁;許敬宗《文館詞林》卷三四六《頌一六·禮部五·巡幸》,第 96頁上欄。(2)參林曉光《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 —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第 309— 335頁。

字所屬句段之間分屬不同文獻或同一文獻的不同條目,原本並不相接,韻脚字之間亦不相連,且無韻字重疊現象。而在嚴輯《全文》中,因不同的獨立句段相拼接,原本懸隔的句尾亦成爲相連韻脚字。如果以字母代替韻脚字來描述,即韻脚字 A、韻脚字 B原本分屬不同而獨立的句段,在嚴輯《全文》中,由於句段拼接,形成了 A+B的押韻形式。出於寧缺毋濫的考慮,在韻譜中,這些因嚴輯《全文》拼接再造而誤收的條目都應作存疑處理。爲釐清眉目,今根據嚴氏拼接文本的不同方法將致誤情形區分如下:

1.

若干獨立文本接續式相拼致使韻脚混亂

此類型中最爲常見的是兩條文本接續相拼,如三國王粲《大暑賦》:

蒸部韻譜(三國):平聲 [王粲]升興蒸

大暑賦 後漢文玖拾 一上(1)

覆覈嚴輯《全文》中王粲《大暑賦》相應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表 10(2)

《藝文類聚》卷五 《太平御覽》卷三四 《全後漢文》卷九〇

①惟林鍾之季月,重陽積而上昇。喜潤土之溽暑,扇温風而至興。③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44 4②或赫熾以瘴炎,或鬱術而燠蒸。③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 444①惟林鍾之季月,重陽積而上升。熹潤土之溽暑,扇温風而至興。②或赫爔以瘴炎,或鬱術而燠蒸。③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藝文類聚》與《太平御覽》。《藝文類聚》保留的文本爲① +③,其中①段中“昇興”押韻,屬蒸部平聲。《太平御覽》保留的文本爲② +③,其中②句句尾“蒸”字亦蒸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① + ② +③的文本形態,“升

(昇)興蒸”遂相連押韻。然①段與②句本分屬不同文獻,並不相連,其中容或尚有若干句的佚文。②句“蒸”字雖屬蒸部平聲,與①段韻脚字非相連韻脚,其中亦或當有若干隨文佚失的韻脚字,故韻譜中此條存疑。

又如西晉陸機《羽扇賦》:

庚部韻譜(晉):平聲 [陸機]誠平清泠情

羽扇賦 五上(3)覆覈嚴輯《全文》中陸機《羽扇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4):

(1)周祖謨《演變》,第 383頁。(2)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五《歲時下·熱》,第 90頁;《太平御覽》卷三四《時序部一九·熱》,第 160頁上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九〇王粲《大暑賦》,第 1915頁。(3)周祖謨《演變》,第 352頁。

(4)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三四《服飾部三·扇二四》,影印光緒十四年孔氏三十三萬卷堂刻本,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第 579頁上欄;《初學記》卷二五《器物部·扇第七》,第 605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九七陸機《羽扇賦》,第 4029頁。

表 11

《北堂書鈔》卷一三四 《初學記》卷二五 《全晉文》卷九七

①發芳塵之郁烈,拂鳴弦之泠泠。斂揮汗之瘁體,洒毒暑之幽情。44 妙自然以爲言,故不積而能散。②其在手也安,其應物也誠。其招風也利,其盡氣也平。混貴賤而一節,風無往而不清。444 44444②其在手也安,其應物也誠。其招風也利,其播氣也平。混貴賤而一節,風無往而不清。①發芳塵之郁烈,拂鳴弦之泠泠。斂揮汗之瘁體,洒毒暑之幽情。

4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和《初學記》。《北堂書鈔》保留的文本爲①段,其中韻脚“泠情”相押,屬庚部平聲。《初學記》保留的文本爲②段,其中韻脚“誠平清”相押,亦屬庚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② +①的文本形態,“誠平清泠情”遂相連押韻。然①段與②段分屬不同文獻,並不相接,其中容或有若干句佚文;“泠情”與“誠平清”雖同屬庚部平聲,本非相連韻脚,其中亦或當有若干隨文佚失的韻脚字,故韻譜中此條存疑。

除了最常見的兩條文本接續相拼以外,還有一些三條獨立文本接續相拼以致韻脚混亂的例子,如西晉陸機《白雲賦》:

真部合韻譜(晉):真魂 平聲 [陸機]坤雲

輝煴勳

白雲賦 文玖陸 一下(1)

覆覈嚴輯《全文》中陸機《白雲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表 12(2)

《北堂書鈔》卷一五〇 《藝文類聚》卷一 《太平御覽》卷一 《全晉文》卷九六

4①繞蓬萊以結曜,薄崑崙而增暉。 44②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煙煴。充宇宙以播象,協元氣而齊勳。 4444②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於烟煴。充宇宙以播象,恊元氣而齊勳。③覽太極之初化,判玄黄於乾坤。考天壤之靈變,莫稽美乎慶雲。 44444③覽太極之初化,判玄黄于乾坤。考天壤之靈變,莫.美乎慶雲。①繞蓬萊以結曜,薄崑崙而增輝。②攄神景于八幽,合洪化乎烟煴。充宇宙以播象,協元氣而齊勳。

(1)周祖謨《演變》,第 423頁。

(2)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五〇《天部二·雲七》,第 684頁上欄;《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雲》,第 15頁;《太平御覽》卷一《天部一·元氣》《太極》,第 2頁上欄、 4頁上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九六陸機《白雲賦》,第 4015頁。又《北堂書鈔》卷一五〇、《太平御覽》卷一皆引作“陸機雲賦”。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藝文類聚》與《太平御覽》。《北堂書鈔》的文本爲①句,句尾“暉”字屬魂部平聲;《藝文類聚》的文本爲②段,韻脚“煴勳”相押,屬真部平聲;《太平御覽》的文本爲③段與②段,③段韻脚“坤雲”相押,亦屬真部平聲,②段則與《藝文類聚》相同。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③ + ① +②的文本形態,其中句尾“坤雲輝煴勳”遂真魂合韻。實際上,“輝”“煴勳”“坤雲”本分屬不同文獻,未必是相連韻脚,故韻譜此條存疑。

又如西晉傅咸《羽扇賦》:

陽部韻譜(晉):平聲 [傅咸]塘翔梁桑湯

羽扇賦 五下(1)

覆覈嚴輯《全文》中傅咸《羽扇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表 13(2)

《北堂書鈔》卷一三四、一五六 《全晉文》卷五一

①近興風于捲握,豈遠嘯于金塘。(卷一三四)444②似鷰鴻之翕習,象白鶴之羣翔。朱衣爲之飄飄,□紱拂于丹梁。(卷一三四)44③熾九日之隆赫,然高礫于扶桑。熱熙天而灼地,沸巨海而成湯。(卷一五六) 44444①近興風于捲握,豈遠嘯于金塘。②似鷰鴻之翕習,象白鶴之羣翔。朱衣爲之飄飄,□紱拂于丹梁。③熾九日之隆赫,然高燎于扶桑。熱熙天而灼地,沸巨海而成湯。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卷一三四、卷一五六所引用的三處傅咸《羽扇賦》句段,即①句、②段、③段。①句句尾字“塘”屬陽部平聲;②段韻脚“翔梁”相押,亦屬陽部平聲;③段韻脚“桑湯”相押,亦屬陽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① + ② + ③的文本形態,“塘翔梁桑湯”遂相連押韻。然①句、②段、③段在《北堂書鈔》中本爲獨立句段,並不相連,“塘”“翔梁”“桑湯”亦爲獨立句尾與韻脚,並不相鄰。故韻譜此條存疑。

如西晉陸機《思歸賦》:

脂部韻譜(晉):平聲 [陸機]衣悲湄

思歸賦 七上(3)

覆覈嚴輯《全文》中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1)周祖謨《演變》,第 311頁。

(2)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三四《服飾部三·扇二四》、卷一五六《歲時部四·熱篇二六》,第 579頁上欄、 715頁下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五一傅咸《羽扇賦》,第 3503頁。

(3)周祖謨《演變》,第 112頁。

表 14(1)

《藝文類聚》卷二七 《文選·月賦》李善注 《全晉文》卷九六

①寒氣肅殺,白露霑衣。嗟行邁之彌留,感時逝而懷悲。②彼離思之在人,恒戚戚而無歡。悲緣情以自誘,憂觸物而生端。44 ③絶音塵於江介,託影響乎洛湄。4 444①寒氣肅殺,白露霑衣。嗟行邁之彌留,感時逝而懷悲。③絶音塵于江介,託影響于洛湄。②彼離思之在人,恒戚戚而無歡。悲緣情以自誘,憂觸物而生端。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藝文類聚》卷二七及《文選》卷一三謝莊《月賦》李善注。《藝文類聚》保留的文本爲① +②,其中①段韻脚“衣悲”相押,屬脂部平聲;李善注保留的文本爲③,句尾字爲“湄”,亦屬脂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後,③句直接插入 ① +②之中,形成了① + ③ +②的文本形態,“衣悲湄”遂相連押韻。實則“衣悲”與“湄”分屬不同文獻,不可輕易插入以湊成相連韻脚,故韻譜此條存疑。

又如西晉傅咸《鏡賦》:

脂部韻譜(晉):平聲 [傅咸]妃衰暉姿

鏡賦 七上(2)

覆覈嚴輯《全文》中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表 15(3)

《北堂書鈔》卷一三五 《初學記》卷二五 《全晉文》卷五一

①珥明璫之迢迢,點雙的。以發姿 4 444②猗猗淑媛,峨峨后妃。眷春榮之零悴,懼玉顔之有衰。盻清揚而自鏡,競崇姱以相暉。③若乃雲髻亂於首,頳黛渝於色。 4444②猗猗淑媛,峩峩后妃。眷春榮之零悴,懼玉顔之有衰。盼清揚而自鏡,競崇姱以相暉。①珥明璫之迢迢,點雙的以發姿。③若乃雲髻亂于首,赬黛渝于色。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卷一三五及《初學記》卷二五。《北堂書鈔》保留的文本爲①句,句尾字爲“姿”,屬脂部平聲;《初學記》保留的文本爲② +③,其中②段韻腳字爲“妃衰暉”相押,同屬脂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後,①句直接插入

(1)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二七《人部十一·行旅上》,第 491頁;《文選》卷一三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句李

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 602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九六陸機《思歸賦》,第 4021頁。(2)周祖謨《演變》,第 111頁。(3)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三五《服飾部四·的六十二》,第 590頁上欄;《初學記》卷第二五《器物部·鏡第九》,第 608

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五一《傅咸·鏡賦》,第 3504頁。又表中《北堂書鈔》①句亦見引於《太平御覽》卷七一九《服用部二一·的》,《初學記》②段亦見引於《藝文類聚》卷七〇《服飾部下·鏡》,表中皆不贅引。

② +③之中,形成了② + ① +③的文本形態,“妃衰暉姿”遂相連押韻。實則“妃衰暉”與“姿”分屬不同文獻,不可輕易插入以湊成相連韻脚,故韻譜此條存疑。

(二)原爲獨立句段句尾但存在部分重疊的韻脚字相接以致誤

這種情況是指在兩條獨立句段中,部分韻脚字相同,但如果根據相同的韻脚字將這兩條獨立句段拼合,所構成的相連韻脚字却又存在着韻脚接續上的衝突。如果用數字與字母來指代的話,即獨立句段①中的韻脚爲 A+B,獨立句段②中的韻脚爲 A+C,二句段重疊了韻脚字 A。嚴輯

《全文》拼接句段①、②後,就會形成 A+B+C或 A+C+B的相連韻脚形態。籠統地説,拼接後的形態似乎並不影響韻脚字之間的實際押韻情況, A、B、C無論是以何種順序排列,似乎都是可以相互押韻的韻腳字。但從更爲嚴謹的文獻學角度出發,韻脚 A+B和韻脚 A+C,本身就是相互衝突的,A之後的下一個韻脚字必然是唯一的,不可能出現或 B或 C的情況。這就意味着兩者中必有其一存在韻脚相接的問題,甚至兩者都有問題,而從 A+B、A+C變成 A+B+C或 A+C+B之後,新的問題又會産生,原本分别來自不同文獻且並不相接的 B和 C成爲了相接韻脚,變成了 B+C或者 C+B的面貌。但既然 A+B、A+C本身就不見得有多麽可靠,在此基礎上構造出來的 B+C或者 C+B又如何能使人充分信任?因此,這樣的韻脚字相接同樣存在問題(1),需要全面清理。

如東漢王逸《機婦賦》:

支部韻譜下(後漢):平聲 [王逸]奇宜危蹄池陂垂移疲

機婦賦文伍柒一下(2)

覆覈嚴輯《全文》中王逸《機婦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1)還有一種需要考慮的可能是句段①韻脚字爲 A+C、句段②韻脚字爲 B+C,嚴輯《全文》拼合句段①、②之後,形成 A+B+C或 B+A+C的韻脚相連情況,然而此類型實際上與正文所表述的類型並無本質區别,故不再贅述。(2)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159頁。

(3)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六五《産業部上·織》,第 1168頁,按《藝文類聚》引作“機賦”;《太平御覽》卷八二五《資産部五·機杼》,第 3679頁上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五七王逸《機婦賦》,第 1567頁。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藝文類聚》與《太平御覽》。《藝文類聚》保留的文

本爲① + ② + ③ +④,韻脚“奇宜危蹄池陂垂疲”相押,屬支部平聲;《太平御覽》保留的

文本爲① + ③ +⑤,韻脚“奇宜危蹄池陂垂移”相押,亦屬支部平聲。嚴輯《全文》拼合之

後,形成① + ② + ③ + ⑤ +④的文本形態。韻脚遂成“奇宜危蹄池陂垂移疲”相押。注意“垂”字及其後相連的韻脚,《藝文類聚》“垂疲”、《太平御覽》“垂移”的押韻情形在嚴輯《全文》中被拼合成可疑的“垂移疲”形式。而就韻脚形態來説,“垂移疲”明顯與《藝文類聚》“垂疲”存在韻脚接續的衝突,故韻譜此條存疑。又如三國王粲《車渠椀賦》:

真部韻譜(三國):平聲 [王粲]珍真雲津文分倫

車渠椀賦 六上(1)

覆覈嚴輯《全文》中王粲《車渠椀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藝文類聚》與《太平御覽》。《藝文類聚》保留的文本爲① +②,韻脚“珍真雲津文倫”相押,屬真部平聲;《太平御覽》保留的文本爲③ +②,韻脚“分倫”相押,亦屬真部平聲。兩種來源重疊了“倫”這一韻脚。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① + ③ +②的文本形態,“珍真雲津文分倫”遂成相連韻脚。拼接文本的可靠性令人懷疑,且“文分倫”與《藝文類聚》“文倫”存在韻脚接續上的衝突,故韻譜此條存疑。

以上兩例皆只衝突一個韻脚,拼合手法亦較爲簡單,是第二大拼接致誤類型中最爲常見的情況。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少見而複雜的拼接致誤情況,兹舉三國陳琳《武軍賦》一例:

(1)周祖謨《演變》,第 397頁。(2)下表引文出自《藝文類聚》卷八四《寶玉部下·車渠》,第 1442頁;《太平御覽》卷八〇八《珍寶部·車渠》,第 3592頁上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九〇王粲《車渠椀賦》,第 1920頁。

寒部合韻(三國):寒真 平聲 [陳琳]幹煙弦堅端

武軍賦 後漢文玖貳 二上(1)

覆覈嚴輯《全文》中陳琳《武軍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與《太平御覽》。

《北堂書鈔》保留的文本爲① +②,韻脚“幹彈緣弦”相押,屬寒部平聲;《藝文類聚》保留的文本爲① +③,韻脚“幹煙端身”相押,寒真合韻;《初學記》保留的文本爲③段,韻脚“端身”相押,寒真合韻;《太平御覽》保留兩段獨立的文本,分别爲① + ② +④和③段, ① + ② +④韻脚“幹弦堅”相押,屬寒部平聲,③段與《藝文類聚》《初學記》同。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① + ② + ④ +③的複雜文本形態,“幹煙弦堅端身”遂成寒真合韻的相連韻脚。拼接文本的可靠性固然令人懷疑,而這其中又存在着兩重韻脚接續上的衝突,即其中“幹煙弦”來自於① +②的拼接(3),與《藝文類聚》① +③重疊“幹煙”二韻脚,但與其韻脚“幹煙端身”形成接續上的衝突;又“堅端身”來自④ +③的拼接,與《藝文類聚》 ① +③重疊“端身”二韻脚,但與其韻脚“幹煙端身”形成接續上的衝突。由此,此條包含

(1)周祖謨《演變》,第 471頁。

(2)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二五《武部一三·弩四七》,第 523頁下欄;《藝文類聚》卷五九《武部·戰伐》,第 1070,按《初學記》引作“武庫賦”;

頁;《初學記》卷二二《武部·弓第四》第 532頁,《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兵部七八·弓》、卷三四八《兵部七九·弩》,第 1601頁上欄、按《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引作“武庫賦”;

1605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九二陳琳《武軍賦》,第 1934頁。又①句亦見《北堂書鈔》卷一二五《武部一三·弩四七》,與表中《北堂書鈔》① +②中的①文字相同;③句亦見於《初學記》卷二二《武部·弓第四》,與表中《初學記》③句文字相同,今皆不贅引。

(3)嚴輯《全文》②句節采自《北堂書鈔》《太平御覽》,較《太平御覽》多“大黃沉紫”四字,又較《北堂書鈔》脱漏“朱繡别緣客機庭臂”八字,亦由此脱漏韻脚“緣”字。

了兩次重疊致誤韻脚的情況,當作存疑處理。

(三)綜合(一)(二)類型以致誤

此類情形較爲少見,今姑舉西晉陸機《羽扇賦》一例:

4

寒部合韻(晉):寒先 平聲 [陸機]蒨見眄箭扇短簡

琯幹觀貫贋婉散

羽扇賦 文

玖柒 五上(1)

覆覈嚴輯《全文》中陸機《羽扇賦》相關文本及其來源,比勘如下:

(1)周祖謨《演變》,第 483頁。

(2)下表引文出自《北堂書鈔》卷一三四《服飾部三·扇二四》,第 578頁上欄;《藝文類聚》卷六九《服飾部上·扇》,第 1214頁;《初學記》卷二五《器物部·扇第七》,第 604—605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四八陸機《羽扇賦》,第 4029頁。

比勘可知,嚴輯《全文》的文本來源爲《北堂書鈔》《藝文類聚》與《初學記》。《北堂書鈔》保留的文本爲① +②,韻脚“短簡琯”相押,寒先合韻;《藝文類聚》保留的文本爲③ +④,韻脚“幹觀”相押,屬寒部平聲。《初學記》保留的文本爲⑤ + ① + ③ +⑥,韻脚“蒨見眄箭扇短簡幹貫贋娩散”相押,寒先合韻。嚴輯《全文》拼合之後,形成了 ⑤ + ① + ② + ③ + ④ +⑥的複雜文本形態。“蒨見眄箭扇短簡琯幹觀貫贗婉散”遂成寒先合韻的用韻情況。其中“短簡琯幹觀”分别來自《北堂書鈔》中的“短簡琯”和《藝文類聚》中的“幹觀”,原是兩條獨立文獻中的韻脚字,此處嚴文拼合,即導致原爲獨立文獻中的韻脚字錯亂;而“幹觀貫贋婉散”這樣的韻脚形式則與《初學記》重疊⑥段中的韻脚,但與《初學記》“幹貫贋娩散”産生韻脚接續上的衝突,又導致原爲獨立文獻但存在部分韻脚重疊情況中的韻脚字錯亂。這是綜合上述兩大類致誤情況的典型案例。韻譜誤收此條,當存疑處理。

以上爲嚴輯《全文》中,因嚴可均拼接再造文本所可能産生的韻脚混亂的三種不同類型。出於韻譜編纂嚴謹性的考慮,由嚴可均拼接再造文本所形成的韻脚字組,固不宜直接作爲韻譜中的押韻條例而存在。不過,雖然本文的分析可以大致得出在嚴輯《全文》拼合文本中可能存在的用韻問題,並由此追溯這些文本在早期文獻中的用韻面貌,但正如上文揭示的,保存於中古類書中的文本已存在一定混亂。因此在别無文獻依據的情況下,回溯到類書階段的文本同樣不可輕信。

結 語

正如《研究》緒論所言:“韻譜是全書最基本的部分,一切結論都由這些實際的材料中得出來的。 ”(1)而韻譜編纂的精準與否則直接取決於所選取的材料本身的可靠程度。綜上所述,伴隨着漢魏六朝韻文的文本變異,韻文的用韻情況同樣經歷了十分複雜的羼亂過程。中古類書在删節文本的同時,删去了大量原本相押的韻脚字,而無意中將原本並不接續的句尾變成相鄰韻脚。在明清時期先唐總集的輯佚與編纂中,學者又出於特定的輯佚手法,將原本並非接續的文本“恢復”成看似完整的面貌,構造着全新文本的同時也構造着全新的用韻狀況。事實上,羅常培、周祖謨在編訂韻譜的過程中就已意識到該問題。《研究》緒論又言:“嚴氏輯録全文時有時一篇是從好幾處搜集來的,片言單語都盡量按照文義補綴在一起,他説‘合而訂之,可成完篇,這是一種不得已的辦法,但是從韻脚上考察就有很多

(1)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7頁。

可疑的地方,也許這幾句根本不在這個地位,像這樣的情形就需要審慎,不妨寧缺毋濫。 ”

(1)

然而通過上述論證,因未能清晰意識到文本變異所帶來的用韻問題而造成的誤收條目仍然存在。這些韻例條目被誤收之後,必然影響着韻譜本身的學術質量,並進而影響着基於此韻譜而作出的相關研究的價值。韻譜歸納法是先唐韻部研究中的核心方法,許多音韻學研究都是根植在這些最爲基礎的韻譜之上。因此,在考慮到文本變異所帶來的用韻混亂現象之後,對於這些韻文材料可靠性的重新考察更將成爲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務。就解決路徑而言,通過比勘新出材料如《文館詞林》等,可修訂、補正韻譜中因中古類書删存句段致使韻脚混亂的條目;通過反思明清總集輯佚方法、覆覈輯佚文本,亦可悉數清理因總集拼接再造文本以致誤韻脚的條目。只有在全面審視先唐韻文材料的可靠性之後,才可能通過韻字系聯,歸納出一個更爲準確的韻譜;也只有在擁有一個更爲準確的韻譜後,才能以此爲基礎開展更爲精審堅實的韻部研究。

(本文作者爲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1)羅常培、周祖謨《研究》,第 5頁。

猜你喜欢
全文文本
全文中文摘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全文中文摘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青年再造
反腐
来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