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2023-04-17 14:21朱丽雅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信息文化

白 林 朱丽雅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期刊社,四川 成都 610000)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开放性、无中心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人们社交方式得到拓展、自我表达渠道得到拓宽、生活疆域得到拓张,产生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人们社会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可以蜕变为异化人的一种手段。一些文化糟粕通过网络大行其道,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在此背景下,对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种种问题进行充分探讨,特别是厘清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

目前,国内将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其中,有的从网络文化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建设,如张骥、方晓强的《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1];有的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研究网络文化,如杨文华的《意识形态的文化诠释》[2];有的对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如沈江平的《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性》[3]。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需常抓不懈,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也常研常新。

(一)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网络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网络文化和狭义网络文化。广义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全部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狭义网络文化则专指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网络文化都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在对网络文化进行特征分析时,需要从技术视角和文化视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网络文化的特点

从技术层面看,网络文化有以下一些特点。(1)网络文化具有高科技特征。网络文化以信息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主要以磁介质、半导体介质、光盘介质为存储介质,以“比特”为基本存储和传输单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检索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借助于多媒体压缩技术、实时播放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图、文、声、像等大量信息迅速传播。(2)网络文化具有无限时空延展的特征。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阻隔,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自由地访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实时、快速、便捷地获取或者发布信息。网络文化传播打破了民族、国家、地域的限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将人们带入可以直接影响彼此的境地。(3)网络文化具有虚拟特征。网络空间是一个在虚拟技术支持下的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的虚拟现实,是人类创造的自己理想思维的空间。网络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界限,人们徜徉其中可以是任何名字、性别、身份。借助网络,各种文化、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可以在不同受众之间广泛渗透。

从文化层面看,网络文化有以下一些特点。(1)共享性。理论上讲,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具有共享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平台浏览、分享各种信息,也可以随时创建各种信息。网络主体信息传播与分享,与主体的性别、年龄、地位、财富等并不相干。(2)自主性。网络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自主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开放性。网络技术成熟前,总体来说,文化的传播是受控的、单向的;网络技术成熟后,各种文化在网上自由传播,网络文化呈现非中心的多元开放状态,人类前所未有地获得了文化自我选择权。(4)大众性。在网络上,人人都是平等关系,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以前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人们可以将专家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对权威提出挑战。(5)交互性。与传统文化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文化传播中,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是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关系,网民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还是文化的传播者。(6)渗透性。网络打破了以前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空间,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可以渗透到任何一种相对封闭的或者个性十足的文化之中,对这些固有文化传统构成挑战。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劳动分工的一种后果。“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4]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从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中去考察,并将意识形态的根源归结为一种社会存在,即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精神生产独立化的产物。

2.意识形态的特点

结合众多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我们将意识形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社会属性,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一个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概念。当某种思想只对个人或某个特定群体产生作用的时候,它不会成为意识形态。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要结构完整,就必须建构出一套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意识形态体系。(2)现实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无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还是居非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都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正是因为意识形态具有现实性,所以一个完整的国家或者社会才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教育、艺术、伦理、宗教等具体表达。(3)长期性。意识形态产生在社会发展成熟之后,自此便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便离不开意识形态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是培养人、改造人,使人们能够符合社会生存条件的要求。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消灭了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依然会发挥自身的功能。(4)对抗性。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是单一的,多种意识形态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对抗性,目的是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在众多意识形态间出现对抗冲突几乎毋庸置疑,这种对抗冲突是意识形态的外部对抗;意识形态体系内部思想出现对抗冲突,使意识形态体系不断变化、发展,则是意识形态的内部对抗。(5)可表达性。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思想观念能用具体的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表达。正因为能表达,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解决人们的社会问题;也正因为其可表达性,意识形态才能通过大众传媒等进行宣传,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6)可传播性。意识形态属于广义的文化,文化需要传播才具有生命力,意识形态也是通过传播交流展现其影响力、控制力、主导力。意识形态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其社会功能正常发挥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会给意识形态带来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

(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意识形态不仅是政治、经济、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更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识形态居于文化之中,但文化比意识形态更复杂。总的来说,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具有文化特征。

1.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首先,意识形态对文化创造有着深远影响。“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5]一定的文化生产必然受特定阶级或群体利益的支配和引导,从本质上说是由阶级、经济生产关系决定的。文化生产者从事文化生产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产品也不得损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否则不会被允许或承认,因此,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其次,意识形态对文化创造有一定的限制。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稳定运行发挥着指导作用,并且对人们的思维产生制约,决定了文化创造的关注点,使文化具备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无论是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时代文化,还是吸纳外来文化,都必须符合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因此,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起到了一种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最后,意识形态对文化传播有决定作用。意识形态和文化都是通过传播来实现其影响力,其中,意识形态对文化具有支配权,符合意识形态的文化被广泛传播,不符合意识形态的文化则受到限制。

2.意识形态具有文化特征

首先,文化对意识形态生成有促进作用。从时间看,文化出现时间至少可以上溯至人类社会萌芽,意识形态则是阶级社会形成的思想体系,晚于文化出现时间。从范围看,文化是一个比意识形态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概念,其所指范围远远大于意识形态所指,意识形态实质上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一个特殊样态[6]。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原始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有对社会生活认知的艺术创造,但不能说那时就产生了意识形态。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分工出现,即物质生产同精神生产相分离才开始正式形成和独立发展的。其次,文化对意识形态建构有推进作用。文化和意识形态都需要传播实现自身价值,所以文化是意识形态天然载体,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文化总是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对现实的解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传统文化利用历史为意识形态提供精神素材;现实文化本身就反映当下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内容明显;未来文化往往反映未来社会生活,却传达着现有的意识形态内容。最后,文化及文化传播帮助意识形态实现社会功能。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发挥着塑造社会价值观、统一思想观念、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承载工具和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实现传播,从而实现意识形态传播,发挥其功能。

(四)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

网络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包含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网络文化蕴含意识形态因素,关涉政治、宗教、道德、艺术等具体的文化形式。网络成为重要的社会生活基础设施后,网络文化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载体。首先,从特征上看,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有相似之处。意识形态强调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广泛认同和接受,网络文化的群众基础好,大众化特点明显。意识形态的创建、接纳以及网络文化的参与,都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网络文化具有强大的渗透力,能快速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这种渗透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重塑人的思想观念,建立新的行为准则、道德准则。意识形态被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被社会成员接受。其次,从功能上看,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具有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功能。网络文化是人、信息和文化相互交织的产物,具有传媒、民意表达、人际沟通交往、娱乐、社会管理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作用。网络文化的发展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意识形态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通过广播、电视、出版物、网络等媒介实现自身传播,影响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再次,从内容上看,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具有密切关系。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包含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信息。作为社会精神生活产品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基础中的权力关系的表现,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网络普及催生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不仅拓展了文化疆域,也催生了新的价值取向、社会精神和行为准则。网络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全面而深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首先,网络扩大了关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源,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在网络大规模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之前,我国关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源数量和形式有限;而在网络上,信息内容储存在服务器、云端或者数据库中,采用分布式或者集中式等多种存储方式,容量能随意扩展,可以方便地检索和下载。关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堪称海量,这样就从信息源上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其次,网络文化产生了大量新创内容,同样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网络文化激发了大众创作灵感,网络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再次,网络文化在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往中汲取营养,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文化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信息技术时代,文化交流的隔阂被网络打破,时间空间不再是阻隔交流互通的鸿沟,各种文化在网络竞秀、碰撞,激荡出动人的火花,演变生长出各种网络文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2.网络文化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首先,网络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要靠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书报、杂志,就受纸张、印刷技术影响,资料保存和查询有一定的局限;广播、电视,除受播出时间影响,还受收视率收听率影响。网络媒介则打破了以上桎梏,网络会议不受时间地点影响,随时可以召开;纸张、印刷不再是问题,一个硬盘甚至可以存下一座图书馆的内容;播出时间也不是问题,各个网站有巨量信息资源,供人们随时访问下载。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极具吸引力。其次,通过网络关心政治这一特殊的网络文化,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信息社会,网络的吸引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中,新闻信息传播功能非常突出,新闻网站大量存在。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习惯,打开各种网页,就能看到众多网民对各类新闻事件的热情讨论参与。还有很多人通过网络反映社情民意,可以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通过网络关心政治、参政议政成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公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既是网络文化丰富的表现,也是意识形态最直接的表达。再次,网络文化助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更多人理解,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网络把世界连在一起,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随网络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大量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短视频等随文化交流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带到世界各地,受到人们关注,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3.网络文化扩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首先,网络具有传输速度快、双向互动等特点,网络文化传输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扩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同时还能利用网站将群众反馈意见及时集中起来。网络文化还有互动性的特点,就是说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具有平等性,能通过QQ、微信、微博等进行互动,无论是信息发布者还是接受者都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与其他人分享。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可以及时了解受众的思想动态,根据受众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其次,网络文化的信息主要以音视频、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出现,改变了过去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克服了传统媒介承载信息量有限、传播地域受限、播出时间受限等局限。交互性更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网络文化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多种多样丰富的形式和手段,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与亲和力,扩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再次,网络文化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出国门,被世界认识,扩大影响力。文化是软实力。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网络上实现无国界传播,国外受众可以通过一段音乐、一个视频,或者一本小说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喜欢上中国文化,并且随着深入接触,真正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也进而扩大。

(二)网络文化对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

网络文化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消解作用。

互联网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工具。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以其便利性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获取信息,获得知识。

当前,网络上的大量娱乐内容如各类短视频、游戏、综艺节目等,以其独特魅力迅速传播,吸引了大量用户群体。网络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使普通人更倾向于追求消遣和娱乐,意识形态的学习和思考则需要较高的专注度和思考力。因此,娱乐化导向促使网络文化追求即时、快速、短暂的刺激和满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化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否认,商业化是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但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弊端不容小觑。商业化倾向使得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大量商业广告,有的片面强调消费至上、金钱至上,推崇个人享乐,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相违背。商业化的网络文化更加注重眼球经济和点击率,许多网站和平台为了追逐利润,大量推送低俗、庸俗的内容,以迎合用户的短暂关注和兴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网络文化中信息过载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在海量的信息选择面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巨大挑战。众多热点话题和争议事件在网络上竞相吸引人们的关注,导致很多优质内容被淹没,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吸引力。网络文化的碎片化特点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困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人们系统学习、深入思考,而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上浏览片段化的信息,沉迷于新媒体平台推送的大量短视频内容,人的思维因此变得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进而导致思考和领会意识形态理论的能力下降。

2.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造成冲击

过去,党和政府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对舆论进行引领,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便捷,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造成冲击。

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媒体可以实时传播信息,不受地域限制,各种观点和意见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这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人们可以更广泛地获取信息,意识形态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然而,这也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被弱化。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匿名账号和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来传播信息,让舆论的传播更加难以控制,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网络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和观点,也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和虚假性。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误导人们的思维和判断,不仅扭曲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还可能培植抵触和排斥情绪,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造成负面影响。

3.网络文化加剧了不同文化间的竞争与冲突

在网络时代,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更加显著。这种竞争和冲突可能导致文化之间的误解、偏见和仇恨,从而破坏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价值观,人们也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价值观在网络上直接对抗,容易产生激烈的言辞和情绪,甚至演变成仇恨和暴力。这种冲突不仅使社会秩序受到威胁,也影响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网络文化模糊了道德和伦理的界限。网络虚拟环境下,落后的、无聊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与先进的、合理的、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存。模糊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可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放松道德约束,从而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冲击。

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剧了“文化包围圈”的形成。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快而广,但也容易形成信息的过滤和封闭。人们更容易接触和接收与自己认知相近的信息和观点,而忽视甚至抵制其他信息和观点。这种“文化包围圈”使人们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变得有限,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

三、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作用

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意识形态起着核心作用。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作用需从四个维度出发,一是主体维度,二是道德维度,三是法律维度,四是技术维度。

(一)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主体维度

首先,要加强正面宣传,增强主流舆论力量,占据网络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7]。我们应利用网络文化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影响,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大量正面信息的引导,将有助于树立正确意识形态的信息充分传达给每个人,以掌握网络言论的主导权。其次,打破西方舆论封锁,向世界介绍中国、宣传中国。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造一批具有中国风味、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思想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再次,发展网络经济对于巩固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网络的互联互通为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搭建好了技术平台,实现了从信息到效益转化的新模式。网络经济还为全球经营环境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框架。这一框架优化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配置,进而提高了整个人类社会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只有通过大力提升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才能筑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石。

(二)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道德维度

网络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全民具备网络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健康文明使用网络,我们才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2019 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具体地讲,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网站操作。网络行业应坚守文化良知和道德规范,不受利益驱使,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专业和政府网站的作用,提供高雅、生动、积极向上的信息和服务,自觉维护主流思想,传播先进文化,抵制低俗之风,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其次,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网民自律。网民在网上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道德素质的影响,因此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网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网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公德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再次,拓宽网络道德实践的新空间。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民以虚拟的身份参与其间,网络社会为网民的现实道德行为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实践平台,创造出无限的实践空间。例如网络公益事业、网上扶贫行动、网络打拐、网络打假,等等。最后,强化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网络信息巨大且结构复杂,管理难度空前,要依法依规对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公众账号、网络新技术,特别是传播力和影响力大的平台进行登记备案,对网络谣言、欺诈、犯罪等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打击。组建政府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网络监管队伍,例如广泛设置“网络文明热线”,依靠群众力量,纠正不文明网络行为,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的法律维度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会面临各种问题,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仍存在不足,因此,加强网络法律制度建设是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快网络立法步伐,确保法律的可靠性。我国经过长期努力,制定了许多网络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网络文化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丰富了网络法律体系。与此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及立法工作相对网络发展的滞后,在制定法律时要具有前瞻性。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真正实现依法治网。一是要完善信息收集和分类整理制度,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客观真实性;二是要健全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应当指派专人及时搜集和归纳网络监管信息,并对已查证属实的违法行为进行快速查处和回应,以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再次,加强网络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网络法治教育的目的是确保网络活动主体懂法、守法并自觉维护法律,知道在互联网上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自觉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修养,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正确履行法律义务,做网络活动的合格守法者。

(四)强化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技术维度

网络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在防范网络文化偏向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先进的技术为载体,可以帮助消除网络文化负效应带给我们的威胁。首先,加快推进IPv6 规模部署,抢占技术制高点。IP 地址作为互联网的基石,属于稀缺性战略资源,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应用融合发展,全球对IP 地址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在IPv4 体系内,中国的IPv4 资源分配只占全球的4.5%,且没有根服务器。IPv6 地址推广使用后,每个人或每部机器都可以拥有1 个或多个IP 地址,充分满足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对地址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IP 地址短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网络安全等级,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劫持。其次,加强网络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网络装备水平。为保证我国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网络核心技术,建设智能化超高速网络,推动SDN 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装备制造水平,对关键网络设备、高端服务器、安全防护产品等关键软硬件设备加大研发投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猜你喜欢
信息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文化之间的摇摆
健康信息